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关于处理后地基静载试验,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 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可测定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复合土层的承载力和压缩模量 B. 黏土地基上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极限荷载为Qu,压力沉降曲线呈缓变形。静载试验承压板边长2.5m,沉降25mm对应的压力Qs小于0.5Qu,则承载力特征值取Qs C. 极限荷载为Qu,比例界限对应的荷载值Qb等于0.6Qu,则承载力特征值取Qb D. 通过静载试验可确定强夯处理后地基承压板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土层的

题目
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关于处理后地基静载试验,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 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可测定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复合土层的承载力和压缩模量
B. 黏土地基上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极限荷载为Qu,压力沉降曲线呈缓变形。静载试验承压板边长2.5m,沉降25mm对应的压力Qs小于0.5Qu,则承载力特征值取Qs
C. 极限荷载为Qu,比例界限对应的荷载值Qb等于0.6Qu,则承载力特征值取Qb
D. 通过静载试验可确定强夯处理后地基承压板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土层的承载力和变形模量

相似考题
更多“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关于处理后地基静载试验,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相关问题
  • 第1题:

    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地基处理时,哪些可以只在基础范围内布桩(  )

    A. 沉管砂石桩
    B. 灰土挤密桩
    C. 夯实水泥土桩
    D. 混凝土预制桩

    答案:C,D
    解析:
    有粘结强度的增强体均可只在基础范围内布桩,包括水泥土搅拌桩、旋喷桩、夯实水泥土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混凝土预制桩也可只在基础范围内布桩。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7.2.2条第1款规定,沉管砂石桩复合地基设计的地基处理范围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和场地条件确定,宜在基础外缘扩大(1~3)排桩;根据第7.5.2条第1款规定,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处理的面积:当采用整片处理时,应大于基础或建筑物底层平面的面积;根据第7.6.2条第1款规定,夯实水泥土桩宜在建筑物基础范围内布置。

  • 第2题: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中,砂土相对密实度Dr、堆载预压固结度计算中第i级荷载加载速率qi、土的竖向固结系数CV、压缩模量当量值ES的计量单位,下列哪些选项是不正确的?(  )



    答案:A,B,D
    解析:

  • 第3题:

    某深厚软黏土地基,采用堆载预压法处理,塑料排水带宽度100mm,厚度5mm,平面布置如图所示。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求塑料排水带竖井的井径比n最接近下列何值(图中尺寸单位为mm)(  )


    A. 13.5
    B. 14.3
    C. 15.2
    D. 16.1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5.2.3条规定,排水竖井分普通砂井、袋装砂井和塑料排水带。塑料排水带的当量换算直径可按下式计算:



    每个排水带分担的处理地基面积为长1200mm,宽600mm的矩形(见图)。



    图 每个排水带分担的面积
    故,



    解得:de=957.7mm。
    第5.2.5条规定,设计时,竖井的间距井径比n为:n=de/dw,对塑料排水带可取dw=dp,代入数据计算可得:

  • 第4题: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12,水泥土搅拌法施工主要步骤如何?


    正确答案: 1、搅拌机械就位、调平;
    2、预搅下沉至设计加固深度;
    3、边喷浆(粉)、边搅拌提升直至预定的停浆(灰)面;
    4、重复搅拌下沉至设计加固深度;
    5、 根据设计要求,喷浆(粉)或仅搅拌提升直至预定的停浆(灰)面;
    6、关闭搅拌机械。 在预(复)搅下沉时,也可采用喷浆(粉)的施工工艺,必须确保全桩长上下至少再重 复搅拌一次。

  • 第5题: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经堆载预压处理后形成的人工地基,基础深度和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分别选择为()

    • A、1.0,1.0
    • B、1.0,0.0
    • C、0.0,0.0
    • D、0.0,1.0

    正确答案:B

  • 第6题: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下列关于地基处理的叙述中哪个是错误的()

    • A、经处理后的地基,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零
    • B、处理后的地基可采用圆弧滑动法验算整体稳定性,其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3
    • C、多桩复合地基的工作特征是在等变形条件下的增强体和地基土共同承担荷载
    • D、多桩型复合地基中的刚性桩布置范围应大于基础范围

    正确答案:D

  • 第7题:

    单选题
    我国《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推荐采用(  )进行地基沉降变形计算。
    A

    弹性应力法

    B

    分层总和法

    C

    土重法

    D

    复合置换法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条文说明第5.2.12条规定,预压荷载下地基的变形包括瞬时变形、主固结变形和次固结变形三部分。次固结变形大小和土的性质有关。泥炭土、有机质土或高塑性黏性土土层,次固结变形较显著,而其他土则所占比例不大,如忽略次固结变形,则受压土层的总变形由瞬时变形和主固结变形两部分组成。主固结变形工程上通常采用单向压缩分层总和法计算,这只有当荷载面积的宽度或直径大于受压土层的厚度时才较符合计算条件,否则应对变形计算值进行修正以考虑三向压缩的效应。即推荐采用分层总和法

  • 第8题:

    多选题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对拟建建筑物进行地基处理,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2014年真题]
    A

    确定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参数应考虑基础刚度

    B

    经处理后的地基,在受力层范围内不应存在软弱下卧层

    C

    各种桩型的复合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均应采用现场载荷试验

    D

    地基处理方法比选与上部结构特点相关


    正确答案: D,B
    解析:
    A项,由于CFG桩在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下的发挥机理不同,因此设计时需要考虑基础刚性的影响;B项,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3.0.5条规定,经处理后的地基,当在受力层范围内仍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进行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验算;C项,根据第7.1.3条规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的验收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D项,根据第3.0.2条规定,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案时,应同时考虑上部结构和地基的共同作用,尽量选用地基处理或加强上部结构与地基处理相结合的方案。

  • 第9题:

    单选题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下列哪项地基处理方法用于软弱黏性土效果最差?(  )[2012年真题]
    A

    真空预压法

    B

    振冲密实桩法

    C

    石灰桩法

    D

    深层搅拌法


    正确答案: B
    解析:
    由于软黏土抗剪强度低,且在成桩过程中桩周土体产生的超孔隙水压力不能迅速消散,天然结构受到扰动将导致其抗剪强度进一步降低,造成桩周土对密实桩产生的侧限压力较小,密实桩的单桩承载力较低,如置换率不高,其提高承载力的幅度较小,很难获得可靠的处理效果。此外,如不经过预压,处理后地基仍将发生较大的沉降,难以满足建(构)筑物的沉降允许值。因此,软黏土地基不宜采用密实桩法进行处理。

  • 第10题:

    多选题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以下哪些现场测试方法适用于深层搅拌法的质量检测?(  )[2012年真题]
    A

    静力触探试验

    B

    平板载荷试验

    C

    标准贯入试验

    D

    取芯法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7.3.7条规定,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施工记录和计量记录。②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质量检验可采用下列方法:a.成桩3d内,采用轻型动力触探检查上部桩身的均匀性,检验数量为施工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b.成桩7d后,采用浅部开挖桩头进行检查,开挖深度宜超过停浆(灰)面下0.5m,检查搅拌的均匀性,量测成桩直径,检查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5%。③静载试验宜在成桩28d后进行。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和单桩静载试验,验收检验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1%,复合地基静荷载试验数量不少于3台(多轴搅拌为3组)。④对变形有严格要求的工程,应在成桩28d后,采用双管单动取样器取芯样作水泥土抗压强度检验,检验数量为施工总桩数的0.5%,且不少于6点。

  • 第11题:

    单选题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经地基处理后形成的人工地基,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分别为(  )。[2008年真题]
    A

    1.0、1.0

    B

    1.0、0.0

    C

    0.0、0.0

    D

    0.0、1.0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3.0.4条规定,经处理后的地基,当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而需要对本规范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大面积压实填土地基,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零;基础深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对于压实系数大于0.95、黏粒含量ρc≥10%的粉土,可取1.5,对于干密度大于2.1t/m3的级配砂石可取2.0。②其他处理地基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零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1.0

  • 第12题:

    多选题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规定,()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A

    强夯处理后的地基

    B

    振冲处理后的地基

    C

    砂石桩地基

    D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地基

    E

    石灰桩地基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关于地基处理效果的检验,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堆载预压后的地基,可进行十字板剪切试验或静力触探试验
    B、压实地基,静载试验荷载板面积为0.5m2
    C、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应进行单桩静载荷试验,加载量不小于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
    D、对换填垫层地基,应检测压实系数

    答案:A,C,D
    解析:
    A项,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第5.4.3条规定,堆载预压后的地基,可进行十字板剪切试验或静力触探试验,检验深度不应小于处理深度;B项,根据附录A.0.2条规定,压实地基平板载荷试验采用的压板面积不应小于1.0m2,对夯实地基,不应小于2.0m2;C项,根据附录B.0.6条规定,预压荷载不得大于总加载量的5%,最大加载压力不小于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D项,根据第4.4.2条规定,换填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应分层进行,并应在每层的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后铺填土层。

  • 第14题: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下列哪种地基处理方法不适用于处理可液化地基?(  )

    A、强夯法
    B、柱锤冲扩桩法
    C、水泥土搅拌桩法
    D、振冲法

    答案:C
    解析:
    在强大的振动作用下,有的地基土成为流动状态在地层中流动或喷出地面的现象称为地基的液化。处理可液化地基,其出发点是改变它的内在条件,增加土体密度和改善排水条件,常用方法有换填法、强夯法、砂桩法、柱锤冲扩桩法、振冲法、碎石桩法等。而水泥土搅拌桩是用于加固饱和软黏土地基的一种方法,它利用水泥作为主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搅拌,利用固化剂和软土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优质地基。

  • 第15题: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的规范号是()

    • A、JGJ78-2002
    • B、JGJ79-2000
    • C、JGJ79-2001
    • D、JGJ79-2002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采用强夯处理地基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单击夯击能达到下列哪一选项时有效加固深度可达到5.5m?()

    • A、2000kNm
    • B、3000kNm
    • C、4000kNm
    • D、5000kNm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根据《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中的《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预压地基竣工验收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 A、排水竖井处理深度范围内和竖井底面以下受压土层,经预压所完成的竖向变形和平均固结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 B、应对预压的地基土进行原位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
    • C、应对散体材料复合地基增强体进行密实度检验
    • D、应对复合地基承载力的验收检验进行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

    正确答案:A,B

  • 第18题: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规定,()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 A、强夯处理后的地基
    • B、振冲处理后的地基
    • C、砂石桩地基
    • D、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地基
    • E、石灰桩地基

    正确答案:B,C,D,E

  • 第19题:

    单选题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下列哪种地基处理方法不适用于处理可液化地基?(  )[2013年真题]
    A

    强夯法

    B

    柱锤冲扩桩法

    C

    水泥土搅拌桩法

    D

    振冲法


    正确答案: D
    解析:
    在强大的振动作用下,有的地基土成为流动状态在地层中流动或喷出地面的现象称为地基的液化。处理可液化地基,其出发点是改变它的内在条件,增加土体密度和改善排水条件,常用方法有换填法、强夯法、砂桩法、柱锤冲扩桩法振冲法、碎石桩法等。而水泥土搅拌桩是用于加固饱和软黏土地基的一种方法起不到振密挤密的效果,其用来处理可液化地基的效果不好。

  • 第20题:

    单选题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其处理的深度不宜大于()m。()
    A

    10

    B

    15

    C

    20

    D

    25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地基处理施工结束后,应间隔一定时间方可进行地基和加固体的质量检验,下列选项中有关间隔时间长短的比较哪些是不合理的?(  )[2012年真题]
    A

    振冲桩处理粉土地基>砂石桩处理砂土地基

    B

    水泥土搅拌桩承载力检测>振冲桩处理粉土地基

    C

    砂石桩处理砂土地基>硅酸钠溶液灌注加固地基

    D

    硅酸钠溶液灌注加固地基>水泥土搅拌桩承载力检测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7.2.5条第2款规定,振冲碎石桩、沉管砂石桩复合地基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以下规定:施工后,应间隔一定时间方可进行质量检验。对粉质黏土地基不宜少于21d,对粉土地基不宜少于14d,对砂土和杂填土地基不宜少于7d。根据规范第7.3.7条第3款规定,水泥土搅拌桩承载力检测试验宜在成桩28d后进行。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和单桩静载荷试验,验收检验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1%,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数量不少于3台(多轴搅拌为3组)。根据第8.4.2条第1款规定,硅酸钠溶液灌注加固地基应在灌注完毕7~10d后,对加固的地基进行检验。

  • 第22题:

    单选题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下列关于地基处理的论述中哪个是错误的?(  )[2014年真题]
    A

    经处理后的地基,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零

    B

    处理后的地基可采用圆弧滑动法验算整体稳定性,其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3

    C

    多桩型复合地基的工作特性是在等变形条件下的增强体和地基土共同承担荷载

    D

    多桩型复合地基中的刚性桩布置范围应大于基础范围


    正确答案: C
    解析:
    D项,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7.9.4条规定,多桩复合地基的布桩宜采用正方形或三角形间隔布置,刚性桩宜在基础范围内布桩,其他增强体布桩应满足液化土地基和湿陷性黄土地基不同性质土质处理范围的要求;A项,根据第3.0.4条第2款规定,除大面积压实填土地基外的其他经处理后的地基,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零;B项,根据第3.0.7条规定,处理后的地基可采用圆弧滑动法验算整体稳定性,其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30;散体加固材料的抗剪强度指标,可按加固材料的密实度通过实验确定;胶结材料的抗剪强度指标,可按桩体断裂后滑动面材料的摩擦桩性能确定;C项,根据第7.9.2条条文说明规定,多桩型复合地基的工作特性是在等变形条件下的增强体和地基土共同承担荷载。

  • 第23题:

    多选题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对于建造在处理后地基上的建筑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2013年真题]
    A

    处理后的地基应满足建筑物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

    B

    经处理后的地基,在受力层范围内不允许存在软弱下卧层

    C

    各种桩型的复合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均应采用现场载荷试验

    D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体型规则、简单的建筑物,地基处理后可不进行沉降观测


    正确答案: B,A
    解析:
    AB两项,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3.0.5条规定,处理后的地基应满足建筑物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地基处理的设计尚应符合下列规定:①经处理后的地基,当在受力层范围内仍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进行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验算;②按地基变形设计或应作变形验算且需进行地基处理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应对处理后的地基进行变形验算;③对建造在处理后的地基上受较大水平荷载或位于斜坡上的建筑物及构筑物,应进行地基稳定性验算。可知处理后的地基应满足建筑物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
    C项,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7.1.3条规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的验收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对有黏结强度的复合地基增强体尚应进行单桩静载荷试验。
    D项,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10.3.8条规定,下列建筑物应在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进行沉降变形观测:①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建筑物;②软弱地基上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建筑物;③处理地基上的建筑物;④加层、扩建建筑物;⑤受邻近深基坑开挖施工影响或受场地地下水等环境因素变化影响的建筑物;⑥采用新型基础或新型结构的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