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相关问题
  • 第1题:

    梁漱溟主张通过(  ),进行乡村建设,改变农村状况

    A.教政统一
    B.教政养卫合一
    C.精神对话
    D.乡村教育

    答案:D
    解析:
    项最具概括性,其他均属具体措施。

  • 第2题:

    试论述杨开道与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的不同之处。


    正确答案:第一,两人关注农村、复兴农村的出发点不同。前者从社会到政治,后者从政治到社会。
    第二,两人在乡村建设运动中的影响和贡献不同。后者的影响大于前者,但后者对乡约制度的研究自成一体。
    第三,学术背景的不同,导致两人对组织的追求存在分歧。前者坚持西方民治社会的目标,后者则持反对态度。

  • 第3题:

    乡村建设运动三杰是()。

    • A、费孝通、梁漱溟、卢作孚
    • B、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
    • C、晏阳初、费孝通、卢作孚
    • D、晏阳初、梁漱溟、费孝通

    正确答案:B

  • 第4题:

    简述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


    正确答案: 1929—1937年,梁漱溟依据他的乡村建设哲学,制定了《乡村建设理论和实施方案》。他认为“中国问题的内涵虽包含有政治问题、经济问题,而实则是一个文化问题”,并指出:“外国侵略虽为患,而所患不在外国侵略;使有秩序则社会生活顺利进行,自身有力量可以御敌也„”。他的乡村建设,就是社会秩序的建设,其手段就是“教育”。梁漱溟在邹平办设“乡学”、“村学”,其理想是“政、教、富、卫”合一,具体办法是“行政机关教育化”,用“村学”代替“乡公所”,用“乡学”代替“区公所”,使政教合一。
    梁漱溟还认为:“我们这种运动实为中国农民运动的正轨,可以代替共产党。”这就是梁115漱溟乡村建设运动的实质。

  • 第5题:

    试论述晏阳初与梁漱溟领导的乡村建设运动的不同之处。


    正确答案:定县与邹平是乡建运动中新旧两派的象征。
    第一,前者直接依赖国际物质和人力的帮助,后者则不欢迎外来的势力直接参与乡村建设。
    第二,前者是为了“救人”的一种慈善救济运动,后者则以“农民能够自救”为前提基础。
    第三,前者欲以西洋的精神技术和物质的帮助,造成中国农村所为‘现代化’、‘科学化’,后者提出的是中国式的乡村建设,其基本精神是通过改革、复兴中国文化解决实际问题。

  • 第6题:

    梁漱溟于1950年10月至1951年5月撰写论著()首肯建国初年的显著政绩。

    • A、《乡村建设理论》
    • B、《敬告中国共产党》
    • C、《中国建国之路》
    • D、《人心与人生》

    正确答案:C

  • 第7题:

    乡村建设运动三杰是()。

    • A、费孝通;梁漱溟;卢作孚
    • B、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
    • C、晏阳初;费孝通;卢作孚

    正确答案:B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

    正确答案: 1929—1937年,梁漱溟依据他的乡村建设哲学,制定了《乡村建设理论和实施方案》。他认为“中国问题的内涵虽包含有政治问题、经济问题,而实则是一个文化问题”,并指出:“外国侵略虽为患,而所患不在外国侵略;使有秩序则社会生活顺利进行,自身有力量可以御敌也„”。他的乡村建设,就是社会秩序的建设,其手段就是“教育”。梁漱溟在邹平办设“乡学”、“村学”,其理想是“政、教、富、卫”合一,具体办法是“行政机关教育化”,用“村学”代替“乡公所”,用“乡学”代替“区公所”,使政教合一。
    梁漱溟还认为:“我们这种运动实为中国农民运动的正轨,可以代替共产党。”这就是梁115漱溟乡村建设运动的实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试论述杨开道与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的不同之处。

    正确答案: 第一,两人关注农村、复兴农村的出发点不同。前者从社会到政治,后者从政治到社会。
    第二,两人在乡村建设运动中的影响和贡献不同。后者的影响大于前者,但后者对乡约制度的研究自成一体。
    第三,学术背景的不同,导致两人对组织的追求存在分歧。前者坚持西方民治社会的目标,后者则持反对态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我国乡村建设运动实践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是()和梁漱溟。

    正确答案: 晏阳初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乡村建设运动三杰是()。
    A

    费孝通;梁漱溟;卢作孚

    B

    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

    C

    晏阳初;费孝通;卢作孚


    正确答案: B
    解析: 乡村建设运动三杰——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

  • 第12题:

    单选题
    主张“乡村建设”的教育家是()
    A

    梁漱溟

    B

    晏阳初

    C

    邰爽秋

    D

    黄炎培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论述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


    答案:
    解析:
    乡村教育是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建设,是一种力图在保存既有社会的基础上.通过乡村教育的方法.由乡村建设引发社会商业发展,以实现经济改造和社会改造。 (1)中国问题的症结。中国文化追求人与人之间真实的妥洽关系的“仁”的生活,因此世界文化的未来是中国文化的及兴.而中国问题的解决只有从自身固有的文化中寻找出路,中国的问题就是文化的失意。 (2)如何解决中国的问题:乡村建设,乡村建设是乡村被破坏而激起的乡村自救运动,是重建我们民族和社会的新组织构造的运动。 (3)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乡村建设以乡村教育为方法.而乡村教育以乡村建设为目标。一方面.解决中国文化失调的主要手段是教育,它的功能在于延续文化而求进步;另一方面,中国社会的改造其实是一个如何以中国固有精神为主吸收西方文化、隐合现代文明以求自身文化长进的过程,这不过是一个教育的过程。所以乡村建设是纳社会运动于教育之中.以教育完成社会改造。 (4)乡村教育的实施。乡农学校的设立:以教育的力量替代行政的力量。乡农学校分村学和乡学两级。乡农学校的组织结构按农村自然村落及其行政级别形成。组织原则是政、教、养、卫合一,以教统政;学校式教育与礼会式教育融合归一。@乡衣学校的教育内容:所有教育内容强调服务于乡村建设,密切适合农村生产、生活的需要。课程分两大类:一类是各校共有的课程包括识字、唱歌等评通课程和精神讲话;另一类是各校根据自身生活环境需要而设立的课程。 (5)评价。乡村建设理论和乡村教育思想本质上是中国知识分子通过改造中国衣村来改良中国社会的理想.是在探索拯救中国。但乡村教育理论否认阶级斗争,体现了其消极的一面。可取之处在于它认识到中国问题是农村问题,立足于文化传统 来思考中国社会的改造是有识之风,对农村有一定的贡献。

  • 第14题:

    我国乡村建设运动比较著名的有()等在南京乡村师范学校,主张以学校为中心,改造乡村社区。

    • A、晏阳初
    • B、陶行知
    • C、梁漱溟
    • D、李景汉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我国乡村建设运动实践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是()和梁漱溟。


    正确答案:晏阳初

  • 第16题:

    梁漱溟在何地建立了乡村建设研究院,开始其乡村建设实验?()

    • A、河北定县
    • B、山东邹平
    • C、江苏江宁
    • D、江苏昆山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请简述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实践。


    正确答案:⑴组织机构——乡村建设研究院:①组织体系:省----乡村建设研究院----县长、县政府----一室五科(民政、武装、财政、交通通讯、教育)----乡----行政村——自然村;②组织性质:政教合一的组织。
    ⑵组织活动:创办乡学、村学,其学员来自乡村全体农民
    ⑶组织宗旨:团体组织、科学技术,即:把散漫的、只顾自家自身的农民组织起来搞生产,在生产中学习和运用科学技术。

  • 第18题:

    1931年,梁漱溟到()开办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研究乡村建设问题,培养乡村建设人员。

    • A、河南辉县
    • B、河北定县
    • C、山东邹平
    • D、山东济宁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填空题
    梁漱溟倡导与从事乡村建设实验的主要理论依据,是他所提出的()。

    正确答案: 中国文化失调与重建理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试论述晏阳初与梁漱溟领导的乡村建设运动的不同之处。

    正确答案: 定县与邹平是乡建运动中新旧两派的象征。
    第一,前者直接依赖国际物质和人力的帮助,后者则不欢迎外来的势力直接参与乡村建设。
    第二,前者是为了“救人”的一种慈善救济运动,后者则以“农民能够自救”为前提基础。
    第三,前者欲以西洋的精神技术和物质的帮助,造成中国农村所为‘现代化’、‘科学化’,后者提出的是中国式的乡村建设,其基本精神是通过改革、复兴中国文化解决实际问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梁漱溟在何地建立了乡村建设研究院,开始其乡村建设实验?()
    A

    河北定县

    B

    山东邹平

    C

    江苏江宁

    D

    江苏昆山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1931年,梁漱溟到()开办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研究乡村建设问题,培养乡村建设人员。
    A

    河南辉县

    B

    河北定县

    C

    山东邹平

    D

    山东济宁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请简述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实践。

    正确答案: ⑴组织机构——乡村建设研究院:①组织体系:省----乡村建设研究院----县长、县政府----一室五科(民政、武装、财政、交通通讯、教育)----乡----行政村——自然村;②组织性质:政教合一的组织。
    ⑵组织活动:创办乡学、村学,其学员来自乡村全体农民
    ⑶组织宗旨:团体组织、科学技术,即:把散漫的、只顾自家自身的农民组织起来搞生产,在生产中学习和运用科学技术。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