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岩溶发育的场地拟建一栋八层住宅楼,下列哪些情况可不考虑岩溶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  ) A、溶洞被密实的碎石土充填满,地下水位基本不变化 B、基础底面以下为软弱土层,条形基础宽度5倍深度内的岩土交界面处的地下水位随场地临近河流水位变化而变化 C、洞体为基本质量等级Ⅰ级岩体,顶板岩石厚度大于洞跨 D、基础底面以下土层厚度大于独立基础宽度的3倍,且不具备形成土洞或其他地面变形的条件

题目
在一岩溶发育的场地拟建一栋八层住宅楼,下列哪些情况可不考虑岩溶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  )

A、溶洞被密实的碎石土充填满,地下水位基本不变化
B、基础底面以下为软弱土层,条形基础宽度5倍深度内的岩土交界面处的地下水位随场地临近河流水位变化而变化
C、洞体为基本质量等级Ⅰ级岩体,顶板岩石厚度大于洞跨
D、基础底面以下土层厚度大于独立基础宽度的3倍,且不具备形成土洞或其他地面变形的条件

相似考题
更多“在一岩溶发育的场地拟建一栋八层住宅楼,下列哪些情况可不考虑岩溶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  ) ”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不具备形成土洞条件的岩溶地区,遇下列( )种情况时,可不考虑岩溶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
    A.基础底面以下的土层厚度大于1. 5倍独立基础底宽
    B.基础底面以下的土层厚度大于3. 0倍独立基础底宽
    C.基础底面以下的土层厚度大于3. 0倍条形基础底宽
    D.基础底面以下的土层厚度大于6.0倍条形基础底宽


    答案:B,D
    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 —2001) (2009年版)第5. 1. 10条,基础底面以下的土层厚度大于3. 0倍独立基础底宽,基础底面以下的土层厚度大于6. 0倍条形基础底宽时,可不考虑岩溶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

  • 第2题:

    在不具备形成土洞条件的岩溶地区,遇下列( )种情况可不考虑岩溶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

    A.基础底面以下的地层厚度大于1.5倍独立基础底宽
    B.基础底面以下的地层厚度大于3.0倍独立基础底宽
    C.基础底面以下的地层厚度大于3.0倍条形基础底宽
    D.基础底面以下的地层厚度大于6.0倍条形基础底宽

    答案:B,D
    解析:
    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5.1.10条。

  • 第3题:

    在一岩溶发育的场地拟建一栋六层住宅楼,可不考虑岩溶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的是()。

    • A、溶洞被密实的碎石土充填满,地下水位基本不变化
    • B、基础底面以下为软弱土层,条形基础宽度5倍深度内的岩土交界面处的地下水位随场地临近河流水位变化而变化
    • C、洞体为基本质量等级Ⅱ级岩体,顶板岩石厚度小于洞跨
    • D、基础底面以下土层厚度大于独立基础宽度的3倍,且不具备形成土洞或其他地面变形的条件

    正确答案:A,D

  • 第4题:

    山区(包括丘陵地带)地基的设计,应考虑()因素。

    • A、建筑地基的不均匀性
    • B、岩溶、土洞的发育程度
    • C、建设场区内,在自然条件下,有无滑坡现象,有无断层破碎带
    • D、地面上、地下水对建筑地基和建设场区的影响
    • E、地基土土质情况

    正确答案:A,B,C,D

  • 第5题: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规定,下述关于岩溶与土洞对天然地基稳定性的影响论述中,何项是正确的?()

    • A、基础位于微风化硬质岩石表面时,对于宽度小于1m的竖向溶蚀裂隙和落水洞近旁地段,可不考虑其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当在岩体中存在倾斜软弱结构面时,应进行地基稳定性验算
    • B、岩溶地区,当基础底面以下的土层厚度大于三倍独立基础底宽,或大于六倍条形基础底宽时,可不考虑岩溶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
    • C、微风化硬质岩石中,基础底面以下洞体顶板厚度接近或大于洞跨,可不考虑溶洞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
    • D、基础底面以下洞体被密实的沉积物填满,其承载力超过150kPa,且无被水冲蚀的可能性时,可不考虑溶洞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

    正确答案:C

  • 第6题:

    某场地岩溶形态为岩溶化裂隙,裂隙连通性差,裂隙中有水流,该岩溶按发育强度分级为()。

    • A、岩溶强烈发育
    • B、岩溶中等发育
    • C、岩溶弱发育
    • D、岩溶微弱发育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岩溶及其发育条件和影响因素,岩溶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


    正确答案:⑴岩溶,又称喀斯特,是指以石灰岩、白云岩等碳酸盐类为主的可溶性岩层受水的化学和物理作用产生的沟槽、裂隙和空洞,以及由于空洞顶板塌落使地表产生陷穴、洼地等特殊的地貌形态和地质作用的总称。
    ⑵可溶性岩体、具溶蚀力的水及水的循环交替条件是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
    ⑶影响岩溶发育的因素有:
    ①气候因素。
    ②地形地貌条件。
    ③地质构造。
    ④植被和土壤。
    ⑷岩溶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在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如有溶洞、暗河等,在附加荷载或振动作用下,溶洞顶板有可能坍塌,使地基突然下沉。
    ②溶洞、溶槽、石芽、漏斗等岩溶形态造成基岩面起伏较大,或者有软土分布,使地基不均匀下沉。
    ③基础埋置在基岩上,其附近有溶沟、竖向岩溶裂隙、落水洞等,有可能使基础下岩层沿倾向上述临空面的软弱结构面产生滑动。
    ④基岩和上覆土层内,由于岩溶地区较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易产生新的工程地质问题,造成地基恶化。

  • 第8题:

    根据岩溶发育的特点,岩溶地区可能遇上()等几种地基。

    • A、漏斗地基
    • B、溶洞地基
    • C、土洞地基
    • D、湿陷性土地基
    • E、石芽地基

    正确答案:B,C,E

  • 第9题: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岩溶发育区不应做建筑场地

    B

    岩溶发育区一定会形成土洞

    C

    岩溶区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应穿过表层岩溶发育带,但一般不宜超过5m

    D

    岩溶是由具有溶解能力的流动水的溶(侵)蚀作用形成的


    正确答案: C
    解析:
    D项,岩溶是在可溶性岩石在水的溶(侵)蚀作用下,产生的各种地质作用、形态和现象的总称。A项,岩溶发育区在经过技术处理后可以作为建筑场地;B项,土洞存在的地方一定会形成岩溶,反之不成立;C项,岩溶区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应穿过表层岩溶发育带的深度超过5m。

  • 第10题:

    多选题
    关于地质构造对岩溶发育的影响,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2011年真题]
    A

    向斜轴部比背斜轴部的岩溶要发育

    B

    压性断裂区比张性断裂区的岩溶要发育

    C

    岩层倾角陡比岩层倾角缓岩溶要发育

    D

    新构造运动对近期岩溶发育影响最大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根据《工程地质手册》(第五版)第636、637页规定,A项,向斜轴部比背斜轴部的岩溶要发育;C项,倾斜或陡倾斜的岩层,一般岩溶发育都比较强烈;水平或缓倾斜的岩层,当上覆或下伏非可溶性岩层时,岩溶发育较弱;D项,在新构造运动中,地壳强烈上升地区,岩溶以垂直方向发育为主;地壳相对稳定地区,岩溶以水平方向发育为主;地壳下降地区,既有水平发育又有垂直发育,岩溶发育比较复杂。

  • 第11题:

    单选题
    对于非重大或安全等级属二、三类的建筑物,下列(  )情况可不考虑岩溶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
    A

    基底以下的土层厚度小于3b(对独立基础)或小于6b(对条形基础)

    B

    洞体被密实沉积物填实,且无被水冲蚀的可能

    C

    岩溶水通道堵塞

    D

    微风化硬质岩石中,洞顶板厚度小于洞跨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第5.1.10条规定,当地基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对二级和三级工程可不考虑岩溶稳定性的不利影响:①基础底面以下土层厚度大于独立基础宽度的3倍或条形基础宽度的6倍,且不具备形成土洞或其他地面变形的条件;②基础底面与洞体顶板间岩土厚度虽小于本条第1款的规定,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a.洞隙或岩溶漏斗被密实的沉积物填满且无被水冲蚀的可能;b.洞体为基本质量等级为Ⅰ级或Ⅱ级岩体,顶板岩石厚度大于或等于洞跨;c.洞体较小,基础底面大于洞的平面尺寸,并有足够的支承长度;d.宽度或直径小于1.0m的竖向洞隙、落水洞近旁地段。

  • 第12题:

    单选题
    某场地岩溶形态的岩溶化裂隙,裂隙连通性差,裂缝中有水流,该岩溶按发育强度分级为()。
    A

    岩溶强烈发育

    B

    岩溶中等发育

    C

    岩溶弱发育

    D

    岩溶微弱发育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关于地质构造对岩溶发育的影响,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向斜轴部比背斜轴部的岩溶要发育
    B、压性断裂区比张性断裂区的岩溶要发育
    C、岩层倾角陡比岩层倾角缓岩溶要发育
    D、新构造运动对近期岩溶发育影响最大

    答案:A,C,D
    解析:
    根据《铁路工程技术手册》第374页的相关内容规定,在褶皱发育地区,因背斜轴部张性节理发育,地下水顺节理下渗,并向两翼运动,岩溶的形态以垂直方向为主。而在向斜轴部,虽然裂隙多呈闭合状态,但地下水多汇集于此,所以岩溶亦较发育。对于单斜地层来说,岩溶一般顺层发育,且倾角斗的比倾角缓的相对发育的多。新构造的影响,地壳构造的影响:地壳的上升、下降、相对稳定运动的性质、幅度、速度和波及范围,控制着水循环交替条件及其变化趋势,从而强烈的控制着岩溶发育的类型、规模、速度、空间分布及岩溶作用的变化趋势。

  • 第14题: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规定,下述关于岩溶与土洞对天然地基稳定性的影响论述中,何项是不正确的?
    (A)基础位于微风化硬质岩石表面时,对于宽度小于lm的竖向溶蚀裂隙和落水洞近旁地段,可不考虑其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当在岩体中存在倾斜软弱结构面时,应进行地基稳定性验算
    (B)岩溶地区,当基础底面以下的土层厚度大于三倍独立基础底宽,或大于六倍条形基础底宽时,可不考虑岩溶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
    (C)微风化硬质岩石中,基础底面以下洞体顶板厚度接近或大于洞跨,可不考虑溶洞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
    (D)基础底面以下洞体被密实的沉积物填满,其承载力超过150kPa,且无被水冲蚀的可能性时,可不考虑溶洞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6.5.3条,A正确;
    6.5.2条:在岩溶地区,当基础底面以下的土层厚度大于三倍独立基础底宽,或大于六倍条形基础底宽,且在使用期间不具备形成土洞的条件时,可不考虑岩溶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B不正确;
    6.5.4条第3款,C正确;
    6.5.4条第1款,D正确。

  • 第15题:

    什么是岩溶混合溶蚀效应?对岩溶发育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两种分别已经饱和的溶液,不再具有溶蚀能力;但这两种溶液混合以后,可以重新具有溶蚀能力。所以断裂带或节理裂隙汇合点岩溶特别发育,河谷侧向常能形成大型水平岩溶带。

  • 第16题:

    某场地岩溶形态的岩溶化裂隙,裂隙连通性差,裂缝中有水流,该岩溶按发育强度分级为()。

    • A、岩溶强烈发育
    • B、岩溶中等发育
    • C、岩溶弱发育
    • D、岩溶微弱发育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下列()情况下可不考虑岩溶场地中溶洞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

    • A、溶洞被密实的沉积物填满且无被水冲蚀的可能性
    • B、溶洞顶板为均质红黏土层,厚度大于基础宽度
    • C、基础尺寸大于2.0m,且具有一定刚度
    • D、溶洞顶板岩石坚固完整,其厚度接近或大于洞跨

    正确答案:A,D

  • 第18题:

    对碳酸盐地区、有岩溶与土洞现象存在时,下述()说法不正确。()

    • A、独立基础下土层厚度大于基础宽度的3倍时,可不考虑岩溶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
    • B、基础底面存在面积小于25%的垂直洞隙,但基底岩石面积满足上部荷载要求时,可不考虑岩溶的影响
    • C、对溶洞被密实的沉积物填满、承载力超过150kPa,且无被水冲蚀可能性时,可不考虑岩溶的影响
    • D、对岩溶水通道堵塞,有可能造成暂时性淹没的地段,未经处理不宜作为建筑地基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什么是岩溶和土洞?岩溶和土洞的形成条件是什么?岩溶地基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岩溶是指地表水或底下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侵蚀、溶蚀而产生的一系列地质现象的总称。
    土洞则是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土层溶蚀、冲刷产生的空洞。
    岩溶形成的条件:(1)岩石的可溶性(2)岩石的透水性(3)水的溶蚀性(4)水的流动性土洞的形成主要蚀潜蚀作用导致的。
    岩溶地基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挖填、跨盖、灌注加固、桩基、合理疏导水和气、绕避、强夯等。

  • 第20题:

    多选题
    在一岩溶发育的场地拟建一栋八层住宅楼,下列哪些情况可不考虑岩溶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  )[2011年真题]
    A

    溶洞被密实的碎石土充填满,地下水位基本不变化

    B

    基础底面以下为软弱土层,条形基础宽度5倍深度内的岩土交界面处的地下水位随场地临近河流水位变化而变化

    C

    洞体为基本质量等级Ⅰ级岩体,顶板岩石厚度大于洞跨

    D

    基础底面以下土层厚度大于独立基础宽度的3倍,且不具备形成土洞或其他地面变形的条件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5.1.10条规定,当地基属下列条件之一时,对二级和三级工程可考虑岩溶稳定性的不利影响:
    BD两项,①基础底面以下土层厚度大于独立基础宽度3或条形基础宽度的6倍,且不具备形成土洞或其他地面变形的条件
    AC两项,②基础底面与洞体顶板间岩土厚度虽小于本条第1款的规定,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a.洞隙或岩溶漏斗被密实的沉积物填满且无被水冲蚀的可能;b.洞体为基本质量等级为一级或二级岩体,顶板岩石厚度大于或等于洞跨;c.洞体较小,基础底面大于洞的平面尺寸,并有足够的支承长度;d.宽度或直径小于1.0m的竖向洞隙、落水洞近旁地段。

  • 第21题:

    多选题
    在一岩溶发育的场地拟建一栋六层住宅楼,可不考虑岩溶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的是()。
    A

    溶洞被密实的碎石土充填满,地下水位基本不变化

    B

    基础底面以下为软弱土层,条形基础宽度5倍深度内的岩土交界面处的地下水位随场地临近河流水位变化而变化

    C

    洞体为基本质量等级Ⅱ级岩体,顶板岩石厚度小于洞跨

    D

    基础底面以下土层厚度大于独立基础宽度的3倍,且不具备形成土洞或其他地面变形的条件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某场地岩溶形态为岩溶化裂隙,裂隙连通性差,裂隙中有水流,该岩溶按发育强度分级为()。
    A

    岩溶强烈发育

    B

    岩溶中等发育

    C

    岩溶弱发育

    D

    岩溶微弱发育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岩溶及其发育条件和影响因素,岩溶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

    正确答案: ⑴岩溶,又称喀斯特,是指以石灰岩、白云岩等碳酸盐类为主的可溶性岩层受水的化学和物理作用产生的沟槽、裂隙和空洞,以及由于空洞顶板塌落使地表产生陷穴、洼地等特殊的地貌形态和地质作用的总称。
    ⑵可溶性岩体、具溶蚀力的水及水的循环交替条件是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
    ⑶影响岩溶发育的因素有:
    ①气候因素。
    ②地形地貌条件。
    ③地质构造。
    ④植被和土壤。
    ⑷岩溶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在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如有溶洞、暗河等,在附加荷载或振动作用下,溶洞顶板有可能坍塌,使地基突然下沉。
    ②溶洞、溶槽、石芽、漏斗等岩溶形态造成基岩面起伏较大,或者有软土分布,使地基不均匀下沉。
    ③基础埋置在基岩上,其附近有溶沟、竖向岩溶裂隙、落水洞等,有可能使基础下岩层沿倾向上述临空面的软弱结构面产生滑动。
    ④基岩和上覆土层内,由于岩溶地区较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易产生新的工程地质问题,造成地基恶化。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