如下图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能够正确反应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的关系图象是(  )A.B.C.D.

题目

如下图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能够正确反应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的关系图象是(  )
A.B.C.D.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的过程中,浸入水中越深,它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浸没后,它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受到的浮力不变,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不变.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先变小后不变.
故选D.
更多“如下图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能够正确反应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的关系图象是(  )A.B.C.D.”相关问题
  • 第1题:

    如图所示,实心物体A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6N.将A制成空心体B(质量不变),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如图10乙所示,物体B处于悬浮状态,同时溢出水的质量为1kg.物体B空心部分的体积等于______m3.(g取10N/kg)


    (1)∵物体B悬浮在水中:
    F浮B=GB=G=mg=ρVg,
    ∴VB=V排B=
    mg
    ρg
    =
    m
    ρ
    =
    1kg
    103kg/m3
    =1×10-3m3
    GB=mg=1kg×10N/kg=10N,
    (2)由题知,mA=mB
    ∵G=mg,
    ∴GA=GB=10N,
    物体A受到的浮力:
    F浮A=GA-F=10N-6N=4N,
    物体A的体积:
    VA=V排A=
    F浮A
    ρg
    =
    4N
    103kg/m3×10N/kg
    =0.4×10-3m3
    空心部分的体积:
    V=VB-VA=1×10-3m3-0.4×10-3m3=0.6×10-3m3
    故答案为:0.6×10-3m3

  • 第2题:

    科考队员在南极格罗夫山地区发现了新的陨石分布区,并找到上千块陨石.科考队员对编号为“cz20100603”的陨石进行密度测量:首先将陨石悬挂于弹簧测力计下,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4N;然后将陨石全部浸没于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4N.陨石的密度是多少?(g取10N/kg)


    正确答案:

     

  • 第3题:

    如图所示,A是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条形磁铁,B是螺线管,当S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将 ______,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魔方格


    当S闭合后,两电阻并联,此时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和螺线管的电流都会变大,所以电流表示数变大,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
    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的上端是N极.因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所以当电流变大后,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变强,排斥力会更大,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小.
    故答案为:变大,变小.

  • 第4题:

    如图所示,当弹簧测力计吊着一磁体, 沿水平方向从水平放置的条形磁铁的A端移到B端的过程中, 测力计示数将

    [    ]

    A.增大    

    B.保持不变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A

  • 第5题:

    国本中学探究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过程中,同学们经过讨论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A: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B: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猜想C: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D:浮力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大家分别对各项进行探究.

    (1)小华认为先探究猜想C最方便,为此他选取了一个重为7.8N的铁块放入水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七步操作,并记录了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步骤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cm3020406080100100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7.87.67.47.276.86.8
    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2)图2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关系的图象是______

    (3)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可以成为猜想D成立的事实依据,请举出两例:

    ①______;②______.

    (4)小华为探究猜想A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重为7.8N的铜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浸没于水中,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8,并与小华的步骤⑥进行比较,但小群对他的此项实验操作提出了质疑,理由是______.


    (1)由表格数据知,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弹簧测力计示数越小,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所以得到的结论是:在液体密度一定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2)液体密度一定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弹簧测力计示数越小;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浮力不变,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
    A、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断增大,浮力增大,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小,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浮力不变,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故A符合题意.
    B、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时,浮力增大,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小,图象只是反映了弹簧测力计示数和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一部分,没有反映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的情况,所以B不符合题意.
    C、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反而增大,不符合题意.
    D、开始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0,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生活中很多事例可以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跟液体的密度有关,例如人在死海中是漂浮的;蜡漂浮在水中,但是在酒精是下沉的;铜块在水中是下沉的,却漂浮在水银面上.选择其中的两个即可.
    (4)探究浮力和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关系时,一定要控制其它量不变,一定要改变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观察浮力和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此操作没有做好控制变量法.
    故答案为:
    (1)在液体密度一定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2)A;
    (3)①人在死海中漂着;②蜡在酒精中是下沉的,在水中是漂浮的;
    (4)两次实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是相同的,没有改变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 第6题:

    正圆柱体的高为10cm,底面半径为那么,在圆柱体的表面,从A点到D点的最短距离为( )。


    答案:B
    解析:
    沿AC这条线把圓柱剪开,由题意可得,其展开图的矩形的宽为,长为10cm,D为其一边长的中点,故从A点到D点的最短距离为故选 B。

  • 第7题:

    某教师为了解学生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合力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了如下检测题,检测结果是大部分学生选择C项。
    题目:如图所示,各用4 N的水平力沿相反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弹簧测力计自重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 N.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4 N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 N.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0 N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 N.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0 N
    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 N.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O N

    问题:
    (1)指出正确选项,针对错误选项分析学生在物理知识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10分)
    (2)针对错误选项,设计教学片段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10分)


    答案:
    解析:
    (1)正确选项为D。很多学生认为弹簧测力计被两端的两个力拉着,其示数应该是两个力之和,因此误选C。
    (2)教学片段:
    教师:这道题考查的是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同学们,弹簧测力计是利用什么原理来测量力的大小呢?学生:利用力产生的效果来测量力的大小。
    教师:对的,弹簧测力计的一端与挂环相连,叫固定端。另一端与挂钩相连,叫自由端。在测量时,哪一端不动?
    学生:固定端不动。
    教师:嗯,用力使固定端不动,拉力拉挂钩使弹簧伸长,拉力越大,弹簧仲长就越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越大。
    学生:那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什么不是两端力之和呢?
    教师:弹簧测力计两端受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我们可以假设一端是固定的,那么弹簧伸长的长度就是另一端力产生的效果。也就是说,弹簧测力计指针的示数等于作用在挂钩上的拉力的大小,是一端的力的大小,而不是两端的所受力之和。所以在本题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该是多少?
    学生:4N。
    教师:若把弹簧测力计作为整体进行分析,在一对平衡力作用下,合力是多少呢?
    学生:系统在平衡力作用下合力为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就是D选项了。

  • 第8题:

    实验材料:
    水桶、水、塑料瓶、弹簧测力计、螺母若干、抹布
    实验步骤:
    1.探究物体下沉的条件,过程如下:
    (1)将部分螺母放入塑料瓶中,旋紧瓶盖,将塑料瓶放入水中,发现塑料瓶沉入水中
    (2)取出塑料瓶,擦干周围的水
    (3)将塑料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数为2.4N
    (4)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塑料瓶再次浸没入水中,读数为1.8N
    (5)在塑料瓶中增加螺母,重复上述(3)(4)步骤,读数分为为3.4N和2.8N
    2、探究物体上浮的条件,过程如下:
    (1)取出塑料瓶,倒出大部分螺母,将塑料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数为0.8N。
    (2)将塑料瓶放入水中,发现塑料瓶沉入水中。
    (3)取出塑料瓶取出部分螺母,将塑料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数为0.5N。
    (4)将塑料瓶放入水中,发现塑料瓶能够浮出水面。
    (5)取出塑料瓶,再倒出部分螺母,将塑料瓶放入水中,发现能够浮出水面。
    在上述实验中,塑料瓶整体没入水中时受到水的浮力是:

    A.2.8N
    B.0.8N
    C.0.6N
    D.0.5N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实验设计。
    在第一个实验中,塑料瓶整体没入水中,保持静态,合力为0。向上的力为“浮力+拉力”,向下的力为“重力”,满足“重力=浮力+拉力”。
    根据(3)可知,重力=2.4N,根据(4)可知,拉力=1.8N,故:浮力=重力-拉力=2.4-1.8=0.6N。
    因此,选择C选项。

  • 第9题:

    用V型块定位铣削键槽时,为了减小键的深度尺寸的定位误差,宜选用()。

    • A、工序基准为圆柱体中心线
    • B、工序基准为圆柱体上母线
    • C、工序基准为圆柱体下母线
    • D、工序基准为圆柱体中心线,工序基准为圆柱体上母线,工序基准为圆柱体下母线都不是

    正确答案:A

  • 第10题:

    填空题
    实验过程中.若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此时铁块所受浮力为____N;

    正确答案: 0.4
    解析:
    据图可知,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 N,故此时测力计的示数是3.8 N,故此时铁块所受的浮力是F=G-F=4.2 N-3.8 N=0.4 N.

  • 第11题:

    填空题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他采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使固定物体上表面水平,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在固定物体上滑动.为了用弹簧测力计示数表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让木块沿水平方向做____运动.

    正确答案: 匀速直线
    解析:
    滑动摩擦力无法直接测量,要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即要让木块受到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应使木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

  • 第12题:

    填空题
    如图甲、乙所示,某小组同学以硬纸板为研究对象,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等器材进行实验,该小组同学是在做“探究____”实验.按图甲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时,应在硬纸板处于____状态下读取测力计的示数;按图乙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时,放开硬纸板前,应使两测力计的示数____,两细线对硬纸板拉力的方向____.

    正确答案: 二力平衡的条件,静止,相等,相反
    解析:
    由实验装置图可知,以硬纸板为研究对象,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等器材可以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按图甲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时,两个拉力都作用在纸板上,且方向相反,当在硬纸板处于静止状态下读取测力计的示数,比较其大小;按图乙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时,探究二力是否共线,将硬纸板转过一定角度,应保持两拉力大小相等,故放开硬纸板前,应使两测力计的示数相同,两细线对硬纸板拉力的方向相反,放手后观察纸板是否静止,即可得出结论.

  • 第13题:

    如图甲所示,在一只薄塑料袋中装水过半(未满),用细线扎紧袋口,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其所受重力为9N;再将这个装水的塑料袋浸入烧杯内的水中,如图乙,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6N时,袋内水面与烧杯中的水面相比(不计塑料袋和细线的重)(  )
    A.比烧杯中的水面高B.比烧杯中的水面低
    C.与烧杯中的水面相平D.高低无法判断


    若袋内水面与烧杯中的水面相平,则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袋内水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此时排开水的重力等于袋内水的重力,所以测力计的示数应为零.而题中测力计示数为6N,说明浸入水中的袋内水的体积不到一半.
    故选A.

  • 第14题:

    某同学用阿基米德原理测量一种未知液体的密度:他把一个铁块用细绳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铁块在空气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74N,把铁块浸没在该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11N,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铁的密度是7.9×103kg/m3

  • 第15题:

    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小磁体,小磁体的下端为S极且正处于水平位置的大条形磁体N极的正上方,如图所示,当弹簧测力计和小磁针逐渐向右移至大条形磁体S极的正上方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情况是(  )
    A.不断变大B.先变大后变小
    C.不断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
    魔方格


    条形磁体两极磁性最强而中间磁性最弱,且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当挂着的磁体向右移动时,相互吸引力逐渐减小,而过了大磁体中点后,相互排斥力逐渐增大,故可以得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从A端到B端是逐渐变小的.
    故选C.

  • 第16题: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时,李军同学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即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2: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猜想3: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李军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铁块依次把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的位置,然后又把它浸没到盐水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铁块从①一②一③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铁块受到的浮力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铁块从③一④的过程,是为了验证猜想______(选填序号),该猜想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3)铁块从④一⑤过程中,保持______不变,得出猜想______正确,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______.


    (1)由图可知:①一②一③的过程中,指针向上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根据F=G-F,重力不变,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浮力变大;
    (2)铁块从③一④的过程,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都是不变的,而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不同,是探究浮力和物体浸入液体中深度的关系;
    观察图中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时不变的,根据F=G-F可知,浮力的大小也是不变的,由此可知,浮力的大小和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无关,猜想2是错误的;
    (3)铁块从④一⑤过程中,铁块分别浸没在水和煤油中,铁块排开液体的体积是一定的,液体的密度不同,是验证浮力的大小和液体密度的关系;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时不同的,根据F=G-F可知,浮力的大小是不同,猜想3就是正确的;探究浮力和液体密度的关系时,保证了物体排开液体体积不变,这种探究方法就叫控制变量法.
    故答案为:
    (1)变小;变大;
    (2)2;不正确;
    (3)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3;控制变量法.

  • 第17题:

    某同学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以下几个实验.他首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得某一金属块的重为3.8N,测得相同体积的石块的重为1.1N,然后完成了以下步骤:

    实验1: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浸没在水中的不同深度处,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始终是3.3N;

    实验2:把金属块浸入水中一部分,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6N;

    实验3:把金属块浸没在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1N(ρ硫酸铜>ρ);

    实验4:把石块浸没在水中,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0.6N.

    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到初步结论:

    (1)根据“实验1”可知,浮力的大小与浸没在液体中的______无关;

    (2)根据“实验1、3”可知,浮力的大小与______有关;

    (3)根据“实验______”可知,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物体本身的密度无关;

    (4)根据“实验______”可知,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1)根据“实验1”可知,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始终是3.3N不变,说明浮力不随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的改变而改变,即浮力的大小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2)根据“实验1、3”可知,排开的液体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浮力的大小不同,说明与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实验1和实验4中,金属块和石块的密度不同,但体积相同,则排开的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都是水,液体密度又相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分别为3.8N-3.3N=0.5N和1.1N-0.6N=0.5N,两者相等,所以浮力相同.则能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本身的密度无关.
    (4)实验1和实验2中,金属块浸入水中一部分和完全浸没时,浮力大小不同,能说明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故答案为:深度;液体的密度;1、4;1、2.

  • 第18题:

    如图所示,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在模板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块A受到的是静摩擦力
    B. 木块A会相对地面匀速运动
    C. 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D. 拉动速度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答案:C
    解析:
    拉着长木板沿着水平地面向左运动,A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A选项错误;A不一定做匀速运动,因为不知道A是否受力平衡,B选项错误;C木块A受到摩擦力方向向左,因为长木板在向左运动,C选项正确;D拉动速度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关系,D选项错误。

  • 第19题:

    初中物理《浮力》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1月6日 上午 河南省商丘 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1.题目:浮力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如果试讲内容有实验,则要描述具体实验过程。
    (2)试讲过程中要有启发性提问。
    (3)要求适当板书。
    (4)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试讲内容的拓展延伸。
    答辩题目1.本课的重点是什么,你是如何突出重点的?
    2.请简述热气球的原理。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的内容:“用长方体浸没在水中的受力情况来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就是浮力。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环节二:新课讲授
    【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一些列生活中的浮力现象,诸如大黄鸭、轮船、潜水艇等,提出问题:物体所受的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做出假设。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基本的知识储备,学生可能会回答: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排开液体的密度有关。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教师按照学生的合理假设,引导学生思考要探究浮力大小与这些因素是否有关,相应的需要用到哪些器材,按照什么步骤进行才能严谨的探究所假设的因素是否正确。指导并完善学生的回答,得出实验的设计方案:
    1.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圆柱形金属块、分别装有适量的水和酒精的量筒各1个、细线。
    2.实验步骤:
    【1.探究浮力是否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1)弹簧测力计调零,用细线系好圆柱形金属块;
    (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将圆柱形金属块所受重力G,将数据记录在表格1中;
    (3)沿竖直方向用弹簧测力计吊着圆柱形金属块,使金属块的一部分浸入量筒的水中,测出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并记录在表格1中;把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的数据记录在表格1中;
    (4)沿竖直方向用弹簧测力计吊着圆柱形金属块,使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测出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并记录在表格1中;把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的数据记录在表格1中;
    (5)利用F浮=G-F,分别计算出两次的浮力F浮,记录在表格1中。
    【2.探究浮力是否与排开液体的密度有关】
    (1)弹簧测力计调零,用细线系好圆柱形金属块;
    (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圆柱形金属块所受重力G,将数据记录在表格2中;
    (3)沿竖直方向用弹簧测力计吊着圆柱形金属块,使金属块浸没在水中,静止后,将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记录在表格2中;
    (4)沿竖直方向用用弹簧测力计吊着圆柱形金属块,使金属块浸没在酒精中,记录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填入表格2中;
    (5)利用F浮=G-F,分别计算出两次的浮力F浮,填入表格2中。
    3.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表格1 探究浮力是否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交流与合作,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归纳出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再在班级中进行分享观点,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得出最终结论:
    根据表1中的实验数据,得出: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根据表2中的实验数据,可得: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密度有关。
    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环节三:巩固提高
    【例题】小明将重为3N的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盐水中,石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2N和1.8N,则石块在水中所受浮力为______N;从图中还可看出石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______有关。
    环节四:小结作业
    1.引导学生反思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诸如: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实验操作的步骤、实验数据的分析等,在全班分享感悟与体会,为此次实验做一次小结。
    2.有人猜想:“浸没在液体中的固体所受的浮力可能跟固体的形状有关”。请同学课下为检验这个猜想设计一个实验。包括、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表格等,下节课交流。
    【板书设计】



    答案:
    解析:

  • 第20题:

    实验材料:
    水桶、水、塑料瓶、弹簧测力计、螺母若干、抹布
    实验步骤:
    1.探究物体下沉的条件,过程如下:
    (1)将部分螺母放入塑料瓶中,旋紧瓶盖,将塑料瓶放入水中,发现塑料瓶沉入水中
    (2)取出塑料瓶,擦干周围的水
    (3)将塑料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数为2.4N
    (4)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塑料瓶再次浸没入水中,读数为1.8N
    (5)在塑料瓶中增加螺母,重复上述(3)(4)步骤,读数分为为3.4N和2.8N
    2、探究物体上浮的条件,过程如下:
    (1)取出塑料瓶,倒出大部分螺母,将塑料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数为0.8N。
    (2)将塑料瓶放入水中,发现塑料瓶沉入水中。
    (3)取出塑料瓶取出部分螺母,将塑料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数为0.5N。
    (4)将塑料瓶放入水中,发现塑料瓶能够浮出水面。
    (5)取出塑料瓶,再倒出部分螺母,将塑料瓶放入水中,发现能够浮出水面。
    上述实验结果说明了以下哪项?

    A.物体整体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则物体将浮出水面
    B.物体整体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则物体将沉入水中
    C.只要物体足够重,不论浮力大小,物体都将沉入水中
    D.物体是否沉入水中与所受到的浮力大小无关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实验设计。
    两个实验都没有塑料瓶从没入水中到浮出水面的过程,故无法证明A项;
    实验一中,步骤(3)和(4)证明,浮力<重力,根据(1)证明这时候会“沉入水中”,故B项可以由实验一结果说明,当选;
    即使物体足够重,如十万吨巨轮,只要浮力是大于重力的,也不会下沉,排除C项;
    根据B项正确,易知D项错误。
    因此,选择B选项。

  • 第21题:

    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下列实验要求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必须与木板平行
    • B、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必须相互垂直
    • C、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弹簧测力计的刻度
    • D、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不能超过其量程

    正确答案:A,C,D

  • 第22题:

    填空题
    当铁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改变它在水中的深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浸没的深度____.

    正确答案: 不变,无关
    解析:
    当铁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改变它在水中的深度,此时液体的密度不变,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所以物体所受的浮力不变,故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该实验表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浸没的深度无关.

  • 第23题:

    填空题
    当她手提弹簧测力计将该铁块缓慢放入水中的过程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____,说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所受浮力变____;

    正确答案: 小,大
    解析:
    物体浸入液体时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之差,在铁块逐渐浸入水中的过程中,重力不变,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变大,浮力逐渐变大,根据F=G-F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