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研究发现,超过1000个小行星经常穿越地球轨道。即使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几乎可以护绿不及,但是由于撞击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应尽可能降低撞击概率。比避免撞击的办法是使用核武器摧毁小行星,因此将核武器存储在空间站以备不时之需是有必要的。科学家的推断会导致如下哪个推论。A.核武器是目前人类可知的唯一组织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方法。 B.空间站应当部署核武器。 C.小行星撞击丢球的事件尚未发生。 D.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极低。 E.除了防止小行星撞击地球,没有理由拒绝使用核武器。

题目
科学家研究发现,超过1000个小行星经常穿越地球轨道。即使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几乎可以护绿不及,但是由于撞击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应尽可能降低撞击概率。比避免撞击的办法是使用核武器摧毁小行星,因此将核武器存储在空间站以备不时之需是有必要的。科学家的推断会导致如下哪个推论。

A.核武器是目前人类可知的唯一组织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方法。
B.空间站应当部署核武器。
C.小行星撞击丢球的事件尚未发生。
D.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极低。
E.除了防止小行星撞击地球,没有理由拒绝使用核武器。

相似考题
更多“科学家研究发现,超过1000个小行星经常穿越地球轨道。即使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几乎可以护绿不及,但是由于撞击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应尽可能降低撞击概率。比避免撞击的办法是使用核武器摧毁小行星,因此将核武器存储在空间站以备不时之需是有必要的。科学家的推断会导致如下哪个推论。”相关问题
  • 第1题:

    “嫦娥二号”与图塔蒂斯小行星由远及近擦身而过,首次实现我国对小行星的飞越探测。 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系的小行星大多数分布于木星和火星的轨道之间,这片地带也被称为“柯伊 伯带”
    B.第一颗小行星的发现者是意大利神父皮亚齐,他将这颗小行星命名为“谷神星”
    C.小行星深空探测可以研究小行星轨道演化的机制,以及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潜在危 险,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D. “嫦娥二号”对图塔蒂斯小行星的成功探测,使中国成为首个探测小行星的国家


    答案:D
    解析:
    在“嫦娥二号”探测图塔蒂斯小行星之前,羑国、欧空局、日本就已经先后 探测过小行星。因此只有D项说法错误。

  • 第2题:

    ①实际上,2012年5月,NASA就曾警告约有4700颗小行星可能对地球产生威胁

    ②尽管科学家在对小行星的防御问题上不断突破陈新,但就目前看来,哪一种方式都还不足以完全有效地防御小行星对地球的撞击

    ③十几个小时后,约半个足球场大的小行星又和地球擦肩而过

    ④陨石坠落俄罗斯造成约1200人受伤

    ⑤其中一颗一旦撞上地球,会对至少一个城市大的范围造成毁灭性打击

    ⑥接二连三的“外星来客”让人类措手不及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④③⑥①⑤②
    B.③①②④⑤⑥
    C.⑤⑥①③④②
    D.④③②⑤⑥①

    答案:A
    解析:
    首先要确定首句,根据选项,③句“十几个小时后”和⑤句“其中一颗”明显不能作为首句,排除B、C项。⑤句中的“其”指代的是①句的“约有4700颗小行星”,所以①在⑤之前,排除D项。故选A。

  • 第3题:

    关于恐龙灭绝原因的猜测,较为流行的观点的是()。

    • A、异常寒冷的冬季
    • B、长年的沙尘暴天气
    • C、小行星撞击地球
    • D、大规模火山活动

    正确答案:C,D

  • 第4题:

    预计2040年2月有1/600的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的暂定编号是()。

    • A、2011 AG5
    • B、2011 XF11
    • C、2012 CL89
    • D、2040 CT3

    正确答案:A

  • 第5题:

    ()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撞击地点位于今天尤卡坦半岛。


    正确答案:6500

  • 第6题:

    第一次物种灭绝是由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的。()


    正确答案:错误

  • 第7题:

    人们关注小行星,是因为小行星与地球的地理环境和人类本身都有密切关系。具体的说,就是小行星曾经多次并可能再次撞击地球。如,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路易斯.阿尔瓦雷斯提出,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引起大爆炸导致了恐龙灭绝。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小行星撞击地球()。

    • A、A 、是不可能的      
    • B、B、有可能,但概率很小
    • C、C、有可能,而且概率很大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单选题
    下列哪种天体变化过程最猛烈?()
    A

    太阳的11年周期变化

    B

    造父变星光变

    C

    超新星爆发

    D

    小行星撞击地球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根据“都灵标准”,预计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时间是()年,撞击概率为()。
    A

    2020,0.033

    B

    2307,0.023

    C

    2594,0.013

    D

    2880,0.003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大约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超过10千米的近地小行星撞击过地球,这次撞击直接导致了()的灭绝。
    A

    三叶虫

    B

    巨猿

    C

    恐龙


    正确答案: A
    解析: 大约2.5亿年前,西伯利亚曾发生过迄今为止地球上规模最大的熔岩爆发,导致95%的动植物毁灭;而大约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超过10千米的近地小行星撞击过地球,这次撞击直接导致了恐龙的灭绝。

  • 第12题:

    判断题
    第一次物种灭绝是由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的。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科学家在研究意大利古比奥地区白垩纪末期地层中的黏土层时发现微量元素铱的含量比其他时期地层陡然增加了30~160倍,之后人们从全球多处地点取样检测都得出同样结论:白垩纪末期地层中铱元素含量异常增高的确是普遍性的。科学家据此推测,在白垩纪末期有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产生的尘埃遮天蔽日,造成地表气候环境巨变,从而导致了恐龙的灭亡。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科学家的推测?

    A.小行星一般由硅、铁类元素构成,巨大的小行星落在地球表面,即使经历漫长岁月也不可能踪迹全无
    B.白垩纪末期的岩层大部分是熔岩冷却形成的火成岩,而由小行星撞击地球产生的尘埃堆积而形成的沉积岩只占地表的很小一部分
    C.铱元素不仅存在于地球外的天体,也存在于地壳内部
    D.发现的恐龙和恐龙蛋化石全部存在于富含铱元素黏土层下的地层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在白垩纪末期有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产生的尘埃遮天蔽日,造成地表气候环境巨变,从而导致了恐龙的灭亡。即小行星的撞击导致了恐龙的灭亡。
    论据:白垩纪末期地层中铱元素含量异常增高的确是普遍性的。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一方面指出小行星由“硅、铁”等元素构成,说明论据中“地层中的铱元素”可能不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的,另一方面该项指出如果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则不可能踪迹全无,也说明“地层中的铱元素”可能不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的,具有削弱作用。
    B项:削弱论点。由小行星撞击地球产生的尘埃堆积而成的沉积岩只占地表的很小一部分,说明小行星撞击地球,不能产生尘埃遮天蔽日的情况,从而削弱了小行星撞击地球产生的影响,具有削弱作用。
    C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指出铱元素也存在于地壳内部,说明论据中“地层中的铱元素”可能不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的,而是地壳内部的某种变化,具有削弱作用。
    D项:无关选项。恐龙和恐龙蛋化石所处的具体位置与论点讨论的恐龙灭绝的原因没有直接的相关性,论题不一致,排除。
    第四步,强度比较。
    A项和C项,只是提出了论点不成立的可能性,而B项明确指出不可能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的“地层中的铱元素陡增”,削弱方式更为直接,力度更强。
    因此,选择B选项。

  • 第14题:

    美国天文学家发出警告,称一颗足以将整个欧洲瞬间毁灭的巨大小行星正日夜兼程地朝地球方向飞来,根据它现在的飞行轨迹,科学家认为它很可能在2014年3月21日与地球相撞。不过科学家称,它撞击地球的概率比中六合彩的机会稍高,但又比在浴缸中淹死的机会稍低。 由这段文字可知:()

    • A、中六合彩的概率,低于浴缸中淹死的概率
    • B、中六合彩的概率,高于在浴缸中淹死的概率
    • C、中六合彩的概率与在浴缸中淹死的概率基本相同
    • D、中六合彩的概率与在浴缸中淹死的概率不具可比性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下列哪种天体变化过程最猛烈?()

    • A、太阳的11年周期变化
    • B、造父变星光变
    • C、超新星爆发
    • D、小行星撞击地球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预计2040年2月有1/600的可能撞击地球的那颗小行星的大小是()。

    • A、3-5米
    • B、20-30米
    • C、150米左右
    • D、约1200米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直径超过一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会造成全球灾难。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8题:

    与地球相比,月球更容易受到小行星的撞击()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巨型流星撞击海洋也能_____海啸,但这种情况较为_____。曾发现小行星撞击痕迹的科学家表示,35亿年前的小行星撞击引发的大海啸曾经____整个地球。将上列横线部分选择正确的答案()。

    • A、引起;稀少;淹没
    • B、引发;罕见;吞噬
    • C、爆发;稀有;吞没
    • D、暴发;少见;湮灭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多选题
    关于恐龙灭绝原因的猜测,较为流行的观点的是()。
    A

    异常寒冷的冬季

    B

    长年的沙尘暴天气

    C

    小行星撞击地球

    D

    大规模火山活动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某科学家在研究意大利古比奥地区白垩纪末期地层中的黏土层时,发现微量元素铱的含量比其他时期地层陡然增加了30~160倍,之后人们从全球多处地点取样检测都得出同样结论:白垩纪末期地层中铱元素含量异常增高的确是普遍性的。科学家据此推测,在白垩纪末期有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产生的尘埃遮天蔽日,造成地表气候环境巨变,从而导致了恐龙的灭亡。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科学家的推测?
    A

    小行星一般由硅、铁类元素构成,巨大的小行星落在地球表面,即使经历漫长岁月也不可能踪迹全无

    B

    白垩纪末期的岩层大部分是熔岩冷却形成的火成岩,而由小行星撞击地球产生的尘埃堆积而成的沉积岩只占地表的很小一部分

    C

    铱元素不仅存在于地球外的天体,也存在于地壳内部

    D

    已发现的恐龙和恐龙蛋化石全部存在于富含铱元素的黏土层下的地层中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预计2040年2月有1/600的可能撞击地球的那颗小行星的大小是()。
    A

    3-5米

    B

    20-30米

    C

    150米左右

    D

    约1200米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撞击地点位于今天尤卡坦半岛。

    正确答案: 6500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