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下列关于法律与道德的表述,错误的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2017年)关于道德与法律的联系,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法律对道德传播具有促进作用
    B.道德在调整范围上对法律具有补充作用
    C.道德与法律都是行为规范
    D.道德规范都会转换为法律

    答案:D
    解析:
    道德与法律的联系:(1)目的一致。道德和法律都是行为规范,都是重要的社会调控手段。(2)内容转化。道德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维护社会秩序所要求的最低限度的道德,是“必须遵守”的道德;另一类是有助于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增进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较高要求的道德,是“应当遵守”的道德。前者通常上升为法律,也是法律所调整的内容,而对于后者法律一般不予调整。(3)功能互补。道德在调整范围上对法律具有补充作用。(4)相互促进。法律对传播道德具有促进作用。

  • 第2题:

    按照马克思主义学说,下列关于法律与道德起源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A.法律先于道德产生
    B.道德先于法律产生
    C.洼律与道德同时产生
    D.法律与道德相伴而生

    答案:B
    解析:
    在区别道德与法律时,首先应注意道德与法律的产生方式是不同的。法律一般是通过特定的机构、程序、方式而形成,依赖团体公共权力而实现。而道德是自发的,是根据人的自然生活而逐渐产生的。也就是说团体公共权力出现后,才会有法律的出现,而道德不一定通过专门的公共机关和个人来制定。所以在时间上道德早于法律,道德具有先在性,是法律产生、形成、发展运作和实现的基础。答案选B项。除了产生方式不同之外,考生还应理解道德与法律在表现形式、实现方式、调整范围、评价的尺度、权利义务的特点上的不同。

  • 第3题:

    下列关于法与道德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
    B、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
    C、法与道德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D、道德只有上升为法律,才能通过制裁或奖励的方法获得推行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法理学常识。
    A项正确,法律作为一种国家评价,对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法律所包含的评价标 准与大多数公民最基本的道德信念是一致或接近的,故法的实施对社会道德的形成和普及起了重大作用。选项 正确,
    B项正确,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补充。说法正确。 C项错误,因为“法”是统治阶级意志体现,是制定出来的,但“道德”不是制定出来的,它是人们生活环
    境的文化、经济发达程度所形成自然习惯与看法,道德不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D项正确,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和传统的力量以及人们的自律来维持,道德只有上升为法律,才能通过制裁
    或奖励的方法获得推行。

  • 第4题:

    关于道德与法律的联系,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道德在调整范围上对法律具有补充作用
    B.道德规范都会转换为法律
    C.法律对道德传播具有促进作用
    D.道德与法律都是行为规范

    答案:B
    解析:
    道德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必须遵守”的道德,另一类是“应当遵守”的道德,前者通常上升为法律,也是法律所调整的内容,而对于后者法律一般不予调整。

  • 第5题:

    下列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有()

    A、道德与法律的内容互相渗透
    B、道德因素影响执法与司法
    C、道德水平高低影响法的遵守
    D、法律是道德的价值基础

    答案:A,B,C
    解析:
    道德与法律在内容上,都蕴含和体现一定的社会价值,总体精神和内容相互重叠渗透。比如,尊老爱幼,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要求。故选项A正确。在具体的法律运作过程中,人们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水平的高低,特别是法官、律师、检察官、警察的道德信念、原则、水平的状态,直接影响法律的实施和实现。故选项B正确。法律权威、力量、合法性的发挥和实现是建立在道德这一基石之上的。法治的形成和实现都离不开道德信念的支持,人们的道德水平越高,守法的程度也越高,选择法律所认可的合法行为的程度也越高。故选项C说法正确。道德是法律的价值基础,是判断、评价法律的价值尺度。道德是衡量良法与恶法的标准,是引导人们进行法律制度、法律秩序建设和改革的指针。没有道德及价值观念体系作为基础,法律缺乏内在支柱,它的合法性将最终失去。故选项D将二者关系说反了,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