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炉渣返干是指吹炼中期碳激烈氧化,渣中(FeO)浓度降低较多,使炉渣熔点升高到与当时的熔池温非常接近,炉渣变得粘稠、流动性差,失去反应能力,这种现象叫炉渣返干。处理措施:为了防止和消除返干现象,主要应控制好吹炼枪位,保持熔池有良好的搅拌,并使渣中有一定的(FeO),另外要使熔池温度平稳上升,二批料不要一次加入过多,防止因炉渣温度下降过多造成返干,炉渣返干时,如熔池温度高可适当加些铁皮、稀渣剂等调节,如温度不高可适当提高吹炼枪位。
更多“什么叫炉渣返干?生产中遇到炉渣返干应如何处理? ”相关问题
  • 第1题:

    冶炼中期返干的炉渣的主要成分是()。

    • A、CaO
    • B、2CaO.SiO2
    • C、FeO
    • D、MgO

    正确答案:A,B,D

  • 第2题:

    转炉吹炼中,造成炉渣“返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正确答案:供氧量小于碳氧化反应所耗的氧量。

  • 第3题:

    吹炼过程中炉渣“返干”的原因为()。


    正确答案:(FeO)<11%

  • 第4题:

    发现吹炼过程返干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1)提高枪位化渣。
    (2)适当降低氧压,实现“软吹”。
    (3)温度高时,可加入铁皮或矿石,强制化渣。
    (4)火焰调整后,要逐步降枪,幅度不能过大。

  • 第5题:

    在吹炼过程出现炉渣返干时如何处理?()

    • A、提高枪位
    • B、降低枪位
    • C、提高氧压
    • D、降低氧压
    • E、提高氧气流量

    正确答案:A,D

  • 第6题:

    43.转炉吹炼过程中容易出现炉渣“返干”现象的时期为()

    • A、吹炼前期
    • B、吹炼中期
    • C、吹炼末期
    • D、前、中、末期都有可能

    正确答案:B

  • 第7题:

    转炉吹炼过程中,炉渣“返干”现象容易出现在碳氧化期的()。

    • A、开始阶段
    • B、中间阶段
    • C、末尾阶段
    • D、整个阶段

    正确答案:C

  • 第8题:

    炉渣返干使炉渣粘度升高,因而不易喷溅。


    正确答案:错误

  • 第9题:

    在转炉吹炼中,造成炉渣“返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供氧量小于碳氧化反应所耗氧量。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0题:

    炉渣处理有用渣罐将炉渣运到水渣场或弃渣场、()、炉前干渣坑三种形式。


    正确答案:炉前直接冲水渣

  • 第11题:

    炉渣的碱度冶炼有什么影响?炼钢生产中,常采用炉渣


    正确答案: C、A、O与SiO2含量的比值称为碱度(R),即R=%
    C、A、O/%SiO2。碱度值反映了渣中
    C、A、O除去与SiO2相结合后,剩余自由
    C、A、O的多少,脱磷及脱硫反应都要求渣中有足够量的自由
    C、A、O,才能有效进行。所以,碱度是炉渣脱磷脱硫能力的重要标志。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是炉渣碱度越高越好,其实不然,只有碱度适当,才能有最佳效果。

  • 第12题:

    炉渣“返干”时,应及时降枪化渣。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3题:

    炉渣“返干”时熔点高的物质是2CaO·SiO2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4题:

    炉渣返干的根本原因是碳氧反应激烈,渣中()大量减少。


    正确答案:FeO

  • 第15题:

    炉渣“返干”的基本原因是碳氧反应激烈,渣中()大量减少。


    正确答案:FeO

  • 第16题:

    在碳激烈氧化期,(FeO)含量往往较低,容易出现炉渣的“返干”现象,由此而引起金属喷溅。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什么是炉渣“返干”?炉渣“返干”的原因?


    正确答案: 返干是指已经熔化或部分熔化的炉渣出现变粘甚至结成大的现象,吹炼中期,碳剧烈氧化,渣中氧化铁减少,生成高熔点的2CaO•SiO2,FeO及MnO还原,析出部分固态物质,使炉渣变粘,严重时,结成大块。

  • 第18题:

    炉渣"返干"


    正确答案: 在氧气顶吹转炉吹炼中期,冶炼温度已足够高,往会突然减低,甚至会造成结块,这就叫炉渣"返干"。碳氧反应激烈,此时枪位比较低,已形成的炉渣的流动性往

  • 第19题:

    在转炉吹炼过程中,炉渣发生“返干”时,熔点最高的物质是()。

    • A、CaO·SiO2
    • B、3CaO·SiO2
    • C、4CaO·SiO2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转炉冶炼过程中,炉渣“返干”最易在()发生

    • A、吹炼前期
    • B、吹炼终点
    • C、吹炼中期
    • D、吹炼后期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高炉冶炼的副产品有()。

    • A、炉渣
    • B、生铁
    • C、返矿

    正确答案:A

  • 第22题:

    什么叫碱害?如何利用炉渣排碱?


    正确答案: 所谓碱害是指炉料带入高炉内含碱金属K、Na的盐类(绝大部分是复合硅酸盐)在高炉生产过程中形成循环积累,给生产带来的危害。碱金属硅酸盐比FeO更稳定,所以要到高温区FeO全部还原后被C还原成蒸气进入煤气流,在上升过程中与其他物质反应转变为氰化物、氟化物、碳酸盐、硅酸盐和氧化物.它们在中温区凝聚。如同硫在高炉内的循环富集那样,碱在高低温度区内也存在循环积累。这种循环积聚给高炉生产带来的害处是:
    1)气化上升的碱金属、氰化物、氟化物在较低温度的炉墙上冷凝,附着在其上逐步黏结,炉墙上出现结厚而发展成炉瘤,给炉况及处理造成很大的麻烦;
    2)部分上升的碱金属及其化合物遇焦炭会冷凝在其孔隙中,液态冷凝物使焦炭的孔隙度降低影响料柱透气性,而且碱金属还会与焦炭的碳形成化合物降低了焦炭强度,并增大了焦炭的反应性,促进碳素溶损反应的进行,也降低了焦炭的热强度,导致焦炭在下降过程中破损,也严重影响料柱的透气性;
    3)部分碱蒸气凝聚在矿石上,K2O与矿石中的铁氧化物形成多种化合物,随着它们被CO还原,引起料块膨胀和爆裂,对球团矿的影响尤为严重。而且冷凝的碱氧化物及盐类还降低了矿石的软熔温度,造成软熔带上移和变厚;
    4)碱金属进入耐火砖衬,使耐火砖膨胀。严重时耐火砖的膨胀造成炉壳开裂,当碱金属渗透到炉底炉缸耐火砖衬中积累还能造成炉底炉缸烧穿。
    防治碱害的措施有严格控制碱金属入炉量,选用抗碱侵蚀能力强的耐火材料,精心操作等。而利用炉渣排碱是重要手段:
    (1)降低炉渣碱度。
    (2)保持炉渣碱度不变的同时提高渣中MgO含量,炉渣排碱能力可提高。
    (3)必要时适当加大渣量。

  • 第23题:

    炉渣返干的火焰特征。


    正确答案:(1)冶炼中期后半阶段正常的火焰特征是:白亮、刺眼,柔软性稍微变差
    (2)但如果发生返干,其火焰特征为:由于气流循环不正常而使正常的火焰(有规律、柔和的一伸一缩)变得直窜、硬直,火焰不出烟罩;同时由于返干炉渣结块成团未能化好,氧流冲击到未化的炉渣上面会发出刺耳的怪声;有时还可看到有金属颗粒喷出。一旦发生上述现象说明熔池内炉渣已经返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