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阐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种方法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为什么要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2.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因此,对中小学生及时有效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 第2题:

    独立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A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

    B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

    C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课程

    D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


    A,B,C

  • 第3题:

    教育部2012年11月30日公布新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正确认识自我”成为各个年龄段中小学生首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C

  • 第4题:

    阐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优化环境原则。
    ①教育性原则;
    ②科学性原则;
    ③实用性原则;
    ④有效性原则;
    ⑤特殊性原则;
    ⑥优势性原则;
    ⑦筛选性原则;
    ⑧主体性原则。

  • 第5题:

    17、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A.遗传因素

    B.家庭因素

    C.学校教育

    D.社会文化


    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