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进行强夯试验时,需观测强夯在地基土中引起的孔隙水压力的增长和消散规律,以下测压计中合适的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采用强夯法处理黄土地基时,正确的做法是(  )。

    A.强夯施工前应在现场进行试夯
    B.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可不必考虑土层的天然含水量
    C.在强夯土层表面可以再设置一定厚度的灰土垫层
    D.强夯过的土层宜立即测试其地基承载力

    答案:A,C
    解析: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需考虑土层的天然含水量;强夯过的土层也会膨胀或反弹,所以不宜立即测试其地基承载力。

  • 第2题:

    关于强夯法地基处理,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为减小强夯施工对邻近房屋结构的有害影响,强夯施工场地与邻近房屋之间可设置隔振沟
    B、强夯的夯点布置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
    C、强夯法处理砂土地基时,两遍点夯之间的时间间隔必须大于7d
    D、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与加固范围内地基土的性质有关

    答案:C
    解析:
    A项,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条文说明第6.3.1条规定,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黏性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第6.3.10条规定,当强夯施工所引起的振动和侧向挤压对临近建构筑物产生不利影响时,应设置监测点,并采取挖隔振沟等隔振或防振措施。
    B项,根据第6.3.3条第6款规定,强夯法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为基底下设计处深度的1/2~2/3,且不应小于3m。
    C项,根据第6.3.3条第4款规定,强夯法地基处理时,两遍夯击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间隔时间取决于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当缺少实测资料时,可根据地基土的渗透性确定,对于渗透性较差的黏性土地基,间隔时间不应少于(2~3)周;对于渗透性好的地基可连续夯击。
    D项,根据第6.3.3条条文说明规定,实际上影响有效加固深度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夯锤重和落距以外,夯击次数、锤底单位压力、地基土性质、不同土层的厚度和埋藏顺序以及地下水位等都与加固深度有着密切关系。

  • 第3题:

    地基强夯定额中夯点数是指夯的()夯点数。

    • A、最终
    • B、实际
    • C、计算
    • D、双方确定

    正确答案:A

  • 第4题:

    泥质土不宜用强夯法进行地基处理。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采用强夯法处理软土地基时,应在地基中设置()。

    • A、竖向位移观测
    • B、竖向排水体
    • C、水平位移观测
    • D、缓冲层

    正确答案:B

  • 第6题:

    下述对强夯置换法的叙述中()不正确。()

    • A、强夯置换法一般需对一个夯点进行多次夯击
    • B、回填的填料一般为砂石钢碴等硬粒料
    • C、密实墩体与桩间土共同承担荷载
    • D、对较硬的黏性土采用强夯置换法时,处理效果更佳

    正确答案:D

  • 第7题:

    单选题
    关于强夯法地基处理,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2013年真题]
    A

    为减小强夯施工对邻近房屋结构的有害影响,强夯施工场地与邻近房屋之间可设置隔振沟

    B

    强夯的夯点布置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

    C

    强夯法处理砂土地基时,两遍点夯之间的时间间隔必须大于7d

    D

    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与加固范围内地基土的性质有关


    正确答案: D
    解析:
    A项,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条文说明第6.3.10条规定,当强夯施工所引起的振动和侧向挤压对临近建构筑物产生不利影响时,应设置监测点,并采取挖隔振沟等隔振或防振措施。
    B项,根据第6.3.3条第6款规定,强夯法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为基底下设计处深度的1/2~2/3,且不应小于3m。
    C项,根据第6.3.3条第4款规定,强夯法地基处理时,两遍夯击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间隔时间取决于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当缺少实测资料时,可根据地基土的渗透性确定,对于渗透性较差的黏性土地基,间隔时间不应少于2~3)周;对于渗透性好的地基可连续夯击。
    D项,根据条文说明第6.3.3条规定,实际上影响有效加固深度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夯锤重和落距以外,夯击次数、锤底单位压力、地基土性质、不同土层的厚度和埋藏顺序以及地下水位等都与加固深度有着密切关系。

  • 第8题:

    单选题
    在确定强夯法处理地基的夯点夯击次数时,不用考虑下列哪项因素?()
    A

    土中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

    B

    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

    C

    夯坑周围地面的隆起程度

    D

    夯击形成的夯坑深度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强夯法两遍夯击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隔,间隔时间取决于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对于砂性土,孔隙水压力的峰值出现在夯完的瞬间,消散时间钓为()min,可连续夯击。()
    A

    1~2

    B

    3~4

    C

    8~10

    D

    15~18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的夯击能特别大,能给地基以冲击能和振动,其对地基土的作用是(  )。
    A

    提高地基土的强度

    B

    提高地基土的压缩性

    C

    如果地基土是湿陷性黄土能消除其湿陷性

    D

    改善地基土抵抗液化的能力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6.1.2条规定,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黏性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强夯置换法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与软塑~流塑的黏性土地基上对变形控制要求不严格的工程。强夯法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能量,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降低其压缩性,改善地基性能。使深层地基得到加固,消除液化消除湿陷性,减少地基沉降量。

  • 第11题:

    单选题
    当采用强夯法施工时,两遍夯击之间的时间间隔的确定主要依据是()。
    A

    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

    B

    夯击设备的起落时间

    C

    土压力的恢复时间

    D

    土中有效应力的增长时间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当采用强夯法施工时,两遍夯击之间的时间间隔的确定主要依据是()
    A

    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述对强夯置换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强夯置换法一般需对一个夯点进行多次夯击
    B.回填的填料一般为砂石、钢渣等硬粒料
    C.密实墩体与桩间土共同承担荷载
    D.对较硬的黏性土采用强夯置换法时,处理效果更佳

    答案:D
    解析:

  • 第14题:

    进行强夯试验时,需观测强夯在地基土中引起的孔隙水压力的增长和消散规律,以下测压计中合适的有( )。
    A.电阻应变式测压计 B.立管式测压计
    C.水压式测压计 D.钢弦应变式测压计


    答案:A,D
    解析:
    强夯在地基土中引起的孔隙水压力的增长和消散规律需要动态观测,电阻应变式与钢弦应变式测压计都连接有电缆、信号线和读出设备,可进行实时记录;立管式和水压式测压计不宜做动态观测,难以反映瞬间孔隙水压力的变化。

  • 第15题:

    下列()选项不宜采用管式孔隙水压力计。

    • A、观测弱透水层的稳定水位
    • B、观测排水固结处理地基时的孔隙水压力
    • C、观测强夯法处理地基时的孔隙水压力
    • D、作为观测孔观测抽水试验的水位下降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在确定强夯法处理地基的夯点夯击次数时,不用考虑下列哪项因素?()

    • A、土中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
    • B、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
    • C、夯坑周围地面的隆起程度
    • D、夯击形成的夯坑深度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采用强夯法处理黄土地基时,下列()不正确。()

    • A、强夯施工前应在现场进行试夯
    • B、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可不必考虑土层的天然含水量
    • C、在强夯土层表面可以再设置一定厚度的灰土垫层
    • D、强夯过的土层不宜立即测试其地基承载力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强夯法两遍夯击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隔,间隔时间取决于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对于砂性土,孔隙水压力的峰值出现在夯完的瞬间,消散时间钓为()min,可连续夯击。()

    • A、1~2
    • B、3~4
    • C、8~10
    • D、15~18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单选题
    下述对强夯置换法的叙述中()不正确。()
    A

    强夯置换法一般需对一个夯点进行多次夯击

    B

    回填的填料一般为砂石钢碴等硬粒料

    C

    密实墩体与桩间土共同承担荷载

    D

    对较硬的黏性土采用强夯置换法时,处理效果更佳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强夯法两遍夯击之间的时间间隔视土质而定,对于透水性差的黏土地基,两遍之间的间隔时间由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快慢控制,间隔时间不应少于()周。
    A

    1

    B

    2

    C

    3~4

    D

    5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下列( )选项不宜采用立管式孔隙水压力计。
    A

    观测弱透水层的稳定水位

    B

    观测排水固结处理地基时的孔隙水压力

    C

    观测强夯法处理地基时的孔隙水压力

    D

    作为观测孔观测抽水试验的水位下降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在强夯法施工中,两遍夯击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在下列叙述中,关于间隔时间的说明,()是正确的。
    A

    间隔时间取决于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

    B

    间隔时间取决于超重设备的起吊时间

    C

    对于渗透性较差的粘性土地基的间隔时间,应不小于3~4周

    D

    当缺少实测资料时,可根据地基土的渗透性确定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不宜采用管式孔隙水压力计。
    A

    观测弱透水层的稳定水位

    B

    观测排水固结处理地基时的孔隙水压力

    C

    观测强夯法处理地基时的孔隙水压力

    D

    作为观测孔观测抽水试验的水位下降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