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A
解析:
考查中华平民促进会。
更多“(  )的成立,使平民运动达到高潮,重心向农村转移,融入乡村教育运动 ”相关问题
  • 第1题:

    使教会学校世俗化迈出了重要一步的是((  )

    A.平民教育运动
    B.职业教育思潮
    C.实用主义思潮
    D.收回教育主权运动

    答案:D
    解析:
    1924年的收回教育主权运动意义深远。

  • 第2题: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晏阳初在河北定县发起的(),是新中国成立前社区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 A、乡村改造运动
    • B、平民教育运动
    • C、新农村运动
    • D、人民公社运动

    正确答案:B

  • 第3题:

    简述晏阳初的定县平民教育运动


    正确答案:20世纪上半期,晏阳初等人组织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开始在定县进行农村教育的改进试验,他们主张针对农村的愚贫弱私开展贫民教育,提出了家庭,社会,学校的三种教育方式和调查,研究,试验,表演,推行五个步骤;定县教育集中了大量知识分子,当时取得一定成效,后因抗战爆发而停顿;定县教育在世界上也是较早具有专业性质的社区工作,晏阳初本人因此被评为对世界贡献最大的十大名人之一

  • 第4题: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晏阳初的“平民教育”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无疑为当时乃至后来的社区教育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重要启示。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乡村建设运动的最有名的是山东乡村建设运动和华北平民教育运动,其领导者为()。

    • A、杨开道    李景汉
    • B、李景汉    吴文藻
    • C、吴文藻  费孝通
    • D、梁漱溟  晏阳初

    正确答案:D

  • 第6题:

    乡村建设运动的最有名的是山东乡村建设运动和华北平民教育运动,其领导人为()


    正确答案:梁藗溟晏阳初

  • 第7题:

    新文化运动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当时主要有()

    • A、教育的乡村化 
    • B、教育的个性化       
    • C、教育的平民化      
    • D、教育的实用化

    正确答案:B,C,D

  • 第8题:

    判断题
    将平民教育实验运动从城市转向农村的有晏阳初、陶行知、黄炎培、梁漱溟等人。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乡村建设运动的最有名的是山东乡村建设运动和华北平民教育运动,其领导者为()。
    A

    杨开道    李景汉

    B

    李景汉    吴文藻

    C

    吴文藻  费孝通

    D

    梁漱溟  晏阳初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新文化运动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当时主要有()
    A

    教育的乡村化

    B

    教育的个性化

    C

    教育的平民化

    D

    教育的实用化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晏阳初在河北定县发起的(),是新中国成立前社区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A

    乡村改造运动

    B

    平民教育运动

    C

    新农村运动

    D

    人民公社运动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晏阳初的定县平民教育运动

    正确答案: 20世纪上半期,晏阳初等人组织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开始在定县进行农村教育的改进试验,他们主张针对农村的愚贫弱私开展贫民教育,提出了家庭,社会,学校的三种教育方式和调查,研究,试验,表演,推行五个步骤;定县教育集中了大量知识分子,当时取得一定成效,后因抗战爆发而停顿;定县教育在世界上也是较早具有专业性质的社区工作,晏阳初本人因此被评为对世界贡献最大的十大名人之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新文化运动时期平民教育运动中的两种倾向及其共同点。


    答案:
    解析:
    提倡平民教育,是新文化运动 中民主思潮在教育领域中的反应和重要组成部分。“平民教育”思潮和实践在发展中表现各异,主要有两大不同的倾向。第一种是倾向改良主义的平民教育思想,这一派人物希望通过平民教育,逐渐地提高全体国民的 素质。1919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部分师生联合组织了 "平民教育社”,出版了《平民教育》刊物,并声称“要来细谈根本改造的教育,不愿去高论‘空中楼阁’的政治”, 即代表了这种向。另一种是倾向一种革命的平民教育思想,这一派人物主张平民教育不仅传播文化知识,更主要的是唤起工农群 众的革命觉悟。坚持这种思想的人主要是一 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像李大钊、邓中 夏、毛泽东等人。1919年1月,北京大学成立的"平民教育讲演团”代表了这种倾向: 他们的目的在于引导劳苦大众走革命的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后来领导的工农革命教 育的源头。 尽管平民教育运动存在上面两种不同的 倾向,但其存在以下一些共同的特征:提倡教育普及,反对教育的等级性和教育特权; 提倡尊重个人价值,发展个性和教育,反对 强迫训练的教育。总体上要求教育所有国民都具有参与民主政治的素质,养成合格公民的资格。

  • 第14题:

    定县平民教育运动的发起人是(),乡村建设理论的提出者是()。


    正确答案:晏阳初;梁漱溟

  • 第15题:

    晏阳初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将平民教育实验运动从城市转向农村的有晏阳初、陶行知、黄炎培、梁漱溟等人。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20世纪30年代,阎锡山在山西推行的农村改良运动是()。

    • A、乡村建设运动
    • B、平民教育运动
    • C、土地村有方案
    • D、互助合作运动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乡村建设运动最有名的是山东乡村建设运动和华北平民教育运动,其领导者为()。

    • A、杨开道李景汉
    • B、李景汉吴文藻
    • C、吴文藻费孝通
    • D、梁漱溟晏阳初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20世纪20年代,抱着教育救国思想,从事平民教育、乡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实践生活教育理论,著有《中国教育改造》的教育家是( )

    • A、鲁迅
    • B、徐特立
    • C、陶行知
    • D、梁启超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单选题
    倡导乡村改造运动,被称为“国际平民教育之父”的教育家是( )。
    A

    晏阳初

    B

    梁漱淇

    C

    黄炎培

    D

    陶行知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20世纪30年代,阎锡山在山西推行的农村改良运动是()。
    A

    乡村建设运动

    B

    平民教育运动

    C

    土地村有方案

    D

    互助合作运动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定县平民教育运动的发起人是(),乡村建设理论的提出者是()。

    正确答案: 晏阳初,梁漱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20世纪20年代,抱着教育救国思想,从事平民教育、乡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实践生活教育理论,著有《中国教育改造》的教育家是(  )。
    A

    鲁迅

    B

    徐特立

    C

    陶行知

    D

    梁启超


    正确答案: A
    解析: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在批判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基础上,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形成了以“生活即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思想体系。在他看来,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