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赫尔巴特有关教学的“形式阶段论”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评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理论。


    答案:
    解析:
    (1) 任何教学活动都要经历明了、联合、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 (2) 赫尔巴特教学形式阶段理论依据心理学的观点,反映了人类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本质认识的发展,为建立明确而规范的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教育科学化提供了理论依据;直接影响并推动了当时及之后世界教育实践的发展,为提髙教学质量做出了贡献。 (3) 赫尔巴特教学形式阶段理论过于强调从教师的角度推进教学进程,难以较好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表现出机械论倾向。

  • 第2题:

    简述赫尔巴特的形式教学理论。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要理解赫尔巴特的教学阶段论,首先有必要了解他的“专心”和“审思”这两个概念。所谓“专心”,是指在某一时间内只专心研究某一个东西而不考虑其他东西。所谓“审思”,是指把一个又一个“专心活动”统一起来。
    赫尔巴特认为兴趣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注意、期待、要求、行动。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教学阶段论:教师应采取符合学生心理活动规律的教学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他把教学过程分成四个连续的阶段:
    (1)明了。指教师讲解新教材,把教材分解为许多部分,提示给学生,以便学生领悟和掌握。这时,学生的心理处于“静止的专心”状态,其兴趣阶段是注意,教师适合用叙述的方法传授知识。
    (2)联想。指通过师生谈话把新旧观念结合起来。教学的任务是把前一阶段教师所提示的新观念和学生意识中原有的旧观念结合起来。这时,学生的心理表现为动态的“专心”。其兴趣阶段发展到“期待”新的知识,教师的任务是与学生交流,自由交谈是联想的最好方法。
    (3)系统。指在教师指导下寻找结论和规则,使观念系统化,形成概念。这时,学生的心理处于“静止的审思”状态,兴趣活动处于要求阶段,教师要运用综合的方法,使知识系统化。
    (4)方法。指通过练习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以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是否正确。这时学生的心理表现为动态的“审思”。其兴趣点在进行学习行动,教学方法主要是让学生做作业、写文章与修改等,对知识进行运用。

  • 第3题:

    试分析赫尔巴特的形式教学阶段理论。


    答案:
    解析:
    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形式阶段实际上就是课堂教学的完整过程,是一个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在内的规范化的教学程序。赫尔巴赫指出,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是井然有序的,都经历以下四个阶段:(1)明了(清晰)。当一个表象由自身的力量突显在感官前,兴趣活动对它产生注意。这时,学生处于静止的专心活动。教师通过运用直观教具和讲解的方法,进行明确的提示,使学生获得清晰的表象,以作好观念联合,即学习新知识的准备。(2)联合(或联想)。由于新表象的产生并进入意识,激起原有观念的活动,因而产生新旧观念的联合,但又尚未出现最后的结果。这时,兴趣活动处于获得新观念前的期待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与学生进行无拘束的谈话,运用分析的教学方法。(3)系统。新旧观念最初形成的联系并不是十分有序的,因而需要对前一阶段由专心活动得到的结果进行审思。兴趣活动正处于要求阶段。这时,需要采用综合的教学方法,使新旧观念间的联合系统化,从而获得新的观念。(4)方法。新旧观念间的联合形成后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这就要求学生自己进行活动,通过练习巩固新习得的知识。赫尔巴特教学形式阶段理论的突出贡献,是在严格按照心理过程规律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中的一切因素和活动进行高度的抽象,以建立一种明确的和规范化的教学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形式阶段理论不仅反映了人类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本质认识的发展,而且具有广泛的实践意义。正因为如此,教学形式阶段理论对19世纪后期、20世纪前期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师范教育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另一方面,教学形式阶段理论所固有的机械化倾向,也使它不断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批评。

  • 第4题:

    形式阶段教学法(赫尔巴特)
    明了阶段、联想阶段、系统阶段、方法阶段。赫尔巴特的学生将其发展为“五阶段教学法”:预备、提示、联想、总结、应用。

  • 第5题:

    赫尔巴特教学的形式阶段包括:明了、()、系统和()。


    正确答案:联合;方法

  • 第6题:

    赫尔巴特“形式阶段”教学理论分为哪四个阶段?


    正确答案: ①、“明了”:明确感知新教材;(静态专心)
    ②、“联合”:把新观念与旧观念结合;(动态专心)
    ③、“系统”:把新旧观念与儿童整个观念体系统一,概括出一般概念和规律的知识系统;(静态审思)
    ④、“方法”:把知识系统通过应用再完善。(动态审思)

  • 第7题:

    赫尔巴特教育学的核心是()

    • A、教育性教学
    • B、道德教育
    • C、教学形式阶段论
    • D、班级教学

    正确答案:A

  • 第8题:

    赫尔巴特教学“形式阶段”的第三个阶段是().


    正确答案:“系统”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赫尔巴特教学阶段论。

    正确答案: 赫尔巴特根据他的“统觉”原理,把教学过程看作一个新旧观念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并提出了教学的形式阶段: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他指出:
    第一阶段是为了让学生感知新材料,要求教师尽可能简练、清楚、明白地叙述、讲解或演示等。在学生获得大量彼此已初步联系的个别观念后,
    教学可进入第二阶段。在该阶段,教师应采用分析教学法,力求使学生形成新观念与先前相关观念的联系。然后,
    再通过第三阶段,使学生对新旧观念联系的理解,上升到普遍性概念的领域。在该阶段,教师应严谨、周密地综合所教材料,概括出应有结论。
    最后,进入第四阶段,让学生把系统化了的知识运用于实际。这就是赫尔巴特教学阶段论的基本内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赫尔巴特教学的形式阶段包括:明了、()、系统和()。

    正确答案: 联合,方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赫尔巴特教学“形式阶段”的第三个阶段是().

    正确答案: “系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提出了教学形式阶段论。
    A

    卢梭

    B

    裴斯泰洛齐

    C

    赫尔巴特

    D

    杜威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教学的形式阶段上,赫尔巴特提出了(  )

    A.三阶段论
    B.四阶段论
    C.五阶段论
    D.六阶段论

    答案:B
    解析:
    赫尔巴特在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中提出了著名的形式阶段理论,即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

  • 第14题:

    试比较赫尔巴特与杜威的教学阶段论


    答案:
    解析:
    赫尔巴特的德育论主要是论述五种道德观念的培养问题。他认为人类道德的基础是五种永恒不变的观念,即内在自由、完善、善意、法权和正义;观念是最根本的要素,人的一切心理过程———情绪、意志、思维、想象等,都不过是观念的变形。人们用这些观念来调节个人意志和社会冲突,就能使自己成为服从既定法制的、有美德的人。根据这个理论,他主张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拥护普鲁士君主制度的具有“完美德性的人”。如果说在赫尔巴特的管理和德育论中消极的东西比较多的话,那么他的教学理论在教育史上却是起了积极作用的。他首先阐明心理学对教育学的意义,要求以心理学作为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次,赫尔巴特提出了多方面兴趣的概念以及教学必须培植多方面兴趣的要求。他认为多方面兴趣是教学的主要依据。他把人的兴趣分为经验的、思辩的、审美的、同情的、社会的、宗教的六种,认为课程的设置要适应这多方面的兴趣,所以他把所有的学科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历史的”学科,包括历史、文学和语言文字等;二是“科学的”学科,即各种自然学科及数学等,提出了一个比较广泛的课程系统。在他之后,各国才形成了比较适合工业化需要的普通教育的课程体系。同时,他认为在教学中应追求实质的目的,即必须使学生学习有“实际用处”的知识,而获得这种知识的本身就包含着能力训练的作用,因而又 形成了“实质训练说”。再次,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阶段的理论。他把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归结为观念的运动。他认为教学过程可分为两个基本环节:“专心”和“审思”。所谓“专心”,就是深入钻研学习材料,力求清晰地认识个别的事物,学生专心致志地从事学习;所谓“审思”是指深入理解和思考,把“专心”中认识的个别事物集中起来,使之相互联合形成统一的东西。第四,赫尔巴特论证了智育和德育的关系,揭示了教学具有教育性这一原理。他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据此,他强调教学的教育性,把向学生传授知识看作是对他们进行教育的根本途径。这一点,反映了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赫尔巴特揭示了这一原理,使人们对教学过程的认识“深化”了。约翰·杜威(John.Dewey)是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创立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因此他被誉称为“实用主义巨人”。一、学校与社会对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杜威的观点有两方面:一是从学校组织形式看,他认为学校应该成为小型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以反映大社会生活的各种各类的作业进行活动。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把社会生活简化起来,缩小到一个雏形的状态,呈现儿童现在的社会生活。二是学校教育的社会功能。杜威认为,学校教育社会功能,首先是改良调节功能。他指出,学校教育是社会进步的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学校教育是达到分享社会意识的过程中的一种调节作用,而以这种社会意识为基础的个人活动的适应是社会改造的唯一可靠的方法;其次,学校教育的社会功能是延续功能,即学校教育是社会生活延续工具。通过教育,可以把老一辈的行为、思想和感情的习惯传给新一代。二、教育与生活杜威站在自然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上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概念。他对教育与生活关系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生活离不开教育。他主张,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没有教育即不能生活。二是生长是生活的特征,而教育就是生长。所谓生长,就是指向未来的发展过程。教育的历史就是生长过程。三是教育是对生活的改造。这种改造,不仅是对个人,而且也是对整个社会而言。它是一个连续不断改造的过程。三、教育与学生杜威认为,学校教育必须简化和整理所要儿童发展倾向的各种因素,把现存的社会风俗纯化和理想化,创造一个比儿童任其自然可能的接触的更广阔、更美好的平衡环境,促进儿童发展。为了促进发展,他强调:(1)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把重心转移,“儿童变成了太阳”,一切教育组织策施,都围绕他们运行。(2)教育过程要能唤起儿童的思维。他认为思维就是有机体适应环境,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学校应该提供可以引起儿童思维的经验的情境。四、教师与学生对教师与学生这问题。杜威的观点有这三点:(1)必须站在儿童立场上,以儿童为教师教育的出发点,坚决克服传统学校来自教师的刺激和抑制过多的现象。(2)教师不应该采取对儿童予以放任的态度,“放弃他们的指导责任”。(3)教育过程是儿童和教师共同参与、真正合作和相互作用的过程。我们可以得出这三点结论:(1)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是一种在世界范围产生广泛而影响深刻的西方教育思想。我们通过分析,初步可以发现杜威以教育家所特有的洞察力和哲人的智慧,根据美国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新要求,批判了以课堂、书本、教师三中心为主体的传统教育思想,提出了教育要合乎社会生活等许多积极的主张,探索了西方教育改革的新途径,实现了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杜威的对教育的许多论述,现在看来,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借鉴作用

  • 第15题:

    简述赫尔巴特教学形式阶段论的内容。


    答案:
    解析:
    要理解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论.首先有必要了解他提出的”专心”和“审思”这两个概念。所谓”专心”.是指在某一时间内只专心研究某一个东西而不考虑其他 东西;所谓“审思",是指把一个又一个“专心活动“统一起来。 赫尔巴特认为兴趣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注意、期待、要求、行动。在此基础上.他提 出了教学形式阶段论.认为教师应采取符合学生心理活动规律的教学程序.有计划、有步 骤地进行教学。他把教学过程分成四个连续的阶段: 一是明教, 指教师讲解新教材.把教材分解为许多部分.提示给学生.便千学生领悟 和掌握。这时,学生的心理处于“静止的专心”状态,其兴趣阶段是注意,教师适合用叙述的方法传授知识。 二是联想,指通过师生谈话把新旧观念结合起来 教学的任务址把前书介段教师所提 示的新观念和学生意识中原有的旧观念结合起来。这时.学生的心理现为“动态的专 心"。其兴趣阶段发展到”期待“新的知识,教师的任务是与学生交流,自由交谈是联想 的最好方法。 三是系统,指在教师指导下寻找结论和规则,使观念系统化,形成概念。这时,学生 的心理处千“静止的审思”状态,兴趣活动处千要求阶段,教师要运用综合的方法,使知 识系统化。 四是方法,指通过练习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以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是否正 确。这时学牛的心理表现为“动态的审思"。其兴趣点在千进行学习行动,教学方法主要 如I: 学生做作业、改文章与修改等,对知识进行运用。

  • 第16题:

    ()提出了教学形式阶段论。

    • A、卢梭
    • B、裴斯泰洛齐
    • C、赫尔巴特
    • D、杜威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简述赫尔巴特教学阶段论。


    正确答案: 赫尔巴特根据他的“统觉”原理,把教学过程看作一个新旧观念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并提出了教学的形式阶段: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他指出:
    第一阶段是为了让学生感知新材料,要求教师尽可能简练、清楚、明白地叙述、讲解或演示等。在学生获得大量彼此已初步联系的个别观念后,
    教学可进入第二阶段。在该阶段,教师应采用分析教学法,力求使学生形成新观念与先前相关观念的联系。然后,
    再通过第三阶段,使学生对新旧观念联系的理解,上升到普遍性概念的领域。在该阶段,教师应严谨、周密地综合所教材料,概括出应有结论。
    最后,进入第四阶段,让学生把系统化了的知识运用于实际。这就是赫尔巴特教学阶段论的基本内容。

  • 第18题:

    试论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


    正确答案: 赫尔巴特认为,教学是激发兴趣,形成观念,传授知识,培养性格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塑造儿童心灵的过程。他把教师比作“建筑师”或“园艺师”,主张教师应通过一种“艺术”——教学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来建造儿童的心灵。赫尔巴特一生以大部分精力探求符合儿童心理规律的教学程序,他依据其假设的观念及统觉的心理学理论,研究了教师向学生传授新知识,形成观念体系的具体进程和方法,提出了教学“形式阶段”的理论。
    赫尔巴特的的形式阶段,即1、明了(清楚);联想(联合);系统;方法。这个过程是让学生清楚、明了地感知新教材,获得新观念开始,进而把新获得的观念与旧观念联系起来,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已获得的知识进行综合、概括,得出结论、定理、原则,纳入原有的知识系列,形成组织严密的、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儿童的心理处于静态的审思活动,兴趣则处于探求阶段,教学上采用综合方法。最后通过作业,练习运用到实际中去。赫尔巴特认为这是教学新教材,传授新知识应当遵循的心理顺序,不论教学的内容如何,不管学生年龄的大小和年级的高低,都必须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地进行。
    赫尔巴特的教学阶段,它过于机械,流于形式,理论基础也不是科学的。但它较为细致地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对不同教学阶段提出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和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学新知识的规律。

  • 第19题:

    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形式阶段”的第3个阶段是()


    正确答案:系统

  • 第20题:

    单选题
    赫尔巴特教育学的核心是()
    A

    教育性教学

    B

    道德教育

    C

    教学形式阶段论

    D

    班级教学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试论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

    正确答案: 赫尔巴特认为,教学是激发兴趣,形成观念,传授知识,培养性格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塑造儿童心灵的过程。他把教师比作“建筑师”或“园艺师”,主张教师应通过一种“艺术”——教学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来建造儿童的心灵。赫尔巴特一生以大部分精力探求符合儿童心理规律的教学程序,他依据其假设的观念及统觉的心理学理论,研究了教师向学生传授新知识,形成观念体系的具体进程和方法,提出了教学“形式阶段”的理论。
    赫尔巴特的的形式阶段,即1、明了(清楚);联想(联合);系统;方法。这个过程是让学生清楚、明了地感知新教材,获得新观念开始,进而把新获得的观念与旧观念联系起来,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已获得的知识进行综合、概括,得出结论、定理、原则,纳入原有的知识系列,形成组织严密的、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儿童的心理处于静态的审思活动,兴趣则处于探求阶段,教学上采用综合方法。最后通过作业,练习运用到实际中去。赫尔巴特认为这是教学新教材,传授新知识应当遵循的心理顺序,不论教学的内容如何,不管学生年龄的大小和年级的高低,都必须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地进行。
    赫尔巴特的教学阶段,它过于机械,流于形式,理论基础也不是科学的。但它较为细致地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对不同教学阶段提出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和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学新知识的规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形式阶段”的第3个阶段是()

    正确答案: 系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名词解释题
    形式阶段教学法(赫尔巴特)

    正确答案: 明了阶段、联想阶段、系统阶段、方法阶段。赫尔巴特的学生将其发展为“五阶段教学法”:预备、提示、联想、总结、应用。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