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1:4岁的玛丽和爸爸的电话交谈父亲:玛丽,妈妈在家吗?玛丽:(不说话,点头)父亲:玛丽,我可以和妈妈说话吗?玛丽:(再次不语点头) 材料2:16岁的萨布丽娜的早晨某个星期天的早晨,萨布丽娜醒来时发现在她的下巴上长了一粒很大的痘痘。她哭着说:“我不能去教堂!每个人都会看到我有多丑。”(1)玛丽的思维具有什么特点?玛丽的思维为什么具有这种特点?(2)萨布丽娜的思维具有什么特点?萨布丽娜的思维为什么具有这种特点?(3)玛丽的思维和萨布丽娜的思维有什么不同?

题目
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1:4岁的玛丽和爸爸的电话交谈父亲:玛丽,妈妈在家吗?玛丽:(不说话,点头)父亲:玛丽,我可以和妈妈说话吗?玛丽:(再次不语点头) 材料2:16岁的萨布丽娜的早晨某个星期天的早晨,萨布丽娜醒来时发现在她的下巴上长了一粒很大的痘痘。她哭着说:“我不能去教堂!每个人都会看到我有多丑。”(1)玛丽的思维具有什么特点?玛丽的思维为什么具有这种特点?(2)萨布丽娜的思维具有什么特点?萨布丽娜的思维为什么具有这种特点?(3)玛丽的思维和萨布丽娜的思维有什么不同?


相似考题
更多“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1:4岁的玛丽和爸爸的电话交谈父亲:玛丽,妈妈在家吗?玛丽:(不说话,点头)父亲:玛丽,我可以和妈妈说话吗?玛丽:(再次不语点头) 材料2:16岁的萨布丽娜的早晨某个星期天的早晨,萨布丽娜醒来时发现在她的下巴上长了一粒很大的痘痘。她哭着说:“我不能去教堂!每个人都会看到我有多丑。”(1)玛丽的思维具有什么特点?玛丽的思维为什么具有这种特点?(2)萨布丽娜的思维具有什”相关问题
  • 第1题:

    社区护理的提出者是( )。

    A.威廉·勒思朋
    B.玛丽·卡迪娜
    C.丽莲·沃德
    D.露丝·依思曼
    E.圣文森·保罗

    答案:D
    解析:
    社区护理是将公共卫生学与护理学的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用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于20世纪70年代由露丝·依思曼提出。

  • 第2题:

    “早期芭蕾”的三大改革家是玛丽卡玛戈、玛丽萨莱、让乔治诺维尔。( )


    答案:对
    解析:

  • 第3题:

    玛丽才5岁,她形成的一种问题行为是不理睬妈妈的要求继续玩或看电视。如,当妈妈让她进来洗手时,她故意不做声或说“过一会儿”,然后继续荡秋千。直到妈妈反复说十几次后才会按要求去做。为了减少玛丽的不顺从行为,妈妈指定了一个行为矫正程序。  每当玛丽不服从命令时,她的妈妈就走到她面前,把她拉到餐厅里,告诉她因为不听话她得坐在椅子里。在2分钟隔离期间,她的妈妈站在旁边。玛丽此时抱怨并争辩,她的妈妈则向她解释为什么必须坐在这儿,并警告说如果不安静点,她会坐更长的时间。这种相互作用会一直持续到隔离结束。   请问玛丽的妈妈采取的是哪种行为矫正的方法?实施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要如何改善?


    正确答案: 采取的是隔离法,妈妈在对玛丽隔离期间给予了注意。如果妈妈在她坐在隔离席上时继续抱怨和争论,就不是正强化隔离了
    如果妈妈在她不服从命令不给予注意,而在服从命令时给予表扬。效果会更好 如果妈妈在整个隔离期与她没有互相作用,她只有通过服从才能得到注意,问题行为就会减少而替代行为(服从)会增加 与孩子说话是父母实施隔离时的通病
    父母应该得到指导,不要在隔离期间与孩子有相互作用

  • 第4题:

    ()在米高梅公司,伊丽莎白·泰勒被何人的大明星气质所吸引?

    • A、格蕾丝·凯利
    • B、拉纳·特娜
    • C、玛丽莲·梦露
    • D、费雯·丽

    正确答案:B

  • 第5题:

    以下哪个陈述是事实陈述?()

    • A、玛丽出轨了
    • B、玛丽背叛了她的丈夫
    • C、玛丽和一个不是她丈夫的男人亲吻了
    • D、玛丽用情不专

    正确答案:C

  • 第6题:

    ()怀疑简爱会很固执。

    • A、汉娜
    • B、玛丽
    • C、戴安娜
    • D、圣约翰

    正确答案:D

  • 第7题:

    ()费雯·丽去世时,陪在她身边的是她心爱的名叫什么的小猫?

    • A、约翰
    • B、琼斯
    • C、彼得
    • D、玛丽

    正确答案:B

  • 第8题:

    教案设计题,请阅读和分析所给的课文,并写出一个完整的教案。(教学对象:初级班课时:100分钟) 1、教案的步骤要清晰有序。 2、(1)请至少找出连个应教授的语法点,并对其中的一个语法点进行分析和处理(要求:讲清这个语法点的形式和意义;举出两个同类的例子;设计出一种相应的语法练习题)。 (2)请挑出6—8个应教授的重点词语,并对两个常用词语进行分析和处理。(要求举例说明其用法) 玛丽哭了 罗兰:玛丽,你怎么哭了?病了吗? 玛丽:不是。想家了。因为感到寂寞,心情不好,所以很难过。 罗兰:别难过了。 玛丽:你不想家吗? 罗兰:我也常想家,但是不感到寂寞。 玛丽:我有姐姐,还有弟弟。在家时,我们常常一起玩儿,所以感到寂寞时总想他们。 罗兰:今天晚上礼堂有舞会,我们一起去跳跳舞吧。玩玩儿就好了。 玛丽:什么时候去? 罗兰:吃了晚饭就去吧。你在宿舍等我,我来叫你。 玛丽:好吧。


    正确答案: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理解并掌握动态助词“了”的含义和用法。
    2、要求学生能正确使用语气助词和动态助词。
    教学重点:
    1、语法:动态助词(了2)
    2、词语:寂寞、心情、难过、别、感到、觉得、但是、因为、所以、礼堂、跳舞、舞会
    教学方法:
    1、结合语气助词,让学生理解语气助词和动态助词的不同,从而理解动态助词的意义和用法。
    2、运用PPT,运用图片,让学生反复操练。
    教学环节和步骤:
    1、组织教学:点名,和学生聊天,创设课堂良好氛围。
    2、复习旧课。复习语气助词(了1)的用法。出示PPT,学生做练习。组句:1、我昨天了骑去自行车书店2、今年来九月中国汉语我学了(略)
    3、学习新课
    (1)学习重点词语:教师领读,学生齐读,点读,正音正字,理解含义。领学生进行拓展练习,运用词语。
    (2)讲解语法:
    **动态助词“了”从意义和位置上和语气助词“了”做比较,明确动态助词“了”的意义和用法。(PPT)
    **六种用法(PPT)
    1、S+V+了+A(数量词或者其他词)+O
    例:我买了一本\他的书。
    我买一本书了。(×)
    2、S+V+了2+O+了1
    例:我买了书了。(我不买了。你别给我买了)
    3、S+V+了2+O+就+V+了1
    例:我买了书就回家了。
    4、她去上海旅游了。(√)(连动句V1…V2…了1)
    她去了上海旅游。(×)
    练习:买我书店书去了昨天
    昨天我去书店买书了。
    5、否定式:没(有)+V、
    例:我喝了一杯咖啡。我没喝咖啡。
    6、正反疑问句:V+没+V?
    v+了没有?
    例:她来没来?她来了没有?
    **结合语言点进行操练,做替换练习,以“了…就”为主,强调不同时间,语气助词的用法。
    例如:看书——睡觉下课——去银行回家——洗澡…
    (3)学课文领读、齐读、点读、轮读,正音正字,体会动态助词和语气助词在课文中的运用。
    (4)练习
    *复述课文,成段表达
    哭…想家…因为…寂寞…不好…所以…
    别…不…吗?
    也常…但是不感到…
    有…还有…在家时…常常…所以…时…总想…
    今天…有…一起去…就好了…
    吃了…就…
    4、小结
    5、布置作业:抄写生词、课后练习、熟读课文

  • 第9题:

    判断题
    今天我们一起去饭店吃饭,我点了玛丽爱吃的水煮鱼、烧茄子和西红柿汤,可是玛丽今天嗓子疼,水煮鱼太辣,她吃不了。★玛丽不喜欢吃水煮鱼。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我去找田芳时,她不在,她的同屋玛丽告诉我,田芳去图书馆了。★田芳和玛丽住在一个宿舍。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下面哪句话是错的?
    A

    玛丽不喜欢玫瑰花

    B

    玛丽喜欢鞋子

    C

    我很爱玛丽

    D

    “九”是“久”的意思,因为我等了玛丽很久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在叙事手段上的创造包括: (1)(); (2)(); (3)(); (4)()。

    正确答案: 时空转换,造型和声画对位,间离效果、拍摄得很冷静,结局的多义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推动开展地段护理的人是( )。

    A.威廉·勒思朋
    B.玛丽·卡迪娜
    C.丽莲·沃德
    D.露丝·依思曼
    E.圣文森·保罗

    答案:A
    解析:
    英国人威廉·勒思朋在1859年创立了第一个地段访视的护理机构,并获得了南丁格尔的支持,有计划地训练护理人员从事贫病者访视照顾工作,因此有人将其誉为地段访视护理之父。

  • 第14题:

    《茶花女》的女主角叫什么名字?()

    • A、玛丽
    • B、伊丽莎白
    • C、艾玛
    • D、玛格丽特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在叙事手段上的创造包括: (1)(); (2)(); (3)(); (4)()。


    正确答案:时空转换;造型和声画对位;间离效果、拍摄得很冷静;结局的多义性

  • 第16题:

    ()为什么说“多年以后玛丽莲·梦露嫁给了剧作家阿瑟·米勒,她的名字真的成了“玛丽莲·米勒”真的是冥冥之中的一种安排”?

    • A、因为梦露一直想成为20世纪舞台红星玛丽莲·米勒
    • B、因为当初莱昂给她取名玛丽莲就是希望她成为像玛丽莲·米勒那样
    • C、因为玛丽莲·米勒也是英年早逝
    • D、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最早知道简爱们是表亲。

    • A、布里格斯
    • B、圣约翰
    • C、玛丽
    • D、汉娜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伪君子》中聪明伶俐的女仆是()

    • A、欧米尔
    • B、柏奈尔
    • C、道丽娜
    • D、玛丽娅娜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从“员工”表的“姓名”字段中找出名字包含“玛丽”的人,下面哪条select语句正确()。

    • A、Select * from 员工 where 姓名 =’_玛丽_’
    • B、Select * from 员工 where 姓名 =’%玛丽_’
    • C、Select * from 员工 where 姓名 like ‘_玛丽%’
    • D、Select * from 员工 where 姓名 like ‘%玛丽%’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问答题
    请阅读和分析所给的课文,并写出一个完整的教案。(教学对象:初级班;课时:100分钟)  (1)教案的步骤要清晰有序。  (2)①请至少找出两个应教授的语法点,并对其中的一个语法点进行分析和处理。(要求:讲清这个语法点的形式和意义;举出两个同类的例子;设计出一种相应的语法练习题。)  ②请挑出6~8个应教授的重点词语,并对两个常用词语进行分析和处理。(要求:举例说明其用法。)玛丽哭了  罗兰:玛丽,你怎么哭了?病了吗?  玛丽;不是。想家了。因为感到寂寞,心情不好,所以很难过。  罗兰:别难过了。  玛丽:你不想家吗?  罗兰:我也常想家,但是不感到寂寞。  玛丽:我有姐姐,还有弟弟。在家时,我们常常一起玩儿,所以感到寂寞时总想他们。  罗兰:今天晚上礼堂有舞会,我们一起去跳跳舞吧。玩玩儿就好了。  玛丽:什么时候去?  罗兰:吃了晚饭就去吧。你在宿舍等我,我来叫你。  玛丽:好吧。

    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
    教 案 (1)教学目标和要求
    ①理解并掌握动态助词“了”的含义和用法。
    ②要求学生能正确使用语气助词和动态助词。
    (2)教学重点
    ①语法
    动态助词(了2)。
    ②词语
    寂寞、心情、难过、别、感到、觉得、但是、因为、所以、礼堂、跳舞、舞会。
    (3)教学方法
    ①结合语气助词,让学生理解语气助词和动态助词的不同,从而理解动态助词的意义和用法。
    ②运用PPT,运用图片,让学生反复操练。
    (4)教学步骤
    ①组织教学
    点名,和学生聊天,创设课堂良好氛围。
    ②复习旧课
    复习语气助词(了1)的用法。出示PPT,学生做练习。
    组句:
    a.我 昨天 了 骑 去 自行车 书店
    b.今年 来 九月 中国 汉语 我 学 了
    ③学习新课
    a.学习重点词语
    教师领读,学生齐读,点读,正音正字,理解含义。带领学生进行拓展练习,运用词语。
    b.讲解语法
    动态助词“了”从意义和位置上和语气助词“了”做比较,明确动态助词“了”的意义和用法。分别有六种用法:
    第一,S+V+了+A(数量词或者其他词)+O
    例:我买了一本他的书。
    我买一本书了。(错误)
    第二,S+V+了2+O+了1
    例:我买了书了。(我不买了。你别给我买了)
    第三,S+V+了2+O+就+V+了1
    例:我买了书就回家了。
    第四,她去上海旅游了。(正确)(连动句V1+V2+了1)
    她去了上海旅游。(错误)
    组句练习:
    买 我 书店 书 去 了 昨天
    第五,否定式:没(有)+V
    例:我喝了一杯咖啡。
    我没喝咖啡。
    第六,正反疑问句:V+没+V?/V+了没有?
    例:她来没来?/她来了没有?
    结合语言点进行操练,做替换练习,以“了…就”为主,强调不同时间,语气助词的用法。
    例如:看书 睡觉;下课 银行;回家 洗澡
    c.学课文,领读、齐读、点读、轮读,正音正字,体会动态助词和语气助词在课文中的运用。
    d.练习:复述课文,成段表达。
    哭……想家……因为……寂寞……不好……所以……
    别……不……吗?
    也常……但是不感到……
    有……还有……在家时……常常……所以……时……总想……
    今天……有……一起去……就好了……
    吃了……就……
    ④小结
    ⑤布置作业
    抄写生词、课后练习、熟读课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以下哪个陈述是事实陈述?()
    A

    玛丽出轨了

    B

    玛丽背叛了她的丈夫

    C

    玛丽和一个不是她丈夫的男人亲吻了

    D

    玛丽用情不专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伪君子》中聪明伶俐的女仆是()
    A

    欧米尔

    B

    柏奈尔

    C

    道丽娜

    D

    玛丽娅娜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男:你看玛丽,这么冷的天也去教室学习。女:下个星期就要考试了,她能不学习吗?问:女的认为玛丽为什么去教室?
    A

    因为冷

    B

    因为有考试

    C

    因为喜欢学习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