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计算机在生产中广泛应用,出现了生产机械化向生产自动化过渡的趋势。在生产自动化的条件下,直接操纵机器的工人相对减少,甚至出现所谓“无人工厂”或“无人车间”,它使得直接操纵机器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工人人数大大减少,但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却急剧增加。在这个背景下,西方一些学者认为,剩余价值的源泉并不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如原西德法兰克福学派的哈伯尔梅斯认为:“技术科学已成为主要的生产力,已经成为独立的剩余价值的源泉,直接生产者的劳动越来越不重要,马

题目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计算机在生产中广泛应用,出现了生产机械化向生产自动化过渡的趋势。在生产自动化的条件下,直接操纵机器的工人相对减少,甚至出现所谓“无人工厂”或“无人车间”,它使得直接操纵机器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工人人数大大减少,但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却急剧增加。在这个背景下,西方一些学者认为,剩余价值的源泉并不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如原西德法兰克福学派的哈伯尔梅斯认为:“技术科学已成为主要的生产力,已经成为独立的剩余价值的源泉,直接生产者的劳动越来越不重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应用前提不存在了。”请辨析哈伯尔梅斯的观点。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哈伯尔梅斯看到了在现代资本主义和生产自动化高度发达的条件下,生产劳动的价值与剩余价值(主要是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的复杂性,但却得出了错误的结论。这是因为:第一,机器体系不论多么复杂,其技术水平不论多么高超,机器人、机器手不论多么先进,电脑不论多么发达,而它们毕竟都是机器,虽然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人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但它毕竟只是由各种机械、精密仪表、电子计算机、人工智能、传动装置等组装起来的机器,是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这些生产资料作为生产的物的因素,只是转移自身的价值,即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的同时,把自身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它只是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是作为雇佣工人的劳动“吸收器”发挥作用的,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但它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移价值,而不创造价值,新价值是由新加进的活劳动创造的。第二,自动化的机器设备再先进同,也改变不了劳动者在生产中的主体地位。自动化机器体系和机器人并不能完全代替人的劳动,它们不仅要由人来发明、设计和制造,而且在运转中也要由人来控制,调试和维修。自动化机器体系和机器人只不过是被人的指令和意志所推动的一种生产工具,它们的价值是由人们的劳动创造的,它们的价值在新产品上的转移也是通过人们的劳动实现。第三,在自动化企业中,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是一种复杂劳动,自动化机器体系机器人只是工人、科学家、工程师复杂劳动的一种物化。第四,在自动化条件下,生产工人的范围扩大了,不仅有直接操作机器的工人,还要包括那些研究发明、设计制造、安装和维修的大批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他们和工人一起构成制造社会产品的“总体工人”,共同创造剩余价值。第五,当某一生产部门只有少数企业使用自动化机器体系、使用机器人时,这些企业尚有的少数工人的劳动即以先进的生产设备为基础而成为复杂劳动,可以体现为更多的社会价值,这些企业的资本家就可以得到巨额的超额剩余价值。总之,自动化机器体系和机器人的出现,使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产量增加了,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增多了,但是,自动化机器体系和机器人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不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剩余价值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实质并没有改变。
更多“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计算机在生产中广泛应 ”相关问题
  • 第1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工业革命的兴起
    B.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生
    C.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答案:D
    解析: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是“二战”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但最根本的在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推动。

  • 第2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于()。

    A.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B.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D.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D

  • 第3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气工业迅速发展起来,电力在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 第4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在1973—1982年进入小滞胀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

    A.生产停滞

    B.失业剧增

    C.物价下跌

    D.工资上涨


    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生产资本输出为主要形式;发达国家互相输出为主要流向

  • 第5题:

    在20世纪中后期,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消费社会和大众文化时代,促进这一现象到来与形成的主要因素不包括以下哪个选项?

    A.发达科学技术在生产环节的应用

    B.福利国家和凯恩斯主义政策的实施

    C.广告、现代信贷和传媒等促销手段的刺激

    D.精益生产和个性定制在生产方式中的流行


    DD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1990年为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第四个阶段,西方发达国家进入了经济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