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深刻暴露了亚洲各国在协调经济政策、共同 危机方面的苍白无力。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正是由于亚洲各国存在着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的差异性、多样性和文化的多元性,缺少一种强有力的 力量,才使亚洲各国在金融危机中吃尽苦头,元气大伤。因此,地区合作 和大量的双边援助是十分必要的。 A.防御 整合 沟通 B.防御 整治 勾通 C.抵御 整治 沟通 D.抵御 整合 勾通

题目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深刻暴露了亚洲各国在协调经济政策、共同 危机方面的苍白无力。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正是由于亚洲各国存在着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的差异性、多样性和文化的多元性,缺少一种强有力的 力量,才使亚洲各国在金融危机中吃尽苦头,元气大伤。因此,地区合作 和大量的双边援助是十分必要的。

A.防御 整合 沟通
B.防御 整治 勾通
C.抵御 整治 沟通
D.抵御 整合 勾通

相似考题
更多“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深刻暴露了亚洲各国在协调经济政策、共同 危机方面的苍白无力。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正是由于亚洲各国存在着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的差异性、多样性和文化的多元性,缺少一种强有力的 力量,才使亚洲各国在金融危机中吃尽苦头,元气大伤。因此,地区合作 和大量的双边援助是十分必要的。 ”相关问题
  • 第1题: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深刻暴露了亚洲各国在协调经济政策、共同________危机方面的苍白无力。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正是由于亚洲各国存在着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的差异性、多样性和文化的多元性,缺少一种强有力的________力量,才使亚洲各国在金融危机中吃尽苦头,元气大伤。因此,地区合作和大量的双边援助________是十分必要的。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防御 整合 沟通

    B.防御 整治 勾通

    C.抵御 整治 沟通

    D.抵御 融合 勾通


    正确答案:A
    【解析】防御,既有“防”又有“御”的意思,“防”是戒备,预先做好应急的准备,“御”是抵挡;“抵御”中“抵”是挡,用力地撑着,“御”是抵挡。从语境看对于危机既应防也要抵挡。故用防御。整合,通过整顿、协调使重新组合;整治,修理或进行某项工作。沟通,使双方能通连;勾通,暗中串通,勾结。

  • 第2题: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深刻暴露了亚洲各国在协调经济政策、共同( )危机方面不足。

    A.抵御

    B.防御

    C.抵挡

    D.防备


    正确答案:A

  • 第3题: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深刻暴露了亚洲各国在协调经济政策、共同( )危机方面的苍白无力。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正是由于亚洲各国存在着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的差异性、多样性和文化的多元性,缺少一种强有力的( )力量,才使亚洲各国在金融危机中吃尽苦头,元气大伤。因此,地区合作、( )和大量的双边援助是十分必要的。

    A.防御 整合 沟通

    B.防御 整治 勾通

    C.抵御 整治 沟通

    D.抵御 整合 沟通


    正确答案:A
    防御与抵御相比较而言,在于事前做好防范准备、防患于未然,故防御与危机形成正确搭配,根据题意亚洲各国缺少的是一种凝聚组合力,故应选“整合”,正确答案应为A。

  • 第4题:

    2018年6月即将在青岛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主旋律是弘扬“上海精神”,“上海精神”是指( )。

    A.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性文明、谋求共同发展
      B.平等、互惠、合作、共赢、立足亚洲、推动亚洲各国间的经济交流、协商与合作
      C.融合某发展、创新促繁荣,共同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D.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

    答案:A
    解析:
    “上海精神”即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 它不仅是“上海五国机制”的基础,也是“上海合作组织”的灵魂。故本题选A。

  • 第5题: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深刻暴露了亚洲各国在协调经济政策、共同()危机方面的不足。

    • A、抵御
    • B、防御
    • C、抵挡
    • D、防备

    正确答案:B

  • 第6题:

    “弘扬奥林匹克和亚运精神,促进亚洲各国和地区的团结、友谊和交流,致力于构建和谐亚洲。”是广州亚运会的()

    • A、办会理念
    • B、办会宗旨
    • C、办会目标

    正确答案:A

  • 第7题:

    1999年,欧元正式诞生;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1997年,泰国金融危机爆发后迅速蔓延,很快变成了亚洲金融危机。这些表明,20世纪末()

    • A、世界经济全球化
    • B、世界经济完全受控于国际经济组织和跨国公司
    • C、世界形势出现稳定局面
    • D、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滞后

    正确答案:A

  • 第8题:

    2009年7月27日至28日,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着重处理在当前和长期战略利益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涉及双边、地区和全球等广泛领域,表现出中美合作由双边议题向多边议题的转变。据此回答问题。 中美合作由双边议题向多边议题的转变有利于() ①促进双方在更广泛的领域内减少分歧,实现共同利益 ②构建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 ③促进双方战略利益的实现,巩固和发展双方的战略同盟关系 ④解决全球金融危机,促进共同发展

    •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②③

    正确答案:A

  • 第9题:

    简述亚洲金融危机产生的深刻原因。


    正确答案: 1、宏观经济结构失衡;
    2、外贸、外债结构不合理;
    3、金融监管不力、金融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
    4、过早对外开放资本.市场,放松资本项目的管理。

  • 第10题: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人民币汇率仍保持稳定,说明这场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没有影响。()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1题:

    单选题
    1999年,欧元正式诞生;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1997年,泰国金融危机爆发后迅速蔓延,很快变成了亚洲金融危机。这些表明,20世纪末()
    A

    世界经济全球化

    B

    世界经济完全受控于国际经济组织和跨国公司

    C

    世界形势出现稳定局面

    D

    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滞后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亚洲觉醒”的正确理解是:()
    A

    亚洲各国资产阶级领导了反帝反封建斗争

    B

    亚洲各国人民认识到帝国主义侵略是其灾难的根源

    C

    亚洲各国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D

    亚洲各国团结起来,共同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人民币仍然保持稳定,因此说这场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没有影响。()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 第14题: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深刻暴露了亚洲各国在协调经济政策、共同( )危机方面的不足。

    A.抵御 B.防御 C.抵挡 D.防备


    正确答案:B

    “防”是防备,强调事前的预防,体现积极主动性;“抵”是事后的抵抗,带有被动性。对于危机,光“防备”还不够,需要积极地“防御”。

  • 第15题:

    自1997年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因为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有限而没有受到最严重的冲击。相反,亚洲各国中金融市场开放程度比较高的韩国、印尼、泰国等都饱受货币贬值、经济衰退之苦。看来,中国的金融市场还是应该自成体系地封闭运行为好。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亚洲金融危机只是一个前奏,更危险的冲击还在后头。

    B.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受到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限制。

    C.亚洲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可能是深层次的,并非表面这样平静。

    D.随着香港经济与内地经济越来越紧密地融合,中国金融巾场的开放程度也会越来越大。

    E.如果不开放金融市场,金融体系无法走向成熟和完善,躲过了业洲金融危机,也躲不过世界金融危机。


    正确答案:5
    解析:题干的逻辑是,金融市场开放一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而E项的断定则是,不开放金融市场一也将会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综上可知,E项的断定说明,金融体系走向成熟和完善,才有可能真正经受而不是侥幸躲避金融危机;不开放金融市场,金融体系就无法走向成熟和完善,因此无法保证躲避金融危机。于是,题干的结论就被严重地削弱了。C项对题干有所削弱,但由于它断定的只是一种可能性,因此,削弱的力度不大。其余项不能削弱题干。

  • 第16题:

    美国次贷危机的_________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深刻_________了全球在协调经济政策、共同_________危机方面的不足。填入画线部分最恰当的是:()

    • A、爆发;揭示;防备
    • B、暴发;揭示;抵挡
    • C、爆发;暴露;防御
    • D、暴发;暴露;抵御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在中国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泉州开幕。本届亚洲艺术节以“展示、交流、共享、合作”为主线,以“情系亚洲、逐梦海丝”为主题,旨在凸显亚洲风情、海丝元素,展示亚洲各国文化艺术的优秀传统与创新发展。如果让你写一条关于此次艺术节的宣传语,下列最合适的是()。

    • A、不断加强亚洲各国文化交流,促使亚洲各国文明趋同
    • B、展示亚洲各国艺术成果,促进文化交流、合作与共享
    • C、中国与亚洲各国共同努力,打造亚洲单一文化模式
    • D、扩大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促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以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为例,分析金融危机的成因、危害及防范措施。为什么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冲击和影响较小?中国应该从这次危机中吸取怎样的经验和教训?


    正确答案: (1)金融危机的成因
    亚洲金融危机的直接导因是国际投机资本利用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对外经济失衡、金融体制不健全以及本币高估等问题兴风作浪、肆意炒作,根本原因在于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存在深层次问题。
    第一,经济结构失衡,“泡沫经济”过度膨胀。亚洲发展中国家多实行出口导向型战略,出口结构单一,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相互竞争激烈,在欧美紧缩市场、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时候,出口开始下滑,进口势头上升,外贸赤字增加。如1996年泰国国内的私人消费按现价计算比1995年增长13.4%,货物和劳务进口同比增长14%,但出口却只增长9.2%。部分投资者盲目将大量资金投向房地产项目,如1996年泰国金融机构贷给房地产业的资金约占总贷款额的50%,酿成“泡沫经济”。目前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出现大量房地产积压,造成银行呆、坏帐激增。
    第二,在金融监管机制不健全的时候,盲目推动金融自由化,过早地开放了金融市场。股票、证券等虚拟资本投资比例过高,外国短期资本流入过多。九十年代以来,泰国为吸引外资先后推出了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1990年4月正式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的有关义务,取消了经常项目国际收支的限制。1991年,开始减少对资本项目交易的外汇限制。1992年,允许国内投资者直接通过银行获得低息的外国资金。1994年进一步放松资本项目下的有关限制,如放宽入境可携带的外币限额,允许持有泰国离岸银行执照的外国银行在泰国各城市设立分支机构等。1996年,泰国的外债总额超过900亿美元,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流入的外资中有53%属于短期资本。由于未建立起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央行很难对短期的投机性资本流动进行调控,一旦外资抽逃,经济必受影响。
    第三,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未能及时地调整汇率。东亚多数国家和地区实行与美元固定的联系汇率制度,九十年代以来,美国以高科技产业为龙头,成功地进行了结构调整,经济持续增长,通胀率低,美元坚挺;东亚一些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滞后,通胀率高于美国,货币明显高估,出口竞争力被削弱。这时,他们未能及时调整汇率政策,而是实行高利率政策,指望吸引大量的短期外资,来弥补经常项目赤字,使金融风险加大,最终爆发金融危机。
    第四,对迅速变化的国际经济环境缺乏相应的预测能力和应变能力。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日益增多的国际资本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与日俱增。目前全世界现货、期货和外汇交易合同日平均交易额为1.23万亿美元,是国际贸易额的50倍。由于东南亚国家经常项目赤字的扩大和经济状况的恶化,其货币很容易成为国际投机商的攻击目标。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已有许多专家指出了这一迹象,但东南亚国家政府没有充分重视这些信息,当危机最终爆发时,显得措手不及,采用的调控措施失当,造成巨大的外汇损失。
    第五,政治腐败。亚洲有的国家政局不稳,有的政府更迭频繁,有的腐败蔓延,政府官员与银行、财团、大企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也是加剧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
    (2)金融危机的危害
    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冲击会涉及方方面面,社会总会为之付出高昂的代价。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屡受其害。亚洲金融危机则使一向欣欣向荣的亚洲经济倒退五六年,“东亚奇迹”黯然失色;
    ①使金融机构陷入经营困境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日产生命公司、三洋证券公司、北海道拓殖银行和山一证券公司接连宣告破产。1997年泰国发生金融危机后,泰国政府一次关闭了56家金融机构。即使一些银行幸而没有倒闭,经营上也会困难重重。首先是盈利能力下降;其次是不规范竞争增多;再次是银行体系的整体信誉下降,融资成本增加,等等。
    ②财政负担加重
    由于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作用及其与千百万中小存户的密切联系,各国在发生银行危机时,财政都会出面救助。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印度尼西亚、泰国、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仅重组其银行业的不良资产,就分别耗去了各国1999年GDP的58%、50%、29%、22%、7%。日本为解决银行业的不良贷款问题,不止一次投入公共资金,给财政造成极大的压力。
    ③降低货币政策效率
    不稳定的银行体系打乱了货币政策工具与货币政策目标之间正常的联系规律。比如,货币乘数有明显变化;货币供给量的利率弹性有明显变化,等等。在金融动荡期间所出现的扰动,往往难以预计其摆动方向以及摆动幅度。这无疑会给货币政策的实施增加困难。
    ④债务紧缩效应
    金融危机之后的萧条阶段银行信用必然过分紧缩并成为抑制经济复苏的重要因素。1997年由于银行抑制融资而直接造成的企业倒闭达226家。其中山一证券的倒闭、八佰伴的破产,都和融资困难有关。
    ⑤金融危机的诸多不利影响最终都将打击经济增长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的1998年,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增长率跌至-13.7%,马来西亚跌至-7.5%,韩国跌至-5.8%,泰国跌至-10.8%。
    (3)金融危机的防范措施
    ①建立危机预警系统。
    通过构造一套预警指标体系,使一国金融当局能在危机发生前有所准备。“选取的指标主要是:国际储备的变化、实际汇率、国内信贷、对公共部门的信贷、国内通货膨胀率、短期外债与GDP的比例、贸易差额、出口、货币供应增长率、GDP增长率、财政赤字等。把这些指标组合成了一套预警指标体系,并力求恰当地赋予这些指标一定的权重,还有可能计算出在某一特定时间后的24个月中发生金融危机的概率。
    ②稳定金融市场。
    一是动用外汇储备干预外汇市场。针对国际投资资本的侵入,中央银行可以运用本外币资金人市干预,以稳定汇率。1997年5~10月,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的中央银行先后动用近百亿美元外汇储备购买本国货币,以阻止本币贬值。
    二是提高利率,增加借用本币资金成本。提高短期利率的目的,在于拉高投机者在进行卖空投机操作时借入本币的成本。1997年5月,菲律宾中央银行将隔夜拆借利率由原来的10%提高到15%。1997年7月20日到8月18日,印度尼西亚中央银行将再贴现率由7%提高到30%。
    三是动用财政资金,稳定股市。1997年11月21日,印度尼西亚政府规定国有企业将净利润的1%用于在雅加达股票市场上购买股票。更正规的形式是建立股市稳定基金。当股价下跌到某一水平,可运用基金进场护盘。
    四是保障金融债权,维护存款人信心。1998年1月27日,印度尼西亚政府向所有银行提供了储蓄业务和外债的全面保证,以维护储户和债权人的利益。1998年,日本修改存款保险法,允许储蓄存款保险机构设立特别结算账户,共可动用资金13万亿日元,使原先不在保险范围内的大额储蓄存款,也可以获得保险。
    ③管理国际资本流动
    在稳定金融市场的措施中,暂时实施资本账户管制,特别受到关注。在管理短期资本流动方面,最突出的建议就是对短期资本流动课税。除课税手段外,还有很多直接管理资本流动的手段。比如中国台湾为防范国际游资对岛内经济的冲击,在平时就建有多层次的防范措施。其中如对于外汇进出台湾,就有每一家公司每年汇入汇出台湾资金的结售额度各为1000万美元的规定;对于外资投资于证券市场,有总限额的规定——外国机构投资台湾证券的总额度为7.5亿美元,有对单个外商的限额规定——最高不得超过2亿美元等等。1997年7月,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之时,台湾股票交易所中外国证券投资仅占股市总值的4%,兴不起大风浪。
    ④重组和改革金融部门
    发生了金融危机,金融部门难辞其咎。在金融危机之后,大规模的金融部门重组和改革势在必行。银行业的重组和改革被置于核心地位。1997年11月,泰国国会通过了6项旨在改革金融业的法律。根据这些法律,财政部专门成立了“金融重组局”,负责各项金融重组事务。
    ⑤推进宏观及结构性改革
    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整经济结构。1998年4月,马来西亚便为防止衰退而放松了财政政策。
    (4)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冲击和影响较小的原因,国内外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
    ①资本项目没有开放,这就不存在国际短期资本急速抽逃从而引爆危机的机制。这在危机时刻是有其关键意义,但并不是惟一的原因,也不是决定性的。
    ②中国特有的金融结构,就效率来看,问题突出,可是从抗拒金融冲击的角度看,却又较强。在中国,银行信贷的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总量的80%,其中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又占间接融资总额的70%。较小的金融市场和国家直接支持的银行信贷,是外部冲击较难动摇的。
    ③国家综合债务水平尚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中国综合债务的特点是:银行不良资产多,但政府债务、居民债务和外债却不高。若以政府内债、银行坏账以及外债表示国家综合债务额,那么中国国家综合债务率(国家综合债务额/名义GDP),在1997年为47%,1998年也低于50%。而同期日本、泰国、印度尼西亚、韩国的这一比率则分别达114.3%、109.3%、92.7%、75.4%。美国的同一指标长期在70%,欧元区的标准为60%。
    ④中国经济具有活力,它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和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竞争潜力。也正是具备这样的根基,才使得自身的金融脆弱性虽在不断累积的情况之下,却能够经受住亚洲金融危机的剧烈冲击。在亚洲金融危机后的1998~2000年三年,中国GDP增长速度虽然较之前数年有明显下降,但仍分别达7.8%、7.2%和8.0%;出口总值也依然持续增长。实体经济的良好状态从根本上保证了金融稳定的态势。
    (5)中国应该从亚洲金融危机中吸取的经验和教训
    ①短期资本流动性很强,与此相比,外国直接投资相对稳定,对一国经济发展更为有利。而且,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同时引进外国先进管理经验、技术、人力资本以及海外销售渠道。对于经济发展来说,所有这些相伴随的因素都与融资本身同等重要。因此,当一个经济实施金融市场的自由化时,迫切需要创造出一个政策框架,鼓励外国直接投资和长期资本流入,不鼓励短期贷款流入。
    ②遭受危机严重打击的经济有许多短期资本流入被用来为证券和房地产市场提供融资,引起这些市场过热。如果允许银行将相当大比重的贷款投向证券和房地产市场,则证券和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灭将导致这些贷款成为呆坏账,银行体系变得极为脆弱。所以,当泡沫破灭,或者预期要破灭的时候,就会引起银行危机,使国际资本流动发生逆转,触发货币危机。为了防止泡沫和金融危机,在放开资本的市场的同时,加强银行监管是至关重要的。
    ③在开放经济中,追求与宏观经济可持续发展不相符的政策的国家很快就会受到国际资本的市场的惩罚。对于一个遵循自己的比较优势来发展的经济,主要的政策是维护自由市场制度,以便价格能够充分反映生产要素的相对稀缺性和供需信息,制定并执行游戏规则,消除外部性。这样的政策有助于宏观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④在任何国家几家大的金融资本家联手对该国证券和货币市场的操纵在法律上都是不容许的,但目前几家大的国际投机家联手对他国货币市场的冲击却尚无法律可以制止,使经济规模小的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和货币市场自由化时的风险大增。面对不可避免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发展中国家应该遵循比较优势的原则来发展经济以提高经济基本面的健康程度,并改革和上述原则不相符合的政策制度,有序地推行金融、货币市场的自由化来迎接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机会和挑战。但为了避免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国际投机资本以大吃小的一个手段,国际间建立一个新的经济构架,防范国际投机资本的兴风作浪也是非常必要的。

  • 第19题:

    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什么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洲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正确答案: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

  • 第20题: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参加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时表示,通过此次上海亚信峰会,亚洲国家之间的相互协作将更加密切,合作将更加紧密。潘基文此行是代表联合国()

    • A、主导亚洲各国的合作事务
    • B、维护亚洲各国的主权平等
    • C、建立亚洲经济政治新秩序
    • D、促进亚洲和平稳定与经济发展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下列关于“亚洲觉醒”的正确理解是:()

    • A、亚洲各国资产阶级领导了反帝反封建斗争
    • B、亚洲各国人民认识到帝国主义侵略是其灾难的根源
    • C、亚洲各国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 D、亚洲各国团结起来,共同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单选题
    美国次贷危机的_________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深刻_________了全球在协调经济政策、共同_________危机方面的不足。填入画线部分最恰当的是:()
    A

    爆发;揭示;防备

    B

    暴发;揭示;抵挡

    C

    爆发;暴露;防御

    D

    暴发;暴露;抵御


    正确答案: C
    解析: 第一空,“暴发”①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有贬义);②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物)。“爆发”①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四外迸出;②突然发作(力量、情绪等);(事变)突然发生。与“金融危机”搭配,用“爆发”恰当,排除B、D。第三空,“防御危机”为习惯搭配。故本题选C。

  • 第23题:

    问答题
    以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为例,分析金融危机的成因、危害及防范措施。为什么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冲击和影响较小?中国应该从这次危机中吸取怎样的经验和教训?

    正确答案: (1)金融危机的成因
    亚洲金融危机的直接导因是国际投机资本利用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对外经济失衡、金融体制不健全以及本币高估等问题兴风作浪、肆意炒作,根本原因在于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存在深层次问题。
    第一,经济结构失衡,“泡沫经济”过度膨胀。亚洲发展中国家多实行出口导向型战略,出口结构单一,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相互竞争激烈,在欧美紧缩市场、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时候,出口开始下滑,进口势头上升,外贸赤字增加。如1996年泰国国内的私人消费按现价计算比1995年增长13.4%,货物和劳务进口同比增长14%,但出口却只增长9.2%。部分投资者盲目将大量资金投向房地产项目,如1996年泰国金融机构贷给房地产业的资金约占总贷款额的50%,酿成“泡沫经济”。目前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出现大量房地产积压,造成银行呆、坏帐激增。
    第二,在金融监管机制不健全的时候,盲目推动金融自由化,过早地开放了金融市场。股票、证券等虚拟资本投资比例过高,外国短期资本流入过多。九十年代以来,泰国为吸引外资先后推出了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1990年4月正式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的有关义务,取消了经常项目国际收支的限制。1991年,开始减少对资本项目交易的外汇限制。1992年,允许国内投资者直接通过银行获得低息的外国资金。1994年进一步放松资本项目下的有关限制,如放宽入境可携带的外币限额,允许持有泰国离岸银行执照的外国银行在泰国各城市设立分支机构等。1996年,泰国的外债总额超过900亿美元,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流入的外资中有53%属于短期资本。由于未建立起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央行很难对短期的投机性资本流动进行调控,一旦外资抽逃,经济必受影响。
    第三,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未能及时地调整汇率。东亚多数国家和地区实行与美元固定的联系汇率制度,九十年代以来,美国以高科技产业为龙头,成功地进行了结构调整,经济持续增长,通胀率低,美元坚挺;东亚一些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滞后,通胀率高于美国,货币明显高估,出口竞争力被削弱。这时,他们未能及时调整汇率政策,而是实行高利率政策,指望吸引大量的短期外资,来弥补经常项目赤字,使金融风险加大,最终爆发金融危机。
    第四,对迅速变化的国际经济环境缺乏相应的预测能力和应变能力。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日益增多的国际资本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与日俱增。目前全世界现货、期货和外汇交易合同日平均交易额为1.23万亿美元,是国际贸易额的50倍。由于东南亚国家经常项目赤字的扩大和经济状况的恶化,其货币很容易成为国际投机商的攻击目标。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已有许多专家指出了这一迹象,但东南亚国家政府没有充分重视这些信息,当危机最终爆发时,显得措手不及,采用的调控措施失当,造成巨大的外汇损失。
    第五,政治腐败。亚洲有的国家政局不稳,有的政府更迭频繁,有的腐败蔓延,政府官员与银行、财团、大企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也是加剧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
    (2)金融危机的危害
    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冲击会涉及方方面面,社会总会为之付出高昂的代价。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屡受其害。亚洲金融危机则使一向欣欣向荣的亚洲经济倒退五六年,“东亚奇迹”黯然失色;
    ①使金融机构陷入经营困境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日产生命公司、三洋证券公司、北海道拓殖银行和山一证券公司接连宣告破产。1997年泰国发生金融危机后,泰国政府一次关闭了56家金融机构。即使一些银行幸而没有倒闭,经营上也会困难重重。首先是盈利能力下降;其次是不规范竞争增多;再次是银行体系的整体信誉下降,融资成本增加,等等。
    ②财政负担加重
    由于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作用及其与千百万中小存户的密切联系,各国在发生银行危机时,财政都会出面救助。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印度尼西亚、泰国、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仅重组其银行业的不良资产,就分别耗去了各国1999年GDP的58%、50%、29%、22%、7%。日本为解决银行业的不良贷款问题,不止一次投入公共资金,给财政造成极大的压力。
    ③降低货币政策效率
    不稳定的银行体系打乱了货币政策工具与货币政策目标之间正常的联系规律。比如,货币乘数有明显变化;货币供给量的利率弹性有明显变化,等等。在金融动荡期间所出现的扰动,往往难以预计其摆动方向以及摆动幅度。这无疑会给货币政策的实施增加困难。
    ④债务紧缩效应
    金融危机之后的萧条阶段银行信用必然过分紧缩并成为抑制经济复苏的重要因素。1997年由于银行抑制融资而直接造成的企业倒闭达226家。其中山一证券的倒闭、八佰伴的破产,都和融资困难有关。
    ⑤金融危机的诸多不利影响最终都将打击经济增长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的1998年,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增长率跌至-13.7%,马来西亚跌至-7.5%,韩国跌至-5.8%,泰国跌至-10.8%。
    (3)金融危机的防范措施
    ①建立危机预警系统。
    通过构造一套预警指标体系,使一国金融当局能在危机发生前有所准备。“选取的指标主要是:国际储备的变化、实际汇率、国内信贷、对公共部门的信贷、国内通货膨胀率、短期外债与GDP的比例、贸易差额、出口、货币供应增长率、GDP增长率、财政赤字等。把这些指标组合成了一套预警指标体系,并力求恰当地赋予这些指标一定的权重,还有可能计算出在某一特定时间后的24个月中发生金融危机的概率。
    ②稳定金融市场。
    一是动用外汇储备干预外汇市场。针对国际投资资本的侵入,中央银行可以运用本外币资金人市干预,以稳定汇率。1997年5~10月,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的中央银行先后动用近百亿美元外汇储备购买本国货币,以阻止本币贬值。
    二是提高利率,增加借用本币资金成本。提高短期利率的目的,在于拉高投机者在进行卖空投机操作时借入本币的成本。1997年5月,菲律宾中央银行将隔夜拆借利率由原来的10%提高到15%。1997年7月20日到8月18日,印度尼西亚中央银行将再贴现率由7%提高到30%。
    三是动用财政资金,稳定股市。1997年11月21日,印度尼西亚政府规定国有企业将净利润的1%用于在雅加达股票市场上购买股票。更正规的形式是建立股市稳定基金。当股价下跌到某一水平,可运用基金进场护盘。
    四是保障金融债权,维护存款人信心。1998年1月27日,印度尼西亚政府向所有银行提供了储蓄业务和外债的全面保证,以维护储户和债权人的利益。1998年,日本修改存款保险法,允许储蓄存款保险机构设立特别结算账户,共可动用资金13万亿日元,使原先不在保险范围内的大额储蓄存款,也可以获得保险。
    ③管理国际资本流动
    在稳定金融市场的措施中,暂时实施资本账户管制,特别受到关注。在管理短期资本流动方面,最突出的建议就是对短期资本流动课税。除课税手段外,还有很多直接管理资本流动的手段。比如中国台湾为防范国际游资对岛内经济的冲击,在平时就建有多层次的防范措施。其中如对于外汇进出台湾,就有每一家公司每年汇入汇出台湾资金的结售额度各为1000万美元的规定;对于外资投资于证券市场,有总限额的规定——外国机构投资台湾证券的总额度为7.5亿美元,有对单个外商的限额规定——最高不得超过2亿美元等等。1997年7月,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之时,台湾股票交易所中外国证券投资仅占股市总值的4%,兴不起大风浪。
    ④重组和改革金融部门
    发生了金融危机,金融部门难辞其咎。在金融危机之后,大规模的金融部门重组和改革势在必行。银行业的重组和改革被置于核心地位。1997年11月,泰国国会通过了6项旨在改革金融业的法律。根据这些法律,财政部专门成立了“金融重组局”,负责各项金融重组事务。
    ⑤推进宏观及结构性改革
    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整经济结构。1998年4月,马来西亚便为防止衰退而放松了财政政策。
    (4)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冲击和影响较小的原因,国内外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
    ①资本项目没有开放,这就不存在国际短期资本急速抽逃从而引爆危机的机制。这在危机时刻是有其关键意义,但并不是惟一的原因,也不是决定性的。
    ②中国特有的金融结构,就效率来看,问题突出,可是从抗拒金融冲击的角度看,却又较强。在中国,银行信贷的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总量的80%,其中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又占间接融资总额的70%。较小的金融市场和国家直接支持的银行信贷,是外部冲击较难动摇的。
    ③国家综合债务水平尚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中国综合债务的特点是:银行不良资产多,但政府债务、居民债务和外债却不高。若以政府内债、银行坏账以及外债表示国家综合债务额,那么中国国家综合债务率(国家综合债务额/名义GDP),在1997年为47%,1998年也低于50%。而同期日本、泰国、印度尼西亚、韩国的这一比率则分别达114.3%、109.3%、92.7%、75.4%。美国的同一指标长期在70%,欧元区的标准为60%。
    ④中国经济具有活力,它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和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竞争潜力。也正是具备这样的根基,才使得自身的金融脆弱性虽在不断累积的情况之下,却能够经受住亚洲金融危机的剧烈冲击。在亚洲金融危机后的1998~2000年三年,中国GDP增长速度虽然较之前数年有明显下降,但仍分别达7.8%、7.2%和8.0%;出口总值也依然持续增长。实体经济的良好状态从根本上保证了金融稳定的态势。
    (5)中国应该从亚洲金融危机中吸取的经验和教训
    ①短期资本流动性很强,与此相比,外国直接投资相对稳定,对一国经济发展更为有利。而且,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同时引进外国先进管理经验、技术、人力资本以及海外销售渠道。对于经济发展来说,所有这些相伴随的因素都与融资本身同等重要。因此,当一个经济实施金融市场的自由化时,迫切需要创造出一个政策框架,鼓励外国直接投资和长期资本流入,不鼓励短期贷款流入。
    ②遭受危机严重打击的经济有许多短期资本流入被用来为证券和房地产市场提供融资,引起这些市场过热。如果允许银行将相当大比重的贷款投向证券和房地产市场,则证券和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灭将导致这些贷款成为呆坏账,银行体系变得极为脆弱。所以,当泡沫破灭,或者预期要破灭的时候,就会引起银行危机,使国际资本流动发生逆转,触发货币危机。为了防止泡沫和金融危机,在放开资本的市场的同时,加强银行监管是至关重要的。
    ③在开放经济中,追求与宏观经济可持续发展不相符的政策的国家很快就会受到国际资本的市场的惩罚。对于一个遵循自己的比较优势来发展的经济,主要的政策是维护自由市场制度,以便价格能够充分反映生产要素的相对稀缺性和供需信息,制定并执行游戏规则,消除外部性。这样的政策有助于宏观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④在任何国家几家大的金融资本家联手对该国证券和货币市场的操纵在法律上都是不容许的,但目前几家大的国际投机家联手对他国货币市场的冲击却尚无法律可以制止,使经济规模小的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和货币市场自由化时的风险大增。面对不可避免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发展中国家应该遵循比较优势的原则来发展经济以提高经济基本面的健康程度,并改革和上述原则不相符合的政策制度,有序地推行金融、货币市场的自由化来迎接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机会和挑战。但为了避免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国际投机资本以大吃小的一个手段,国际间建立一个新的经济构架,防范国际投机资本的兴风作浪也是非常必要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深刻暴露了亚洲各国在协调经济政策、共同()危机方面的不足。
    A

    抵御

    B

    防御

    C

    抵挡

    D

    防备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