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错误。代币制是综合应用、强化对儿童实施行为矫正的方法。它需要建立一套奖励代币的办法和兑换逆强化物的机制。代币制的作用有二:一是避免单一强化物易引起的饱厌现象。二是对群体问题行为矫治时,管理更实用、更方便,能保证矫正计划一致、有效地进行。
更多“判断与分析:代币制就是通过一定的强化程序让儿童形成新行为。 ”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众多的道德教育模式中,有一种模式强调儿童只需通过观察学习,就可以获得大部 分的新行为,这一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替代性强化,儿童可以通过替代性强化去习得道德行为, 环境、社会文化以及成人榜样直接影响儿童的道德形成和发展。这种道德教育模式是( )

    A.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B.体谅模式
    C.社会学习模式
    D.集体教育模式

    答案:C
    解析:
    社会学习模式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该教育模式的主要观点是:(1)观察学习:人类学习 必须有个体品德的参与才能完成,而个体的品德是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而获得或改变的,模仿 学习是一个过程,该过程可分为四大步骤:注意过程;记忆过程;复现过程;强化和自我调节 过程。榜样:在这里,榜样不仅仅指人本身,还包括文字符号、图像、信息、语言描述、艺术 形象以及校园文化等。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榜样主要有:家长、教师、同龄人、大众传媒和学校 的风气、环境等。强化的作用:社会学习论者继承和发展了行为主义关于强化的研究,把强化 作为道德行为形成的重要条件。行为结果如成功、失败、奖励、惩罚、表扬、批评等对道德行 为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教师应灵活地使用这些行为结果来对行为本身进行强化,以使特定的行 为随预期的成功、奖励、表扬而提高或使特定行为随预期的失败、惩罚、批评等而降低

  • 第2题:

    用来形成某个人目前还没有的行为的程序,从而使个体从不会到一步步学会一个新的行为,这是行为矫正中的()

    A隔离法

    B塑造法

    C消退法

    D代币制


    B

  • 第3题:

    当儿童表现出不良行为时,教师及时暂停其正在享用的正强化物,并把其移到正强化物较少的情境之中。教师采用的是()

    A消退法

    B代币制

    C隔离法

    D塑造法


    C

  • 第4题:

    下列各项对代币制的描述有误的是()

    A代币制程序执行初期,使用一些可以发放和消费很快的强化物,效果很好

    B代币制能使强化作用更加有效

    C代币制换取支持强化物的次数在开始时应少一些,然后逐渐增加

    D当幼儿目标行为反应达到期望满意程度后,应帮助幼儿脱离代币制


    C

  • 第5题:

    从强化一个与最后新行为稍微接近且出现率比零次出现率稍高的反应入手,连续强化最接近新行为的反应并消除前一个较接近这个行为的反应,从而建立起这个新行为的过程。这种行为矫正方法是()

    A正强化

    B间歇强化

    C行为塑造法

    D代币制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