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A国可用1个工时生产3单位的X产品或3单位的Y产品,B国可用1个工时生产1单位的X产品或1单位的Y产品,假定劳动是唯一的投入,()A.A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绝对优势B.B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绝对优势C.A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比较优势D.B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比较优势

题目

如果A国可用1个工时生产3单位的X产品或3单位的Y产品,B国可用1个工时生产1单位的X产品或1单位的Y产品,假定劳动是唯一的投入,()

A.A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绝对优势

B.B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绝对优势

C.A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比较优势

D.B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比较优势


相似考题
更多“如果A国可用1个工时生产3单位的X产品或3单位的Y产品,B国可用1个工时生产1单位的X产品或1单位的Y产品,假定劳动是唯一的投入,()”相关问题
  • 第1题:

    产量(X,台)与单位产品成本(Y,元/台)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365-2X,这说明()。

    A.产品产量每增加1台,单位产品成本减少2元

    B.产品产量每增加1台,单位产品成本增加2元

    C.产品产量每增加1台,单位产品成本减少365元

    D.产品产量每增加1台,单位产品成为增加365元


    正确答案:A

  • 第2题:

    已知某人的效用函数为TU=4X+Y,如果消费者消费16单位X和14单位Y,试求:  (1)消费者的总效用  (2)如果因某种原因消费者只能消费4个单位X产品,在保持总效用不变的情况下,需要消费多少单位Y产品?


    正确答案: (1)因为X=16,Y=14,TU=4X+Y,所以TU=4*16+14=78
    (2)总效用不变,即78不变4*4+Y=78 ,所以Y=62

  • 第3题:

    如果A国生产1单位X产品要放弃3单位Y产品,B国生产1单位X产品要放弃4单位Y产品,那么,A国在X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正确答案:正确

  • 第4题:

    根据比较利益论假定A、B两国生产X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100和90人劳动一年,生产Y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120和80人劳动一年,则()

    • A、B国同时生产X、Y产品,A国不生产
    • B、A国生产Y产品,B国生产X产品
    • C、A国生产X产品,B国生产Y产品
    • D、A国同时生产X、Y产品,B国不生产

    正确答案:C

  • 第5题:

    假定有A、B两个国家,每个国家在初始状态下自给自足地生产X、Y两种产品,如果A国两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都比B高,且在X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更大的优势。 (1)在上述情况下,A、B两国有无通过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提高经济福利的可能性,为什么? (2)如果两国之间能够发生互利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请预测分工和贸易的格局。 (3)如果B国Y产品生产行业发生技术革新,劳动生产率超过了A国Y行业,上述两问的答案是否会发生变化,为什么?


    正确答案:(1)A、B两国具有通过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提高经济福利的可能性。按照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在一国两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都比另一国高的时候,该国可以生产优势较大的产品,而另一国生产劣势较小的产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国家贸易,两国都能够从中获利。
    (2)根据“两利取重、两弊取轻”的原则,A国应该专业化分工生产优势较大的X商品,B国则应专业化分工生产劣势较小的Y商品。A国向B国出口X商品,从B国进口Y商品,B国向A国出口Y商品,从A国进口X商品,从而形成互利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格局。
    (3)在B国Y产品生产行业发生技术革新,劳动生产率超过A国Y行业的情况下,两国各有一种产品具有绝对的劳动生产率优势,这种情况是比较优势情形的一种特例。由于A、B两国仍然分别在X产品和Y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前面两问的答案不会发生变化。

  • 第6题:

    采用生产工人工时分配法分配制造费用,分配标准是()。

    • A、该生产单位产品生产工人工时
    • B、该企业产品生产工人工时
    • C、该生产单位单位产品生产工时
    • D、该生产单位产品定额工时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假定每单位X产品的生产需要20单位劳动与4单位土地,每单位Y产品的生产需要1单位劳动与4单位土地,如果本国有1200单位劳动与2000单位土地,外国有400单位劳动与500单位土地,则根据H-O理论可推出()

    • A、X是土地密集型产品,本国出口X产品
    • B、Y是土地密集型产品,本国出口Y产品
    • C、X是土地密集型产品,外国出口X产品
    • D、Y是土地密集型产品,外国出口Y产品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单选题
    假定每单位X产品的生产需要2000单位劳动与400单位土地,每单位Y产品的生产需要1单位劳动与4单位土地,如果本国有1200单位劳动与2000单位土地,外国有400单位劳动与500单位土地,则根据H-O理论可推出()
    A

    X是土地密集型产品,本国出口X产品

    B

    Y是土地密集型产品,本国出口Y产品

    C

    X是土地密集型产品,外国出口X产品

    D

    Y是土地密集型产品,外国出口Y产品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A

    生产100单位产品Y

    B

    生产250单位产品X

    C

    生产200单位产品X和20单位产品Y

    D

    生产200单位产品X和50单位产品Y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如果A国可用1个工时生产3单位的X产品或3单位的Y产品,B国可用1个工时生产1单位的X产品或1单位的Y产品,假定劳动是唯一的投入,那么:()。
    A

    A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绝对优势

    B

    B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绝对优势

    C

    A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比较优势

    D

    B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比较优势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根据比较利益论假定A、B两国生产X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100和90人劳动一年,生产Y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120和80人劳动一年,则()
    A

    B国同时生产X、Y产品,A国不生产

    B

    A国生产Y产品,B国生产X产品

    C

    A国生产X产品,B国生产Y产品

    D

    A国同时生产X、Y产品,B国不生产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A国生产一单位X产品需要6个劳动力,生产一单位Y产品需要15个劳动力,B国生产一单位X产品需要2个劳动力,生产一单位Y产品需要12个劳动力,那么根据比较优势理论()
    A

    A国专业生产X产品,B国专业生产Y产品

    B

    A国专业生产Y产品,B国专业生产X产品

    C

    A国专业生产X、Y两种产品

    D

    B国专业生产X、Y两种产品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一个竞争性企业只使用一种生产要素z来生产产品y。当0≤z≤4时,企业的生产函数为y=x1.5;当x>4时,企业的生产函数为y= 4+x。如果产品y的价格为每单位1美元,生产要素z的价格为每单位3美元,为使厂商的利润最大化,z的最优投入量为( )。

    A.16/9
    B.4
    C.O
    D.4/3

    答案:B
    解析:

  • 第14题:

    按照要素禀赋论的假定,如果生产Y商品的资本/劳动比例大于生产X商品时的资本/劳动比例,则成Y产品为()

    • A、劳动密集型产品
    • B、劳动丰裕型产品
    • C、资本密集型产品
    • D、资本丰裕型产品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如果A国可用1个工时生产3单位的X产品或3单位的Y产品,B国可用1个工时生产1单位的X产品或1单位的Y产品,假定劳动是唯一的投入,那么:()。

    • A、A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绝对优势
    • B、B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绝对优势
    • C、A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比较优势
    • D、B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比较优势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A国生产一单位X产品需要6个劳动力,生产一单位Y产品需要15个劳动力,B国生产一单位X产品需要2个劳动力,生产一单位Y产品需要12个劳动力,那么根据比较优势理论()

    • A、A国专业生产X产品,B国专业生产Y产品
    • B、A国专业生产Y产品,B国专业生产X产品
    • C、A国专业生产X、Y两种产品
    • D、B国专业生产X、Y两种产品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假定美国生产单位X产品和单位Y产品分别需要投入8单位劳动与2单位劳动,而中国生产单位X产品和单位Y产品分别需要投入15单位劳动与12单位劳动,则()

    • A、美国在X产品和Y产品生产中都具有绝对优势
    • B、中国在X产品和Y产品生产中都具有绝对优势
    • C、美国只在X产品生产中具有比较优势
    • D、中国只在Y产品生产中具有比较优势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假设A、B两国生产技术相同且在短期内不变:生产一单位衣服需要的资本为1,需要的劳动为3;生产一单位食品需要的资本为2,需要的劳动为2。A国拥有160单位劳动和100单位资本;B国拥有120单位劳动和80单位资本。则 (1)哪个国家为资本充裕的国家? (2)哪种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3)假设所有要素都充分利用,计算各国各自最多能生产多少服装或多少食品? (4)假设两国偏好相同,两国间进行贸易,哪个国家会出口服装?哪个国家出口食品?


    正确答案: (1)由于B国的资本劳动比例高于A国,所以B国为资本充裕的国家。
    (2)由于衣服的劳动资本比例高于食品,所以衣服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3)A国最多能生产160/3单位的衣服和50单位的食品;B国最多能生产40单位的衣服和40单位的食品。
    (4)根据H-O模型的结论,服装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应由劳动充裕的国定即A国出口,食品为资本为密集型的产品应由资本充裕的国家即B国出口。

  • 第19题:

    判断题
    如果A国生产1单位X产品要放弃3单位Y产品,B国生产1单位X产品要放弃4单位Y产品,那么,A国在X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已知某人的效用函数为TU=4X+Y,如果消费者消费16单位X和14单位Y,试求:  (1)消费者的总效用  (2)如果因某种原因消费者只能消费4个单位X产品,在保持总效用不变的情况下,需要消费多少单位Y产品?

    正确答案: (1)因为X=16,Y=14,TU=4X+Y,所以TU=4*16+14=78
    (2)总效用不变,即78不变4*4+Y=78 ,所以Y=62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某公司利用剩余生产能力,可以用于开发新产品,现有A、B两种产品可供选择A产品的预计单价为10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80元/件,单位产品工时定额为5工时/件;B产品的预计单价为5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35元/件,单位产品工时定额为3工时/件。要求:(1)假设开发新产品不需要追加专属成本,则该公司应开发何种新产品;(2)如果公司现有剩余生产能力为30000工时,则该公司应开发何种新产品;(3)如果公司现有剩余生产能力为30000工时,假定开发A、B两种产品过程中,需要装备不同的专用设备,分别需要追加专属成本10000元和50000元,则该公司应开发何种新产品。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某家电生产企业现有用于新产品生产的剩余生产工时12000小时,可用于生产A或B产品,单位售价分别为A产品20元和B产品30元,单位变动成本分别为A产品16元和B产品25元,单位产品定额工时分别为A产品3小时和B产品4小时。作出在现有生产能力下生产A或者B的决策。

    正确答案: 相关业务量:
    A产品=12000/3=4000
    B产品=12000/4=3000
    贡献毛益总额:
    A产品=(20-16)x4000=16000元
    B产品=(30-25)x3000=15000元
    决策结论:以上计算说明在现有生产能力下生产A产品所获得的贡献毛益大,所以应选择A产品进行生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采用生产工人工时分配法分配制造费用,分配标准是()。
    A

    该生产单位产品生产工人工时

    B

    该企业产品生产工人工时

    C

    该生产单位单位产品生产工时

    D

    该生产单位产品定额工时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假定有A、B两个国家,每个国家在初始状态下自给自足地生产X、Y两种产品,如果A国两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都比B高,且在X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更大的优势。 (1)在上述情况下,A、B两国有无通过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提高经济福利的可能性,为什么? (2)如果两国之间能够发生互利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请预测分工和贸易的格局。 (3)如果B国Y产品生产行业发生技术革新,劳动生产率超过了A国Y行业,上述两问的答案是否会发生变化,为什么?

    正确答案: (1)A、B两国具有通过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提高经济福利的可能性。按照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在一国两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都比另一国高的时候,该国可以生产优势较大的产品,而另一国生产劣势较小的产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国家贸易,两国都能够从中获利。
    (2)根据“两利取重、两弊取轻”的原则,A国应该专业化分工生产优势较大的X商品,B国则应专业化分工生产劣势较小的Y商品。A国向B国出口X商品,从B国进口Y商品,B国向A国出口Y商品,从A国进口X商品,从而形成互利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格局。
    (3)在B国Y产品生产行业发生技术革新,劳动生产率超过A国Y行业的情况下,两国各有一种产品具有绝对的劳动生产率优势,这种情况是比较优势情形的一种特例。由于A、B两国仍然分别在X产品和Y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前面两问的答案不会发生变化。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