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体现“强梁弱柱”的设计原则,二级框架柱端弯矩应大于等于同一节点左、右梁端弯矩设计值之和的()。A. 1.05倍B.1.10倍C. 1.15倍D. 1.20倍

题目
为体现“强梁弱柱”的设计原则,二级框架柱端弯矩应大于等于同一节点左、右梁端弯矩设计值之和的()。

A. 1.05倍

B.1.10倍

C. 1.15倍

D. 1.20倍


相似考题
更多“为体现“强梁弱柱”的设计原则,二级框架柱端弯矩应大于等于同一节点左、右梁端弯矩设计值之和的()。 ”相关问题
  • 第1题:

    假定某根转换柱抗震等级为一级,X向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二、三层B、A节点处的梁、柱端弯矩组合值分别为:节点A:上柱柱底弯矩下柱柱顶弯矩1800kN.m,节点左侧梁端弯矩节点右侧梁端弯矩节点B:上柱柱底弯矩下柱柱顶弯矩节点左侧梁端弯矩底层柱底弯矩组合值试问,该转换柱配筋设计时,节点A、B下柱柱顶及底层柱柱底的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MA;MB;Mc(KN.M)应取下列何组数值?(提示:柱轴压比>0.15,按框支柱。
    (A)1800;500;400
    (B)2520;700;400
    (C)2700 ;500;600
    (D)2700 ;750;600


    答案:C
    解析:
    (C)解答: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3—2002)第10.2.12-3条,Ma=1.5MA‘=1.5x1800kN·m=2700kN·m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3—2002)第6.2.1条,节点B:=(500+600)kN·m=1100kN·m

  • 第2题:

    1、下列框架结构的内力组合设计值无需进行“三强三弱”调整的是 ()。

    A.梁端剪力

    B.梁端弯矩

    C.柱端剪力

    D.柱端弯矩


    梁端弯矩

  • 第3题:

    6、为实现强剪弱弯,正确的内力调整方法是

    A.增大由柱端弯矩计算的柱端剪力

    B.增大由梁端弯矩计算的梁端剪力

    C.增大由梁上荷载产生的梁端剪力

    D.减小梁和柱端部弯矩值


    增大由柱端弯矩计算的柱端剪力;增大由梁端弯矩计算的梁端剪力

  • 第4题:

    框架角柱抗震设防()符合规定?

    A.应按双向偏心受压计算,一、二级抗震设计角柱的弯矩、剪力设计值按“强柱弱梁”和“强剪弱弯”进行调整后,应乘以不小于1.10的増大系数

    B.应按双向偏心受压计算,一、二、三级抗震设计角柱的弯矩、剪力设计值按 “强柱弱梁”和“强剪弱弯”进行调整后,应乘以不小于1.10的增大系数

    C.应按双向偏心受压计算,一、二级抗震设计角柱的弯矩、剪力设计值按“强柱弱梁”和“强剪弱弯”进行凋整后,应乘以增大系数1.10

    D.二级抗震设计角柱的弯矩、剪力设计值按“强柱弱梁”和“强剪弱弯”进行调整后,应乘以增大系数1.10


    应按双向偏心受压计算,一、二、三级抗震设计角柱的弯矩、剪力设计值按 “强柱弱梁”和“强剪弱弯”进行调整后,应乘以不小于1.10的增大系数

  • 第5题:

    为实现强剪弱弯,应调整的内力是()

    A.增大由柱端弯矩计算的柱端剪力

    B.增大由梁端弯矩计算的梁端剪力

    C.增大由梁上荷载产生的梁端剪力

    D.减小梁和柱端部弯矩值


    增大由柱端弯矩计算的柱端剪力;增大由梁端弯矩计算的梁段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