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B
解析:
见一幼童在马路边哭,再去幼儿园接孩子显得不合情理,去幼儿园接孩子应排在前面, 可排除A、C。刚去接孩子就将两个孩子带回家,也不合情理,排除D,故选B。
更多“(1)见一幼童在马路边哭 (2)去幼儿园接孩子 (3)找到了孩子的妈妈 (4)将两个孩子带回家 (5)在路边等孩子的家长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儿9岁,1型糖尿病。孩子的妈妈告诉护士孩子在清晨血糖增高,护士应该

    A.质疑是否孩子吃了甜食

    B.告诉妈妈这是正常的,并且持续按医嘱的剂量用药

    C.告诉妈妈这是不正常的,孩子需立即去急诊

    D.询问孩子前几天血糖的水平

    E.告诉妈妈需要加大药物剂量


    正确答案:D
    首先要评估血糖水平。当胰岛素用量不足时可发生“清晨现象”,患儿不发生低血糖,却在清晨5~9时呈现血糖和尿糖增高,可加大晚间胰岛素注射剂量或将注射时间往后移即可。

  • 第2题:

    在孩子初人园的一周内,不允许家长在幼儿园陪伴孩子活动.()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 第3题:

    见一幼童在马路边哭 (2)去幼儿园接孩子 (3)找到了孩子的妈妈 (4)将两个孩子带回家 (5)在路边等孩子的家长

    A.1-5-3-24

    B.2-1-5-4-3

    C.1-3-2-5-4

    D.2-4-1-5-3


    正确答案:B
    [答案] B。解析:见一幼童在马路边哭,再去幼儿园接孩子显得不合情理,去幼儿园接孩子应排在前面,刚去接孩子就将两个孩子带回家,也不合情理,所以2—4的编排错误,故选B。

  • 第4题:

    树立家长威信应做到:(1)尊重、信任孩子和孩子平等相处(2)关心、爱护孩子,以身作则(3)家长之间相互尊重(4)家长不能滥用().


    正确答案:权威

  • 第5题:

    当孩子有愤怒、悲哀及恐惧等情绪的时候,你认为哪种方式可以对孩子的情绪方面加以有效辅导:()

    • A、“不要哭,妈妈带你去买冰激凌”
    • B、“你在吵闹,我就打你”
    • C、“爱哭就哭吧,哭完我再跟你说话”
    • D、“孩子,你看来有些难过,告诉我发生了什么”

    正确答案:D

  • 第6题:

    分居、离婚无疑对孩子的伤害是最大的,以下哪些做法会把伤害降低:()

    • A、尽量避免对孩子说另一位家长的不是
    • B、告诉孩子:爸爸妈妈虽然不在一起了,两人仍会永远爱他、照顾他
    • C、再婚的父母,逼孩子称呼自己的新伴侣为“爸爸”或“妈妈”
    • D、向孩子说明家长之间的问题不是孩子的过错,应该只由两个大人解决

    正确答案:A,B,D

  • 第7题:

    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家长应该:()。

    • A、及时去医院就诊
    • B、应暂停去幼儿园
    • C、及时通知孩子所在幼儿园的老师
    • D、可以让孩子照常去幼儿园

    正确答案:A,B

  • 第8题:

    孩子跟爸妈出去玩,由于太淘气就被爸妈放在了马路边,后来爸妈再回去找不到了,动用了大量的人力去帮忙找,最终找到了,孩子也无大碍,出院时新闻媒体在门口围堵当事人父母采访。如果你是孩子父母,你会怎么说?请现场模拟。


    正确答案: 各位媒体朋友、各界社会热心人士大家好。孩子能够平安无事,身为孩子的父母,首先,对各位媒体朋友以及社会各界热心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大家!正是由于大家的关注、帮助、共同出力,让孩子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安全找到,真诚的谢谢你们!
    其次,当然,发生此次事情以后,我们做父母的也深深地进行了反思,发现我们在孩子教育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在这里我们夫妻俩对给各位带来的不便表示深深的歉意。一、孩子其实还小,当时确实是淘气,但是我们做父母的在孩子淘气时,不应该把孩子独自放在马路边,用这种冷处理的方式来进行,孩子现阶段还不具备自我保护能力,这样的做法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孩子在马路上,来往的车辆频繁,孩子也不了解交通规则,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将会使我们这做父母的后悔一辈子;二、在马路上,如果孩子遇到坏人,看到小孩子一人,被拐骗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三、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冷处理的教育方式将会使孩子没有安全感,甚至在心理可能留下阴影;四、我们俩错误的举动,引起社会大量人员的关注,让大家加入到寻找孩子的行列中,无形之中浪费了大家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五、通过这次事件,也暴露出我们做父母的对于孩子的教育与管理模式存在问题,只会用这种冷处理的方式,而不是理解、沟通、包容和爱,这些都是以后我们两个需要反思和注意的,并且后面还要找到孩子淘气的根源,找对正确的处理方式,对症下药。以上是我们考虑不周的地方,我们夫妻俩在这里对各位、对社会再次表示深深的歉意。
    最后,在以后的日子里,作为父母,我俩将会进一步反思,以后将会用沟通、理解、包容、引导来代替原来的冷暴力;并且在这里,作为父母也呼吁我们这些年轻的爸爸妈妈,以后在处理孩子淘气问题时,一定要用正确的处理方式。在这里我俩再次对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并且给大家带来的不便表示歉意,我俩也带着孩子出院回家了,就这样,谢谢各位!

  • 第9题:

    填空题
    胆汁质孩子工作效率高低起伏,家长要帮助孩子调整(),在情绪低落时多找孩子聊聊天。

    正确答案: 低落情绪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王阿姨正要去幼儿园接孩子。问:王阿姨正要做什么?
    A

    去幼儿园上班

    B

    送孩子去幼儿园

    C

    去幼儿园看孩子

    D

    接孩子回家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孩子跟爸妈出去玩,由于太淘气就被爸妈放在了马路边,后来爸妈再回去找不到了,动用了大量的人力去帮忙找,最终找到了,孩子也无大碍,出院时新闻媒体在门口围堵当事人父母采访。如果你是孩子父母,你会怎么说?请现场模拟。

    正确答案: 各位媒体朋友、各界社会热心人士大家好。孩子能够平安无事,身为孩子的父母,首先,对各位媒体朋友以及社会各界热心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大家!正是由于大家的关注、帮助、共同出力,让孩子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安全找到,真诚的谢谢你们!
    其次,当然,发生此次事情以后,我们做父母的也深深地进行了反思,发现我们在孩子教育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在这里我们夫妻俩对给各位带来的不便表示深深的歉意。一、孩子其实还小,当时确实是淘气,但是我们做父母的在孩子淘气时,不应该把孩子独自放在马路边,用这种冷处理的方式来进行,孩子现阶段还不具备自我保护能力,这样的做法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孩子在马路上,来往的车辆频繁,孩子也不了解交通规则,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将会使我们这做父母的后悔一辈子;二、在马路上,如果孩子遇到坏人,看到小孩子一人,被拐骗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三、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冷处理的教育方式将会使孩子没有安全感,甚至在心理可能留下阴影;四、我们俩错误的举动,引起社会大量人员的关注,让大家加入到寻找孩子的行列中,无形之中浪费了大家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五、通过这次事件,也暴露出我们做父母的对于孩子的教育与管理模式存在问题,只会用这种冷处理的方式,而不是理解、沟通、包容和爱,这些都是以后我们两个需要反思和注意的,并且后面还要找到孩子淘气的根源,找对正确的处理方式,对症下药。以上是我们考虑不周的地方,我们夫妻俩在这里对各位、对社会再次表示深深的歉意。
    最后,在以后的日子里,作为父母,我俩将会进一步反思,以后将会用沟通、理解、包容、引导来代替原来的冷暴力;并且在这里,作为父母也呼吁我们这些年轻的爸爸妈妈,以后在处理孩子淘气问题时,一定要用正确的处理方式。在这里我俩再次对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并且给大家带来的不便表示歉意,我俩也带着孩子出院回家了,就这样,谢谢各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家长应该:()。
    A

    及时去医院就诊

    B

    应暂停去幼儿园

    C

    及时通知孩子所在幼儿园的老师

    D

    可以让孩子照常去幼儿园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3岁小儿,每天去幼儿园的途中经常哭闹,喜欢在家由外婆看管,家长对此比较适宜的做法是

    A.耐心讲孩子去幼儿园的好处

    B.让孩子在家

    C.不管孩子的哭和闹

    D.哭闹时打孩子

    E.家长用糖果哄孩子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1)射门得分 (2)玻璃被打碎

    (3)孩子们吓跑了 (4)孩子们在踢足球

    (5)房屋主人寻找肇事者

    A.3-4-2-5-1

    B.5-2-3-1-4

    C.4-1-2-5-3

    D.1-4-2-5-3


    正确答案:C
    49.  C  [解题思路] 五个事件中主要是提及孩子踢足球和屋子玻璃被打碎两件事。按照这两个事件发展的逻辑顺序应该为:首先陈述孩子们踢球,然后陈述因为不小心踢碎玻璃后逃跑的情形。故正确选项为C。
      

  • 第15题:

    教师在与那些认为自己的孩子完美无缺的家长交谈时,采取谈话方式比较容易被接受的是( )。

    A.首先向家长指出孩子在幼儿园的不足,让家长明白孩子并非十全十美
    B.告诉家长他们的教育观有问题,需要改进
    C.向家长介绍别的孩子的长处,建议向他们学习
    D.首先肯定孩子的优点,再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来谈论问题

    答案:D
    解析:

  • 第16题:

    胆汁质孩子工作效率高低起伏,家长要帮助孩子调整(),在情绪低落时多找孩子聊聊天。


    正确答案:低落情绪

  • 第17题:

    当孩子拒绝上音乐课时,你作为家长应该做的是()

    • A、拖孩子去
    • B、哄骗孩子
    • C、威胁孩子
    • D、鼓励孩子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家长为了让孩子做好入园的心理准备,可以带孩子去参观幼儿园,通过交流让孩子对幼儿园产生一个良好的印象,缓解孩子对陌生缓解的焦虑感,从而容易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环境。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现在的小学课本难度很大,很多孩子学起来很吃力。因此,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应该在幼儿园多学一些知识,让孩子提前学习小学阶段知识,这样就不用担心孩子到了小学跟不上。对此,你怎么看?


    正确答案: 家长的这种想法折射出目前普遍存在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从情感角度讲,家长想让幼儿提前掌握小学课本知识的良苦用心可以理解。但是,从教育科学性角度看,这种做法违背了幼儿生长规律,刻意地拔苗助长,反倒会适得其反。
    产生这一问题最根本原因是目前应试教育制度造成的教育目标功利化。日益激烈的学习竞争环境也造成了家长的教育功利心偏重,并由此产生了功利化的幼儿培养观。这种不顾幼儿身心健康,片面追求课本知识的教育观念对幼儿的健康成长百害而无一利。一方面,幼儿时期属于特殊的生长时期,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长时间的紧张学习容易让幼儿产生厌学、畏惧、自卑等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差异性很大。幼儿教育侧重能力和智力的培养,不是字数和算数的提升。
    因此,只有国家、教师、家长三方协力合作,转变观念,才能真正杜绝这种现象的蔓延:
    首先,国家要努力扭转教育环境,转变教育制度,让孩子从“应试”的藩篱中解放出来。因此,我们必须加快教育制度改革的步伐,从体制上杜绝以分数论成败的功利观。
    其次,幼儿园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教师应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理念,以全面提升幼儿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遵循幼儿自身成长发展规律,在学前教育阶段应主要以提高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
    最后,家长应转变教育培养观念。明确幼儿的智力标准和能力标准的设定,真正了解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出色的孩子,而不是以单一的分数或掌握多少字数论英雄。

  • 第20题:

    填空题
    树立家长威信应做到:(1)尊重、信任孩子和孩子平等相处(2)关心、爱护孩子,以身作则(3)家长之间相互尊重(4)家长不能滥用().

    正确答案: 权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判断题
    家长为了让孩子做好入园的心理准备,可以带孩子去参观幼儿园,通过交流让孩子对幼儿园产生一个良好的印象,缓解孩子对陌生缓解的焦虑感,从而容易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环境。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1)见一幼童在马路边哭(2)去幼儿园接孩子(3)找到了孩子的妈妈(4)将两个孩子带回家(5)在路边等孩子的家长
    A

    1—5—3—2—4

    B

    2—1—5—4—3

    C

    1—3—2—5—4

    D

    2—4—1—5—3


    正确答案: D
    解析:
    题中事件的逻辑顺序为:去幼儿园接孩子的路上,见一幼童在马路边哭,于是和孩子一起在路上等孩子的家长,等不来就将两个孩子一起带回家了,最终通过各种途径终于找到了孩子的妈妈。因此答案选B。

  • 第23题:

    单选题
    所有的幼儿园都面临同一个问题;就是对于那些在幼儿园放学之后不能及时来接孩子的家长,幼儿园老师除了等待别无他法,因此许多幼儿园都向晚接孩子的家长收取费用。然而,有调查显示,收取费用后晚接孩子的家长数量并未因此减少,反而增加了。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解释上述调查结果?(  )
    A

    收费标准太低,对原本经常晚来接孩子的家长没有太大的约束力

    B

    有个别家长对收费行为不满,有时会故意以晚接孩子的行为来抗议

    C

    有些家长因工作忙碌,常常不能及时来接孩子

    D

    收费后,更多的家长认为即使晚来接孩子也不必愧疚,只要付费即可


    正确答案: D
    解析:
    题干矛盾点为:幼儿园通过收取费用的方式来让家长早接孩子,但是收费后晚接孩子的家长数量不减反增。A项,收费低对原本晚接孩子的家长无影响,可以解释为什么人数没有减少,但是无法解释为什么人数增加,不能解释题干矛盾,不当选。B项,说的是个别家长抗议收费而晚来接孩子,但是无法解释清楚为什么晚接孩子的家长数增加了,不能解释题干矛盾,不当选。C项,解释了家长晚来接孩子的原因,但并没有解释幼儿园收费后晚接孩子的家长不减反增这一矛盾,不当选。D项,说明幼儿园向晚接孩子的家长进行收费后,更多的家长心安理得的晚来接孩子,解释了为什么晚接孩子的人不减反增,当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