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奥苏伯尔的学习动机论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联系和区别。

题目
简述奥苏伯尔的学习动机论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联系和区别。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包括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即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即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附属内驱力,即一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家长、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的基本需要有七种: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与理解的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他认为各种需要不仅有层次高低之分,而且有前后顺序之别,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才能产生高层次的需要。各种低层次的需要的满足是通往自我实现的途径。他又把这七种需要分为基本需要和成长的需要。其中前四种属于基本需要,它们的产生是因为身心的缺失,因此也称缺失性需要,后三种自我实现属于成长的需要。 二者的动机理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区别:奥苏伯尔作为认知理论的代表人物,从认知的角度去阐述了其动机理论,认为动机是建立在认知过程基础之上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属于人本主义动机理论,更加侧重个体内在潜能实现,实现的需要即动机。 联系:从马斯洛的理论角度来看,奥苏伯尔的认知内驱力属于成长性需要,自我提高和附属内驱力是缺失性需要。无论是认知还是人本的动机理论都强调内部动机的作用。
更多“简述奥苏伯尔的学习动机论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联系和区别。”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的实质与条件。


    答案:
    解析:
    (1)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指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的联系。 (2)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①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备逻辑意义;②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能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 ③学习者必须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或态度。

  • 第2题:

    (2006年)奥苏伯尔讨论了机械学习和( )的区别。


    答案:意义学习,
    解析:

  • 第3题:

    简述奥苏伯尔对学习的分类。


    答案:
    解析:
    (1)有意义的学习和机械学习;(2)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 第4题:

    简述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实质与条件。


    答案:
    解析:
    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是奥苏伯尔认知结构同化学习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有意义学习是指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的观念建立非人为的(指内在联系而不是任意的联想或联系,指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观念建立在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和实质性的联系(指表达的词语虽然不同,但却是等值的,也就是说这种联系是非字面的联系)。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包括:(1)客观条件有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满足能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知识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联系的要求。也就是说,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一般来说,学生所学的教科书或教材,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概括,都是有逻辑意义的。(2)主观条件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心向);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1日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上心理意义。有意义学习的目的,就是使符号代表的新知识获得心理意义。上述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构成有意义的学习。

  • 第5题:

    简述奥苏伯尔的教学设计模式的学习观。
    它不像传统的学习理论那样,把研究局限于实验室中,而是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他的学习论所阐明的主要是有意义学习的性质、心理过程及其受制约的内外条件。

  • 第6题:

    简述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法。 


    正确答案: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以学校教育为条件,提出了学习的分类。按照学习的不同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机械学习、意义学习。这一分类对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但分类中未能包括动作技能,行为规则,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学习,因此缺乏说服力。

  • 第7题:

    简述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正确答案:(1)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2)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的影响。
    (3)从客观条件来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力范围之内的。
    (4)从主观条件来看。首先,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其次,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5)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是一种解释学生的知识学习,对教师课堂讲授教学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学习理论。

  • 第8题: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正确答案: 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联系;意义学习的条件(客观条件: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意义;主观条件:学习者要有从事意义学习的欲望,具有积极主动地将新旧知识建立联系的倾向;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旧知识;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实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揭示新知识的);接受学习的实质。

  • 第9题:

    名词解释题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正确答案: 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联系;意义学习的条件(客观条件: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意义;主观条件:学习者要有从事意义学习的欲望,具有积极主动地将新旧知识建立联系的倾向;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旧知识;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实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揭示新知识的);接受学习的实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的主要观点。

    正确答案: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的主要观点有:
    (1)强调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2)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
    (3)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即有意义学习的产生是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
    (4)促进有意义学习的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奥苏伯尔的学习动机内驱力。

    正确答案: 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
    (1)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它是学习的内部动机。
    (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3)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正确答案: (1)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2)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的影响。
    (3)从客观条件来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力范围之内的。
    (4)从主观条件来看。首先,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其次,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5)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是一种解释学生的知识学习,对教师课堂讲授教学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学习理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奥苏伯尔将学习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 )和( )。


    答案: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解析:

  • 第14题:

    简述奥苏伯尔学习情境中的学习动机理论。


    答案:
    解析:
    奥苏伯尔认为成就动机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一是认知的内驱力,这是一种要求获得知识、技能以及善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需要,如好奇心、求知欲、探索等;二是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这是一种把学业成就看作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如自尊心、荣誉感、胜任感等;三是附属的内驱力,这是一种为了获得长者和同伴们的认可而努力的需要,表现为一种依附感,这三种内驱力在学习生活中的作用是不固定的,通常随学生的年龄、性别、个性特征以及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等因素而变化。

  • 第15题:

    简述奥苏伯尔成就动机的分类。


    答案:
    解析:
    奥苏伯尔认为成就动机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一是认知的内驱力.这是一种 要求获得知识、技能以及善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需要,如好奇心、求知欲、探索等.二是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这是一种把学业成就看做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如自尊心、荣誉感、胜任感等.三是附属的内驱力.这是一种为了获得长者和同伴们的赞许和认可而努力的需要,表现为一种依附感.这三种内驱力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是不固定的,通常随学生的年龄、性别、个性特征以及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等因素而变化.##niutk

  • 第16题:

    奥苏伯尔讨论了机械学习和( )的区别。


    答案:意义学习,
    解析:
    提示:请参考答案,输入的答案要和答案显示,有“,”“《》” ”“ 一模一样才会显示正确。

  • 第17题:

    简述奥苏伯尔关于动机的分类。


    正确答案:1)认知内驱力: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2)自我提高内驱力:个体因自己对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
    3)附属内驱力:个人为了保持他人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

  • 第18题:

    简述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的主要观点。


    正确答案: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的主要观点有:
    (1)强调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2)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
    (3)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即有意义学习的产生是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
    (4)促进有意义学习的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

  • 第19题:

    ()明确指出,学习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

    • A、奥苏伯尔
    • B、阿特金森
    • C、加涅
    • D、马斯洛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简述奥苏伯尔的学习动机内驱力。


    正确答案: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
    (1)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它是学习的内部动机。
    (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3)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奥苏伯尔学校情境中的学习动机理论。

    正确答案: 奥苏伯尔认为成就动机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
    一是认知的内驱力。这是一种要求获得知识、技能以及善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需要,如好奇心、求知欲、探索等。
    二是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这是一种把学业成就看作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如自尊心、荣誉感、胜任感等。
    三是附属的内驱力。这是一种为了获得长者和同伴们的认可而努力的需要,表现为一种依附感。
    这三种内驱力在学习生活中的作用是不固定的,通常随学生的年龄、性别、个性特征以及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奥苏伯尔(1963)讨论了机械学习和____的区别。

    正确答案: 意义学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奥苏伯尔关于动机的分类。

    正确答案: 1)认知内驱力: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2)自我提高内驱力:个体因自己对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
    3)附属内驱力:个人为了保持他人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