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关于记忆的实验。实验开始时,计算机屏幕中央将相继呈现一系列字母矩阵,呈现的时间很短,您要尽可能地记住它们。当矩阵消失后,将您所看到的字母记录到记录纸上……”。采用此类指导语的瞬时记忆研究方法是A.部分报告法 B.延迟部分报告法 C.全部报告法 D.顺序再现法

题目
“这是一个关于记忆的实验。实验开始时,计算机屏幕中央将相继呈现一系列字母矩阵,呈现的时间很短,您要尽可能地记住它们。当矩阵消失后,将您所看到的字母记录到记录纸上……”。采用此类指导语的瞬时记忆研究方法是

A.部分报告法
B.延迟部分报告法
C.全部报告法
D.顺序再现法

相似考题
更多““这是一个关于记忆的实验。实验开始时,计算机屏幕中央将相继呈现一系列字母矩阵,呈现的时间很短,您要尽可能地记住它们。当矩阵消失后,将您所看到的字母记录到记录纸上……”。采用此类指导语的瞬时记忆研究方法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学生研究了不同类型的照片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下面是该研究的实验方法部 分。依据材料回答: (1)该“方法”中有几处明显的问题,请至少指出其中4处并加以完善。 (2)说明如何通过偏好判断任务检验是否产生内隐记忆。 2.方法 2.1被试 某校心理学专业二年级A班全体同学60名。其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 2.2实验仪器与材料 2.2.1实验仪器 某品牌计算机。 2.2.2实验材料 本实验以32对分别表达四种情绪(喜、怒、哀、惧)的面部照片为材料,其中16对为彩色照 片,16对为黑白照片。 2.3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为2(图片类型:彩色照片、黑白照片)×2(注意对象:目标照片和非目标照 片)×2(任务类型:再认任务和偏好判断任务)的被试问设计。 2.4实验程序 实验分为学习和测试两个阶段。 学习阶段,随机在计算机屏幕的不同部位呈现16对照片,其中8对为彩色照片,8对为黑 白照片。每对照片中有一张为目标照片(以红色边框为标记)和一张非目标照片。目标照片以 随机方式一半在计算机的左半部呈现,一半在右半部呈现。所有被试均观察目标照片,并要求 正确报告出照片所表达的情绪。每对照片呈现时间为2秒,然后消失,并要求被试尽快判断所 表达的情绪,直到16对照片呈现完毕。 被试休息5分钟后,进入测试阶段。测验时呈现16张照片,其中一半是学习过的照片,另 一半是新照片。所有新照片呈现完毕后,再呈现学习过的照片,直到16张照片呈现完毕。所 有被试先进行再认任务,然后迸行偏好判断任务。


    答案:
    解析:
    (1)错误和完善方法如下: 错误①:抽样方法不正确,应采取随机抽样或其他科学的抽样方法。 错误②:没有对被试的颜色视觉是否正常进行测定并说明,应加以测定并说明。 错误③:2×2×2被试间设计,应为2×2×2被试内实验设计。 错误④:在计算机屏幕的不同部位呈现材料,应在计算机屏幕的某一固定部位呈现材料,同时平衡目标和非目标照片的位置效应。 错误⑤:所有新照片呈现完后再呈现旧照片,新旧照片应按随机顺序(或其他可抵消顺序误差和空间误差方式)呈现。 (2)①在测试阶段,随机呈现16张新旧照片,要求被试判断是否喜欢每张照片。 ②计算被试喜欢新旧照片的数量,若被试对旧照片的喜欢数量显著超过对新照片的喜欢数量,则产生内隐记忆。

  • 第2题:

    波斯纳等人曾经做过字母的视觉匹配和名称匹配的实验。他们的实验采用两种实验方法,让被试辨别两个字母是否相同。一个是同一性匹配,即两个字母读音和书写都一样,如A、A;-个是命名匹配,即两个字母读音相同而书写不同,如A、a,两个字母的呈现时间有同时呈现和继 续呈现两种方式。实验结果下图。

    当两个字母同时呈现时,AA对的反应时小于Aa对的反应时,AA对反应时较快说明短时记忆存在

    A.听觉编码
    B.视觉编码
    C.语义编码
    D.动觉编码

    答案:B
    解析:
    斯腾伯格的“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实验中,先给被试看l~6个数字(识记项目),然后再呈现一个数字(测试项目),请被试判断其是否为刚才识记过的,同时开始计时,要求被试按键做出是或否的反应,计时也随机停止。因此该实验以反应时作为因变量的指标。

  • 第3题:

    快速向被试呈现三行国外的字母矩阵,在字母消失后立即随机呈现高、中、低三种不同音高的一个声音信号,分别与字母矩阵的上、中、下三行对应。要求被试根据不同的音高报告出对应的字每最后根据正确报告出的字母数来确认信息储存的容量。该方法研究得记忆现象是()

    A.长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感觉记忆
    D.前瞻记忆

    答案:C
    解析:

  • 第4题:

    康拉德(Con。ad,1963)研究短时记忆编码的实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视觉呈现刺激,第二阶段为在白噪音背景上,听觉呈现刺激。在这两个阶段中,实验材料即所用刺激均为6个字母组成的字母序列。研究发现

    A.字形相似的字母容易混淆
    B.发音相似的字母容易混淆
    C.字形相似和发音相似的字母都容易}昆淆
    D.字形相似和发音相似对混淆不产生影响

    答案:B
    解析:
    该实验中回忆时出现的错误主要表现为声音混淆,如误B为P,误C为T,误V为B,误S为F等。总之,发音相似的字母混淆度较高,而发音不相似的字母较少发生混淆。实验结果说明,短时记忆的信息代码是声音代码或听觉代码。

  • 第5题:

    一个测定反应时的实验指导语为:“请您注视屏幕中央,实验开始时,屏幕中央将出现一个红色的方块,要求您看到红色的方块后立即按键盘上的空格键。 看到红色方块后反应越快越好......”由此可以判断该实验是

    A.简单反应时实验
    B.选择反应时实验
    C.辨别反应时实验
    D.加法反应时实验

    答案:A
    解析:
    该实验指导语表明此实验是一个简单反应时实验,只涉及当一个刺激呈现时, 立即作出反应。

  • 第6题:

    如果给裂脑人呈现英文单词“HEART”,该单词的两个字母“HE”被呈现在他的左侧视野,字母“ART”呈现在其右侧视野,当要求他用左手挑选一张图片以表示自己所看到的,此人所选的图片上画着()

    A一颗心

    B一个男孩

    C艺术造型

    D其他


    C

  • 第7题:

    在半年时间里,老师将字母“A”和“apple”同时教授给3岁幼儿,并用苹果做道具,每周都进行复习,幼儿所产生的记忆为()

    • A、感觉性记忆
    • B、逻辑性记忆
    • C、第一记忆
    • D、第二记忆
    • E、第三记忆

    正确答案:E

  • 第8题:

    在“智能斜体”状态下,所输入公式、符号、字母将按照公式规范呈现在文档中,例如:字母是斜体、大写希腊字母是正体等等,这些设置是系统预先设置好的,无法修改


    正确答案:错误

  • 第9题:

    信息在头脑中保持的时间很短(1分钟以内)的记忆称为()。

    • A、长时记忆
    • B、短时记忆
    • C、瞬时记忆
    • D、特殊记忆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单选题
    在半年时间里,老师将字母“A”和“apple”同时教授给3岁幼儿,并用苹果做道具,每周都进行复习,幼儿所产生的记忆为()
    A

    感觉性记忆

    B

    逻辑性记忆

    C

    第一记忆

    D

    第二记忆

    E

    第三记忆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2016山东)人们看电影时,把相继呈现的画面看成是运动的,这表明()的存在。
    A

    瞬时记忆

    B

    短时记忆

    C

    长时记忆

    D

    工作记忆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当人们在观看电影时,虽然呈现在屏幕上的是一幅幅静止的图像,但是我们却可以将这些图像看成是连续运动的。这种记忆现象是(    )。
    A

    感觉记忆

    B

    短时记忆

    C

    长时记忆

    D

    内隐记忆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3题:

    快速向被试呈现三行国外的字母矩阵,在字母消失后立即随机呈现高、中、低三种不同音高的一个声音信号,分别与字母矩阵的上、中、下三行对应。要求被试根据不同的音高报告出对应的字每最后根据正确报告出的字母数来确认信息储存的容量。该方法研究信息储存容量的计算方法是()

    A.平均每次回忆字母数×3
    B.平均每次回忆字母数×4
    C.平均每次再认字母数×3
    D.平均每次再认字母数×4

    答案:A
    解析:

  • 第14题:

    波斯纳等人曾经做过字母的视觉匹配和名称匹配的实验。他们的实验采用两种实验方法,让被试辨别两个字母是否相同。一个是同一性匹配,即两个字母读音和书写都一样,如A、A;-个是命名匹配,即两个字母读音相同而书写不同,如A、a,两个字母的呈现时间有同时呈现和继 续呈现两种方式。实验结果下图。

    该实验采用的反应时法是

    A.减数法
    B.加因素法
    C.开窗实验
    D.经典反应时法

    答案:B
    解析: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通常以为短时记忆倍息是以听觉形式编码的,波斯纳的实验证明短时记忆信息可以有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两个连续的阶段。AA对反应时快说明对AA对的匹配是在视觉编码的基础上进行的。Aa对反应时慢是因为Aa对匹配只能在听觉编码的基础上进行,必须从视觉编码过渡到听觉编码。

  • 第15题:

    “这是一个关于记忆的实验。实验开始时,计算机屏幕中央将相继呈现由三行字母组成的一系列字母矩阵,呈现的时间很短,您要尽可能地记住它们。当矩阵消失时,您会听到高音、中音和低音,如果是高音将您所看到的第一行字母记录到记录纸上,如果是中音将您所看刭的第二行字母记录到记录纸上,如果是低音将您所看到的第三行字母记录到记录纸上……”。采用此类指导语的瞬时记忆研究方法是

    A.部分报告法
    B.延迟部分报告法
    C.全部报告法
    D.顺序再现法

    答案:A
    解析:
    题中实验只要求被试将记住了的东西的一部分报告出来,而不是报告全部。因此是部分报告法。该方法是由斯珀林( Sperling)首创的。

  • 第16题:

    快速向被试呈现三行国外的字母矩阵,在字母消失后立即随机呈现高、中、低三种不同音高的一个声音信号,分别与字母矩阵的上、中、下三行对应。要求被试根据不同的音高报告出对应的字每最后根据正确报告出的字母数来确认信息储存的容量。这种记忆方法属于()


    A.全部报告法
    B.部分报告法
    C.节省法
    D.重学法

    答案:B
    解析:

  • 第17题:

    应用减数法进行证实的实验有(  )

    A.句子一图画匹配实验
    B.字母转换实验
    C.短时记忆信息提取过程实验
    D.心理旋转实验

    答案:A,D
    解析:

  • 第18题:

    全部报告法的实验中,被试看到的或能记忆的字母确实比要报告出来的()

    A

    B

    C

    D


    B

  • 第19题:

    Playfair体制的密钥是一个5*5的矩阵,其构造方法有以下哪几步()。

    • A、构造字母表{a,b,c,d,..i,k,..,z}的一个置换。其中,j当作i
    • B、构造字母表{1,2,…,25}的一个置换
    • C、将构造的置换按行排列成一个5*5的矩阵
    • D、将构造的置换按列排列成一个5*5的矩阵

    正确答案:A,C

  • 第20题:

    明明非常聪明,能够准确地记住所看过的东西,比如,给他看一些街道的图片,把图片拿走以后,明明也能正确地复核所看到的一切,甚至不定期能画出所看到的招牌,尽管他不理解招牌的语义,这是明明()。

    • A、无意记忆
    • B、形象记忆
    • C、机械记忆
    • D、抽象记忆
    • E、说谎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下列关于记忆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记忆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
    • B、记忆在人的知识掌握、经验积累方面有极重要的作用
    • C、短时记忆的信息经过复述后,可以进入长时记忆
    • D、瞬时记忆保持时间很短,对我们的记忆保持量没多大影响

    正确答案:D

  • 第22题:

    多选题
    Playfair体制的密钥是一个5*5的矩阵,其构造方法有以下哪几步()。
    A

    构造字母表{a,b,c,d,..i,k,..,z}的一个置换。其中,j当作i

    B

    构造字母表{1,2,…,25}的一个置换

    C

    将构造的置换按行排列成一个5*5的矩阵

    D

    将构造的置换按列排列成一个5*5的矩阵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全部报告法的实验中,被试看到的或能记忆的字母确实比要报告出来的()
    A

    B

    C

    D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