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1)自然教育的基本含义:自然教育理论是卢梭教育思想的主体,其核心是“归于自然”,即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在卢梭看来,人所受的教育,也就是自然教育、人为教育、事物教育。我们应该以自然的教育为中心,使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服从于自然的教育,使这三方面教育相配合并趋于自然的目标,才能使儿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卢梭所说的“自然教育”就是服从自然的法则,顺应儿童天性发展进程,促进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教育。在他看来,如果以成人的偏见加以干涉,结果只会破坏自然的法则,从根本上毁坏儿童。教师的作用只是防范不良环境的影响,是消极的,不是积极的,因而他常提及“消极教育”。(2)自然教育的培养目标: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即完全自由成长、身心调和发达、能自食其力、不受传统束缚、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代新人。卢梭所憧憬的“自然人”具有以下特征:①不受传统(等级、阶段、职业)的束缚,按本性发展。②不依附于他人,能够自食其力,具有独立性。③具有社会适应性,能够承担社会责任。④体脑发达,身心健康,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3)自然教育的方法原则:①正确看待儿童,这是自然教育的一个必要前提。②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遵循自然天性的教育。成人不干预、不灌输、不压制和让儿童遵循自然率性发展。(4)自然教育的实施。根据年龄阶段的分期,卢梭提出,教育者要按照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进行教育。第一阶段,在婴儿期(0~2岁),主要是进行体育。这一时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儿童身体的健康发育。因为健康的体魄是智慧的基础,是儿童接受自然的教育的条件。第二阶段,儿童期的教育(2~ 12岁),又称“理智睡眠期”,主要进行儿童感官的训练并继续发展身体。要求对这一阶段的儿童进行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训练。可以用“自然后果法”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第三阶段,在少年期(12~15岁),主要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第四阶段,在青年期(15~20岁),主要是进行道德教育。(5)对自然教育的评价:卢梭的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是高度尊重儿童的天性,倡导的是自然主义和儿童本位主义的教育观,是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来源。他系统地论述了自然主义的教育思路,提倡性善论,反对封建社会对人性的压制,具有历史进步意义。在教育目的上主张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自然人”,反映了对人的发展的合理要求。他还详细地分析了不同时期学生身心的发展特点,并据此探讨了教育内容。卢梭论证了自然主义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如:他分析了儿童身体健康教育;重视感觉教育的价值,并论述了感觉教育的要求和方法;反对古典主义和教条主义,倡导学习真实和有用的知识;反对“填鸭式”的教育,提倡启发式的教育;主张直观教学;反对向儿童灌输道德教条,要求养成符合自然发展的品德等。这些观点既是站在前人的基础上的发展,也反映了近代教育的发展方向。卢梭的教育学说包含着相当激进的思想,充满了新兴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和博爱的精神,在法国大革命的前夜,其具有解放人们思想的重要意义。有人称,卢梭在教育界发动了一场哥白尼式的大革命,他把儿童放在教育过程的中心,认为儿童有一种潜在的发展可能,而教育就是为儿童提供一个优良的环境,使其充分地实现这种可能性。同时卢梭奠定了实用主义哲学和进步教育的理论基础,对欧美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虽说卢梭为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他本身也是一位备受争议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也有不足之处:对儿童天性的看法过于理想化,过分强调儿童在活动中的自然成长,忽视社会的影响和人类文化传统的教育作用;过高估计儿童的直接经验,忽视学习系统的书本知识。
更多“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有何积极意义?”相关问题
  • 第1题: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及其影响。


    答案:
    解析:
    自然主文教育思想的影响①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确立了种自然教育 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 影响了几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例如基尔巴特。福禄培尔、第斯多志、杜威等,对他们的思想和教育实践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②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莫定了欧类新教育改革的思想基础以及后来实行的进步主文教育改革,一直延续至令。对现在教育的发展也起到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③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促进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科学化,突出了儿童在教育生落中的价值。其不是之处基把抽象人性作为儿童的自然本性,起视社会文化因素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以及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具有浓厚的理想主之色彩

  • 第2题:

    卢梭自然教育的基本含义。


    答案:
    解析:
    ①自然教育的含义。自然教育是指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本性,使人得到自由地发展。人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要以自然的教育为基准。卢梭指出要保证儿童在自身的教育和成长中取得主动地位,无须成人灌输、压制和强迫。教师只须创造学习的环境、防范不良的影响。卢梭认为,每个人都是由自然的教育、事物的教育和人为的教育三者共同培养起来的。而只有后两者和自然的教育趋于一致,才能实现三种教育的良好结合。因此教育“归于自然”,即以自然的教育为基准,才是良好有效的教育。卢梭指出,自然教育主要是针对富人的。因为穷人所处的环境特别是农村环境,已经十分接近自然,而且他们也只能接受这种教育。②自然教育的培养目标。卢梭提出,自然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自然人”。这个概念是与“公民”、“国民”等概念相对立的。自然人相对于专制国家的公民来说,就是独立自主、平等自由、道德高尚、能力和智力极高的人。“自然人”虽然是与专制国家的“公民”相对的概念,但它并不与“社会人”完全不容。自然人既能尽到作为社会成员的职责,又能保持纯真的天性,自由地发展,不受腐蚀和侵蚀。③自然教育的原则方法:第一,正确看待儿童。卢梭认为儿童有其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不能用成人的思想来代替儿童的思想和感情。卢梭指出自然教育的一个必要前提就是要改变对儿童的看法。卢梭指出,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儿童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他呼吁人们既不要把孩子当成待管教的奴仆,也不能把他作为成人的玩物。第二,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他主张对儿童实行消极教育,就是成人不干预、不灌输、不压制和让儿童遵循自然率性的发展。但消极教育并非是无所作为,还有两件事情要做:一是观察自由活动中的儿童,了解他们的自然倾向和特点;二是防范来自外界的不良影响。此外,卢梭也注意到了儿童天性中的个体差异,强调要因材施教。④自然教育的实施。卢梭告诫教育者要按照儿童的年龄去对待他们。他在《爱弥儿》一书中根据自己对儿童的观察和研究,设想了教育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婴儿期的教育(出生后的2年)。卢梭认为这一时期应以身体的养育和锻炼为主。第二阶段是儿童期的教育(2 N12岁)。卢梭提出这一时期在锻炼儿童感官并继续发展他们身体的同时,还要让儿童在这一时期掌握一些道德观念,但要联系具体事例进行,而且要行动多于口训。第三阶段是青年期的教育(12~ 15岁)。这一阶段的教育包括文化知识的学习和劳动教育两个方面。在文化知识学习方面,卢梭把培养兴趣和提供能力放在首位,并注意通过学习知识陶冶情操。在劳动教育方面,他主张学生必须学习一门职业。通过劳动教育可以使思想得到陶冶,同时锻炼思维能力。第四阶段是青春期的教育(15~ 20岁)。卢梭认为儿童在这一阶段可以由农村返回城市,接受道德教育和宗教教育,学会做一个城市社会中的自然人。

  • 第3题:

    比较教育研究中新殖民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新殖民主义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一种比较教育理论,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卡诺伊、阿尔特巴赫、凯利和法国的黎成魁。
    (2)该理论认为,虽然二战结束以来几乎所有的殖民地国家都已经相继宣布独立,但是西方国家仍然通过残民时代强行输出给这些边缘国家的西方学校教育制度、政治体制、社会运行模式、西方语方和西方文化等,继续维持并强化其在第三世界国家的支配权力。

  • 第4题:

    简述卢梭的自然教育论的主要观点。


    正确答案: 1教育要顺应自然的原则
    2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
    3教育要适应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

  • 第5题:

    试析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意义。


    正确答案: 卢梭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最激进的思想家,自然教育思想是他教育理论的集中体现。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反对封建社会对人性的压制,强调教育要以人的自然发展为中心。自然教育的体现主要包括:
    (1)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①基本含义
    卢梭提出的自然教育有两层含义:一是“归于自然”,主张远离喧嚣城市社会的教育,回归于保持完整的大自然,才有利于保持人的善良天性,因此15岁之前的教育必须在远离城市的农村中进行;二是“消极教育”,主张教育应遵循自然天性,顺应儿童身心的发展秩序,也就是要求儿童在自身的教育和成长中取得主动地位,无需成人的灌输、压制、强迫,教师只须创造学习的环境、防范不良的影响。
    ②自然教育的培养目标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提出与公民教育对立的“自然人”的目标。“自然人”是能独立自主的人,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他又是自由的人,是无所不宜、无所不能的,具有自己的一技之长。“自然人”还是自食其力的人,他靠自己的劳动所得为生。这区别于传统的公民教育培养目标,但是到后期,卢梭也开始提倡公民教育,着重于爱国主义的教育,强调其忠诚感,对“自然人”进行了一些补充。
    ③自然教育的实施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提出别具一格的分阶段教育。将自然人的成长划分为四个阶段,按照年龄划分,针对每一阶段提出培养的目标和方法,采用具体的内容,渗透自然主义教育的思想。从人的教育、事物的教育、自然的教育人手,使每一阶段的教育得到很好的发挥。此外还着重提倡女子教育。
    (2)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意义
    ①卢梭主张教育应遵循人的自然本性,使人得到自由的发展,认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要以自然的教育为基准,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自然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尊重儿童的特点,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自然的教育基本原则是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施教。这确立了一种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影响了几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奠定了欧美新教育改革的思想基础。
    ②自然教育是针对专制制度下的社会及其戕害人性的教育所发出的挑战,“归于自然”、遵从天性,就是要开创新教育的目标和根本原则。卢梭所提出的“自然人”实际上就是摆脱封建羁绊的资产阶级新人。他在这个问题的论述中所包含的重视普遍教育、反对等级教育,强调手脑并用、身心两健、培养独立判断力和适应能力等教育思想至今仍然是教育思想中宝贵理论财富。
    ③卢梭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是高度尊重儿童的善良天性,并以此为标准批判了当时流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措施的荒谬,倡导了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他对封建教育腐朽性的揭露切中时弊,对新教育所提出的设想则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仅在当时的法国引起强烈的反响,而且对整个欧洲,对后世的教育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欧美各国的教育家都在研究、实践、修正和丰富卢梭的教育思想,新的儿童观被广为普及。卢梭提出的研究学生、研究儿童的号召,也一直是19世纪乃至20世纪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 第6题:

    维果斯基的发展理论有哪些基本观点?这些观点对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何启发作用?


    正确答案: 苏联维果斯基提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主张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受社会规律的制约,十分强调人类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社会交互作用对认知发展的重要性。它主要探讨了发展心理和教育心理,全面论述了思维与语言、儿童的学习、教学与发展的关系问题。
    ⑴内容
    ①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维果斯基区分了低级和高级两种心理机能。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这两种机能是融合在一起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实质是以心理工具为中介的,受社会历史规律的制约。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是各种活动、社会性相互作用不断内化的结果。与其他人以及语言等符号系统的这种社会性相互作用,对发展起形成性的作用。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起源于社会的交往。
    ②心理发展观:心理发展是个体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机能转化的过程。发展表现: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心理活动的个性化。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心理机能的发展起源于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受社会规律的制约;从个体发展来看,儿童在与成人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言符号系统,从而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高级心理机能是外部活动不断内化的结果。
    ③内化学说:他强调教学的作用,认为儿童通过教学才掌握了全人类的经验,并内化于自身的认知结构中。其内化学说的基础是他的理论工具。他认为,符号系统的运用促使心理活动得到根本改造,这种改造也在个体的发展中进行着。儿童早期心理活动是“直接的和不随意的,低级的、自然的”只有掌握了语言这个工具,才能转化为“间接的和随意的、高级的、社会历史的”心理机能。新的高级的、社会历史的心理活动形式,首先是作为外部形式的活动而形成的,以后才“内化”转为内部活动,才能最终默默地在头脑中进行。
    ④教育和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教学必须要考虑人易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和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转化成现实的发展,并创造出新的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教与学的相互作用刺激了发展,社会和教育对发展起主导作用。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创造着”学生的发展。教学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决定着儿童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等,另一方面也创造着最近发展区。
    ⑵影响:维果斯基的思想体系是当今建构主义发展的重要基石,启发着建构主义者对学习和教育进行了大量理论建设和实际探索。其理论对于合作学习、情景学习等模式也有一定的指导性。维果斯基的思想也强烈地影响到建构主义者对教学和学习的看法。教学不只局限于对教学结果和外部因素的强调,开始注意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各种内在因素,如一些背景性和过程性因素。

  • 第7题:

    当代著名的教育理论有哪些?其代表人物和基本观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20世纪50年代以来,著名的教育理论有布鲁纳的结构课程理论、赞可夫的实验教学论体系、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教育理论。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的结构课程理论,他在代表作《教育过程》中强调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提出了早期学习和发展学习的理论;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在其代表作《教学与发展》中,以一般发展为出发点,提出了“高难度教学”“高速度教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和“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五大教学原则;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认为,教学应该以掌握学习为指导思想,以教育目标为导向,以教育评价为调控手段,形成了完整的掌握学习理论体系;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给教师的建议》等著作中,曾系统论述了他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由于他的教育思想是建立在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基础上的.他的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

  • 第8题:

    “白板说”理论属于哪个教育家的观点()

    • A、卢梭
    • B、洛克
    • C、杜威
    • D、斯宾塞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单选题
    ()是卢梭的观点。
    A

    教育即经验改组

    B

    教育即生活

    C

    教育即生长

    D

    教育即儿童天性的自然展开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维果斯基的发展理论有哪些基本观点?这些观点对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何启发作用?

    正确答案: 苏联维果斯基提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主张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受社会规律的制约,十分强调人类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社会交互作用对认知发展的重要性。它主要探讨了发展心理和教育心理,全面论述了思维与语言、儿童的学习、教学与发展的关系问题。
    ⑴内容
    ①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维果斯基区分了低级和高级两种心理机能。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这两种机能是融合在一起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实质是以心理工具为中介的,受社会历史规律的制约。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是各种活动、社会性相互作用不断内化的结果。与其他人以及语言等符号系统的这种社会性相互作用,对发展起形成性的作用。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起源于社会的交往。
    ②心理发展观:心理发展是个体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机能转化的过程。发展表现: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心理活动的个性化。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心理机能的发展起源于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受社会规律的制约;从个体发展来看,儿童在与成人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言符号系统,从而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高级心理机能是外部活动不断内化的结果。
    ③内化学说:他强调教学的作用,认为儿童通过教学才掌握了全人类的经验,并内化于自身的认知结构中。其内化学说的基础是他的理论工具。他认为,符号系统的运用促使心理活动得到根本改造,这种改造也在个体的发展中进行着。儿童早期心理活动是“直接的和不随意的,低级的、自然的”只有掌握了语言这个工具,才能转化为“间接的和随意的、高级的、社会历史的”心理机能。新的高级的、社会历史的心理活动形式,首先是作为外部形式的活动而形成的,以后才“内化”转为内部活动,才能最终默默地在头脑中进行。
    ④教育和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教学必须要考虑人易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和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转化成现实的发展,并创造出新的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教与学的相互作用刺激了发展,社会和教育对发展起主导作用。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创造着”学生的发展。教学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决定着儿童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等,另一方面也创造着最近发展区。
    ⑵影响:维果斯基的思想体系是当今建构主义发展的重要基石,启发着建构主义者对学习和教育进行了大量理论建设和实际探索。其理论对于合作学习、情景学习等模式也有一定的指导性。维果斯基的思想也强烈地影响到建构主义者对教学和学习的看法。教学不只局限于对教学结果和外部因素的强调,开始注意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各种内在因素,如一些背景性和过程性因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是什么?

    正确答案: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基本观念:教育适应自然的观念;儿童中心的观念;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的观念;实用主义的观念;发现的观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当代著名的教育理论有哪些?其代表人物和基本观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20世纪50年代以来,著名的教育理论有布鲁纳的结构课程理论、赞可夫的实验教学论体系、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教育理论。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的结构课程理论,他在代表作《教育过程》中强调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提出了早期学习和发展学习的理论;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在其代表作《教学与发展》中,以一般发展为出发点,提出了“高难度教学”“高速度教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和“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五大教学原则;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认为,教学应该以掌握学习为指导思想,以教育目标为导向,以教育评价为调控手段,形成了完整的掌握学习理论体系;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给教师的建议》等著作中,曾系统论述了他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由于他的教育思想是建立在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基础上的.他的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卢梭自然教育理论及其影响


    答案:
    解析:
    ⑴自然教育的原则教育要“顺应自然”,顺应人性中的原始倾向和天性。事物的教育、人为的教育要以自然的教育为基准,才是良好有效的教育。⑵自然教育的目的以培养“自然人”为目的。这种“自然人”是身心调和发达、体脑两健、良心畅旺、能力强盛的新人。自然人完全是为他自己而生活的。他不依从于任何固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职业,不受传统束缚,能适应各种客观发展变化的需要。因此,他也是自由人。⑶自然教育的要求:正确对待儿童,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⑷自然教育的四个时期:①婴儿期(0~2 岁),主要是进行体育。这一时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儿童身体的健康发育。因为健康的体魄是智慧的基础,是儿童接受自然教育的条件。②儿童期(2~12 岁),又称“理智睡眠期”。主要进行儿童感官的训练并继续发展身体。要求对这一阶段的儿童进行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训练。在感觉教育与知识学习的关系上,卢梭把它们完全分割开来,显然是片面和错误的。③少年期(12~15 岁),主要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④青年期(15~20 岁),主要是进行道德教育、信仰教育和性教育。⑸在自然教育的具体实施中,卢梭提出了针对德育、智育的一些举措:①消极教育。教育要遵循自然天性,也就是要求儿童在自身的教育和成长中取得主动地位无需成人的灌输、压制,教师只须创造学习的环境,防范不良的影响。它的作用不是积极的,而是消极的,是对儿童的发展不横加干涉的教育。这就是卢梭所谓的“消极教育”。②自然后果律。当儿童犯了错误和过失后,不必直接去制止他们过程把他们,而让他们在同自然的接触中体会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和过时带来的自然后果。③感官训练。④智育。卢梭强调从自然中学习主张要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独立观察和研究大自然中的各种事物。⑤德育。卢梭主张从天赋良心与自爱出发到爱亲近的人,再到爱全人类,激发青年自然涌现的善良感情,发展理性,在行为中接受道德的磨练。影响:①卢梭的教育思想基本内容是高度尊重儿童的天性,倡导的是自然主义和儿童本位主义的教育观,是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来源。②他系统地论述了自然主义的教育思路,反对封建社会对人性的压制,具有历史进步意义。③卢梭的教育别说包含着相当激进的思想,我买了新兴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精神,在法国大革命的前夜,是有解放思想的重要意义。④比如说奠定了实用主义哲学和进步教育的理论基础,对欧美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 第14题:

    试述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正确答案: 卢梭主张:1、教育应遵循人的自然本性,使人得到自由的发展。
    2、人为的教育和事物要以自然的教育为基准。
    3、自然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自然人。
    4、自然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尊重儿童的特点,给儿童的充分的自由。
    5、自然的教育要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施教。

  • 第15题: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是什么?


    正确答案: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基本观念:教育适应自然的观念;儿童中心的观念;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的观念;实用主义的观念;发现的观念。

  • 第16题:

    ()是卢梭的观点。

    • A、教育即经验改组
    • B、教育即生活
    • C、教育即生长
    • D、教育即儿童天性的自然展开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自然教育”理论是()提出的。

    • A、斯宾塞
    • B、施普兰格
    • C、罗素
    • D、卢梭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自然主义教育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反对中世纪宗教教育或封建教育对儿童个性的压抑,主张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
    (2)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需要的身心和谐发展的人;
    (3)学校应使儿童愉快地生活和学习,根据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征进行教育;
    (4)教育原则和方法应“模仿自然”,反对体罚。

  • 第19题:

    菲德勒权变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该理论对管理者有何启示?


    正确答案:权变理论认为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领导方式,领导工作强烈地受到领导者所处的客观环境的影响。或者说,领导和领导者是某种既定环境的产物,即s=f(L,F,E),在上式中,s代表领导方式,L代表领导者特征,F代表追随者的特征,E代表环境。即领导方式是领导者特征、追随者特征和环境的函数。

  • 第20题:

    卢梭自然教育理论的核心是()。


    正确答案: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自然历程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卢梭的自然教育论的主要观点。

    正确答案: 1教育要顺应自然的原则
    2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
    3教育要适应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自然主义教育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反对中世纪宗教教育或封建教育对儿童个性的压抑,主张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
    (2)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需要的身心和谐发展的人;
    (3)学校应使儿童愉快地生活和学习,根据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征进行教育;
    (4)教育原则和方法应“模仿自然”,反对体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卢梭自然教育理论的核心是()。

    正确答案: 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自然历程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