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国平均气温10.36℃,较常年平均气温偏高0.81℃,为1951年以来第三高,仅次于2015年(10.49℃)和2007年(10.45℃)。2016年四季气温均偏高,其中夏季气温为历史最高;除1月偏低、11月接近常年同期外,其余各月均偏高,其中12月偏高2.6℃,为历史同期最高。全国31个省(区、市)中,仅黑龙江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0.2℃,其他省(区、市)气温均偏高,其中青海、甘肃、河南和贵州4省均为1951年以来的历史最高。2016年,我国年降水量范围为3.5毫米(新疆托克逊)~3494.

题目
2016年,我国平均气温10.36℃,较常年平均气温偏高0.81℃,为1951年以来第三高,仅次于2015年(10.49℃)和2007年(10.45℃)。2016年四季气温均偏高,其中夏季气温为历史最高;除1月偏低、11月接近常年同期外,其余各月均偏高,其中12月偏高2.6℃,为历史同期最高。全国31个省(区、市)中,仅黑龙江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0.2℃,其他省(区、市)气温均偏高,其中青海、甘肃、河南和贵州4省均为1951年以来的历史最高。

2016年,我国年降水量范围为3.5毫米(新疆托克逊)~3494.4毫米(安徽黄山),全国平均降水量730.0毫米,较常年(629.9毫米)偏多16%,比2015年偏多13%,为1951年以来最多。2月和8月降水偏少,3月接近常年同期,其余各月均偏多,其中1月偏多94%、10月偏多55%,均为历史同期最多。
2015年全国平均降水量为:

A.730.0毫米
B.646.0毫米
C.629.9毫米
D.612.6毫米

相似考题
更多“2016年,我国平均气温10.36℃,较常年平均气温偏高0.81℃,为1951年以来第三高,仅次于2015年(10.49℃)和2007年(10.45℃)。2016年四季气温均偏高,其中夏季气温为历史最高;除1月偏低、11月接近常年同期外,其余各月均偏高,其中12月偏高2.6℃,为历史同期最高。全国31个省(区、市)中,仅黑龙江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0.2℃,其他省(区、市)气温均偏高,其中青海、甘肃”相关问题
  • 第1题:

    2016年,我国平均气温10.36℃,较常年平均气温偏高0.81℃,为1951年以来第三高,仅次于2015年(10.49℃)和2007年(10.45℃)。2016年四季气温均偏高,其中夏季气温为历史最高;除1月偏低、11月接近常年同期外,其余各月均偏高,其中12月偏高2.6℃,为历史同期最高。全国31个省(区、市)中,仅黑龙江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0.2℃,其他省(区、市)气温均偏高,其中青海、甘肃、河南和贵州4省均为1951年以来的历史最高。

    2016年,我国年降水量范围为3.5毫米(新疆托克逊)~3494.4毫米(安徽黄山),全国平均降水量730.0毫米,较常年(629.9毫米)偏多16%,比2015年偏多13%,为1951年以来最多。2月和8月降水偏少,3月接近常年同期,其余各月均偏多,其中1月偏多94%、10月偏多55%,均为历史同期最多。
    下列可由所给资料得出的数据有:①2016年各季度气温均值②青海、甘肃、河南和贵州4省平均气温偏高率③2015年全国年降水范围④2016年1月、10月月降水量之差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判断该题为综合分析题型,需要判断能从材料得出的选项数目。第二步,①材料中未给出2016年各季度的气温值,故无法计算各季度的气温均值。②材料中未给出2016年这4个省气温值,故无法计算4省平均气温偏高率。③材料中未给出2015年全国年降水范围,故无法得出。④材料中未给出2016年1月和10月降水量,故无法计算两者差值。因此,选择A选项。

  • 第2题:

    2016年,我国平均气温10.36℃,较常年平均气温偏高0.81℃,为1951年以来第三高,仅次于2015年(10.49℃)和2007年(10.45℃)。2016年四季气温均偏高,其中夏季气温为历史最高;除1月偏低、11月接近常年同期外,其余各月均偏高,其中12月偏高2.6℃,为历史同期最高。全国31个省(区、市)中,仅黑龙江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0.2℃,其他省(区、市)气温均偏高,其中青海、甘肃、河南和贵州4省均为1951年以来的历史最高。

    2016年,我国年降水量范围为3.5毫米(新疆托克逊)~3494.4毫米(安徽黄山),全国平均降水量730.0毫米,较常年(629.9毫米)偏多16%,比2015年偏多13%,为1951年以来最多。2月和8月降水偏少,3月接近常年同期,其余各月均偏多,其中1月偏多94%、10月偏多55%,均为历史同期最多。

    2016年全国31个省(区、市)中,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的是:

    A.新疆
    B.黑龙江
    C.重庆
    D.贵州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根据题目中的“2016年,……偏低的是”,确定该题为简单比较中的直接读数题。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第一段可知“全国31个省(区、市)中,仅黑龙江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0.2℃”。因此,选择B选项。

  • 第3题:

    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国气温继续升高,2006年全国年平均气温为10.0℃,比常年同期偏高1.0℃,为1951年以来最高值。

    下列不是全球变暖产生的危害的是
    A.促使海平面上升
    B.暑热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增加
    C.易于引起生物媒介传染病流行
    D.全球降水量发生变化
    E.人群中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降低

    答案:E
    解析:

  • 第4题:

    黑龙江2012年秋季全省平均降水量为153.8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91%;2012年入冬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为53.2毫米,比常年偏多109%,而在温度方面,2012年冬季全省平均气温为-17.2度,比常年偏低2.6度;2013年3、4月冷空气活动频繁,春雪量大,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3~4度,当时全省7000多万亩旱田土壤水分饱和,属于偏涝状态,有1 000多万亩旱田出现明显积水,2013年春耕面临严峻的春涝考验。
    (1)分析黑龙江省发生春涝的原因。(6分)
    (2)春涝对黑龙江农业生产的影响。(4分)


    答案:
    解析:
    (1)冬季降雪量大,气温低;春季气温回升,积雪大量融化;东北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2)导致春耕整地难度加大,影响春播;延后大部分地区旱田播种时间,影响农业生产。

  • 第5题:

    我国与世界同纬度平均气温相比,冬季气温偏低,夏季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气温年较差(),说明我国气候具有()的待征。


    正确答案:大;大陆性

  • 第6题:

    单选题
    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国气温继续升高,2006年全国年平均气温为10.0℃,比常年同期偏高1.0℃,为1951年以来最高值。下列气体中,下列不是温室效应的相关气体的是()
    A

    CO2

    B

    CH4

    C

    N2O

    D

    CO

    E

    CFCs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国气温继续升高,2006年全国年平均气温为10.0℃,比常年同期偏高1.0℃,为1951年以来最高值。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
    A

    太阳辐射的增强

    B

    全球能源的增多

    C

    温室效应的发生

    D

    火山爆发的影响

    E

    臭氧层的破坏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2016年,我国平均气温10.36℃,较常年平均气温偏高0.81℃,为1951年以来第三高,仅次于2015年(10.49℃)和2007年(10.45℃)。2016年四季气温均偏高,其中夏季气温为历史最高;除1月偏低、11月接近常年同期外,其余各月均偏高,其中12月偏高2.6℃,为历史同期最高。全国31个省(区、市)中,仅黑龙江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0.2℃,其他省(区、市)气温均偏高,其中青海、甘肃、河南和贵州4省均为1951年以来的历史最高。

    2016年,我国年降水量范围为3.5毫米(新疆托克逊)~3494.4毫米(安徽黄山),全国平均降水量730.0毫米,较常年(629.9毫米)偏多16%,比2015年偏多13%,为1951年以来最多。2月和8月降水偏少,3月接近常年同期,其余各月均偏多,其中1月偏多94%、10月偏多55%,均为历史同期最多。
    与常年同期相比,2016年降水偏少的月份是:

    A.1月和10月
    B.3月和12月
    C.2月和8月
    D.2月和10月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根据题目中的“与上年相比,2016年……偏少的……”,确定该题为简单比较中的直接读数题。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第二段可知“2016年2月和8月降水偏少,3月接近常年同期,其余各月均偏多”。因此,选择C选项。

  • 第9题:

    2016年,我国平均气温10.36℃,较常年平均气温偏高0.81℃,为1951年以来第三高,仅次于2015年(10.49℃)和2007年(10.45℃)。2016年四季气温均偏高,其中夏季气温为历史最高;除1月偏低、11月接近常年同期外,其余各月均偏高,其中12月偏高2.6℃,为历史同期最高。全国31个省(区、市)中,仅黑龙江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0.2℃,其他省(区、市)气温均偏高,其中青海、甘肃、河南和贵州4省均为1951年以来的历史最高。

    2016年,我国年降水量范围为3.5毫米(新疆托克逊)~3494.4毫米(安徽黄山),全国平均降水量730.0毫米,较常年(629.9毫米)偏多16%,比2015年偏多13%,为1951年以来最多。2月和8月降水偏少,3月接近常年同期,其余各月均偏多,其中1月偏多94%、10月偏多55%,均为历史同期最多。

    1951~2016年间,全国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年份是:

    A.1998年
    B.2007年
    C.2015年
    D.2016年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根据题目中的“1951—2016年间……最高……”,确定该题为简单比较。第二步,定位折线图或者文字材料第一段。第三步,解法一:观察折线图可知,2015年年平均气温最高。解法二:定位文字材料第一段可知“2016年,全国平均气温10.36℃,较常年平均气温偏高0.81℃,为1951年以来第三高,仅次于2015年(10.49℃)和2007年(10.45℃)”可知2015年最高。因此,选择C选项。

  • 第10题:

    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国气温继续升高,2006年全国年平均气温为10.0℃,比常年同期偏高1.0℃,为1951年以来最高值。

    下列气体中,下列不是温室效应的相关气体的是
    A.NO
    B.CO
    C.CO
    D.CFC
    E.CH

    答案:C
    解析:

  • 第11题:

    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国气温继续升高,2006年全国年平均气温为10.0℃,比常年同期偏高1.0℃,为1951年以来最高值。下列不是全球变暖产生的危害的是()

    • A、促使海平面上升
    • B、全球降水量发生变化
    • C、易于引起生物媒介传染病流行
    • D、人群中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降低
    • E、暑热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增加

    正确答案:D

  • 第12题:

    单选题
    在场地设计时,一般需取得的气温资料有以下几种?() Ⅰ.常年绝对最高气温和常年绝对最低气温 Ⅱ.历年年平均气温 Ⅲ.历年最热月、最冷月的月平均气温 Ⅳ.历年最热日、最冷日的日平均气温
    A

    Ⅰ、Ⅱ、Ⅲ

    B

    Ⅰ、Ⅲ

    C

    Ⅲ、Ⅳ

    D

    Ⅰ、Ⅱ、Ⅲ、Ⅳ


    正确答案: A
    解析: 历年年平均气温和历年最热日、最冷日的日平均气温没有具体的实际意义。

  • 第13题:

    填空题
    我国与世界同纬度平均气温相比,冬季气温偏低,夏季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气温年较差(),说明我国气候具有()的待征。

    正确答案: 大,大陆性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