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性岩层锚杆采用三根热处理钢筋,每根钢筋直径d= 10mm,抗拉强度设计值为fy=1000N/mm2,锚固体直径D=100mm,锚固段长度为4.0m,锚固体与软岩的黏结强度特征值为frb=0.3MPa,钢筋与锚固砂浆间黏结强度设计值frd=2.4MPa,锚固段长度为4.0m,已知夹具的设力y=1000kN,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当拉拔锚杆时,判断下列( )环节最为薄弱。 A.夹具抗拉 B.钢筋抗拉强度 C.钢筋与砂浆间黏结 D.锚固体与软岩间界面黏结强度

题目
永久性岩层锚杆采用三根热处理钢筋,每根钢筋直径d= 10mm,抗拉强度设计值为fy=1000N/mm2,锚固体直径D=100mm,锚固段长度为4.0m,锚固体与软岩的黏结强度特征值为frb=0.3MPa,钢筋与锚固砂浆间黏结强度设计值frd=2.4MPa,锚固段长度为4.0m,已知夹具的设力y=1000kN,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当拉拔锚杆时,判断下列( )环节最为薄弱。
A.夹具抗拉 B.钢筋抗拉强度
C.钢筋与砂浆间黏结 D.锚固体与软岩间界面黏结强度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第7. 2. 2 ~ 7. 2. 4条,
①考虑钢筋强度
更多“永久性岩层锚杆采用三根热处理钢筋,每根钢筋直径d= 10mm,抗拉强度设计值为fy=1000N/mm2,锚固体直径D=100mm,锚固段长度为4.0m,锚固体与软岩的黏结强度特征值为frb=0.3MPa,钢筋与锚固砂浆间黏结强度设计值frd=2.4MPa,锚固段长度为4.0m,已知夹具的设力y=1000kN,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当拉拔锚杆时,判断下列(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深4.0m 二级基坑,位于砂土场地中。基坑边坡直立,地表水平,无地面荷载及地下水,砂土的内聚力为0,内摩擦角为30°,重度为18kN/m3。现采用排桩支护并在2.0m处设置一排锚杆,锚杆倾角15°,间距2.0m,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为210N/mm2,锚固体直径为0.15m,锚固体与砂土间的摩阻力标准值为30kPa。计算单位长度挡土墙的支点力为( )kN。
    A. 27 B. 35 C. 43 D. 51


    答案:B
    解析:
    主、被动土压力系数:
    Ka = tan2 (45°-φ/2) = tan2 (45°-30°/2) =0. 33;
    Kp = tan2 (45°+φ/2) = tan2 (45°+30°/2) =3;
    ①基坑底面处的主动土压力:ea1k =4×18×0.33 =23.76kPa;
    反弯点(弯矩零点)处的被动土压力:ep1k=yhc1hc1Kp=18×hc1×3 =54hc1;
    由 ea1k=ep1k得:hc1=23. 76/54 =0. 44m;

  • 第2题:

    永久性岩层锚杆采用三根热处理钢筋,每根钢筋直径d=10mm,抗拉强度设计值为fy=1000N/mm2,锚固体直径D=100mm,锚固段长度为4.0m,锚固体与软岩的黏结强度特征值为frb=0.3MPa,钢筋与锚固砂浆间黏结强度设计值为fb=2.4MPa,已知夹具的设计拉拔力y=1000kN,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当拉拔锚杆时,下列环节最为薄弱的是( )。

    A夹具抗拉强度
    B钢筋抗拉强度
    C钢筋与砂浆间黏结强度
    D锚固体与软岩间界面黏结强度

    答案:B
    解析:
    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第7.2.2条至7.2.4条计算

  • 第3题:

    永久性岩层锚杆采用三根热处理钢筋,每根钢筋直径d=10mm,抗拉强度设计值为fy=1000N/mm2,锚固体直径D=100mm,锚固段长度为4.0m,锚固体与软岩的黏结强度特征值为frbk=0.3MPa,钢筋与锚固砂浆间黏结强度设计值fb=2.4MPa,锚固段长度为4.0m,已知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夹具的设计拉拔力y=1000kN。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当拉拔锚杆时,下列最为薄弱的环节是(  )。

    A.夹具抗拉强度
    B.钢筋抗拉强度
    C.钢筋与砂浆间黏结强度
    D.锚固体与岩体层间黏结强度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第8.2.2条~第8.2.4条规定计算,
    ①考虑钢筋强度

    经比较,锚杆(索)锚固体与岩土层间的粘结强度最小,为最薄弱的环节。

  • 第4题:

    已知作用于岩质边坡锚杆的水平拉力Htk=1140kN,锚杆倾角α= 15°,锚固体直径D= 0. 15m,地层与锚固体的黏结强度frb=500kPa,如工程重要性等级,锚杆工作条件及安全储备都已考虑,锚固体与地层间的锚固长度宜为( )m。
    A. 4.0 B. 4.5 C. 5.0 D. 5.5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第7. 2. 1条和7. 2. 3条,

  • 第5题:

    永久性岩层锚杆采用三根热处理钢筋,每根钢筋直径d =10mm,抗拉强度设计值为L=1000N/mm2,锚固体直径D=100mm,锚固段长度为4.0m,锚固体与软岩的黏结强度特征值为frb=0.3MPa,钢筋与锚固砂浆间粘结强度设计值fb=2.4MPa,锚固段长度为4.0m,已知夹具的设计拉拔力y=1000kN,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当拉拔锚杆时,判断()环节最为薄弱。
    A.夹具抗拉 B.钢筋抗拉强度
    C.钢筋与砂浆间粘结 D.锚固体与软岩间界面粘结强度


    答案:B
    解析:

  • 第6题:

    Ⅲ类岩体边坡拟采用喷锚支护,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中有关规定,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 A、系统锚杆采用全长黏结锚杆
    • B、系统锚杆间距为2.5m
    • C、系统锚杆倾角为30°
    • D、喷射混凝土面板厚度为100mm

    正确答案:A

  • 第7题:

    下列哪些与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有关:()

    • A、锚固钢筋的外形系数
    • B、受拉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 C、锚固区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 D、锚固钢筋的直径

    正确答案:A,B,C,D

  • 第8题:

    单选题
    某永久性建筑岩质边坡采用锚杆,已知作用于岩石锚杆的水平拉力Htk=1200kN,锚杆倾角α=15°,锚固体直径D=0.15m,地层与锚固体粘结强度特征值frb=600kPa。锚杆钢筋与砂浆间的锚固长度为4.2m。试问:该锚杆的锚固段长度lA(m)最接近下列()项。()
    A

    4.2

    B

    4.4

    C

    5.4

    D

    6.5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预应力土层锚杆设计时,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锚杆锚固体上下排间距不宜小于2.5m,水平向间距不宜小于1.5m,锚固段上覆土层厚度不宜小于4.0m,锚杆倾角宜为15°~35°

    B

    土层锚杆钻孔直径不得小于120mm

    C

    锚杆锚固段在最危险滑动面以外的有效计算长度不得小于5m

    D

    锚杆锁定荷载可取锚杆设计承载力的0.7~0.85倍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永久性岩层锚杆采用三根热处理钢筋,每根钢筋直径d=10mm,抗拉强度设计值为fγ=1000N/mm2,锚固体直径D=100mm,锚固段长度为4.0m,锚固体与软岩的黏结强度特征值为frd=0.3MPa,钢筋与锚固砂浆间黏结强度设计值fb=2.4MPa,锚固段长度为4.0m,已知夹具的设力y=1000kN,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当拉拔锚杆时,判断下列(  )环节最为薄弱。
    A

    夹具抗拉

    B

    钢筋抗拉强度

    C

    钢筋与砂浆间黏结

    D

    锚固体与软岩间界面黏结强度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第8.2.2条至第8.2.4条计算如下:
    ①考虑钢筋强度
    As≥KbNak/fyNak≤Asfy/Kb=[(1000/2.2)×(π×3×100)/4]=107.10kN式中,Kb为锚杆杆体抗拉安全系数,应按表8.2.2取值,假设本文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锚杆为永久性,因此Kb取2.2。
    ②考虑钢筋与锚固砂浆间的黏结强度
    la≥KNak/(nπdfbNak≤lanπdfb/K=(4×3×π×0.01×2.4×106)/2.6=347.99kN式中,K为锚杆锚固体抗拔安全系数,应按表8.2.3-1取值,假设本文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锚杆为永久性,因此K取2.6。
    ③考虑锚固体与地层的黏结强度
    la≥KNak/(πDfrbkNak≤laπDfrbk/K=(4×π×0.1×0.3×106)/2.6=144.92kN式中,K为锚杆锚固体抗拔安全系数,应按表8.2.3-1取值,假设本文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锚杆为永久性,因此取2.6。
    故可知钢筋抗拉强度环节最为薄弱。

  • 第11题:

    单选题
    某建筑物的岩石锚杆挡土结构,对其支护用的永久性岩石锚杆进行设计,锚杆直径为120mm,用HRB335级钢筋,直径为14mm。锚杆嵌入未风化的泥质砂岩中的有效锚固长度650mm,用M30水泥砂浆灌孔。试问:单根锚杆抗拔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于下列()项。()
    A

    36.1

    B

    39.2

    C

    45.3

    D

    48.6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Ⅲ类岩体边坡拟采用喷锚支护,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中有关规定,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A

    系统锚杆采用全长黏结锚杆

    B

    系统锚杆间距为2.5m

    C

    系统锚杆倾角为30°

    D

    喷射混凝土面板厚度为100mm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重要性系数为1.0的岩石边坡工程,支护方式采用永久性锚杆挡土墙支护,锚杆倾角15°,采用单根钢筋,单根锚杆受到的水平拉力标准值为300kN,螺纹钢筋直径为16mm,钢筋与砂浆间黏结强度设计值为2.7MPa,锚固体直径为150mm,锚固体与土层间黏结强度特征值为165kPa,依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锚杆锚固段长度宜为( )m。
    A. 3 B. 5 C. 6.0 D. 6. 5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第7. 2. 1条、第7. 2. 3条及第7.2.4 条,
    Nak=Htk/cosa=300/cos15°=310. 6kN;
    Na=yQ/Nak= 1.3×310. 6=403. 8kN;
    锚杆锚固体与地层的锚固长度应满足:

  • 第14题:

    已知作用于岩质边坡锚杆的水平拉力H1k=1140kN,锚杆倾角α=15°,锚固体直径D=0.15m,地层与锚固体的黏结强度frb=500kPa,如工程重要性等级、锚杆工作条件及安全储备都已考虑,锚固体与地层间的锚固长度宜为( )。

    A.4.0m
    B.4.5m
    C.5.0m
    D.5.5m

    答案:C
    解析:
    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第7.2.1条和第7.2.3条计算
    锚杆轴向拉力标准值
    Nak=Htk/cosα=1140/cos15°=1180.2kN
    锚杆与地层间的锚固长度ιa(取ε1=1.0)

  • 第15题:

    某一级建筑土质边坡采用永久性锚杆挡土墙支护,其平均水平土压力标准值为ehk= 20kPa,锚杆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y=300N/mm2,锚杆间、排距分别为2.0m、2.5m, 倾角20°,锚杆钢筋与砂浆之间的黏结强度设计值fb= 2.1MPa,锚固体与土体间黏结强度特征值为30kPa。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计算锚杆钢筋所需的最小直径为( )mm。
    A. 22.9 B. 29.6 C. 30.6 D. 31. 8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第7. 2. 1条、第7. 2. 2条、第8.2.5条及第9. 2. 1条,
    锚杆水平拉力标准值:Htk=ehksxjsyj=20×2.0×2.5 = 100kN;
    锚杆轴向拉力标准值:Nak=Htk/cosα= 100/cos20°= 106.4kN ;
    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Na=yQNak=1.3×106.4 = 138.32kN;

  • 第16题:

    已知作用于岩质边坡锚杆的水平拉力Htk=1140kN,锚杆倾角a=15°,锚固体直径D=0.15m,地层与锚固体的粘结强度frb=500kPa,如工程重要性等级、锚杆工作条件及安全储备都已考虑,锚固体与地层间的锚固长度宜为()。
    A.4.0m B.4.5m
    C.5.0m D.5.5m


    答案:C
    解析:

  • 第17题:

    永久性岩层锚杆采用三根热处理钢筋,每根钢筋直径d=10mm,抗拉强度设计值为fy=1000N/mm2,锚固体直径D=100mm,锚固段长度为4.0m,锚固体与软岩的黏结强度特征值为frb=0.3MPa,钢筋与锚固砂浆间黏结强度设计值为fb=2.4MPa,已知夹具的设计拉拔力y=1000kN,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当拉拔锚杆时,下列环节最为薄弱的是( )。

    A.夹具抗拉强度
    B.钢筋抗拉强度
    C.钢筋与砂浆间黏结强度
    D.锚固体与软岩间界面黏结强度

    答案:B
    解析:
    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第7.2.2条至7.2.4条计算

  • 第18题:

    某边坡初步设计阶段拟采用锚杆防护方案,砂浆与岩石间黏结强度特征值为0.4MPa,锚杆周长为31.4cm,有效锚固长度为5000mm,锚杆抗拔承载力特征值应为()。

    • A、628kN
    • B、502kN
    • C、6280kN
    • D、5024kN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多选题
    预应力锚固边坡时,锚固体的承载能力由下列哪些强度控制?(  )
    A

    锚杆强度

    B

    注浆体强度

    C

    注浆体与锚孔壁的黏结强度

    D

    锚杆与注浆体的黏结强度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第5.5.6条第1款规定,锚固体的承载能力由注浆体与锚孔壁的黏结强度锚杆与注浆体的黏结强度锚杆强度等三部分控制,设计时应取其小值。

  • 第20题:

    单选题
    某建筑基坑采用排桩十锚杆支护,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锚杆上弹性支点水平反力FH=350kN,锚杆与水平面的倾角θ=15°,锚固体直径为150mm,锚杆总长度为18m,自由段长度为6m。锚杆的水平间距与竖向间距均为2m,挡土构件计算宽度bA=2m。试问:为满足锚杆极限抗拔承载力,锚杆锚固体与土体的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kPa)的最小值最接近下列()项。()
    A

    95

    B

    105

    C

    115

    D

    125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Ⅲ类岩体边坡拟采用喷锚支护,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中有关规定,以下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4年真题]
    A

    系统锚杆采用全黏结锚杆

    B

    系统锚杆间距为2.5m

    C

    系统锚杆倾角为15°

    D

    喷射混凝土面板厚度为100mm


    正确答案: C,A
    解析:
    ABC三项,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第10.3.1条规定,系统锚杆的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①锚杆布置宜采用行列式排列或菱形排列;②锚杆间距宜为1.25m3.00m;且不应大于锚杆长度的一半;对Ⅰ、Ⅱ类岩体边坡最大间距不应大于3.00m,对Ⅲ、Ⅳ类岩体边坡最大间距不应大于2.00m;③锚杆安设倾斜角宜为10°20°;④应采用全黏结锚杆。D项,根据第10.3.2条第1款规定,对永久性边坡,Ⅲ类岩体边坡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面板厚度不应小于150mm;对临时性性边坡,Ⅲ类岩体边坡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面板厚度不应小于100mm

  • 第22题:

    单选题
    某基坑支护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垂直开挖,采用复合土钉墙支护,设一排预应力锚杆,锚杆水平间距1m,结构计算宽度1m,自由段长度为5.0m。已知锚杆计算宽度内的弹性支点水平反力值为250kN,水平倾角20°,锚孔直径为150mm,土层与砂浆锚固体的极限黏结强度标准值qsik=46kPa,锚杆极限抗拔承载力标准值RK=1.3NK。锚杆的设计长度至少应取()时才能满足要求。()
    A

    16.0m

    B

    18.0m

    C

    21.0m

    D

    24.0m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已知作用于岩质边坡锚杆的水平拉力Htk=1140kN,锚杆倾角a=15°,锚固体直径D=0.15m,地层与锚固体的粘结强度frb=500kPa,如工程重要性等级、锚杆工作条件及安全储备都已考虑,锚固体与地层间的锚固长度宜为()。
    A

    4.0m

    B

    4.5m

    C

    5.0m

    D

    5.5m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