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A
解析:
更多“长管并联管段1、2,两管段直径相等d1 =d2,沿程阻力系数相等,长度ι1=2ι2,两管段的流量比Q1/ Q2为: (A) 0.71 (B) 0.50 (C) 1.41 (D) 2.00”相关问题
  • 第1题:

    并联管道1、2.如图20所示。两管的直径相同,沿程阻力系数相同,长度L2=3L1,通过的流量之间的关系为( )。

    A、Q1=Q2
    B、Q1=1.5Q2
    C、Q1=1.73Q2
    D、Q1=3Q2

    答案:C
    解析:
    根据并联管路的特征

  • 第2题:

    图示长管并联管段1、2,两管段直径相等(d1=d2),沿程阻力系数相等,长度l1=2l2。两管段的流量比Q1/Q2为:

    A. 0. 71
    B. 0. 50
    C. 1. 41
    D. 2. 00

    答案:A
    解析:
    0.707

  • 第3题:

    作用水头相同的两管道1、2,两管的直径d1=2d2,沿程阻力系数相同,长度相同, 不计局部损失,则通过的流量关系为( )。

    A. Q1=Q2 B. Q1=2.64Q2 C.Q1=5.66Q2 D. Q1=6.14Q2


    答案:C
    解析:

  • 第4题:

    图6-22中,并联管道1、2,两管的直径相同,不计局部损失,沿程阻力系数相同, 长度l2=2l1。通过的流量为( )。

    A. Q1=0.5Q2 B. Q1=Q2 C. Q1=1.4Q2 D. Q1=2Q2


    答案:C
    解析:

  • 第5题:

    长度相等、比阻分别为A和4A的两条管段并联,如果用一条长度相等的管段替换并联管段,要保证总流量相等时水头损失相等,等效管段的比阻等于( )。

    A.0.4A
    B.0.44A
    C.1.2A
    D.2.5A

    答案:B
    解析:

  • 第6题:

    并联长管1、2,两管径相同,沿程阻力系数相同,长度l2=3l1,两者流量之比为:

    A. Q1=Q2
    B. Q1=1.5Q2
    C. Q1=3Q2
    D. Q1=1.73Q2

    答案:D
    解析:
    提示 并联管路中,管径、沿程阻力系数和水头损失均相同,长度l2 =3l1,则

  • 第7题:

    两水池水面高差H=25m,用直径d1=d2=300mm,长l1=400m,l2=l3=300m,直径d3=400mm,沿程阻力系数0. 03的管段连接,如图所示。不计局部水头损失,各管段流量应为多少?


    A. Q1=238L/s,Q2= 78L/s,Q3= 160L/s
    B. Q1=230L/s,Q2=75L/s,Q3= 154L/s
    C. Q1=228L/s,Q2=114L/s,Q3= 114L/s
    D.以上都不正确

    答案:A
    解析:

  • 第8题:

    下列关于通风空调系统管段的沿程阻力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沿程阻力与沿程阻力系数成正比
    • B、沿程阻力与管段长度成正比
    • C、沿程阻力与管内平均流速成正比
    • D、沿程阻力与管径成反比

    正确答案:C

  • 第9题:

    两根长度相同、沿程阻力系数相同的并联管道,其中管道直径之比d1/d2=2,并联管分流点与汇流点之间的水头损失相同,则两管的通过流量之比Q1/Q2为()

    • A、4.0
    • B、8.0
    • C、6.565
    • D、5.656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关于管段的沿程阻力,下列()是错误的。

    • A、沿程阻力和沿程阻力系数成正比
    • B、沿程阻力和管段长度成正比
    • C、沿程阻力与管径成反比
    • D、沿程阻力与管内平均流速成反比

    正确答案:D

  • 第11题:

    长管并联管道各并联管段的()

    • A、水头损失相等
    • B、水力坡度相等
    • C、总能量损失相等
    • D、通过流量相等

    正确答案:A

  • 第12题:

    单选题
    两管道1,2并联,沿程阻力系数、长度均相等,不考虑局部损失,管道流量Q1=2Q2,则两管的管径关系为(  )。[2016年真题]
    A

    d1=d2

    B

    d1=1.32d2

    C

    d1=2d2

    D

    d1=5.66d2


    正确答案: B
    解析:
    并联管路阻力相等,因此对于并联管路1和2,有S1Q12=S2Q22;因为管道流量Q1=2Q2,得S2=4S1;又因为阻抗S=8λl/(gπ2d5),沿程阻力系数λ、长度l均相等,则S2/S1=(d15/d25)=4,d15=4d25,则d1=1.32d2

  • 第13题:

    如图所示,长管并联管段1、2,两管段直径相等d1=d2,沿程阻力系数相等,长度l1=2l2。两管段的流量比Q1/Q2为:


    A. 0. 71
    B. 0. 50
    C. 1. 41
    D. 2. 00

    答案:A
    解析:
    提示 并联管道流量与阻抗平方根成反比,

  • 第14题:

    图示长管并联管段1、2,两管段长度I相等,直径d1=2d2,沿程阻力系数相等,则两管 段的流量比Q1/Q2为:


    A. 8. 00
    B. 5. 66
    C. 2. 83
    D. 2. 00

    答案:B
    解析:

  • 第15题:

    两根长度相同、沿程阻力系数相同的并联管道,其中管道直径之比,并联管分流点与汇流点之间的水头损失相同,则两管的通过流量之比Q1/Q2为:

    A. 4.0
    B. 8. 0
    C. 6. 565
    D. 5. 656

    答案:A
    解析:
    提示:并联管流量之比与阻抗平方根成反比,

  • 第16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无分支串联长管的流动特征是( )。

    A.各管段流量不相等
    B.各管段测压管水头差不等于各管段沿程水头损失
    C.各管段流量相等,但测压管水头线不代表总能头线
    D.各管段流量相等,且总水头损失等于各管段水头损失之和

    答案:D
    解析:

  • 第17题:

    有一管材、管径相同的并联管路(见图),已知通过的总流量为0.08m3/3,管径d1=d2= 200mm,管长l1=400mm,l2=800mm,沿程损失系数λ1=λ2=0.035,求管中流量Q1和Q2?

    A. Q1=0.047m3/s,Q2=0.033m3/s
    B. Q1=0.057m3/s,Q2=0.023m3/s
    C. Q1=0.050m3/s,Q2=0.040m3/s
    D.Q1=0.050m3/s,Q2=0.020m3/s


    答案:A
    解析:
    提示 并联管路的计算原理是能量方程和连续性方程,可知:

  • 第18题:

    并联长管1、2,两管管径相同,沿程阻力系数相同,长度l2=3l1,通过两管的流量比为( )。
    A Q1=Q2
    B Q1=1.5Q2
    C Q1=3Q2
    D Q1=1.73Q2


    答案:D
    解析:

  • 第19题:

    长度相等、管道比阻分别为S01和S02=4S01的两条管段并联,如果用一条长度相同的管段替换并联管道,要保证总流量相等时水头损失相等,等效管段的比阻等于(  )。

    A.2.5S02
    B.0.8S02
    C.0.44S01
    D.0.56S01

    答案:C
    解析:
    在两节点之间并接两根以上管段的管路称为并联管路。在并联管道中,H=S01LQ12=S02LQ22,S02=4S01。可知Q1=2Q2,替换管道后,H=SL(Q1+Q2)2=9SLQ22,H=4S01LQ22。可得:9S=4S01,S=0.44S01。

  • 第20题:

    并联管段1、2,长度相等,d1=2d2,沿程阻力系数相等,不计局部损失,则管段流量比Q1/Q2为()。

    • A、8.00
    • B、5.66
    • C、2.83
    • D、2.00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关于管段的沿程阻力,下列哪条是错误的描述?()

    • A、沿程阻力与沿程阻力系数成正比
    • B、沿程阻力与管段长度成正比
    • C、沿程阻力与管径成反比
    • D、沿程阻力与管内平均流速成正比。

    正确答案:D

  • 第22题:

    作用水头相同的两管道1、2,两管的直径d1=2d2,沿程阻力系数相同,长度相同,不计局部损失,则通过的流量关系为()。

    • A、Q1=Q2
    • B、Q1=2.64Q2
    • C、Q1=5.66Q2
    • D、Q1=6.14Q2

    正确答案:C

  • 第23题:

    单选题
    并联管段1、2,长度相等,d1=2d2,沿程阻力系数相等,不计局部损失,则管段流量比Q1/Q2为()。
    A

    8.00

    B

    5.66

    C

    2.83

    D

    2.00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