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桩基抗震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A. 7度时,一般单层厂房可不进行桩基抗震承载力验算 B. 8度时,一般单层厂房可不进行桩基抗震承载力验算 C. 7度和8度时,不超过8层且高度在25m以下的民用框架房屋可不进行桩基抗震承载力验算 D.非液化土中低承台桩基,单桩的竖向和水平抗震承载力特征值,平均比非抗震设计时降低了 25%

题目
下列关于桩基抗震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A. 7度时,一般单层厂房可不进行桩基抗震承载力验算
B. 8度时,一般单层厂房可不进行桩基抗震承载力验算
C. 7度和8度时,不超过8层且高度在25m以下的民用框架房屋可不进行桩基抗震承载力验算
D.非液化土中低承台桩基,单桩的竖向和水平抗震承载力特征值,平均比非抗震设计时降低了 25%


相似考题
更多“下列关于桩基抗震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相关问题
  • 第1题: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下列关于特征周期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
    A.特征周期是设计特征周期的简称
    B.特征周期应根据其所在地的设计地震分组及场地类别确定
    C.特征周期是地震活动性的重复周期
    D.特征周期是地震影响系数曲线水平段终点所对应的周期


    答案:A,B,D
    解析: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2. 1. 7条,特征周期指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中反映地震震级震中距和场地类别等因素的下降段起始点对应的周期值。

  • 第2题:

    桩基抗震设计时,下列说法出确的是( )。
    A.非液化土中低承台桩某的抗震验算,单桩的竖向和水平抗震承载力特征值,可均比非抗震设计时提高25%
    B.存在液化土的低承载台桩基,应计入承台周围土的抗力或刚性地坪对水平地震作用的分担作用
    C.不超过8层11高度不超过50m的多层框架厂房可不进行桩基抗震承载力验算
    D.7度和8度时,一般单层厂房可不进行桩基抗震承载力验算


    答案:A
    解析:
    B项,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 —2010)第4. 4. 3条第1款,存在液化土层的低承载台桩基抗震验算,对一般浅基础,不宜计入承台周围土的抗力或刚性地坪对水平地震作用的分担作用;CD两项,根据第4. 4.1条,承受竖向荷载为主的低承台桩基,当地面下无液化土层,且桩承台周围无淤泥、淤泥质土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大于100kPa的填土时,可不进行桩基承载力验算的建筑是:①7度和8度时的一般单层厂房和单层空旷房屋;②不超过8层且高度在25m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房屋及与其基础荷载相当的多层框架厂房。

  • 第3题: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 2010)规定非液化土中低承台桩基的抗震验算时,单桩的竖向和水平向抗震承载力特征值,可均比非抗震设计时提高多少?( )
    A. 15% B. 20% C. 25% D. 50%


    答案:C
    解析:
    参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10)第4. 4. 2条第1款规定。

  • 第4题:

    下列对于建筑桩基设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所有桩基均应进行承载力和桩身强度计算
    • B、桩基宜选高、中压缩性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
    • C、同一结构单元内的桩基不宜采用部分摩擦桩和部分端承桩
    • D、在深厚黏土中不宜采用大片密集有挤土效应的桩基

    正确答案:B,D

  • 第5题:

    下列()说法不符合桩基抗震设计要求。()

    • A、液化土层中的桩基承台周围,宜用非液化土填筑夯实
    • B、液化土层中桩的纵向配筋应适当加密,箍筋可与非液化土层中相同
    • C、有液化侧向扩展的地段,应考虑土流动时的侧向作用力
    • D、存在液化土层的低承台桩基抗震验算时,不宜计入承台周围土的抗力

    正确答案:B

  • 第6题:

    关于地震“震级”和“烈度”两名词的概念及其在结构设计中的作用,下列何者是正确的?() Ⅰ、是不同的概念; Ⅱ、是同一的概念; Ⅲ、结构抗震设计是以震级为依据的; Ⅳ、结构抗震设计是以烈度为依据的。

    • A、Ⅰ、Ⅲ
    • B、Ⅰ、Ⅳ
    • C、Ⅱ、Ⅲ
    • D、Ⅱ、Ⅳ

    正确答案:B

  • 第7题:

    抗震设计时,关于结构抗震设防的目标,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基本烈度下结构不坏,大震不倒
    • B、结构可以正常使用
    • C、结构不破坏
    • D、结构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正确答案:D

  • 第8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两阶段抗震设计方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B

    两阶段抗震设计方法指“小震下结构设计,中震下结构弹塑性变形验算”

    C

    小震下结构设计为弹塑性设计

    D

    第二阶段抗震设计为大震下的弹性变形验算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关于地震“震级”和“烈度”两名词的概念及其在结构设计中的作用,下列何者是正确的?() Ⅰ、是不同的概念; Ⅱ、是同一的概念; Ⅲ、结构抗震设计是以震级为依据的; Ⅳ、结构抗震设计是以烈度为依据的。
    A

    Ⅰ、Ⅲ

    B

    Ⅰ、Ⅳ

    C

    Ⅱ、Ⅲ

    D

    Ⅱ、Ⅳ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抗震设计时,关于结构抗震设防的目标,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基本烈度下结构不坏,大震不倒

    B

    结构可以正常使用

    C

    结构不破坏

    D

    结构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桩基础抗震验算时,下述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所有的建筑桩基础均应进行抗震验算

    B

    单桩竖向抗震承载力特征值可比非抗震设计时提高25%

    C

    液化土层的桩周摩阻力应进行适当的折减

    D

    桩数较多的挤土桩的施工可使桩间土挤密,液化可能性降低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桩基抗震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A

    7度时,一般单层厂房可不进行桩基抗震承载力验算

    B

    8度时,一般单层厂房可不进行桩基抗震承载力验算

    C

    7度和8度时,不超过8层且高度在25m以下的民用框架房屋可不进行桩基抗震承载力验算

    D

    非液化土中低承台桩基,单桩的竖向和水平抗震承载力特征值,平均比非抗震设计时降低了25%


    正确答案: A,B
    解析:
    ABC三项,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4.4.1条第1款规定,承受竖向荷载为主的低承台桩基,当地面下无液化土层,且桩承台周围无淤泥、淤泥质土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大于100kPa的填土时,6度~8的下列建筑可不进行桩基抗震承载力验算:①一般的单层厂房和单层空旷房屋;②不超过8层且高度在24m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房屋和框架—抗震墙房屋;③基础荷载与②项相当的多层框架厂房和多层混凝土抗震墙房屋。D项,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2.5条及条文说明规定,非液化土中低承台桩基,单桩的竖向和水平抗震承载力特征值,平均比非抗震设计时提高了25%。

  • 第13题:

    桩基抗震设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非液化土中低承台桩基,单桩的竖向和水平抗震承载力特征值,平均比非抗震设计时提高25%
    B.存在液化土层的低承台桩基,应计入承台周围土的抗力或刚性地坪对水平地震作用的分担作用
    C. 8度时高度不超过24m的多层框架厂房可不进行桩基抗震承载力验算
    D. 7度时,一般单层厂房可不进行桩基抗震承载力验算


    答案:A,C,D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10)第4.4. 1 ~4.4.3条,存在液化土层的低承台桩基,不宜计入承台周围土的抗力或刚性地坪对水平地震作用的分担作用。

  • 第14题:

    下列关于建筑抗震设计叙述中,哪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

    A、设计地震分组的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分别对应抗震设防的三个地震水准
    B、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的地区所对应的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为0、10g
    C、设计特征周期可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查取
    D、50年设计基准期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加速度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2.1.6条,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50年设计基准期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加速度的设计取值。A项,设计地震分组是用来表征地震震级及震中距影响的一个参量,与设防地震等级不存在对应关系;B项,根据第3.2.2条表3.2.2,抗震设防烈度为7的抗震设防烈度,其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为0.10g(0.15g),不同地区对应取值0.10g或0.15g;C项,根据第5.1.4条表5.1.4-2,设计特征周期根据地震分组与场地类别确定。

  • 第15题:

    下列关于软土地区桩基设计原则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 A、软土中的桩基宜选择中低压缩性黏性土、粉土、中密砂土及碎石类土作为桩端持力层
    • B、对于一级建筑桩基不宜采用桩端置于软弱土层上的摩擦桩
    • C、为防止坑边土体侧移对桩产生影响,可采用先沉桩后开挖基坑的方法
    • D、在高灵敏度深厚淤泥中不宜采用大片密集沉管灌注桩

    正确答案:A,B,D

  • 第16题:

    关于地震的"震级"和"烈度"两名词的概念及其在结构设计中的作用,下列何者是正确的() Ⅰ.是不同的概念; Ⅱ.是同一概念; Ⅲ.结构抗震设计是以震级为依据的; Ⅳ.结构抗震设计是以烈度为依据的。

    • A、Ⅰ、Ⅲ
    • B、Ⅰ、Ⅳ
    • C、Ⅱ、Ⅲ
    • D、Ⅱ、Ⅳ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在结构抗震设计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抗震规范》将建筑分为4个抗震设防类别
    • B、抗震设计基本原则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 C、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对各类建筑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 D、我国《抗震规范》采用两阶段设计法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地震工程的发展阶段中,下列有关抗震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抗震设计的规范化
    • B、以反应谱为基础的动力理论应用于建筑物的抗震设计
    • C、生命线系统的抗震设防网络
    • D、结构振动控制与智能化

    正确答案:A,B

  • 第19题:

    下列关于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两阶段抗震设计方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 B、两阶段抗震设计方法指“小震下结构设计,中震下结构弹塑性变形验算”
    • C、小震下结构设计为弹塑性设计
    • D、第二阶段抗震设计为大震下的弹性变形验算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不符合桩基抗震设计要求。()
    A

    液化土层中的桩基承台周围,宜用非液化土填筑夯实

    B

    液化土层中桩的纵向配筋应适当加密,箍筋可与非液化土层中相同

    C

    有液化侧向扩展的地段,应考虑土流动时的侧向作用力

    D

    存在液化土层的低承台桩基抗震验算时,不宜计入承台周围土的抗力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桩基抗震设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非液化土中低承台桩基,单桩的竖向和水平抗震承载力特征值,平均比非抗震设计时提高25%

    B

    存在液化土层的低承台桩基,应计入承台周围土的抗力或刚性地坪对水平地震作用的分担作用

    C

    8度时高度不超过24m的多层框架厂房可不进行桩基抗震承载力验算

    D

    7度时,一般单层厂房可不进行桩基抗震承载力验算


    正确答案: C,B
    解析:
    A项,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4.4.2条规定,非液化土中低承台桩基的抗震验算,单桩的竖向和水平向抗震承载力特征值,可均比非抗震设计时提高25%
    B项,根据第4.4.3条第1款规定,存在液化土层的低承载台桩基抗震验算,对一般浅基础,不宜计入承台周围土的抗力或刚性地坪对水平地震作用的分担作用。
    CD两项,根据第4.4.1条规定,承受竖向荷载为主的低承台桩基,当地面下无液化土层,且桩承台周围无淤泥、淤泥质土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大于100kPa的填土时,可不进行桩基承载力验算的建筑是:①6度~8度时的一般单层厂房和单层空旷房屋;②不超过8层且高度在24m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房屋和框架―抗震墙房屋及与其基础荷载相当的多层框架厂房。

  • 第22题:

    多选题
    下列对于建筑桩基设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所有桩基均应进行承载力和桩身强度计算

    B

    桩基宜选高、中压缩性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

    C

    同一结构单元内的桩基不宜采用部分摩擦桩和部分端承桩

    D

    在深厚黏土中不宜采用大片密集有挤土效应的桩基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地震工程的发展阶段中,下列有关抗震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抗震设计的规范化

    B

    以反应谱为基础的动力理论应用于建筑物的抗震设计

    C

    生命线系统的抗震设防网络

    D

    结构振动控制与智能化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