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概述王守仁关于儿童教育的主要观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概述王守仁关于儿童教育的主要观点。


    答案:
    解析:
    王守仁十分重视儿童教育,在《训蒙 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一文中,比较集中地阐述 了他的儿童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内容: (1) 揭露和批判传统儿童教育不顾儿童的身 心特点。 他深刻地揭露道:“是盖驱之于恶,而求其为 善也,何可得乎! ”不顾儿童的身心特点,把他们 当作小大人,这是传统儿童教育的致命弱点。 (2) 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 他主张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身心特点, 使他们"趋向鼓舞”“中心喜悦”,这样儿童自然 就能不断地长进。 (3) 儿童教育的内容是“歌诗”"习礼” 和“读书”。 在王守仁看来,对儿童进行“歌诗”“习礼”和 “读书”教育,是为了培养儿童的意志,调理他们的 性情,在潜移默化中消除其鄙吝,化除其初顽,让 他们日渐礼仪而不觉其苦,进入中和而不知其故, 在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诸方面都得到发展。 (4) 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 ① 儿童时期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儿 童的精力、身体、智力等方面都在发展过程中,即 所谓“精气日足,筋力日强,聪明日开"。因此,教 学必须考虑到这个特点,儿童的接受能力发展到 何种程度,便就这个程度进行教学。他把这种量 力施教的思想,概括为“随人分限所及”。 ② 儿童教学“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因 此,教学应该留有余地,使儿童“精神力量有余”, 这样他们就“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不会 因学习艰苦而厌学,而乐于接受教育。 ③ 儿童教育思想虽其目的是为了向儿童灌输封建伦理道德,即所谓“今教童子,惟当以孝、 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但他反对“小大 人式”的传统儿童教育方法和粗暴的体罚等教育 手段,要求顺应儿童性情,根据儿童的接受能力 施教,使他们在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诸多方面 得到发展等主张,反映了其教育思想的自然主义 倾向。早在十五六世纪就提出这一思想,确实是 难能可贵的。

  • 第2题:

    王守仁的儿童教育主要观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王守仁的主要教育观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顺道性情,鼓舞兴趣;
    2循序渐进,量力而施;
    3因材施教,各成其才;
    4全面诱导,不执一偏。

  • 第3题:

    简述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正确答案: (1)顺导性情,鼓舞兴趣
    (2)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3)因材施教,各成奇才
    (4)全面诱导,不执一偏

  • 第4题:

    王守仁在儿童教育上有哪些主要见解和主张?


    正确答案:王守仁认为当时的儿童教育存在严重的弊端,只一味地让儿童读书作文,而忽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只责备儿童的不对,不从正面进行引导;每天关着、锁着,像对待囚犯一样,而不顾儿童的身心特点,严重扼杀了儿童的天性,教育效果适得其反。由此,提出要根据儿童乐嬉游而惮拘检的特点,注意顺应儿童的性情,激发儿童兴趣。要采取“诱、导、讽”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要丰富多彩,教学活动要注意形式,搭配进行。

  • 第5题:

    王守仁十分重视儿童教育,在()一文中,比较集中地阐发了他的儿童教育思想。


    正确答案:《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 第6题:

    理学心学代表人物陆九渊和王守仁,王守仁又称()集心学之大成,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


    正确答案:王阳明

  • 第7题:

    王守仁在儿童教育上的主要见解和主张。


    正确答案: 王守仁提出,教育应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尤其要根据儿童“乐嬉游而惮拘检”的特点,注意顺应儿童的性情,激发儿童的兴趣。基于这一思想,他对儿童教育提出了以下改革主张:在教育方法上,采取“诱”、“导”、“讽”的“栽培涵养之方”;
    教学内容上,发挥诗、书、礼等各门课程多方面的教育作用;教学活动要注意多种形式搭配进行,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主张分班教学。

  • 第8题:

    多选题
    王守仁提出儿童教育的内容是()
    A

    歌诗

    B

    习礼

    C

    读书

    D

    游艺

    E

    书法


    正确答案: D,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王守仁的儿童教育主要观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王守仁的主要教育观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顺道性情,鼓舞兴趣;
    2循序渐进,量力而施;
    3因材施教,各成其才;
    4全面诱导,不执一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王守仁在儿童教育上有哪些主要见解和主张?

    正确答案: 王守仁认为当时的儿童教育存在严重的弊端,只一味地让儿童读书作文,而忽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只责备儿童的不对,不从正面进行引导;每天关着、锁着,像对待囚犯一样,而不顾儿童的身心特点,严重扼杀了儿童的天性,教育效果适得其反。由此,提出要根据儿童乐嬉游而惮拘检的特点,注意顺应儿童的性情,激发儿童兴趣。要采取“诱、导、讽”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要丰富多彩,教学活动要注意形式,搭配进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大理学家王守仁关于儿童教育的著作主要有()。
    A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B

    《教约》

    C

    《胎产书》

    D

    《传习录》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王守仁在儿童教育上的主要见解和主张。

    正确答案: 王守仁提出,教育应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尤其要根据儿童“乐嬉游而惮拘检”的特点,注意顺应儿童的性情,激发儿童的兴趣。基于这一思想,他对儿童教育提出了以下改革主张:在教育方法上,采取“诱”、“导”、“讽”的“栽培涵养之方”;教学内容上,发挥诗、书、礼等各门课程多方面的教育作用;教学活动要注意多种形式搭配进行,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主张分班教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及其意义。


    答案:
    解析:
    王阳明“心学”,特别体现在关于儿童教育的见解和主张上,因为儿童阶段人欲尚少,良知容易体认,所以儿童教育更应搞好。他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等文中相当集中而深刻地论及儿童教育问题。主要有以下内容:(1)对传统儿童教育的批判王阳明对当时束缚儿童、摧残儿童的教育进行了尖锐的抨击。他认为当时的儿童教育,只注重读书考试,对儿童一味要求约束而不知正面引导,期望其聪明却不知用善法来培养。甚至用种种惩罚手段,对儿童就像囚犯一样,这样儿童也必然将学校看作是监狱.将师长看作是仇敌,靠说谎来掩饰其顽皮,靠逃学来满足其游玩的意愿,结果是教育的失败。(2)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有鉴于儿童教育中的严重问题,王阳明提出教育应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儿童的性情总是爱好嬉游,而厌恶约束,因此强调一定要注意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保护儿童的学习积极性。注意顺应儿童的性情,激发儿童的兴趣,以诱导、启发,来代替“督”、“责”等传统手段。(3)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王阳明多次强调要“随人分限所及”,所谓分限,是指儿童的认识水平和限度。他以走路为喻,婴儿只能扶着墙壁学习站立、移步,幼童可以在庭院中走、跑、跳、登,成人则可以出远门旅行千百里。儿童处于“精气日足,筋力日强,聪明日开”的身心发展时期,学习必须是循序渐进,负担一定不要过重。要使儿童经常保持精力有余的状态,这是十分有价值的观点。王阳明主张因材施教。他说:“人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躐等。”教学就像治病一样,“初无一定之方”,根据病人体质、病情,“而斟酌加减,调理补泄之,要在去病而已”。王阳明的因材施教不仅要避短,而且要扬长。他说:“圣人教人,不是束缚他通做一般,只如狂者便从狂处成就他,狷者便从狷处成就他。”有尊重和扶持个性发展的倾向,态度更为积极。(4)教学活动的多样化针对儿童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的特点,王阳明主张教学应该力求生动、多样化。要发挥诗、书、礼等各门课程多方面的教育作用。王阳明还制定了一个日课表,将每天的功课按考德一诵书背书一习礼或课仿一诵书讲书一歌诗的次序安排。歌诗还分班组或全体同时进行。这样的教学安排可谓动静交替,使儿童不至于感到过于单调和疲劳,有助于保持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比起传统教育一味地读书背书来,确实是耳目一新,充分注意到儿童的身心特点。总之,王阳明从良知说出发,对封建传统儿童教育进行猛烈的抨击,指出当时对待儿童 “鞭挞绳缚,若待拘囚”,使得儿童“视学校如囹狱而不肯入,视教师如寇仇而不欲见”,认为教学要引起儿童乐学情绪,要求教育儿童从积极方面人手,要用培养、诱导、顺应儿童性情,鼓舞儿童兴趣的方法进行教育。同时认为,儿童教育要符合其身心发展的规律,使他们在德智体美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这也反映他教育思想的自然主义倾向。

  • 第14题:

    大理学家王守仁关于儿童教育的著作主要有()。

    • A、《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 B、《教约》
    • C、《胎产书》
    • D、《传习录》

    正确答案:A,B,D

  • 第15题:

    主张儿童教育目的就是“明人伦”的是()。

    • A、王充
    • B、颜之推
    • C、朱熹
    • D、王守仁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王守仁关于儿童教育有哪些积极的见解?


    正确答案: 明代教育家王守仁高度重视儿童教育,对儿童教育问题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
    首先,他批评当时的儿童教育存在三大弊端:重机械记忆,不重启发思维;重消极防范,不重积极诱导;普遍采用体罚,摧残儿童的身心。
    其次,他从快乐是人心之本的观点出发,主张教育儿童要从积极方面入手,顺应儿童性情,鼓舞儿童兴趣,培养其"乐学"的情绪。
    第三,他主张儿童教育要一导之以礼"讽之读书"。"开其知觉"。使儿童德、智、体、美均衡发展。
    第四,他强调科学安排教学计划,使儿童每天的活动有:定的次序,动静交错,学有余力。

  • 第17题:

    王守仁儿童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正确答案:王守仁认为儿童阶段人私欲尚少,良知容易体认,所以儿童教育更应抓好。王阳明对当时束缚儿童、摧残儿童的教育进行了尖锐的抨击。认为当时的儿童教育,对儿童一味要求约束而不知正面引导。有鉴于儿童教育中的严重问题,王阳明提出教育应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强调一定要注意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保护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强调儿童的教育要循序渐进,注意教育活动的多样化。

  • 第18题:

    王守仁提出儿童教育的内容是()

    • A、歌诗
    • B、习礼
    • C、读书
    • D、游艺
    • E、书法

    正确答案:A,B,C

  • 第19题:

    问答题
    王守仁儿童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正确答案: 王守仁认为儿童阶段人私欲尚少,良知容易体认,所以儿童教育更应抓好。王阳明对当时束缚儿童、摧残儿童的教育进行了尖锐的抨击。认为当时的儿童教育,对儿童一味要求约束而不知正面引导。有鉴于儿童教育中的严重问题,王阳明提出教育应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强调一定要注意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保护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强调儿童的教育要循序渐进,注意教育活动的多样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王守仁关于儿童教育有哪些积极的见解?

    正确答案: 明代教育家王守仁高度重视儿童教育,对儿童教育问题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
    首先,他批评当时的儿童教育存在三大弊端:重机械记忆,不重启发思维;重消极防范,不重积极诱导;普遍采用体罚,摧残儿童的身心。
    其次,他从快乐是人心之本的观点出发,主张教育儿童要从积极方面入手,顺应儿童性情,鼓舞儿童兴趣,培养其"乐学"的情绪。
    第三,他主张儿童教育要一导之以礼"讽之读书"。"开其知觉"。使儿童德、智、体、美均衡发展。
    第四,他强调科学安排教学计划,使儿童每天的活动有:定的次序,动静交错,学有余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主张儿童教育目的就是“明人伦”的是()。
    A

    王充

    B

    颜之推

    C

    朱熹

    D

    王守仁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明代教育家王守仁主张儿童教育的内容应该是“()”、“习礼”和“()”。

    正确答案: 歌诗,读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王守仁在儿童教育上的主要见解和主张。

    正确答案: 王守仁提出,教育应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尤其要根据儿童“乐嬉游而惮拘检”的特点,注意顺应儿童的性情,激发儿童的兴趣。基于这一思想,他对儿童教育提出了以下改革主张:在教育方法上,采取“诱”、“导”、“讽”的“栽培涵养之方”;
    教学内容上,发挥诗、书、礼等各门课程多方面的教育作用;教学活动要注意多种形式搭配进行,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主张分班教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填空题
    理学心学代表人物陆九渊和王守仁,王守仁又称()集心学之大成,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

    正确答案: 王阳明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