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于1999年10月1日答应赠与乙5000元,当即给了乙2000元,同年12月1日,乙与甲的父亲丙发生口角后来将丙打成重伤,下列选项中哪些是正确的:()A、甲可以撤销对乙的赠与B、丙有权撤销对乙的赠与C、若甲行使撤销权,应于2000年10月30日之前行使D、甲可以要求乙返还已赠与的2000元

题目
甲于1999年10月1日答应赠与乙5000元,当即给了乙2000元,同年12月1日,乙与甲的父亲丙发生口角后来将丙打成重伤,下列选项中哪些是正确的:()

A、甲可以撤销对乙的赠与

B、丙有权撤销对乙的赠与

C、若甲行使撤销权,应于2000年10月30日之前行使

D、甲可以要求乙返还已赠与的2000元


相似考题
更多“甲于1999年10月1日答应赠与乙5000元,当即给了乙2000元,同年12月1日,乙与甲的父亲丙发生口角后来将丙打成重伤,下列选项中哪些是正确的:()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曾表示将赠与乙 5000 元,且已实际交付乙 2000 元,后乙在与甲之子丙的一次纠纷中,将丙殴成重伤。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甲可以撤销对乙的赠与
    B.丙可以要求撤销其父对乙的赠与
    C.丙应在被殴伤 6 个月内行使撤销权
    D.甲有权要求乙返还已赠与的 2000 元

    答案:A,D
    解析:
    《合同法》第192条规定:“受赠人有如下情形的,赠与人也得撤销合同:①受赠人对赠与人或其近亲属有故意侵害行为。②对赠与人有抚养义务而不履行的。③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的。以上三项撤销权自赠与人知道有撤销原因时起1年内有效。”乙将甲之子丙殴打成重伤,符合第一种情况,因此甲可以撤销对乙的赠与,A项正确。 《合同法》第193条规定:“因受赠人违法行为致使赠与人死亡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赠与人的继承人或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销赠与。该撤销权的行使期限为6个月。”因为乙的行为并未造成赠与人甲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所以丙无权要求撤销其父对乙的赠与,B、C错误。 《合同法》第194条规定:“撤销权人撤销赠与的,可以向受赠人要求返还赠与的财产。”所以D项正确。

  • 第2题:

    甲教唆乙:“丙挺嚣张的,你教训教训他,我给你1万元,但条件是最多只能造成轻微伤。”乙表面答应,实际上乙早想重伤害丙。第二天,乙将丙打成重伤,然后找甲索要1万元,声称将丙打成轻微伤。甲不知情便予以兑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甲构成故意伤害罪的教唆犯
    B.甲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帮助犯
    C.乙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实行犯
    D.乙构成诈骗罪


    答案:C,D
    解析:
    A、B项,甲无罪。乙已经有重伤害的故意,甲教唆其实施轻微伤害的行为没有起到教唆效果,也没有帮助作用,虽然给钱,但却限制在轻微伤害范围内。由于我国《刑法》第234条第1款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其中,伤害是指造成他人轻伤以上的伤害,造成他人轻微伤害的,并不构成故意伤害罪。因此,甲并没有教唆他人实施故意伤害罪的故意,不属于教唆犯,甲无罪。故A、B项错误。 C、D项,乙表面答应甲轻微伤害丙,事实上却以重伤害的故意将丙打成重伤的,符合故意伤害罪的客观阶层要件和主观阶层要件,依法构成故意伤害罪。同时,乙事后向甲谎称将丙打成轻微伤,使甲陷入错误认识处分了1万元给乙,致使甲遭受财产损失的,根据我国《刑法》第266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乙的行为构成诈骗罪。因此,乙构成故意伤害罪与诈骗罪,应当两罪并罚。故C、D项正确。 本题答案:CD。

  • 第3题:

    关于实行过限,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乙为吴某入户盗窃望风,但吴某入户后实施了抢劫行为。乙是盗窃罪的共犯

    B.甲与乙具有纠纷,于是甲雇佣了丙去轻伤害乙,结果丙将乙打成重伤。甲只需承担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刑事责任

    C.甲为劫财将陶某打成重伤,乙正好路过,帮甲掏出陶某的财物。乙属于实行过限

    D.实行过限的情况下,其他共犯人无需为过限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甲公司可以对商务部关于倾销幅度的仲裁决定提起行政诉讼;乙公司可以对商务部征收144%的反倾销税的决定提起行政诉讼;法院可以参照有关涉外民事诉讼程序规定审理反倾销行政案件

  • 第4题:

    甲给乙5万元让乙“教训”丙。乙收钱后找到丁给其2万元让丁“教训”丙。后甲又反悔便告知乙取消行动。乙说:“知道了”,但未转告丁。丁仍按照原计划将丙打成重伤。关于甲的犯罪形态,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犯罪既遂

    答案:D
    解析:
    甲虽然反悔并告知乙取消行动,但未满足犯罪中止需要的条件——有效性。不论哪种中止,都必须具有有效性,即没有发生行为人原本所追求的、行为性质所决定的犯罪结果,要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 第5题:

    关于因果关系发展过程中介人的情况,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将乙打成轻伤,乙前往医院接受治疗,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致乙死亡,甲不应该对乙的死亡承担刑 事责任
    B.甲将乙打成重伤,乙濒临死亡,医生的抢救行为存在一定的错误,很快乙死亡,甲不应对乙的死亡承担刑事责任
    C.甲将乙打成重伤,乙住院治疗,其间医院发生火灾,乙被烧死,甲不应对乙的死亡承担刑事责任
    D..甲将乙打成重伤,生命垂危,丙见到后开枪射杀了乙,甲不应对乙的死亡承担刑事责任


    答案:B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