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A是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条形磁铁,B是螺线管,当S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将 ______,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题目

如图所示,A是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条形磁铁,B是螺线管,当S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将 ______,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魔方格


相似考题
更多“如图所示,A是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条形磁铁,B是螺线管,当S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将 ______,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同学用阿基米德原理测量一种未知液体的密度:他把一个铁块用细绳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铁块在空气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74N,把铁块浸没在该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11N,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铁的密度是7.9×103kg/m3

  • 第2题:

    如图所示,当开关闭合后,螺线管右端为______,小磁针将______(填“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的.魔方格


    电流由左后方流入,则右手四指沿电流方向握住导线,则大拇指向右,即电磁铁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
    因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故小磁针N极向右,S极向左偏转,即逆时针转动;
    故答案为:逆时针.

  • 第3题: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时,李军同学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即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2: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猜想3: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李军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铁块依次把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的位置,然后又把它浸没到盐水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铁块从①一②一③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铁块受到的浮力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铁块从③一④的过程,是为了验证猜想______(选填序号),该猜想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3)铁块从④一⑤过程中,保持______不变,得出猜想______正确,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______.


    (1)由图可知:①一②一③的过程中,指针向上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根据F=G-F,重力不变,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浮力变大;
    (2)铁块从③一④的过程,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都是不变的,而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不同,是探究浮力和物体浸入液体中深度的关系;
    观察图中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时不变的,根据F=G-F可知,浮力的大小也是不变的,由此可知,浮力的大小和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无关,猜想2是错误的;
    (3)铁块从④一⑤过程中,铁块分别浸没在水和煤油中,铁块排开液体的体积是一定的,液体的密度不同,是验证浮力的大小和液体密度的关系;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时不同的,根据F=G-F可知,浮力的大小是不同,猜想3就是正确的;探究浮力和液体密度的关系时,保证了物体排开液体体积不变,这种探究方法就叫控制变量法.
    故答案为:
    (1)变小;变大;
    (2)2;不正确;
    (3)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3;控制变量法.

  • 第4题:

    如下图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能够正确反应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的关系图象是(  )
    A.B.C.D.


    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的过程中,浸入水中越深,它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浸没后,它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受到的浮力不变,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不变.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先变小后不变.
    故选D.

  • 第5题:

    如图所示,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在模板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块A受到的是静摩擦力
    B. 木块A会相对地面匀速运动
    C. 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D. 拉动速度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答案:C
    解析:
    拉着长木板沿着水平地面向左运动,A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A选项错误;A不一定做匀速运动,因为不知道A是否受力平衡,B选项错误;C木块A受到摩擦力方向向左,因为长木板在向左运动,C选项正确;D拉动速度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关系,D选项错误。

  • 第6题:

    在如图所示初中物理“测量小灯泡功率”的实验电路中,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A端移动时( )。


    A.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均增大
    B.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均减小
    C.电流表的示数增大.电压表的示数减小
    D.电流表的示数减小.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答案:A
    解析:
    当滑片向左端滑动时,整个电路电阻减小,根据欧姆定律,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增大,小灯泡的电压增大.故选A。

  • 第7题:

    在如图所示的闭合电路中,闭合电键,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 )。



    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B.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C.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D.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

    答案:C
    解析: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电阻变小,电路中总电阻变小,总电流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电池内阻和定值电阻分担的电压变大,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

  • 第8题:

    弹簧测力计悬挂在升降机的顶板上,下端悬挂一质量为4kg的物体.当升降机在竖直方向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始终是32N.如果从升降机的速度为6m/s时开始计时,则经过2s,升降机的位移可能是(g取10m/s²)()

    • A、4m
    • B、6m
    • C、16m
    • D、32m

    正确答案:A,C

  • 第9题:

    填空题
    ①小华将滑块放在木板上,通过细线和固定的测力计相连,如图甲.水平向右拉动木板,待示数稳定时,记下滑块经过左、右两部分测力计的示数F左和F右,若F左>F右,则木板的____侧更粗糙,实验时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匀速拉动木板.

    正确答案: 左,不需要
    解析:
    实验中拉动木板,弹簧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则测力计的示数即为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其示数越大说明摩擦力越大,表面更粗糙.因为F>F,所以木板左侧更粗糙;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木板的速度无关,故不需要匀速拉动木板.

  • 第10题:

    填空题
    当铁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改变它在水中的深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浸没的深度____.

    正确答案: 不变,无关
    解析:
    当铁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改变它在水中的深度,此时液体的密度不变,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所以物体所受的浮力不变,故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该实验表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浸没的深度无关.

  • 第11题:

    填空题
    当她手提弹簧测力计将该铁块缓慢放入水中的过程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____,说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所受浮力变____;

    正确答案: 小,大
    解析:
    物体浸入液体时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之差,在铁块逐渐浸入水中的过程中,重力不变,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变大,浮力逐渐变大,根据F=G-F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

  • 第12题:

    填空题
    如图所示,用3 N水平力F拉长木板A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运动,而B静止不动时,若逐渐增大F(不计绳和弹簧测力计重),则B受到的摩擦力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方向向____.

    正确答案: 不变,右
    解析:
    由题意可知,向右拉动木板A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运动时,物体B相对于A向左运动,此时木板A给物体B一个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物体B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状态,则弹簧测力计对B的拉力和B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当增大拉力F时,由于B对A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没有变化,所以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不变,B仍相对A向左运动,则B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也不变,方向仍为水平向右.

  • 第13题:

    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小磁体,小磁体的下端为S极且正处于水平位置的大条形磁体N极的正上方,如图所示,当弹簧测力计和小磁针逐渐向右移至大条形磁体S极的正上方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情况是(  )
    A.不断变大B.先变大后变小
    C.不断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
    魔方格


    条形磁体两极磁性最强而中间磁性最弱,且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当挂着的磁体向右移动时,相互吸引力逐渐减小,而过了大磁体中点后,相互排斥力逐渐增大,故可以得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从A端到B端是逐渐变小的.
    故选C.

  • 第14题:

    如图所示,当弹簧测力计吊着一磁体, 沿水平方向从水平放置的条形磁铁的A端移到B端的过程中, 测力计示数将

    [    ]

    A.增大    

    B.保持不变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A

  • 第15题:

    某同学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以下几个实验.他首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得某一金属块的重为3.8N,测得相同体积的石块的重为1.1N,然后完成了以下步骤:

    实验1: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浸没在水中的不同深度处,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始终是3.3N;

    实验2:把金属块浸入水中一部分,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6N;

    实验3:把金属块浸没在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1N(ρ硫酸铜>ρ);

    实验4:把石块浸没在水中,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0.6N.

    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到初步结论:

    (1)根据“实验1”可知,浮力的大小与浸没在液体中的______无关;

    (2)根据“实验1、3”可知,浮力的大小与______有关;

    (3)根据“实验______”可知,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物体本身的密度无关;

    (4)根据“实验______”可知,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1)根据“实验1”可知,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始终是3.3N不变,说明浮力不随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的改变而改变,即浮力的大小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2)根据“实验1、3”可知,排开的液体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浮力的大小不同,说明与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实验1和实验4中,金属块和石块的密度不同,但体积相同,则排开的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都是水,液体密度又相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分别为3.8N-3.3N=0.5N和1.1N-0.6N=0.5N,两者相等,所以浮力相同.则能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本身的密度无关.
    (4)实验1和实验2中,金属块浸入水中一部分和完全浸没时,浮力大小不同,能说明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故答案为:深度;液体的密度;1、4;1、2.

  • 第16题:

    在下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1、S2后,电路正常工作。开关S1闭合,开关S2由闭合到断开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
    B. 电流表A2的示数不变
    C. 电压表V1的示数不变
    D. 电压表V2的示数不变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基础电学问题。闭合开关S1、S2后,电阻R2被短路,则电流表A2的示数为0,电流A1的示数U/R1(U为电源电压),电压表V1、V2均为电源电压U;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阻R1、R2串联在一起,电流表A1、A2示数相同,均为U/(R1+R2),则电流表A2的示数变大、A1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1显示的是R1两端的电压,小于U,故读数变小,电压表V2的显示的依然是电源电压,示数不变,故正确答案为D。

  • 第17题:

    某教师为了解学生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合力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了如下检测题,检测结果是大部分学生选择C项。
    题目:如图所示,各用4 N的水平力沿相反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弹簧测力计自重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 N.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4 N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 N.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0 N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 N.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0 N
    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 N.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O N

    问题:
    (1)指出正确选项,针对错误选项分析学生在物理知识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10分)
    (2)针对错误选项,设计教学片段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10分)


    答案:
    解析:
    (1)正确选项为D。很多学生认为弹簧测力计被两端的两个力拉着,其示数应该是两个力之和,因此误选C。
    (2)教学片段:
    教师:这道题考查的是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同学们,弹簧测力计是利用什么原理来测量力的大小呢?学生:利用力产生的效果来测量力的大小。
    教师:对的,弹簧测力计的一端与挂环相连,叫固定端。另一端与挂钩相连,叫自由端。在测量时,哪一端不动?
    学生:固定端不动。
    教师:嗯,用力使固定端不动,拉力拉挂钩使弹簧伸长,拉力越大,弹簧仲长就越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越大。
    学生:那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什么不是两端力之和呢?
    教师:弹簧测力计两端受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我们可以假设一端是固定的,那么弹簧伸长的长度就是另一端力产生的效果。也就是说,弹簧测力计指针的示数等于作用在挂钩上的拉力的大小,是一端的力的大小,而不是两端的所受力之和。所以在本题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该是多少?
    学生:4N。
    教师:若把弹簧测力计作为整体进行分析,在一对平衡力作用下,合力是多少呢?
    学生:系统在平衡力作用下合力为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就是D选项了。

  • 第18题:

    某教师为了解学生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合力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了如下检测题,检测结果是大部分学生选择C项。
    题目:如图所示,各用4 N的水平力沿相反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弹簧测力计自重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 N.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4 N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 N.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0 N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 N.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0 N
    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 N.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O N



    问题:
    (1)指出正确选项,针对错误选项分析学生在物理知识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10分)
    (2)针对错误选项,设计教学片段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10分)


    答案:
    解析:
    (1)正确选项为D。很多学生认为弹簧测力计被两端的两个力拉着,其示数应该是两个力之和,因此误选C。
    (2)教学片段:
    教师:这道题考查的是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同学们,弹簧测力计是利用什么原理来测量力的大小呢 学生:利用力产生的效果来测量力的大小。
    教师:对的,弹簧测力计的一端与挂环相连,叫固定端。另一端与挂钩相连,叫自由端。在测量时,哪一端不动
    学生:固定端不动。
    教师:嗯,用力使固定端不动,拉力拉挂钩使弹簧伸长,拉力越大,弹簧仲长就越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越大。
    学生:那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什么不是两端力之和呢
    教师:弹簧测力计两端受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我们可以假设一端是固定的,那么弹簧伸长的长度就是另一端力产生的效果。也就是说,弹簧测力计指针的示数等于作用在挂钩上的拉力的大小,是一端的力的大小,而不是两端的所受力之和。所以在本题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该是多少
    学生:4N。
    教师:若把弹簧测力计作为整体进行分析,在一对平衡力作用下,合力是多少呢
    学生:系统在平衡力作用下合力为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就是D选项了。

  • 第19题:

    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下列实验要求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必须与木板平行
    • B、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必须相互垂直
    • C、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弹簧测力计的刻度
    • D、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不能超过其量程

    正确答案:A,C,D

  • 第20题:

    填空题
    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将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压表示数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正确答案: 变大
    解析:
    由图可知,滑片向左移动时,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流变大,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大.

  • 第21题:

    填空题
    实验过程中.若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此时铁块所受浮力为____N;

    正确答案: 0.4
    解析:
    据图可知,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 N,故此时测力计的示数是3.8 N,故此时铁块所受的浮力是F=G-F=4.2 N-3.8 N=0.4 N.

  • 第22题:

    填空题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他采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使固定物体上表面水平,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在固定物体上滑动.为了用弹簧测力计示数表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让木块沿水平方向做____运动.

    正确答案: 匀速直线
    解析:
    滑动摩擦力无法直接测量,要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即要让木块受到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应使木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

  • 第23题:

    填空题
    如图甲、乙所示,某小组同学以硬纸板为研究对象,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等器材进行实验,该小组同学是在做“探究____”实验.按图甲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时,应在硬纸板处于____状态下读取测力计的示数;按图乙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时,放开硬纸板前,应使两测力计的示数____,两细线对硬纸板拉力的方向____.

    正确答案: 二力平衡的条件,静止,相等,相反
    解析:
    由实验装置图可知,以硬纸板为研究对象,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等器材可以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按图甲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时,两个拉力都作用在纸板上,且方向相反,当在硬纸板处于静止状态下读取测力计的示数,比较其大小;按图乙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时,探究二力是否共线,将硬纸板转过一定角度,应保持两拉力大小相等,故放开硬纸板前,应使两测力计的示数相同,两细线对硬纸板拉力的方向相反,放手后观察纸板是否静止,即可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