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教育研究选题的基本要求。

题目
试述教育研究选题的基本要求。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1)问题新颖,有研究价值。 选定的问题应是前人从未解决或尚未彻底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应有所创新。要做到选题新颖,就是说研究课题的选择应以总结和发展过去有关学科领域的实践成果和理论思想的主要遗产为基础,通过广泛深人地查阅文献资料和调查重新确定自己研究的突破口。问题的意义是确立选题的重要依据,它制约着选题的根本方向。如何衡量选定课题有无意义及意义的大小,主要是看两个基本方面: 一是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否符合社会、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二是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否符合教育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是否符合检验、修正、创新和发展教育理论,以及建立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的需要。 (2) 问题提出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 问题提出要有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即选题要有科学性和现实性。选题的科学性,表现在以教育科学基本原理为指导,充分发挥教育科学理论对选题工作的定向、规范、选择和解释作用,这是选题的理论基础。选题的现实性,集中表现为选定的问题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要以事实为依据,这是选题的实践基础。 (3) 问题表述必须具体明确。 选定的问题一定要具体化,界限清晰,范围要小,不能太笼统。韩非子指出:“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就是说,要从小处入手解决问题。 (4) 问题研究要有可行性。 所谓可行性,指的是对某问题进行研究存在现实的可能性。可行性包含三个方面的条件: 一是客观条件。除必要的资料、设备、时间、经费、技术、人力、理论准备等条件外,还有科学上的可能性。 二是主观条件。选题建立在研究者本人原有知识、能力、基础、经验、专长,所掌握的有关这个课题的材料以及对此课题的兴趣基础之上。 三是时机问题。选题必须抓住关键时期,什么时候提出该研究课题要看有关理论、研究工具及条件的发展成熟程度。对任何一个研究者来说,只有使所选课题与自己(或课题组)具备的研究条件相适应,才有完成这一课题的可能。
更多“试述教育研究选题的基本要求。”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述教育法治化的基本要求。


    答案:
    解析:
    教育法治化是教育法律化和制度化的简称,它是指国家机关制定完备的教育法律,并依照法律的规定来领导和管理教育事务,促进教育管理的法治化、制度化。为达此目标,教育法治化要求做到:
    (1)主体合法。凡是参与教育领域活动的国家机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其主体资格要有法律的明确授予。
    (2)内容合法。无论是教育行政机关的管理活动的内容,还是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内容或其他活动内容,都应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
    (3)程序合法。教育法治化不仅要求各个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活动内容合法,同时还要求这些活动应遵循法定的程序要求。
    (4)救济有道。当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遭到不法侵害时,国家要能为受害主体提供相应的权利救济渠道,以惩罚不法者的教育侵权行为,维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保障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

  • 第2题:

    试述教师的教育研究的意义。


    答案:
    解析:
    (1)教师的教育研究有利于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教师的教育研究可以使课程、教学与教师真正融为一体;
    (3)教师的教育研究也是教育科学发展的需要;
    (4)教师的教育研究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不断提升教师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教师职业的价值感和尊严感;
    (5)教师的教育研究有利于教师不断积累实践知识;
    (6)教师的教育研究有利于提高学校办学品位,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 第3题:

    简述教育研究假设表述的基本要求。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假设表述的基本要求有:假设必须说明两个以上变量间的期望关系;假设必须 是可检验的;假设必须是陈述句,不能是疑问句。

  • 第4题:

    试述教育研究的意义。


    答案:
    解析:
    第一,教育研究能够用来解决教育实践问题。 这是教育研究的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意义。 正是由于实践中有问题存在,才激起了人们的研究;正是由于有了有关的研究,许多实践中的问题才得以解决。教育应用性研究的这种意义十分明确。同样,教育行动研究的意义也在于解决实践问题。今天的教师因为教育研究而对教育问题拥有了许多科学、理性的认识,基于这种认识,他们的实践多了许多科学性,少了一些盲目性。 第二,教育研究有助于教育知识的拓展。 由于教育研究的不断进行,一方面人们解决了大量的实践问题,另一方面教育研究的知识也得以不断地增加。在增长教育知识方面,教育活动研究具有发现新知识的意义,而教育观念研穷和教育学科研究则具有总结和积累知识的意义。 第三,教育研究对教师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教育研究既是教育变革自身的要求,同时也是新世纪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是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是教育创新的要求,是提高教育质量、形成独立教育教学风格的要求。 第四,要解决教育工作中的新问题、新情况. 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体系。

  • 第5题:

    试述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及其基本要求。
    社会调查研究必须遵循的原则概括起来主要有客观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伦理道德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在社会调查中,资料的收集、分析以及结论的得出都应排除研究者的主观因素的干扰。具体来讲,在调查研究中坚持客观性原则,应当做到:
    1.从具体情况出发。
    2.应注意观察,认识事物的差别和变化,把握事物所处的具体时间、空间和其它条件,及时调整调查设计,在调查中将事物的发展变化反映出来。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研究及其结论的实证性和逻辑性,科学就是建立在系统的经验观察和正确的逻辑推理之上的。具体来讲,怎样才能将科学性原则贯彻到具体的社会调查中呢?
    1.如果社会调查的范围较大,调查对象的差异较大,又要对总体做出认知,调查者必须采取全面调查或抽样调查的方法。如若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必须严格地按照科学的原则抽取样本。
    2.如果用个案材料来说明观点,要考虑个案材料在总体中的代表性,在对结论论证时,必须说明选择这样的个案材料的理由,不选择其他材料的原因。
    3.如果用定量资料可以说明观点时,要考虑尽量采用定量材料。运用定量方法时,要从定性出发,经过量化过程,返回到定性。
    (三)系统性原则
    社会调查研究在坚持客观性和科学性原则的基础上,也要适应社会现象具有的系统性、整体性的特点,贯彻系统性原则,把调查对象放在一个系统、一个整体中去分析了解其内在规律和本质。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社会调查研究过程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实践的需要提出了社会调查的任务,促使人们去进行社会调查,调查所形成的理论又需要放到实践中去检验,并指导实践。只有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社会调查,才能真正达到发现事物本质,正确预测和提出对策的目的。
    具体而言,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必须防止只重现象或只重理论这两种倾向。
    (五)伦理道德原则
    伦理道德原则是社会调查研究中非常重要而又经常被很多研究者忽略的原则。社会中的任何一个职业都有其特有的,从业者必须遵循的伦理道德原则,社会调查研究也不例外。社会调查需要涉及到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之间的商谈与交往,有些调查课题本身就存在着涉及人身性的问题,有时还会和其他社会活动的基本原则有冲突,社会调查研究的伦理道德规则往往就是从这些矛盾性中产生的。伦理道德原则的贯彻,不仅可以使被调查者的人格尊严得到尊重,还能使调查更加人性化,达到更好的调查效果。社会调查研究的伦理道德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调查者与被调查者的关系
    调查者要作到:
    ⑴被调查者自愿参与。
    ⑵不伤害参与者。
    2.社会调查者本身的职业操守
    社会调查者本身应当具备一些必备的素质,除高度的敬业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坚持理性、客观、实证的精神、掌握高超的调查研究技术之外,还必须注重提高自己的诚实、守信、关心他人、与人为善等道德修养。这种素质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是一个贯穿调查过程始终的过程。只有具备了高水准的职业道德,才能提高调查研究的质量。

  • 第6题:

    试述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义的主要观点及其对史学研究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唯物史观也称历史唯物主义,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探讨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自身也是一个内容丰富、结构完整的理论体系。与以往唯心史观相比,唯物史观正确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指出了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客观的物质动因。
    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主要有:
    一、人类社会及其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是按照不以人的一直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向前发展的;
    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三、由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决定,主要以生产关系为标准,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依次演进;
    四、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科学实验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
    五、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创造者,也承认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长期以来,唯物史观在我国史学研究实践中发挥了重大的指导作用,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和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正确看待和运用唯物史观,既不拘泥僵化,也不轻视抛弃。唯物史观是方法,而不是教义。具体来说,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原则有:
    一、承认历史过程的客观存在性,一切研究都仅仅从客观历史事实出发;
    二、归根到底用社会存在去说明社会意识;
    三、把人类历史作为一个以生产发展为基础,各种历史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的有规律的过程去研究。总之,我们要“像马克思那样去思考问题”,把唯物史观当成史学研究的指南,以独立的精神去进行创造性的研究。

  • 第7题:

    简述教育研究成果撰写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教育研究成果撰写的基本要求是:
    (1)在科学求实的基础上创新
    学术论文的中心是创新,能反映作者在研究探索中获得的新见解、新理论、从而区别于教科书。
    创新,必须以科学性为基础。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论据充分、论证严密;实事求是;观点明确、清晰、系统。
    (2)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即要求选材不应按研究者主观意愿任意“裁剪”取舍,而要符合一定的要求:针对问题,分清主次;选取典型、量质把握得当;鉴别真伪,真实准确;生动新颖。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鉴吸收
    在研究报告和论文的撰写中,必须正确处理借鉴吸收别人研究成果与自己的独立思考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不能自持高傲,固步自封,无视前人与他人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不能为介绍而介绍,对所引用的观点及文献只述不评或者任意引申发挥。
    (4)书写格式符合规范,文字精炼、简洁,表达准确完整
    研究报告和论文的语言文字要准确、鲜明、生动。准确,是指真实客观地反映现实,切忌浮华夸张。文字上要做到“信、达、雅”,就需要对论文进行反复推敲修改。通过删繁就简、字斟句酌、精雕细刻,使论点更加突出,论证更加严谨,文字更为简练。

  • 第8题:

    问答题
    试述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及其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社会调查研究必须遵循的原则概括起来主要有客观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伦理道德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在社会调查中,资料的收集、分析以及结论的得出都应排除研究者的主观因素的干扰。具体来讲,在调查研究中坚持客观性原则,应当做到:
    1.从具体情况出发。
    2.应注意观察,认识事物的差别和变化,把握事物所处的具体时间、空间和其它条件,及时调整调查设计,在调查中将事物的发展变化反映出来。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研究及其结论的实证性和逻辑性,科学就是建立在系统的经验观察和正确的逻辑推理之上的。具体来讲,怎样才能将科学性原则贯彻到具体的社会调查中呢?
    1.如果社会调查的范围较大,调查对象的差异较大,又要对总体做出认知,调查者必须采取全面调查或抽样调查的方法。如若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必须严格地按照科学的原则抽取样本。
    2.如果用个案材料来说明观点,要考虑个案材料在总体中的代表性,在对结论论证时,必须说明选择这样的个案材料的理由,不选择其他材料的原因。
    3.如果用定量资料可以说明观点时,要考虑尽量采用定量材料。运用定量方法时,要从定性出发,经过量化过程,返回到定性。
    (三)系统性原则
    社会调查研究在坚持客观性和科学性原则的基础上,也要适应社会现象具有的系统性、整体性的特点,贯彻系统性原则,把调查对象放在一个系统、一个整体中去分析了解其内在规律和本质。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社会调查研究过程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实践的需要提出了社会调查的任务,促使人们去进行社会调查,调查所形成的理论又需要放到实践中去检验,并指导实践。只有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社会调查,才能真正达到发现事物本质,正确预测和提出对策的目的。
    具体而言,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必须防止只重现象或只重理论这两种倾向。
    (五)伦理道德原则
    伦理道德原则是社会调查研究中非常重要而又经常被很多研究者忽略的原则。社会中的任何一个职业都有其特有的,从业者必须遵循的伦理道德原则,社会调查研究也不例外。社会调查需要涉及到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之间的商谈与交往,有些调查课题本身就存在着涉及人身性的问题,有时还会和其他社会活动的基本原则有冲突,社会调查研究的伦理道德规则往往就是从这些矛盾性中产生的。伦理道德原则的贯彻,不仅可以使被调查者的人格尊严得到尊重,还能使调查更加人性化,达到更好的调查效果。社会调查研究的伦理道德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调查者与被调查者的关系
    调查者要作到:
    ⑴被调查者自愿参与。
    ⑵不伤害参与者。
    2.社会调查者本身的职业操守
    社会调查者本身应当具备一些必备的素质,除高度的敬业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坚持理性、客观、实证的精神、掌握高超的调查研究技术之外,还必须注重提高自己的诚实、守信、关心他人、与人为善等道德修养。这种素质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是一个贯穿调查过程始终的过程。只有具备了高水准的职业道德,才能提高调查研究的质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学前教育经验总结研究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1)筛选先进的幼教经验,选择总结对象要有代表性,具有典型意义
    (2)要依据客观事实,反映经验的本来面貌
    (3)要全面考察,注意不可控因素的影响
    (4)要正确区分现象与本质,得出规律性的结论
    (5)要有创新精神,摆脱旧观念的束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试述贯彻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


    答案:
    解析:
    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 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其贯彻要求有:
    (1)坚持正面教育原则,以客观的事实、先进的榜样和表扬鼓励为主的方法教育和引导学生;
    (2)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启发自觉;
    (3)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等,并且严格管理,认真执行。

  • 第11题:

    试述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


    答案:
    解析:
    (I)研究背景的现场化;
    (2 )多种教育理论流派的形成导致教育研究方法的统一性与多元性;
    (3)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及其研究方法的移植;
    (4)关注教育研究的价值标准;
    (5)研究手段的现代化。

  • 第12题:

    试述教育文献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


    答案:
    解析:
    (1)全面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情况,帮助研究人员选定研究课题和确定研究方向。 文献资料提供科研选题的依据。通过查阅有关文献、搜集现有的与这一特定研究领域的有关信息,对所要研究的问题作系统的评判性的分析。内容包括:前人或他人关于该课题的主要研究成果,达到的研究水平,研究的重点,研究的方法、经验和问题。要了解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修正和补充,问题争论的焦点是什么,从而进一步明确研究课题的科学价值,找准自己的问题。只有了解了有关研究的动态,才能选定最有价值又最值得研究的前沿课题,才能发现前人研究问题所涉及的范围。 (2) 为教育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是跟踪和吸收国内外研究学术思想和最新成就,了解科研前沿动向并获得新情报信息的有效来源。进行教育研究,必须了解国内外最新的理论、手段和研究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从过去和现在的有关研究成果中受到启发,不仅可以找到获得课题科学回答的线索,使研究范围内的概念、理论具体化,而且为更科学 地论证自己的观点提供有说服力的、丰富的事实和数据资料,使研究结论建立在可靠的材料基础之上。 (3) 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 文献资料提供科学研究的有关信息,使研究者充分占有资料,从而避免研究前人已解决的问题,重复前人已经提出的正确观点,甚至重犯前人已经犯过的错误。

  • 第13题:

    试述教育文献检索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进行教育文献检索通常要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1)进行内部评论与外部评论。
    对于文献的检索不仅要进行内部评论,同时还要进行外部评论,内部评论主要确定史料的客观性、可靠性,即确定文献资料本身的意义、价值和准确可靠程度,外部评论主要确定资料的真伪或真实性,即“辨伪”和“证真”。涉及文献的形式和外表,内容包括:确定作者、成书年代、地点、背景等是否可靠。
    (2)全面、准确地检索教育文献。
    全面地检索是指通过浏览,不仅要广泛查阅自己特定范围内的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而且要把视野放宽,广泛浏览特定范围以外的有关研究成果。不仅要搜集与自己观点一致的材料,也要搜集那些与自己观点不一致,或与自己构思相矛盾的材料;不仅要广泛查阅中文资料,同时也应查阅外文资料,以便及时掌握最新的研究资料和动向。特别是要着力搜集第一手资料,以保证研究的客观全面。
    通过细读,基本掌握五十年来,特别是近二十年来教育领域内讨论过哪些问题,有哪些分歧意见,有哪些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主要倾向。要认真推敲观点和论据,并做记录。查准率要高。
    查阅的认真细致,正是表现在搞清前人分歧矛盾所在,从而发现问题。有的学者精辟分析了在这个过程中大致存在的三种情况:①前人的结论可能是正确的,但论据不充分;结论可能是错误的,但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可能有启发;②前人的争论焦点,可能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也可能只在表面现象上争吵不休,并未触及问题的实质;③前人的理论依据及史料依据,可能是准确无误并十分丰富,也可能是篡改文献,贫乏薄弱得不足为据。我们要通过细致查阅,搞清来龙去脉。
    在实践中常常发生因疏忽而形成的论据失误。一是曲解引中,主观臆断;二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突出其一,忽略其二,断章取义;三是脱离实际,追赶时尚。
    (3)以分析概括为基础,撰写教育文献综述报告。
    要通过批判性阅读,对文献做进一步的分析综合,做到在批判中继承,在扬弃中创新,将“死”书读“活”,这就不仅需要有与研究问题有关的知识准备,而且必须靠理论思维,在阅读中进行比较、分析、联想和构思,从而产生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观点。
    研究者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从全面整体上把握所要研究问题的现状和清理研究思路,应撰写文献综述报告。
    文献综述报告是就某一个研究课题范围的有关文献资料内容进行评价分析。文献综述报告主要内容一般包括四个方面: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正文部分、主要文献目录(包括专著及论文)。

  • 第14题:

    简述学前教育经验总结研究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1.筛选先进的幼教经验,选择总结对象要有代表性,具有典型意义。
    2.要依据客观事实,反映经验的本来面貌。
    3.要全面考察,注意不可控因素的影响。
    4.要正确区分现象与本质,得出规律性的结论。
    5.要有创新精神,摆脱旧观念的束缚。

  • 第15题:

    简述教育研究中文献检索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1)全面性,放宽视野,检索内容客观全面;
    (2)准确性,检索过程要认真细致;
    (3)勤于积累,检索方法要多样化,建立个人资料库;
    (4)善于思考,用创造性思维综合分析文献内容。

  • 第16题:

    问答题
    试述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义的主要观点及其对史学研究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唯物史观也称历史唯物主义,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探讨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自身也是一个内容丰富、结构完整的理论体系。与以往唯心史观相比,唯物史观正确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指出了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客观的物质动因。
    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主要有:
    一、人类社会及其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是按照不以人的一直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向前发展的;
    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三、由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决定,主要以生产关系为标准,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依次演进;
    四、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科学实验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
    五、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创造者,也承认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长期以来,唯物史观在我国史学研究实践中发挥了重大的指导作用,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和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正确看待和运用唯物史观,既不拘泥僵化,也不轻视抛弃。唯物史观是方法,而不是教义。具体来说,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原则有:
    一、承认历史过程的客观存在性,一切研究都仅仅从客观历史事实出发;
    二、归根到底用社会存在去说明社会意识;
    三、把人类历史作为一个以生产发展为基础,各种历史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的有规律的过程去研究。总之,我们要“像马克思那样去思考问题”,把唯物史观当成史学研究的指南,以独立的精神去进行创造性的研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问答题
    简述教育研究成果撰写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1)在科学求实的基础上创新
    (2)观点和材料的一致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鉴吸收
    (4)书写格式符合规范,文字精练、简洁,表达准确完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教育研究中文献检索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1)全面性,放宽视野,检索内容客观全面;
    (2)准确性,检索过程要认真细致;
    (3)勤于积累,检索方法要多样化,建立个人资料库;
    (4)善于思考,用创造性思维综合分析文献内容。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