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建筑场地时,从抗震角度考虑,按照场地的地质、地形、地貌等特征,将其分为:( )A.有利地段、不利地段、危险地段 B.Ⅰ、Ⅱ、Ⅲ、Ⅳ类场地 C.甲、乙、丙、丁类设防类别 D.6、7、8、9度等设防烈度

题目
在选择建筑场地时,从抗震角度考虑,按照场地的地质、地形、地貌等特征,将其分为:( )

A.有利地段、不利地段、危险地段
B.Ⅰ、Ⅱ、Ⅲ、Ⅳ类场地
C.甲、乙、丙、丁类设防类别
D.6、7、8、9度等设防烈度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A
解析:
更多“在选择建筑场地时,从抗震角度考虑,按照场地的地质、地形、地貌等特征,将其分为:( )”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抗震设计中划分建筑场地类别时,下列哪些选项是必须考虑的()
    A.场地的地质、地形、地貌条件 B.各岩土层的深度和厚度
    C.各岩土层的剪切波速 D.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建筑的影响


    答案:B,C
    解析: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4.1.6条

  • 第2题:

    选择建筑场地时,应首先知道该场地地质、地形、地貌对建筑抗震是否有利、不利和危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坚硬土、液化土、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的地段分别是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
    B.坚硬土、密实均匀的中硬土、液化土分别是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
    C.密实均匀的中硬土、软弱土、半填半挖地基分别是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
    D.坚硬土、地震时可能发生崩塌部位、地震时可能发生地裂的部位分别是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 50011 —2010)第4. 1. 1条,选择建筑场地时,应按表9-7划分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

  • 第3题:

    二级场地的条件不包括( )。
    A.对建筑抗震危险的地段 B.不良地质作用一般发育
    C.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到一般破坏 D.地形地貌较复杂


    答案:A
    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 —2001)(2009年版)第3. 1. 2条第2款规定,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地)皮符合下列条件之一:①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②不良地质作用一般发育;③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到一般破坏;④地形地貌较复杂; ⑤基础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场地。

  • 第4题:

    对沿线地形、地貌和地质进行现场调查,以确定设计与实际是否相符。现场地质核查必要时借用地形图核实。


    正确答案:错误

  • 第5题:

    进行现场勘察,了解现场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气象、交通、环境等情况,核对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可行性。


    正确答案:重点地点的工程量

  • 第6题:

    对建筑场地复杂程度划分除考虑对建筑抗震的影响、不良地质作用的发育程度、地质环境的破坏程度及地形地貌的复杂程度外,还应考虑( )因素。

    • A、场地地层的物理力学指标
    • B、场地岩土层的厚度
    • C、水文地质条件
    • D、岩土层中地应力的分布及应力场特征

    正确答案:C

  • 第7题:

    会展场馆的场地形式,从建筑角度看,有室内场地和()之分。

    • A、净场地
    • B、标准场地
    • C、单独场地
    • D、室外场地

    正确答案:D

  • 第8题:

    选择水工建筑物场地时,下述()不正确。()

    • A、水工建筑物场地类别可划分为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
    • B、宜选择对建筑物抗震相对有利地段
    • C、宜避开对建筑物抗震相对不利地段
    • D、不得在危险地段进行工程建设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单选题
    二级场地的条件不包括(  )。
    A

    对建筑抗震危险的地段

    B

    不良地质作用一般发育

    C

    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到一般破坏

    D

    地形地貌较复杂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3.1.2条第2款规定,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地)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①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②不良地质作用一般发育;③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到一般破坏;④地形地貌较复杂;⑤基础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场地。

  • 第10题:

    多选题
    划分有利、不利、危险地段所考虑的因素有()。
    A

    地质

    B

    地形

    C

    地貌

    D

    场地覆盖层厚度

    E

    建筑的重要性

    F

    基础的类型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对场地等级的划分应考虑下列()因素。()
    A

    地形地貌、地质环境及不良地质作用

    B

    水文地质条件

    C

    对建筑抗震的影响

    D

    破坏后果的严重性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在抗震设计中划分建筑场地类别时,(  )是必须考虑的。[2008年真题]
    A

    场地的地质、地形、地貌条件

    B

    各岩土层的深度和厚度

    C

    各岩土层的剪切波速

    D

    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建筑的影响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4.1.2条规定,建筑场地的类别划分,应以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场地覆盖厚度为准。

  • 第13题:

    对建筑场地复杂程度的划分除考虑对建筑抗震的影响、不良地质作用的发育程度、地质环境的破坏程度及地形地貌的复杂程度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  )。

    A.场地地层的物理力学指标
    B.场地岩土层的厚度
    C.水文地质条件
    D.岩土层中地应力的分布及应力场特征

    答案:C
    解析:
    建筑场地复杂程度的划分应考虑对建筑抗震的影响、不良地质作用的发育程度、地质环境的破坏程度、水文地质条件、及地形地貌的复杂程度。

  • 第14题:

    对建筑场地复杂程度的划分除考虑对建筑抗震的影响、不良地质作用的发育程度、地质环境的破坏程度及地形地貌的复杂程度外,还应考虑(  )因素。

    A.场地地层的物理力学指标
    B.场地岩土层的厚度
    C.水文地质条件
    D.岩土层中地应力的分布及应力场特征

    答案:C
    解析:
    对建筑场地复杂程度的划分除考虑对建筑抗震的影响、不良地质作用的发育程度、地质环境的破坏程度及地形地貌的复杂程度外,还应考虑水文地质条件因素。

  • 第15题:

    建筑场地地貌要利于建筑布置,道路短捷顺畅,地形宜场地排水,一般自然地形坡度不宜小于()

    A:0.3%
    B:3%
    C:5%
    D:25%

    答案:A
    解析:
    场地边界外形应因地制宜、尽可能简单.做到既合理又经济。地貌要利于建筑布置,道路短捷顺畅,地形宜场地排水。一般自然地形不宜小于0.3%。平坡(0.3%~5%)场地较理想;缓坡(5%~10%)场地要错落;中坡(10%~25%)场地要台地,填挖土方量要大;陡坡(25%~100%)场地不宜建设。适宜建设的场地均应考虑竖向规划,以减少土石方工程量。

  • 第16题:

    根据建筑场地的地质、地形、地貌的特征,将其划定为()三类地段。

    • A、一类用地、二类用地、三类用地
    • B、适建、不适建、改造后适建
    • C、有利、不利和危险
    • D、一级、二级、三级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对场地等级的划分应考虑下列()因素。()

    • A、地形地貌、地质环境及不良地质作用
    • B、水文地质条件
    • C、对建筑抗震的影响
    • D、破坏后果的严重性

    正确答案:A,B,C

  • 第18题:

    某处场地处于建筑抗震危险的地段,不良地质作用一般发育,地下水对工程无影响,则该场地的复杂程度可划分为()。

    • A、特级场地
    • B、一级场地
    • C、二级场地
    • D、三级场地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划分有利、不利、危险地段所考虑的因素有()。

    • A、地质
    • B、地形
    • C、地貌
    • D、场地覆盖层厚度
    • E、建筑的重要性
    • F、基础的类型

    正确答案:A,B,C

  • 第20题:

    对建筑场地复杂程度的划分除考虑对建筑抗震的影响、不良地质作用的发育程度、地质环境的破坏程度及地形地貌的复杂程度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

    • A、场地地层的物理力学指标
    • B、场地岩土层的厚度
    • C、水文地质条件
    • D、岩土层中地应力的分布及应力场特征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多选题
    初步勘察应对场地内拟建建筑地段的稳定性做出评价,主要工作有(  )。
    A

    搜集区域地质、地形地貌、地震、矿产、当地的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和建筑经验等资料

    B

    初步查明地质构造、地层结构、岩土工程特性、地下水埋藏条件

    C

    查明场地不良地质作用的成因、分布、规模、发展趋势,并对场地的稳定性做出评价

    D

    对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6度的场地,应对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做出初步评价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4.1.4条规定,初步勘察应对场地内拟建建筑地段的稳定性做出评价,并进行下列主要工作:①搜集拟建工程的有关文件、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资料以及工程场地范围的地形图;②初步查明地质构造地层结构岩土工程特性地下水埋藏条件;③查明场地不良地质作用的成因分布规模发展趋势并对场地的稳定性做出评价;④对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6度的场地应对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做出初步评价;⑤季节性冻土地区,应调查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⑥初步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⑦高层建筑初步勘察时,应对可能采取的地基基础类型、基坑开挖与支护、工程降水方案进行初步分析评价。

  • 第22题:

    单选题
    对建筑场地复杂程度划分除考虑对建筑抗震的影响、不良地质作用的发育程度、地质环境的破坏程度及地形地貌的复杂程度外,还应考虑( )因素。
    A

    场地地层的物理力学指标

    B

    场地岩土层的厚度

    C

    水文地质条件

    D

    岩土层中地应力的分布及应力场特征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如果建筑场地是:①对建筑抗震危险的地段;②不良地质作用强烈发育;③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到强烈破坏;④地形地貌复杂;⑤有影响工程的多层地下水,岩溶裂隙水或其他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需专门研究的场地。则该建筑场地的复杂程度等级是()。
    A

    一级场地(复杂场地)

    B

    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地)

    C

    三级场地(简单场地)

    D

    四级场地(极简单场地)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