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加固区土体的侧向变形是( )。 A.朝向未加固区土体挤出的 B.朝向加固区收缩的 C.从加固区四周挤出的 D.向下压缩沉降的

题目
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加固区土体的侧向变形是( )。
A.朝向未加固区土体挤出的 B.朝向加固区收缩的
C.从加固区四周挤出的 D.向下压缩沉降的


相似考题
更多“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加固区土体的侧向变形是( )。 ”相关问题
  • 第1题:

    真空预压施工时应同步进行地基沉降与土的侧向位移观测。测量土体的侧向位移的方
    法是,在真空预压加固区( )埋设测斜仪。

    A.中心处 B.危险处 C.边缘处 D.邻近建筑物处

    答案:C
    解析:

  • 第2题:

    比较堆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处理淤泥地基,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地基中的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相同
    B、预压区边缘土体侧向位移方向一致
    C、均需控制加载速率,以防止加载过快导致淤泥地基失稳破坏
    D、堆载预压法土体总应力增加,真空预压法总应力不变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5.2.29条条文说明,真空预压法是降低土体的孔隙水压力,不增加总应力的条件下增加土体的有效应力;堆载预压法是增加土体的总应力和孔隙水压力,并随着孔隙水压力的消散而使有效应力增加。

  • 第3题:

    排水固结法分为堆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两类,用于加固()。

    • A、砂土地基
    • B、软土地基
    • C、碎石基础
    • D、粉土地基

    正确答案:B

  • 第4题:

    比较堆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处理淤泥地基,以下那种说法是正确的()

    • A、地基中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相同
    • B、预压区边缘土体侧向位移方向一致
    • C、均需控制加载速率,以防止加载过快导致淤泥地基失稳破坏
    • D、堆载预压法土体总应力增加,真空预压法总应力不变

    正确答案:D

  • 第5题:

    真空预压法适用于大面积地基的加固处理。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加固区土体的侧向变形是()。

    • A、朝向未加固区土体挤出的
    • B、朝向加固区收缩的
    • C、从加固区四周挤出的
    • D、向下压缩沉降的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对饱和弱软粘土地基进行加固,下列方法最适宜的是()

    • A、强夯法;
    • B、真空预压法;
    • C、振冲法;
    • D、砂石桩法。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判断题
    空预压法加固地基的机理是置换软土。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比较堆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处理淤泥地基,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2014年真题]
    A

    地基中的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相同

    B

    预压区边缘土体侧向位移方向一致

    C

    均需控制加载速率,以防止加载过快导致淤泥地基失稳破坏

    D

    堆载预压法土体总应力增加,真空预压法总应力不变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5.2.29条条文说明规定,真空预压法是降低土体的孔隙水压力,不增加总应力的条件下增加土体的有效应力;堆载预压是增加土体的总应力和孔隙水压力,并随着孔隙水压力的消散而使有效应力增加。

  • 第10题:

    单选题
    关于堆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加固地基处理的描述,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A

    堆载预压中地基的总应力减少

    B

    真空预压中地基土的总应力不变

    C

    采用堆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加固时都要控制加载速率

    D

    采用堆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加固时,预压区周围土体侧向位移方向一致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堆载预压法加固地基的机理是()。
    A

    置换软土

    B

    挤密土层

    C

    碾压夯实

    D

    排水固结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比较堆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处理淤泥地基,以下那种说法是正确的()
    A

    地基中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相同

    B

    预压区边缘土体侧向位移方向一致

    C

    均需控制加载速率,以防止加载过快导致淤泥地基失稳破坏

    D

    堆载预压法土体总应力增加,真空预压法总应力不变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预压法处理软弱地基,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

    A. 真空预压法加固区地表中心点的侧向位移小于该点的沉降
    B. 真空预压法控制真空度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地基发生失稳破坏
    C. 真空预压过程中地基土孔隙水压力会减小
    D. 超载预压可减小地基的次固结变形

    答案:B
    解析:
    B项,《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5.2.22条条文说明规定,真空预压的效果和膜内真空度大小关系很大,真空度越大,预压效果越好。如真空度不高,加上砂井井阻影响,处理效果将受到较大影响。故保持真空度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处理效果。

  • 第14题:

    关于堆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加固地基机理的描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堆载预压中地基土的总应力增加
    (B)真空预压中地基土的总应力不变
    (C)采用堆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加固时都要控制加载速率
    (D)采用堆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加固时,预压区周围土体侧向位移方向一致


    答案:A,B
    解析:

  • 第15题:

    堆载预压法加固地基的机理是()。

    • A、置换软土
    • B、挤密土层
    • C、碾压夯实
    • D、排水固结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关于堆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加固地基处理的描述,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 A、堆载预压中地基的总应力减少
    • B、真空预压中地基土的总应力不变
    • C、采用堆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加固时都要控制加载速率
    • D、采用堆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加固时,预压区周围土体侧向位移方向一致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以下哪些地基加固方法属于复合地基加固()

    • A、深层搅拌法
    • B、换填法
    • C、沉管砂石桩法
    • D、真空预压法
    • E、强夯法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空预压法加固地基的机理是置换软土。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9题:

    多选题
    关于堆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加固地基机理的描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0年真题]
    A

    堆载预压中地基土的总应力增加

    B

    真空预压中地基土的总应力不变

    C

    采用堆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加固时都要控制加载速率

    D

    采用堆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加固时,预压区周围土体侧向位移方向一致


    正确答案: B,C
    解析:
    AB两项,用填土等外加载荷载对地基进行预压,是通过增加总应力并使孔隙水压力消散而增加有效应力的方法。真空预压法是在预压地基内总应力不变的条件下,使土中孔隙压力减小,有效应力增加的方法;C项,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5.3.9条条文说明规定,对堆载预压工程,当荷载较大时,应严格控制加载速率,防止地基发生剪切破坏或产生过大的塑性变形,对真空预压则无此要求;D项,根据《地基处理手册》(第三版)72页规定,真空预压,地基土的有效应力增量是各向相等的,在预压过程中土体不会发生剪切破坏,所以很合适特别较弱黏性土地基的加固。堆载预压土体向外围移动,真空预压土体向中心移动。

  • 第20题:

    判断题
    预压法加固地基的实质是使地基土排水固结。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排水固结法分为堆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两类,用于加固()。
    A

    砂土地基

    B

    软土地基

    C

    碎石基础

    D

    粉土地基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加固区土体的侧向变形是()。
    A

    朝向未加固区土体挤出的

    B

    朝向加固区收缩的

    C

    从加固区四周挤出的

    D

    向下压缩沉降的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列出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的工艺流程。

    正确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