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强夯的技术参数不包括间隔时间、加固范围。() ”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强夯法地基处理,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为减小强夯施工对邻近房屋结构的有害影响,强夯施工场地与邻近房屋之间可设置隔振沟
    B、强夯的夯点布置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
    C、强夯法处理砂土地基时,两遍点夯之间的时间间隔必须大于7d
    D、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与加固范围内地基土的性质有关

    答案:C
    解析:
    A项,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条文说明第6.3.1条规定,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黏性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第6.3.10条规定,当强夯施工所引起的振动和侧向挤压对临近建构筑物产生不利影响时,应设置监测点,并采取挖隔振沟等隔振或防振措施。
    B项,根据第6.3.3条第6款规定,强夯法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为基底下设计处深度的1/2~2/3,且不应小于3m。
    C项,根据第6.3.3条第4款规定,强夯法地基处理时,两遍夯击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间隔时间取决于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当缺少实测资料时,可根据地基土的渗透性确定,对于渗透性较差的黏性土地基,间隔时间不应少于(2~3)周;对于渗透性好的地基可连续夯击。
    D项,根据第6.3.3条条文说明规定,实际上影响有效加固深度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夯锤重和落距以外,夯击次数、锤底单位压力、地基土性质、不同土层的厚度和埋藏顺序以及地下水位等都与加固深度有着密切关系。

  • 第2题:

    3、某施工场地有范围很大、厚度很深的饱和软粘土,为加固该地基,应优先采用强夯法。


    错误

  • 第3题:

    强夯法加固顺序时先浅后深。


    错误

  • 第4题:

    强夯法的加固机理包括: 、 、


    强夯法是利用强大的夯击能给地基一冲击力,并在地基中产生冲击波,在冲击力的作用下,夯锤对上部土体进行冲切,土体结构破坏,形成夯坑,并对周围土体进行动力挤压。分为三种不同的加固机理:动力密实、动力固结和动力置换(1)动力密实:处理多孔隙、粗颗粒、非饱和土体,给土体施加冲击型动力荷载,夯击能使土的骨架变形,土体中的孔隙减小变得密实,从而提高土的密实度和抗剪能力(2)动力固结:处理细颗粒饱和土。巨大的冲击能量在土中产生很大的应力波,破坏了土体原有的结构,使土体局部发生液化并产生许多裂隙,增加了排水通道,使孔隙

  • 第5题:

    强夯法一般不宜加固弱风化岩。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