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取代基在单体中存在共轭效应,而形成聚合物后,共轭作用消失,共轭效应使内能降低. ( ) ”相关问题
  • 第1题:

    经测定,对硝基苯酚的pKa值为7.16.请问该分子存在哪些方式的电子效应?

    A.共轭效应

    B.诱导效应

    C.超共轭效应

    D.超共轭效应和共轭效应


    AB

  • 第2题:

    3、取代基对单体和自由基活性的影响包括:

    A.共轭效应

    B.诱导效应

    C.极性效应

    D.位阻效应


    无共轭作用取代基的单体,均聚速率小于于取代基有共轭的单体

  • 第3题:

    142、取代基的共轭效应、极性效应和位阻效应对单体的活性影响不大。


    聚乙烯是最简单的聚合物,主链无取代基,在考虑取代基的各种影响因素时,可以此为标准,其聚合热-△H=95kJ/mol(负值为放热反应)。 (1) 位阻效应:单体中取代基间作用小,而聚合物中由于主链共价键约束而使取代基之间产生作用,从而储存了部分能量,因此取代基的空间效应对聚合物影响大于单体,含取代基的单体可将部分反应热以热能形式存储,从而使聚合热减小,例如,异丁烯-△H=51.5kJ/mol。 (2) 共轭效应:取代基在单体中存在共轭效应,而形成聚合物后,共轭作用消失,共轭效应使内能降低,从而使聚合热降低。例如,丁二烯的聚合热-△H=73.0kJ/mol。 (3) 电负性取代基:取代基电负性强时,聚合热升高,如氯乙烯的聚合热-△H=95.8kJ/mol。 氢键和溶剂化作用:这种作用在单体中比在聚合物中要强得多,使聚合热降低,如丙烯酸的聚合热-△H=67kJ/mol。

  • 第4题:

    3、化合物CH2=CHCH=CHCH2Cl中存在的电子效应有

    A.诱导效应和π-π共轭效应

    B.诱导效应和p-π共轭效应

    C.π-π和p-π共轭效应

    D.仅有π-π共轭效应

    E.仅有诱导效应

    F.仅有p-π共轭效应


    A

  • 第5题:

    2、下列因素中,会造成单体聚合热提高的是:

    A.共轭效应

    B.位阻

    C.氢键和溶剂效应

    D.取代基的强电负性。


    H 2 C===CHOR:阳离子聚合。—OR为供电基团,使C===C电子云密度增加,有利于阳离子的进攻和结合,同时,供电基团使阳离子增长种共轭稳定。$H z C===CHCl:自由基聚合。Cl原子是吸电子基团,也有共轭效应,但均较弱。$H 2 C===CHNO 2 :阴离子聚合。—NO 2 是强吸电子基团。$ :自由基、阴、阳离子聚合。共轭体系p电子容易极化和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