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次数学考试结束后,甲班班长和学习委员一起对考试成绩进行了预测,具体如下: 1.有人考试没及格; 2.有人考试及格了; 3.班长考试没及格。 成绩公布后,发现三句预测中只有一句话正确。可推知:A.甲班同学都没有及格 B.甲班同学有人没及格 C.学习委员考试及格了 D.学习委员考试没及格

题目
某次数学考试结束后,甲班班长和学习委员一起对考试成绩进行了预测,具体如下:
1.有人考试没及格;
2.有人考试及格了;
3.班长考试没及格。
成绩公布后,发现三句预测中只有一句话正确。可推知:

A.甲班同学都没有及格
B.甲班同学有人没及格
C.学习委员考试及格了
D.学习委员考试没及格

相似考题
更多“某次数学考试结束后,甲班班长和学习委员一起对考试成绩进行了预测,具体如下: ”相关问题
  • 第1题:

    班委会构成的主要成员有()。

    A、班长

    B、学习委员

    C、生活委员

    D、体育委员

    E、文娱委员


    参考答案:ABCDE

  • 第2题:

    甲班有42名学生, 乙班有48名学生。已知在某次数学考试中按百分制评卷,评卷的结果各班的数学总成绩相同, 各班的平均成绩都是整数。并且平均成绩都高于80分, 那么甲班的平均成绩比乙班高多少分?( )

    A.10

    B.11

    C.12

    D.13


    正确答案:C
    100.C [解析]假设甲班平均成绩为.27,乙班平均成绩为Y,则有:42x=48y,即72一8y,其中2和Y都是80到100之间的整数, 满足这个条件的Y必须是7的倍数, 只能是84、91、98, 当y=84时, x=96; 当Y=91时, x=104; 当Y=98时,x=112。因此取x=96,Y=84。x—y=96—84=12,选C。

  • 第3题:

    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去参加全省的文科知识竞赛。文科知识竞赛分为语文、政治和历史三科,每人只参加一科。张老师、王老师、赵老师作了以下猜测:

    张老师:班长参加了语文竞赛,团支书参加了政治竞赛。

    王老师:学习委员没参加政治竞赛,团支书参加了语文竞赛。

    赵老师:班长没参加语文竞赛,团支书参加了历史竞赛。
    如果他们的猜测都只对了一半,则以下为真的是()。


    A.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分别参加语文、政治和历史竞赛
    B.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分别参加历史、政治和语文竞赛
    C.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分别参加语文、历史和政治竞赛
    D.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分别参加历史、语文和政治竞赛

    答案:B
    解析:
    根据三个人的猜测都只对了一半,可以得到三个人所作的猜测都构成了一个不相容的选言命题,其中,都是有并且只有一个部分是对的。假设“班长参加了语文竞赛”为真,则“团支书参加了历史竞赛”为真,由此可知学习委员参加了政治竞赛,然而这就使王老师猜测的“学习委员没参加政治竞赛”“团支书参加了语文竞赛”均为假,不符合题意。所以,班长没有参加语文竞赛,团支书参加了政治竞赛,学习委员参加了语文竞赛,班长参加了历史竞赛。故本题选B。

  • 第4题:

    密切联系各科任课老师,及时反映同学对教学的建议和要求,是()的职责。

    • A、班长
    • B、副班长
    • C、学习委员
    • D、宣传委员

    正确答案:C

  • 第5题:

    单选题
    关于甲班体育达标测试。三位老师有如下预测:张老师说:“不会所有人都不及格”。李老师说:“有人会不及格”。王老师说:“班长和学习委员都能及格”。如果三位老师中只有一人的预测正确,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

    班长和学习委员都没及格

    B

    班长和学习委员都及格了

    C

    班长及格,但学习委员没及格

    D

    班长没及格,但学习委员及格了

    E

    以上各项都不一定为真


    正确答案: A
    解析: 张:(所有都不及格)=有的人及格;
    李:有的人不及格;
    王:班长及格∧学习委员及格;
    张和李下反对,至少一真,题干要求只有一真,由此张和李一真一假,可以知道王老师说的为假;
    那“班长及格∧学习委员及格”为假,可以知道“﹁(班长及格∧学习委员及格)=﹁班长及格∨﹁学习委员及格”为真,可以知道班长和学习委员至少有一个没及格;
    从而可以知道李老师说的“有的人没有及格”为真,张老师说的“有的人及格”为假;
    而“有的人及格”的矛盾“所有人都没及格”就为真,推出班上所有人都没及格,因此班长和学习委员都没及格为真,答案选A。

  • 第6题:

    甲班有42名学生,乙班有48名学生,在某次数学考试中按百分制评卷,评卷结果两个班的数学总成绩相同,平均成绩都是整数,且都高于80分。请问甲班的平均分与乙班相差多少分?( )

    A.12分

    B.14分

    C.16分

    D.18分


    正确答案:A
    假设甲班的平均分为x,(100>x>80,且为整数)
        乙班的平均分为y,(100>y>80,且为整数)
    则有:42x=48y
          即有:x=(48/42)y
    由于:100>x>80,且为整数。100>y>80,且为整数
    故:x=96,y=84  即有:x-y=12

  • 第7题:

    课间休息时,一位同学帮老师擦了黑板,老师回到教室后询问是谁擦的黑板。他问了四位同学,得到以下回答:(1)或者班长擦了,或者学习委员擦了(2)如果纪律委员没擦,那么班长也没擦(3)如果卫生委员没擦,那么班长擦了(4)班长和学习委员都没擦实际上,四位同学的回答中只有一句是假的。据此可以推出擦黑板的是:

    A.纪律委员
    B.学习委员
    C.卫生委员
    D.班长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问法四位同学的回答中只有一句是假的,据此可以推出哪个选项。判断出本题为真假推理题。第二步,翻译题干。(1)班长或学习委员。(2)-纪律推出-班长。(3)-卫生推出班长。(4)-班长且-学习。第三步,寻找关系。(1)和(4)是矛盾关系。必然有一真有一假。由于四位同学中只有一句是假的。所以(2)和(3)都是真的。第四步,代入选项加以排除。如果A的纪律委员擦黑板了,由于只有一个同学擦了黑板,所以班长就没有擦黑板,因为根据(3)当中的逻辑关系否后必否前可以推知卫生委员擦黑板了,如此就有两个人擦黑板了,所以A是不对的。如果B当中的学习委员擦黑板了,那么纪律委员没有擦黑板,同样推导出卫生委员擦黑板了,如此与只有一人擦黑板相冲突,所以B不对。如果是D选项当中的班长擦黑板了,那么纪律委员也擦了,与只有一人擦黑板冲突,所以D不对。故答案选C。因此,选择C选项。

  • 第8题:

    班级课堂考勤工作由()负责。

    • A、班长
    • B、副班长
    • C、学习委员
    • D、团支书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哪一项最能削弱“„甲班在此次期末考试各科成绩均及格”这一结论?()

    • A、甲班学生王武在考试中有一门课程不及格
    • B、甲班学生李思沉迷网络,学习成绩急剧下降
    • C、张珊不是甲班学习成绩最差的
    • D、考试成绩不能成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正确答案:A

  • 第10题:

    单选题
    密切联系各科任课老师,及时反映同学对教学的建议和要求,是( )的职责。
    A

    班长

    B

    副班长

    C

    学习委员

    D

    宣传委员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