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震设计中划分建筑场地类别时,下列哪些选项是必须考虑的() A.场地的地质、地形、地貌条件 B.各岩土层的深度和厚度 C.各岩土层的剪切波速 D.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建筑的影响

题目
在抗震设计中划分建筑场地类别时,下列哪些选项是必须考虑的()
A.场地的地质、地形、地貌条件 B.各岩土层的深度和厚度
C.各岩土层的剪切波速 D.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建筑的影响


相似考题
更多“在抗震设计中划分建筑场地类别时,下列哪些选项是必须考虑的() ”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地震区进行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时,下列哪些选项是勘察报告中应包括的与建筑抗震有关的内容()
    A.划分对建筑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
    B.民提供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C.提供建筑场地类别
    D.进行天然地基和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


    答案:A,C
    解析:
    .《建筑抗震规范》4.1.9规定,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应根据实际需要划分场地地段,提供建筑的场地类别和岩土地震的稳定性评价,对需要采用时程分析法补充计算的建筑,尚应提供覆盖层厚度、动力参数等。

  • 第2题:

    某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规定,除规范另有规定外,对建筑物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时,宜符合下列哪项要求?(  )

    A、按抗震设防烈度7度(0、10g)时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
    B、按抗震设防烈度7度(0、15g)时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
    C、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时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
    D、按抗震设防烈度7度(0、30g)时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3.3.3条,建筑场地为Ⅲ、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宜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和9度(0.40g)时,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 第3题:

    抗震设计时,除了考虑抗震设防烈度外,还需要考虑设计地震分组。下列哪些因素的影响已经包含在设计地震分组之中?
    (A)震源机制 (B)震级大小
    (C)震中距远近 (D)建筑场地类别


    答案:A,B,C
    解析:

  • 第4题: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下列关于场地类别的叙述,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场地类别用以反映不同场地条件对基岩地震动的综合放大效应
    B、场地类别的划分要依据场地覆盖层厚度和场地土层软硬程度这两个因素
    C、场地挖填方施工不会改变建筑场地类别
    D、已知各地基土层的层底深度和剪切波速就可以划分建筑场地类别

    答案:A,B,D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4.1.6条规定,建筑的场地类别,应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按表4.1.6(见题63表)划分为四类,其中Ⅰ类分为Ⅰ0和Ⅰ1两个亚类。当有可靠的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且其值处于表4.1.6(见题63表)所列场地类别的分界线附近时,应允许按插值方法确定地震作用计算所用的特征周期。



    场地挖填方施工,会改变覆盖层厚度,因而会改变建筑场地类别。

  • 第5题:

    某建筑场地土层分布如下表示,所拟建8层建筑,高25m,根据《建筑抗震规范》 (GB50011- 2001),该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现无实测剪切波速,该建筑诙建场地的类别划分可根据经验按下列哪一选项考虑?


    答案:B
    解析:
    ①根据岩土名称及性状,深度60m以内不可能有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岩土层,故覆盖层厚度应取60m
    ②在计算深度20m范围内的土层应属于中软土,等效剪切波速介于140-250m/s之间
    ③场地类別可划分为Ⅲ类。

  • 第6题:

    在划分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时,应考虑:Ⅰ.设防烈度;Ⅱ.场地类别;Ⅲ.结构类型;Ⅳ.房屋高度;Ⅴ.建筑物的重要性类别。下列( )是正确的。

    A.Ⅰ、Ⅱ、Ⅲ
    B.Ⅰ、Ⅲ、Ⅳ
    C.Ⅰ、Ⅲ、Ⅴ
    D.Ⅲ、Ⅳ、Ⅴ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6.1.2条规定,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设防类别、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

  • 第7题:

    在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给出的地震影响系数计算方法中,没有考虑的影响因素是()

    • A、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烈度
    • B、建筑物的自振周期
    • C、场地类别
    • D、地震持续时间

    正确答案:D

  • 第8题:

    考虑地震时建筑场地的类别按下列哪条原则划分()

    • A、根据场地土类别划分
    • B、根据土层的剪切波速划分
    • C、根据场地覆盖层厚度划分
    • D、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划分

    正确答案:D

  • 第9题:

    《抗震规范》规定,建筑场地类别根据()和()双指标划分为4类。


    正确答案:等效剪切波速;场地覆盖土层厚度

  • 第10题:

    多选题
    在地震区进行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时,下列哪些选项是勘察报告中应包括的与建筑抗震有关的内容?(  )[2009年真题]
    A

    划分对建筑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

    B

    提供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C

    提供建筑场地类别

    D

    进行天然地基和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4.1.9条规定,场地岩土工程勘察,应根据实际需要划分的对建筑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地段,提供建筑场地类别和岩土地震稳定性(含滑坡、崩塌、液化和震陷特性)评价,对需要采用时程分析法补充计算的建筑,尚应根据设计要求提供土层剖面、场地覆盖层厚度和有关的动力参数。

  • 第11题:

    多选题
    在抗震设计中划分建筑场地类别时,(  )是必须考虑的。[2008年真题]
    A

    场地的地质、地形、地貌条件

    B

    各岩土层的深度和厚度

    C

    各岩土层的剪切波速

    D

    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建筑的影响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4.1.2条规定,建筑场地的类别划分,应以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场地覆盖厚度为准。

  • 第12题:

    单选题
    在建筑抗震设计中,关于建筑场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可以根据土层剪切波速划分场地土类型

    B

    土层剪切波速越大,建筑场地土越软

    C

    根据场地土类型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划分建筑场地类别

    D

    场地覆盖层厚度是指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土层的距离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进行有关抗震设计的以下内容时,需要考虑建筑的场地类别的是( )。

    A.地基抗震承载力的验算
    B.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的液化判别
    C.对建筑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
    D.确定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

    答案:C,D
    解析:
    地基抗震承载力验算和液化判别与场地土的类别有关,应区分场地类别和场地土类别。

  • 第14题: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关于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

    A、与地震烈度有关
    B、与震中距无关
    C、与拟建场地所处的抗震地段类别有关
    D、与建筑所在地的场地类别无关

    答案:A,C
    解析:
    AD两项,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第5.1.4条规定,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应根据烈度、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和结构自振周期以及阻尼比确定;B项,设计地震分组可更好地体现震级和震中距的影响,同样烈度、同样场地条件的反应谱形状随着震源机制、震级大小、震中距远近等变化,可见地震影响系数与震中距有关;C项,根据第4.1.8条规定,当需要在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石和强风化岩石的陡坡、河岸及边坡边缘等不利地段建造丙类及丙类以上建筑时,除保证其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外,尚应估计不利地段对设计地震动参数可能产生的放大作用,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应乘以增大系数。

  • 第15题:

    列哪个选项所示的场地条件是确定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的依据()
    A.设计地震分组和抗震设防烈度 B.场地类别和建筑场地阻尼比
    C..抗震设防烈度和场地类别 D.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


    答案:D
    解析:
    .《建筑抗震规范》5.1.4.2表可知,场地的设计特征周期是按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确定的。

  • 第16题:

    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中对设计地震组进行划分是考虑( )。
    A.震源深度的不同 B.震级和震中距的不同
    C.地震动的频谱特性不同 D.场地类别的不同


    答案:B
    解析:
    考虑到震级和震中距的不同,在设计中,可对地震组进行划分。

  • 第17题:

    已知某建筑场地土层分布如表所示,为了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01)划分抗震类别,测量土层剪切坡速的钻孔应达到下列哪一选项中的深度即可,并说明理由?()


    答案:B
    解析:

  • 第18题:

    抗震设计时,除了考虑抗震设防烈度外,还需要考虑设计地震分组。()的影响已经包含在设计地震分组之中。

    • A、震源机制
    • B、震级大小
    • C、震中距远近
    • D、建筑场地类别

    正确答案:A,B,C

  • 第19题:

    在建筑抗震设计中,关于建筑场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以根据土层剪切波速划分场地土类型
    • B、土层剪切波速越大,建筑场地土越软
    • C、根据场地土类型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划分建筑场地类别
    • D、场地覆盖层厚度是指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土层的距离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下列哪个选项所示的场地条件是确定建筑设计特征周期的依据()

    • A、设计地震分组和抗震设防烈度
    • B、场地类别和建筑场地阻尼比
    • C、抗震设防烈度和场地类别
    • D、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划分场地类别的依据为( )。

    • A、场地土类型
    • B、等效剪切波速
    • C、覆盖层厚度
    • D、地下水位

    正确答案:B,C

  • 第22题:

    单选题
    下列哪个选项所示的场地条件是确定建筑设计特征周期的依据()
    A

    设计地震分组和抗震设防烈度

    B

    场地类别和建筑场地阻尼比

    C

    抗震设防烈度和场地类别

    D

    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中对设计地震组进行划分是考虑(  )。
    A

    震源深度的不同

    B

    震级和震中距的不同

    C

    地震动的频谱特性不同

    D

    场地类别的不同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3.2条条文说明规定,2001规范将89规范的设计近震、远震改称设计地震分组,可更好体现震级和震中距的影响,建筑工程的设计地震分为三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