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序列反应时任务试图证明(  )的存在 ”相关问题
  • 第1题:

    反应时技术有了哪些发展?

    A、注意线索范式

    B、注意追踪范式

    C、空间线索技术

    D、序列反应时范式


    参考答案:ABCD

  • 第2题:

    序列反应时任务应用哪种反应时技术推出内隐学习的发生?(  )

    A.减数法
    B.加因素法
    C.开窗实验
    D.速度一反应权衡

    答案:A
    解析:
    反应时的不断的减少正好对应了对于序列内隐学习的效果。

  • 第3题:

    序列反应时方法的基本逻辑来源于

    A.加法反应时法
    B.减法反应时法
    C.开窗实验法
    D.排除一包含法

    答案:B
    解析:
    序列反应时(简称SRT)指的是以反应时作为度应指标,以序列规则下的操作成绩和随机序列下的操作成绩之差来表示内隐学习的学习量。序列反应时是内隐学习的一种研究范式。序列反应时对内隐学习的揭示符合减法反应时的基本逻辑,也就是反应时的差异对应着心理过程(内隐学习)的差异。

  • 第4题:

    简述序列反应时范式。
    序列反应时范式是尼森和比勒姆于1987年提出的。这种研究范式以反应时为指标,整个实验过程十分类似一个选择反应时实验:处于不同空间位置的视觉刺激分别对应不同的反应键,每次呈现一个视觉刺激,被试按相应键尽快予以反应,该刺激随即消失,短暂的时间间隔后出现下一个视觉刺激。而SRT的特点在于,整个实验中刺激的呈现序列是有规律的。在尼森和比勒姆的实验中,屏幕上从左到右的四个位置依次被设定为位置1、2、3、4,每个位置都对应着一个按键。视觉刺激是一个星状图形,并按固定的位置序列呈现。在实验前,被试只被告知将要进行的是反应时测试,他们不知道在任务中刺激是按某个固定但不明显的模式依次呈现的。主试会在多次重复该固定位置序列的情况下插入一个随机的位置序列,之后再恢复固定的位置序列。序列反应时范式是用以内隐学习的重要范式之一。

  • 第5题:

    员工由于必须对太多人的任务期望做出反应时,容易出现()。

    • A、角色冲突
    • B、角色模糊
    • C、任务超载
    • D、任务欠载

    正确答案:C

  • 第6题:

    最早和最重要的内隐学习研究范式是:()

    • A、人工语法
    • B、序列反应时
    • C、复杂系统
    • D、信号检测论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序列反应时范式。


    正确答案: 序列反应时范式是尼森和比勒姆于1987年提出的。这种研究范式以反应时为指标,整个实验过程十分类似一个选择反应时实验:处于不同空间位置的视觉刺激分别对应不同的反应键,每次呈现一个视觉刺激,被试按相应键尽快予以反应,该刺激随即消失,短暂的时间间隔后出现下一个视觉刺激。而SRT的特点在于,整个实验中刺激的呈现序列是有规律的。在尼森和比勒姆的实验中,屏幕上从左到右的四个位置依次被设定为位置1、2、3、4,每个位置都对应着一个按键。视觉刺激是一个星状图形,并按固定的位置序列呈现。在实验前,被试只被告知将要进行的是反应时测试,他们不知道在任务中刺激是按某个固定但不明显的模式依次呈现的。主试会在多次重复该固定位置序列的情况下插入一个随机的位置序列,之后再恢复固定的位置序列。序列反应时范式是用以内隐学习的重要范式之一。

  • 第8题:

    继人差方程和赫尔姆霍茨(1850)对青蛙运动神经()的测定之后,荷兰的生理学家()第一次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反应时。他试图揭示反应时任务中的一些心理加工过程。为此,他设计了两类反应时任务,()任务和()任务。


    正确答案:传导速度、唐德斯、简单反应、选择反应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序列反应时范式。

    正确答案: 序列反应时范式是尼森和比勒姆于1987年提出的。这种研究范式以反应时为指标,整个实验过程十分类似一个选择反应时实验:处于不同空间位置的视觉刺激分别对应不同的反应键,每次呈现一个视觉刺激,被试按相应键尽快予以反应,该刺激随即消失,短暂的时间间隔后出现下一个视觉刺激。而SRT的特点在于,整个实验中刺激的呈现序列是有规律的。在尼森和比勒姆的实验中,屏幕上从左到右的四个位置依次被设定为位置1、2、3、4,每个位置都对应着一个按键。视觉刺激是一个星状图形,并按固定的位置序列呈现。在实验前,被试只被告知将要进行的是反应时测试,他们不知道在任务中刺激是按某个固定但不明显的模式依次呈现的。主试会在多次重复该固定位置序列的情况下插入一个随机的位置序列,之后再恢复固定的位置序列。序列反应时范式是用以内隐学习的重要范式之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导致DNA长度多态性的最常见原因是()
    A

    插入序列的存在

    B

    重复序列的存在

    C

    序列缺失

    D

    序列点突变

    E

    序列重排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若计算的DW统计量为2,则表明该模型()
    A

    不存在一阶序列相关

    B

    存在一阶正序列相关

    C

    存在一阶负序列相关

    D

    存在高阶序列相关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序列反应时范式。

    正确答案: 序列反应时范式是尼森和比勒姆于1987年提出的。这种研究范式以反应时为指标,整个实验过程十分类似一个选择反应时实验:处于不同空间位置的视觉刺激分别对应不同的反应键,每次呈现一个视觉刺激,被试按相应键尽快予以反应,该刺激随即消失,短暂的时间间隔后出现下一个视觉刺激。而SRT的特点在于,整个实验中刺激的呈现序列是有规律的。在尼森和比勒姆的实验中,屏幕上从左到右的四个位置依次被设定为位置1、2、3、4,每个位置都对应着一个按键。视觉刺激是一个星状图形,并按固定的位置序列呈现。在实验前,被试只被告知将要进行的是反应时测试,他们不知道在任务中刺激是按某个固定但不明显的模式依次呈现的。主试会在多次重复该固定位置序列的情况下插入一个随机的位置序列,之后再恢复固定的位置序列。序列反应时范式是用以内隐学习的重要范式之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序列反应时(serialreactiontimE,SRT)范式是尼森和比勒姆于1987年提出的。()


    参考答案:正确

  • 第14题:

    序列反应时任务试图将反应时实验的逻辑应用于(  )心理过程的研究

    A.有意识
    B.无意识
    C.前意识
    D.潜意识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序列反应时任务的理解和掌握。序列反应时任务用减数法逻辑推出内隐学习的发生,内隐过程就是人的无意识过程。被试并没有可以去学习实验的序列顺序,但是随着实验的重复,反应时也降低,这是被试对实验的序列发生了内隐学习,产生了预期而导致的结果。内隐过程就是人的无意识过程。潜意识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弗洛伊德提出的概念,在精神分析中它就是指无意识,而在认知心理学领域不用这个概念。前意识是指介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它所包含的内容是可召回到意识中去的,即其中的经验经过回忆是可以记起来的。

  • 第15题:

    证明视空间模板存在的研究方法是

    A.双任务操作
    B.任务分离范式
    C.加工分离程序
    D.联想研究范式

    答案:A
    解析:
    如果工作记忆系统中确实存在相对独立的视空间模板子系统,那么用言语编码或者用视觉空间编码识记的材料就会因同时进行的任务的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干扰。同时进行的发音或者言语活动只能干扰其中一个系统,而视觉或空间活动则会干扰另一个系统。巴德利等人(Baddeley, Grant, Wight, Thomson, 1975)采用双任务操作的实验研究方法证实了这种假设。

  • 第16题:

    若计算的DW统计量为2,则表明该模型()

    • A、不存在一阶序列相关
    • B、存在一阶正序列相关
    • C、存在一阶负序列相关
    • D、存在高阶序列相关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试证明:若借助栈由输入序列12…n得到的输出序列为p1p2…pn(它是输入序列的一个排列),则在输出序列中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形:存在着i<j<k使pj<pk<pi


    正确答案:因为输入序列是从小到大排列的,所以若pj<pk<pi,则可以理解为通过输入序列pjpkpi可以得到输出序列pipjpk,显然通过序列123是无法得到312的,所以不可能存在着i<j<k使pj<pk<pi

  • 第18题:

    时间序列分析法的特点之一是()。

    • A、时间序列数据存在着规律性
    • B、时间序列数据存在不规律性
    • C、时间序列数据存在着一定的趋势
    • D、时间序列数据不存在一定的趋势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序列反应时任务试图将反应时实验的逻辑应用于()心理过程的研究.

    • A、有意识
    • B、无意识
    • C、前意识
    • D、潜意识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按照研究的目的与任务,时间序列可以分为()。

    • A、绝对数时间序列
    • B、相对数时间序列
    • C、平均数时间序列
    • D、时点序列

    正确答案:A,B,C

  • 第21题:

    问答题
    试证明:若借助栈由输入序列12…n得到的输出序列为p1p2…pn(它是输入序列的一个排列),则在输出序列中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形:存在着i<j<k使pj<pk<pi。

    正确答案: 因为输入序列是从小到大排列的,所以若pj<pk<pi,则可以理解为通过输入序列pjpkpi可以得到输出序列pipjpk,显然通过序列123是无法得到312的,所以不可能存在着i<j<k使pj<pk<pi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序列反应时任务试图将反应时实验的逻辑应用于()心理过程的研究.
    A

    有意识

    B

    无意识

    C

    前意识

    D

    潜意识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继人差方程和赫尔姆霍茨(1850)对青蛙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之后,荷兰的生理学家()第一次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反应时。他试图揭示反应时任务中的一些心理加工过程。为此,他设计了两类反应时任务,()任务和()任务。

    正确答案: 唐德斯,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