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要素在一个工厂集中化并达到经济批量,从而取得理想·经济效益的战略是()A.企业规模战略B.工厂规模战略C.商品出口战略D.跨国公司战略

题目
生产要素在一个工厂集中化并达到经济批量,从而取得理想·经济效益的战略是()

A.企业规模战略

B.工厂规模战略

C.商品出口战略

D.跨国公司战略


相似考题
更多“生产要素在一个工厂集中化并达到经济批量,从而取得理想·经济效益的战略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该毛巾厂要取得最大经济效益,要采取的决策方案应该是( )。

    A.大批量

    B.中批量

    C.小批量

    D.不增加沐浴液生产


    正确答案:B
    解析:根据数据表,可知选择方案的过程如下:
    大批量生产期望值=40×0.3+28×0.5+20×0.2=30;
      中批量生产期望值=36×0.3+36×0.5+24×0.2=33.6;
      小批量生产期望值=28×0.3+28×0.5+28×0.2=28。
      经过比较可以发现,中批量的生产期望值要高于大批量生产和小批量生产的期望值,所以企业的经营决策应当选择中批量生产。

  • 第2题:

    随着生产中投入要素的不断增加,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将产生不同的规模经济效益。当投入要素增加20%,产出量亦增加10%时,( )。

    A.规模经济效益增加
    B.规模经济效益减小
    C.规模经济效益不变
    D.规模经济效益为零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规模经济效益。如果投入的增加率高于产出的增加率,即为规模经济效益减少。本题投入要素增加20%>产出量增加10%,所以答案是B,规模经济效益减小。

  • 第3题:

    纵向一体化战略,也叫垂直一体化战略,是指通过资产纽带或契约方式,企业与价值链输入端或输出端的企业联合,形成一个统一的经济组织,从而达到降低交易费用及其他成本、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目的战略。


    (1)是指一个企业沿着某种产品或服务的价值链的前后方向进行延伸和扩张。 (2)类型包括:后向一体化;前向一体化。 (3)纵向一体化的战略的理论依据:机会主义威胁;交易费用。 (4)纵向一体化的利益-----成本分析:纵向一体化的利益分析:纵向一体化的经济性;纵向一体化可以有效缓减供需矛盾;纵向一体化可以有效抵御竞争对手攻击;纵向一体化可以达到价格歧视;纵向一体化是专用性投资的需要。纵向一体化的成本分析:需要克服移动壁垒的成本;增加了经营杠杆;降低了改换或改变的灵活性;较高的全面退出壁垒;资本投资需求;封阻了获得供应商及顾客的技术通道;(上下游单位生产能力)必须保持平衡;不同的管理要求。 (5)纵向一体化战略的组织与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的实施步骤:分解产业价值链;分析产业竞争优势;分析市场失灵的原因;研究需要协调环节;明确诱因的重要性;企业纵向边界的确定。纵向一体化战略的组织特征:组织结构:职能制结构是最适合一体化企业的组织结构,通常称为U型结构;管理控制系统:预算;管理委员会;报酬制度。

  • 第4题:

    该厂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的决策方案应该是( )。

    A.大批量

    B.中批量

    C.小批量

    D.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A
    大批量生产期望值=75×0.5+60×0.2+40×0.3=61.5。中批量生产期望值=62×0.5+54×0.2+42×0.3=54.4。小批量生产期望值=48×0.5+48×0.2+48×0.3=48。对比3种方案,大批量生产的期望值高于其他两种方案,故应选择大批量生产。

  • 第5题:

    存货决策就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通过对存货批量及成本水平进行的管理和控制,根本目标是在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和销售需要的基础上使存货成本达到最低,经济效益达到最高。


    订货成本;储存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