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真题)关于沉井施工分节制作工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节制作高度与刃脚部分齐平 B.设计无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等级60%,方可拆除模板 C.混凝土施工缝采用凹凸缝并应凿毛清理干净 D.设计要求分多节制作的沉井,必须全部接高后方可下沉

题目
(2019年真题)关于沉井施工分节制作工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节制作高度与刃脚部分齐平
B.设计无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等级60%,方可拆除模板
C.混凝土施工缝采用凹凸缝并应凿毛清理干净
D.设计要求分多节制作的沉井,必须全部接高后方可下沉

相似考题
更多“(2019年真题)关于沉井施工分节制作工艺的说法,正确的是( ) ”相关问题
  • 第1题:

    对于在浅水区或可能被水淹没的岸滩区软弱地基上的沉井,适宜的施工方案是( )。

    A.就地筑岛制作
    B.预制厂制作
    C.制作沉井,应采取换填地基、打设砂桩等地基加固措施
    D.基础大开挖,浮运安装沉井
    E.当沉井高度大于6m时,宜分节制作、分次接高下沉

    答案:A,C,E
    解析:
    对于在浅水区或可能被水淹没的岸滩区的沉井,宜就地筑岛制作。在软弱地基上制作沉井,应采取换填地基、打设砂桩等地基加固措施。当沉井高度大于6m时,宜分节制作、分次接高下沉。

  • 第2题:

    关于沉井制作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接高沉井必须与除土作业同步进行,在沉井偏斜情况下严禁接高沉井
    B.沉井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时方可拆除,刃脚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50%时方可拆除
    C.拆除支垫时的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设计规定的抽垫要求
    D.沉井制作场地筑岛标高应高出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2m以上

    答案:C
    解析:
    沉井制作施工安全技术交底:(1)拆除支垫应符合下列要求: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设计规定的抽垫要求;抽出垫木后应用砂性土四填、捣实;抽垫时应采取防止沉井偏斜的措施;抽垫时应由作业组长指挥,分区域,按规定顺序进行;定位支垫处的垫木应按设计规定程序最后抽出,不得遗留。(2)沉井制作场地应符合下列要求:1)岛标高应高出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70cm以上。2)筑岛应能承受水流对岛体的冲刷,确保岛体稳定;3)筑岛的平面尺寸应满足沉井制作和抽垫等施工要求,沉井周围应有2m以上的护道。4)筑岛材料应为透水性好、易于压实和开挖的无大块颗粒的砂土或碎石土等。5)在浅水区域或可能淹没的旱地、浅滩应筑岛制作沉井。(3)制作沉井时应同步完成直爬梯或梯道预埋件的安设直爬梯和梯道应符合下列要求:1)梯道宽度不宜小于70cm;坡度不宜陡于50,梯道宜使用钢材焊制,钢材不得腐蚀、断裂、变形;每步高度不宜大于25cm,严禁用钢筋做踏板;梯道临边侧必须设防护栏杆。2)采用斜道(马道)时,脚手架必须置于坚固的地基上,斜道宽度不得小于1m,纵坡不得陡于1:3,支搭必须牢固。3)采用固定式直爬梯时,爬梯应用金属材料制成;梯宽宜为50cm,埋设与焊接必须牢固。梯子顶端应设1.0-1.5m高的扶手;攀登高度超过1m以上部分宜加设护笼;超过13m时,必须设梯间平台。

  • 第3题:

    关于分节制作沉井的要求,正确的有()。

    A、 第一节制作高度必须高于刃脚部分
    B、 设计无要求时,前节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75%,方可浇筑后节混凝土
    C、 沉井每次接高时各部位的轴线位置应基本重合
    D、 混凝土施工缝处理应采用凹凸缝或设置钢板止水带,施工缝应凿毛并清理干净
    E、 分节制作、分次下沉的沉井严禁在接高施工过程中发生倾斜和突然下沉

    答案:A,B,D,E
    解析:
    2018新教材P109-110

    (1)每节制作高度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且第一节制作高度必须高于刃脚部分;井内设有底梁或支撑梁时应与刃脚部分整体浇捣。 (2)设计无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等级75%后,方可拆除模板或浇筑后一节混凝土。 (3)混凝土施工缝处理应采用凹凸缝或设置钢板止水带,施工缝应凿毛并清理干净;内外模板采用对拉螺栓固定时,其对拉螺栓的中间应设置防渗止水片;钢筋密集部位和预留孔底部应辅以人工振捣,保证结构密实。 (4)沉井每次接髙时各部位的轴线位置应一致、重合,及时做好沉降和位移监测;必要时应对刃脚地基承载力进行验算,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地基及结构的稳定。 ( 5 )分节制作、分次下沉的沉井,前次下沉后进行后续接高施工。 1)应验算接高后稳定系数等,并应及时检查沉井的沉降变化情况,严禁在接髙施工过程中沉井发生倾斜和突然下沉;

  • 第4题:

    (2019 年真题)关于沉井施工分节制作工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节制作高度必须与刃脚部分齐平
    B.设计无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等级60%,方可拆除模板
    C.混凝土施工缝应采用凹凸缝并应凿毛清理干净
    D.设计要求分多节制作的沉井,必须全部接高后方可下沉

    答案:C
    解析:
    P197。分节制作沉井:1)每节制作高度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且第一节制作高度必须高于刃脚部分;井内设有底梁或支撑梁时应与刃脚部分整体浇捣。2)设计无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等级75%后,方可拆除模板或浇筑后节混凝土。3)混凝土施工缝处理应采用凹凸缝或设置钢板止水带,施工缝应凿毛并清理干净;内外模板采用对拉螺栓固定时,其对拉螺栓的中间应设置防渗止水片;钢筋密集部位和预留孔底部应辅以人工振捣,保证结构密实。4)沉井每次接高时各部位的轴线位置应一致、重合,及时做好沉降和位移监测;必要时应对刃脚地基承载力进行验算,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地基及结构的稳定。5)分节制作、分次下沉的沉井,前次下沉后进行后续接高施工

  • 第5题:

    关于沉井施工分节制作工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节制作高度必须与刃脚部分齐平
    B、设计无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等级60%,方可拆除模板
    C、混凝土施工缝应采用凹凸缝并应凿毛清理干净
    D、设计要求分多节制作的沉井,必须全部接高后方可下沉

    答案:C
    解析:
    教材P186页
    本题考查的是沉井预制。选项A,第一节沉井高度不是和刃脚齐平而是要高于刃脚部分;选项B,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75%方可拆除模板;选项D,前次下沉后进行后续接高施工,而不是全部接高。

  • 第6题:

    关于预应力工程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是()。2018真题

    A、都使用台座
    B、都预留预应力孔道
    C、都采用放张工艺
    D、都使用张拉设备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预应力工程。选项A,后张法不需要台座;选项B,先张法不预留孔道;选项C,先张法不采用放张工艺。@##

  • 第7题:

    沉井分节制作及下沉的一般规定是什么?


    正确答案:第一节混凝土达到70%强度后灌第二节,第二节混凝土达到70%强度再灌第三节。第三节沉井混凝土强度达100%后开始人工挖土下沉。为保证沉井刃脚的稳定性,在第一节拆模后,须沿沉井外壁分三层夯填1m高、2m宽的土。施工下沉过程中,如沉井倾斜较大,则应及时纠正。

  • 第8题:

    关于沉井施工安全控制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 A、制作沉井应同步挖成直爬梯
    • B、沉井纠偏应逐级增加荷载
    • C、空气幕辅助下沉的储气罐应放臵在通风且有阳光的地方
    • D、沉井接高应停止沉井内取土作业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分节制作、分次下沉的沉井,前次下沉后进行()施工。

    • A、降水排水
    • B、后续接高
    • C、清理刃脚
    • D、纠偏调向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多选题
    关于沉井法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沉井法是超前支护的一种方法

    B

    井筒靠其自重克服其外壁与土层间的摩擦阻力和刃脚下总的正面阻力而不断下沉

    C

    沉井法施工工艺简单

    D

    所需设备少,易于操作

    E

    井壁质量好,成本高


    正确答案: D,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分节制作、分次下沉的沉井,前次下沉后进行()施工。
    A

    降水排水

    B

    后续接高

    C

    清理刃脚

    D

    纠偏调向


    正确答案: D
    解析: 考点为沉井施工内容,属于实践型考题。
    考试用书中有关内容综述如下:
    分节制作、分次下沉的沉井后续接高施工内容:包括钢筋安装(钢筋采用分节、分片制作,整体吊装)、模板安装(如采用翻模法)、混凝土浇筑(一次浇筑到位)。后续接高施工要求:应验算接高后稳定系数等,并应及时检查沉井的沉降变化情况,严禁在接高施工过程中沉井发生倾斜和突然下沉;后续各节的模板不应支撑于地面上,模板底部应距地面不小于1m。设计无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等级75%后,方可拆除模板或浇筑后节混凝土。混凝土施工缝处理应采用凹凸缝或设置钢板止水带,施工缝应凿毛并清理干净;内外模板采用对拉螺栓固定时,其对拉螺栓的中间应设置防渗止水片;钢筋密集部位和预留孔底部应辅以人工振捣,保证结构密实。沉井每次接高时各部位的轴线位置应一致、重合,及时做好沉降和位移监测;必要时应对刃脚地基承载力进行验算,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地基及结构的稳定。
    由此可见B选项正确。

  • 第12题:

    单选题
    沉井施工分节制作时,如果设计无要求,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汁强度等级( )后,方可拆除模板或浇筑后节混凝土。
    A

    30%

    B

    50%

    C

    60%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关于分节制作沉井的要求,正确的有()。
    A.第一节制作高度必须高于刃脚部分
    B.设计无要求时,前节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75%,方可浇筑后节混凝土
    C.沉井每次接高时各部位的轴线位置应基本重合
    D.混凝土施工缝处理应采用凹凸缝或设置钢板止水带,施工缝应凿毛并清理干净
    E.分节制作、分次下沉的沉井严禁在接高施工过程中发生倾斜和突然下沉


    答案:A,B,D,E
    解析:

  • 第14题:

    沉井本身既是基础结构,在施工过程中也是挡土防水的围堰设施。下列关于沉井施工说法正确的是( )。

    A.沉井接高时不得将刃脚掏空
    B.筑岛材料应用透水性差、不易压实的黏土
    C.墩台位于旱地时宜用筑岛法制作和下沉重力式沉井
    D.当位于深水处而围堰筑岛困难时可采用重力式沉井

    答案:A
    解析:
    A项,沉井下沉过程中,进行沉井接高时,不得将刃脚掏空,接高加重要均匀,并对称地进行以防止接高时急剧下沉发生倾斜。B项,筑岛材料应用透水性好、易于压实的砂土或碎石土等。C项,重力式沉井施工时,当墩台位于旱地时,可就地制作,挖土下沉。当位于浅水区或可能被水淹没的区域时,一般宜用筑岛的方法制作和下沉。D项,当位于深水处而围堰筑岛困难时,可采用浮式沉井。

  • 第15题:

    关于沉井法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沉井法是超前支护的一种方法
    B.井筒靠其自重克服其外壁与土层间的摩擦阻力和刃脚下部的正面阻力而不断下沉
    C.沉井法施工工艺简单
    D.所需设备少,易于操作
    E.井壁质量好,成本高

    答案:A,B,C,D
    解析:
    沉井法属于超前支护的一种方法(答案A正确),其实质是在井筒设计位置上,预制好底部附有刃脚的一段井筒。在其掩护下,随着井内的掘进出土,井筒靠其自重克服其外壁与土层间的摩擦阻力和刃脚下部的正面阻力而不断下沉,随着井筒下沉,在地面相应接长井壁(答案B正确)。 如此周而复始,直至沉到设计标高。 沉井法施工工艺简单(答案C正确), 所需设备少,易于操作(答案D正确),井壁质量好,成本低(答案E错误),操作安全,广泛应用于如大型桥墩基础、地下厂房、仓库、车站等各类地下工程领域。

  • 第16题:

    分节制作沉井时.每节制作高度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且第一节制作高度必须高于( )

    A.基坑地面
    B.刃脚部分
    C.第二节
    D.最后一节

    答案:B
    解析:
    分节制作沉井时,每节制作高度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且第一节制作高度必须高于刃脚部分;井内设有底梁或支撑梁时应与刃脚部分整体浇捣。

  • 第17题:

    分节制作、分次下沉的沉井,进行后续接高施工时,模板底部应距地面不小于()m。
    A、0.5
    B、1.0
    C、2.0
    D、2.5


    答案:B
    解析:
    分节制作、分次下沉的沉井,进行后续接高施工时,模板底部应距地面不小于1m。参见教材P172。

  • 第18题:

    分节制作、分次下沉的沉井,后续各节的模板底部应距地面不小于( )。

    A.0.9m
    B.1m
    C.0.8m
    D.0.7m

    答案:B
    解析:
    2020版教材P128
    分节制作沉井:后续各节的模板不应支撑于地面上,模板底部应距地面不小于1m。

  • 第19题:

    沉井施工分节制作时,如果设计无要求,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汁强度等级( )后,方可拆除模板或浇筑后节混凝土。

    • A、30%
    • B、50%
    • C、60%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沉井施工分节制作时,如果设计无要求,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后,方可拆除模板或浇筑后节混凝土。

    • A、30%
    • B、50%
    • C、75%
    • D、60%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关于沉井施工安全控制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 A、制作沉井应同步挖成直爬梯
    • B、沉井纠偏应逐级增加荷载
    • C、空气幕辅助下沉的储气罐应放置在通风且有阳光的地方
    • D、沉井接高应停止沉井内取土作业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多选题
    对于在浅水区或可能被水淹没的岸滩区软弱地基上的沉井,适宜的施工方案是(  )。
    A

    就地筑岛制作

    B

    预制厂制作

    C

    制作沉井,应采取换填地基、打设砂桩等地基加固措施

    D

    基础大开挖,浮运安装沉井

    E

    当沉井高度大于6m时,宜分节制作、分次接高下沉


    正确答案: A,C,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关于沉井施工安全控制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A

    制作沉井应同步挖成直爬梯

    B

    沉井纠偏应逐级增加荷载

    C

    空气幕辅助下沉的储气罐应放臵在通风且有阳光的地方

    D

    沉井接高应停止沉井内取土作业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