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条件 1.某坡地已建有两栋建筑,南面建筑与北面建筑之间的间距是49m,其中坡地范围(宽40m×长100m)如剖面图所示。拟在两栋已有建筑之间加建一栋新建筑,三栋建筑均为6m高。场地之间采用挡土墙分成三级水平台地。 2.要求确定新建建筑场地标高,达到土方平衡且土方工程量最小,并且离南面建筑的距离最小。 3.日照间距系数为2.0。 土方平衡且土方量最小,并且离南面建筑距离最小为( )m。 A.12 B.15 C.18 D.20

题目
设计条件
1.某坡地已建有两栋建筑,南面建筑与北面建筑之间的间距是49m,其中坡地范围(宽40m×长100m)如剖面图所示。拟在两栋已有建筑之间加建一栋新建筑,三栋建筑均为6m高。场地之间采用挡土墙分成三级水平台地。
2.要求确定新建建筑场地标高,达到土方平衡且土方工程量最小,并且离南面建筑的距离最小。
3.日照间距系数为2.0。


土方平衡且土方量最小,并且离南面建筑距离最小为( )m。
A.12
B.15
C.18
D.20

相似考题
更多“设计条件 1.某坡地已建有两栋建筑,南面建筑与北面建筑之间的间距是49m,其中坡地范围(宽40m×长100m)如剖面图所示。拟在两栋已有建筑之间加建一栋新建筑,三栋建筑均为6m高。场地之间采用挡土墙分成三级水平台地。 2.要求确定新建建筑场地标高,达到土方平衡且土方工程量最小,并且离南面建筑的距离最小。 3.日照间距系数为2.0。 土方平衡且土方量最小,并且离南面建筑距离最小为( )m。 A.12 B.15 C.18 D.20”相关问题
  • 第1题:

    设计条件
    1.场地剖面如下页图所示。
    2.拟在保护建筑与古树之间建一配套用房,要求配套用房与保护建筑的间距最小,拟在古树与城市道路之间建会所、9层住宅楼、11层住宅楼各一栋,要求建筑布局紧凑,使拟建建筑物与古树及与城市道路的距离尽可能的大。
    3.建筑物均为条形建筑,正南向布局,拟建建筑物的剖面及尺寸见示意图。
    4.保护建筑的耐火等级为三级,其他已建、拟建建筑物均为二级。
    5.当地居住建筑的日照间距系数为1.5。
    6.应满足国家有关规范要求。

    沿城市道路拟建建筑物与道路红线的距离为( )m。
    A.6
    B.7.5
    C.10
    D.11.5

    答案:
    解析:
    D

  • 第2题:

    【设计条件】
    ·某场地剖面如图(a)所示。
    ·拟在保护建筑与古树之间建造一栋配套用房,要求配套用房与
    保护建筑的间距最小;拟在古树与城市道路之间建造会所、9 层住宅楼、11 层住宅楼各一栋,要求建筑布局紧凑,使拟建建
    筑物与古树及与城市道路的距离尽可能大。
    ·建筑物均为条形建筑,正南向布局。拟建建筑物的剖面及尺寸见示意图。
    ·保护建筑的耐火等级为三级,其他已建、拟建建筑耐火等级均为二级。
    ·当地居住建筑的日照间距系数为 1.5。
    ·应满足国家相关规范要求。


    配套用房与保护建筑的间距为:( )
    A.6m
    B.7m
    C.8m
    D.9m

    答案:
    解析:
    B

  • 第3题:

    设计条件
    1.某丘陵地区养老院的场地剖面如图所示。场地两侧为已建11层
    老年公寓楼,其中1、2层为活动用房。场地北侧为已建5层老年公寓楼,其中1层为停车库。
    2.在上述两栋建筑间拟建2层服务楼、9层老年公寓楼各一幢(见示意图),并在同一台地上设置一块室外集中场地。
    3.规划要求建筑物退场地变坡点A不小于12m,当地老年公寓日照间距系数为1.5。
    4.已建及拟建建筑均应正南北方向布置;耐火等级均为二级。 5.应满足国家有关规范要求。


    任务要求
    1.在场地剖面上绘出拟建建筑,使室外集中场地最大且日照条件最优。
    2.标注拟建建筑与已建建筑之间的相关尺寸。

    答案:
    解析:
    解题要点
    1.满足设计任务书与题意要求。
    2.满足建筑退线和日照间距要求。
    3.画出日照线。
    作图提示
    1.首先确定两栋拟建建筑的南北向的前后关系。把本身不高,又没有日照要求的2层服务楼放在南侧公寓楼的阴影里,而将9层公寓楼尽量向北靠,留出中间最大的室外场地的方案是正确的。
    2层服务楼与已建11层公寓楼最小间距按防火间距控制。经过分析、计算与画出(标)拟建2层服务楼与已建11层老年公寓之间的最近距离为9m。
    2.9层公寓楼定位受两条限制:一是规划退线,距A点12m;二是不能遮挡北面已建公寓楼的日照。拟建9层老年公寓楼与5层老年公寓楼之间的最近水平距离为58.5m,运用日照原理或概念判定
    的。
    3.分析、计算与画(标)出室外集中场地的进深为63m。

  • 第4题:

    设计条件
    1.某医院用地内有一栋保留建筑,用地北侧有一栋三层老年公寓,场地剖面如图所示。
    2.拟在医院用地内AB点之间进行改建、扩建。保留建筑改建为门诊、急诊楼,拟建一栋贵宾病房楼,一栋普通病房楼(低层作为医技用房,二层及以上作为普通病房)。
    3.贵宾病房楼为4层,建筑层高均为4m,总高度16m;普通病房楼低层层高5.5m,二层及以上建筑层高均为4m,层数通过作图来决定(拟建建筑剖面见图所示)。拟建建筑高度计算均不考虑女儿墙高度及室内外高差,建筑顶部不设置退台。
    4.建筑物退界,多层建筑退场地变坡点A不小于5m,高层建筑退场地变坡点A不小于8m。
    5.病房建筑、老年公寓建筑日照间距系数为2.0,保留建筑及拟建建筑均为条形建筑且正南北方向布置;耐火等级均为二级。
    6.应满足国家有关规范要求。


    任务要求
    1.在场地剖面图上合理确定贵宾病房楼及普通病房楼的位置,使两栋病房楼间距最大且普通病房楼层数最多。
    2.标注拟建建筑与已建建筑之间的相关尺寸。

    答案:
    解析:
    解题要点
    1.满足设计任务书与题意要求。
    2.满足建筑退线和日照间距要求。
    3.画出日照线。
    作图提示与参考评分标准
    1.首先确定两栋拟建建筑的南北向的前后关系。
    2.经过日照分析,贵宾病房楼布置在没有遮挡的场地最南面最为合理,退A点5m,拟建建筑与A点的间距为5m。
    3.接下来布置普通病房楼,因为层数与楼高待定,经过分析,从北向南推算94m(37+15+30+12,《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第4.2.6条“病房的前后
    间距应满足日照要求,且不宜小于12m”的卫生间距),按1:2的日照关系,得出楼高57m,经过测试调整为45.5m,11层[45.5-5.5(医技楼层
    高)=40m,40m可建10层普通病房]。经过分析增减一层都是不可能的。计算并画(标)出拟建普通病房楼的高度为45.5m。
    4.经过分析、计算并画(标)出贵宾病房楼和普通病房楼的距离为22m。运用日照原理或概念判定的。
    选择题

  • 第5题:

    【设计条件】
    ·某场地剖面如图(a)所示。
    ·拟在保护建筑与古树之间建造一栋配套用房,要求配套用房与
    保护建筑的间距最小;拟在古树与城市道路之间建造会所、9 层住宅楼、11 层住宅楼各一栋,要求建筑布局紧凑,使拟建建
    筑物与古树及与城市道路的距离尽可能大。
    ·建筑物均为条形建筑,正南向布局。拟建建筑物的剖面及尺寸见示意图。
    ·保护建筑的耐火等级为三级,其他已建、拟建建筑耐火等级均为二级。
    ·当地居住建筑的日照间距系数为 1.5。
    ·应满足国家相关规范要求。


    沿城市道路拟建建筑物与道路红线的距离为:( )
    A.6m
    B.7.5m
    C.10m
    D.11.5m

    答案:
    解析:
    D

  • 第6题:

    【设计条件】
    ·某场地剖面如图(a)所示。
    ·拟在保护建筑与古树之间建造一栋配套用房,要求配套用房与
    保护建筑的间距最小;拟在古树与城市道路之间建造会所、9 层住宅楼、11 层住宅楼各一栋,要求建筑布局紧凑,使拟建建
    筑物与古树及与城市道路的距离尽可能大。
    ·建筑物均为条形建筑,正南向布局。拟建建筑物的剖面及尺寸见示意图。
    ·保护建筑的耐火等级为三级,其他已建、拟建建筑耐火等级均为二级。
    ·当地居住建筑的日照间距系数为 1.5。
    ·应满足国家相关规范要求。


    【任务要求】
    ·根据设计条件在场地剖面图上绘出拟建建筑物。
    ·标注各建筑物之间及建筑物与 A 点、城市道路红线之间的距离。
    ·根据作图结果,在下列单选题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答案:
    解析:
    确定管理用房位置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可知,耐火等级为三级民用建
    筑与耐火等级为二级的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为 7m。所以耐火等级为三级的保护建筑与拟建配套用房的防火间距为7m,距离保护建筑南侧外墙 7m 设置配套用房,如图(c)所示,所以选择题第 1 题应选答案 B。

    2.确定两栋拟建住宅的位置
    由于会所是公共建筑,不需要考虑日照间距的影响,故将其放在
    高层建筑的北侧阴影区域,方可使建筑间距达到最小,所以我们先考虑两栋拟建高层住宅的位置,最后再确定会所的位置。
    根据规范,住宅建筑按层数划分高层建筑及其他民用建筑,少于 10 层的住宅建筑为多层住宅,10 层及 10 层以上的为高层住宅。因此9层27m的住宅楼为多层住宅,其防火间距应遵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9 层 27m 的住宅楼以下简称为拟建多层住宅);11 层 33m 住宅楼为高层住宅,其防火间距应遵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1 层 33m 住宅楼以下简称为高层住宅)。我们可以先计算出拟建多层住宅、拟建高层住宅、拟建会所和已建商业建筑的日照间距:
    D (拟建多层住宅)=H (拟建多层住宅)×L=27m×1.5=40.5m
    D (拟建高层住宅)=H (拟建高层住宅)×L=33m×1.5=49.5m
    D(拟建会所)=H(拟建会所)×L=6m×1.5=9m
    D(已建商业建筑)=H(已建商场)×L=5m×1.5=7.5m
    由于古树和城市道路之间有一栋已建商业建筑,所以两栋拟建住宅有两种布置方法:
    (1)将两栋拟建住宅布置在已建商业建筑的同侧。由于已建商业建筑和城市道路之间的间距(30m)不能满足两栋拟建住宅同时布置于商业建筑北侧的日照间距,故只能将其同时布置于商业建
    筑南侧。
    (2)将两栋拟建住宅分别布置于已建商业建筑的南北两侧。
    若按方法(1)将两栋拟建住宅均布置在已建商业建筑的南侧,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建筑与二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为 9m,所以距离已建商业建筑南侧9m布置拟建高层住宅。由于拟建多层住宅的日照间距 40.5m 大于它与拟建高层住宅的防火间距 9m,所以将 40.5m 作为两拟建住宅的控制间距,在拟建高层住宅南侧 40.5m 处布置拟建多层住宅,如图(d)所示,则拟建住宅距离古树的距离为 2.5m,距离太近,不是最佳方法。

    若按方法(2)将两栋拟建建筑分别布置于已建商业建筑的南北两侧,则也有两种方案:
    1)将拟建多层住宅布置于已建商业建筑的南侧,拟建高层住宅布置于已建商业建筑的北侧。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建筑与二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为 9m,则拟建高层住宅与已建商业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为 9m,大于二者之间的日照间距 7.5m,所以以9m 作为二者的控制间距,在已建商业建筑的北侧 9m 处布置拟建高层住宅,如图(e)所示,则拟建高层住宅和已建9层27m住宅的距离为 43m 小于二者的日照间距 49.5m,不满足题目要求,此方案不可行。

    2)将拟建多层住宅布置于已建商业建筑的北侧,拟建高层住宅布置于已建商业建筑的南侧。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可知,二级耐火等级的民用建筑之间防火间距为 6m,所以拟建多层住宅与已建商业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为 6m。又因为已建商业建筑与拟建多层住宅的日照间距为7.5m,大于其防火间距 6m,故以 7.5m 作为二者的控制间距。在已建商业建筑的北侧 7.5m 处布置拟建多层住宅,拟建多层住宅和已建 9 层 27m 住宅的日照间距 40.5m 小于题目场地中的距离 44.5m,
    满足题目要求,此方案可行,如图(f)所示。那么,沿城市道路拟建多层住宅与道路红线的距离为11.5m,所以选择题第 3 题应选答案 D。
    将拟建多层住宅布置于已建商业建筑的南侧,由于拟建多层住宅
    和拟建高层住宅之间的日照间距 49.5m,所以以 49.5m 作为拟建多层住宅和拟建高层住宅之间的间距,如图(f)所示。此时,
    拟建高层住宅与已建商业建筑之间的距离为 27m,大于二者应有的防火间距 9m,所以满足要求。

    3.确定会所位置
    若将会所布置于拟建高层住宅的南侧,则距离古树距离过近,不
    是最佳方案,应该将会所布置于拟建高层住宅和已建商业建筑之间,方可满足题目中拟建建筑与古树间距离尽可能大的要求。
    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可知,二级耐火等级的民用建筑之间防火间距为 6m,所以拟建会所与已建商业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为 6m。由于已建商业建筑不需要考虑日照间距,则拟建会所与已建商业建筑的间距应是二者的防火间距 6m,距离已建商业建筑南侧 6m 处布置拟建会所,如图(g)所示。
    那么,已建商业建筑与拟建会所的间距为 6m,所以选择题第 2 题应选答案 A。

    由于拟建高层住宅和拟建会所之间需要考虑防火间距,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建筑与二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为 9m,则拟建高层住宅与已建会所之间的防火间距应为 9m,因此应该将拟建高层住宅向南侧移 3m,使其和已建会所之间的间距为 9m,则与拟建多层住宅之间的间距相应调整为 52.5m,如图(h)所示。A 点与北向的最近的拟建建筑物即拟建高层住宅的距离为 33m,所以选择题第 4 题应选答案 A。
    综上,标明各建筑物之间及建筑物与 A 点、城市道路红线之间的距离。
    4.标注相关尺寸

  • 第7题:

    设计条件
    1.某场地剖面如图所示,拟在场地内建一栋高层住宅和一栋餐厅,场地南面与北面均为坡地。


    2.在场地北面设有围墙,围墙高1.8m,墙宽0.3m,场地南面为绿化景区,其边缘有护坡,坡度为i=1:2。
    3.建筑单体尺寸和高度如图所示。 4.该场地日照间距系数为1.2。

    新护坡的水平投影为( )m。
    A.7
    B.8
    C.9
    D.10

    答案:
    解析:
    A

  • 第8题:

    设计条件
    1.某坡地已建有两栋建筑,南面建筑与北面建筑之间的间距是49m,其中坡地剖面如图所示。
    拟在两栋已有建筑之间加建一栋新建筑,三栋建筑均为6m高。场地之间采用挡土墙分成三级水平台地。
    2.要求通过一次挖方和填方确定新建建筑场地标高,并达到土方平衡。


    3.要求新建建筑离南面建筑的距离最小。
    4.日照间距系数为2.0。

    北侧已有建筑与中间台地挡土墙的间距为( )。
    A.5m
    B.10m
    C.15m
    D.20m

    答案:
    解析:
    A
    参考评分标准

  • 第9题:

    设计条件
    1.某用地内拟建配套商业建筑,场地平面如图所示。
    2.用地内宿舍为保留建筑。
    3.当地住宅、宿舍建筑的日照间距系数为1.5。
    4.拟建建筑后退
    a.城市道路红线不应小于8m;b.用地红线不应小于5m。
    5.拟建建筑和既有建筑的耐火等级均为二级。


    拟建21m高建筑的最大可建范围退北面用地红线的最小距离为( )。
    A.5.00m
    B.11.50m
    C.16.50m
    D.33.00m

    答案:
    解析:
    A

  • 第10题:

    设计条件
    1.场地剖面如下页图所示。
    2.拟在保护建筑与古树之间建一配套用房,要求配套用房与保护建筑的间距最小,拟在古树与城市道路之间建会所、9层住宅楼、11层住宅楼各一栋,要求建筑布局紧凑,使拟建建筑物与古树及与城市道路的距离尽可能的大。
    3.建筑物均为条形建筑,正南向布局,拟建建筑物的剖面及尺寸见示意图。
    4.保护建筑的耐火等级为三级,其他已建、拟建建筑物均为二级。
    5.当地居住建筑的日照间距系数为1.5。
    6.应满足国家有关规范要求。

    已建商业建筑与会所的间距为( )m。
    A.6
    B.9
    C.10
    D.13

    答案:
    解析:
    A

  • 第11题:

    设计条件
    1.某坡地已建有两栋建筑,南面建筑与北面建筑之间的间距是49m,其中坡地剖面如图所示。
    拟在两栋已有建筑之间加建一栋新建筑,三栋建筑均为6m高。场地之间采用挡土墙分成三级水平台地。
    2.要求通过一次挖方和填方确定新建建筑场地标高,并达到土方平衡。


    3.要求新建建筑离南面建筑的距离最小。
    4.日照间距系数为2.0。

    中间平台标高为( )m。
    A.51.50
    B.52.00
    C.52.50
    D.53.00

    答案:
    解析:
    B

  • 第12题:

    设计条件
    1.场地剖面如下页图所示。
    2.拟在保护建筑与古树之间建一配套用房,要求配套用房与保护建筑的间距最小,拟在古树与城市道路之间建会所、9层住宅楼、11层住宅楼各一栋,要求建筑布局紧凑,使拟建建筑物与古树及与城市道路的距离尽可能的大。
    3.建筑物均为条形建筑,正南向布局,拟建建筑物的剖面及尺寸见示意图。
    4.保护建筑的耐火等级为三级,其他已建、拟建建筑物均为二级。
    5.当地居住建筑的日照间距系数为1.5。
    6.应满足国家有关规范要求。

    任务要求
    1.根据设计条件在场地剖面图上绘出拟建建筑物。
    2.标注各建筑之间及建筑物与A点、城市道路红线之间的距离。

    答案:
    解析:
    解题要点
    1.正确理解与掌握建筑防火、日照、通风、减噪防噪间距与城乡规划控线要求以及适用情况。
    2.满足低层、多层与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3.满足题目要求,建筑布局紧凑,使拟建建筑物与古树以及与城市道路的距离尽可能的大。
    作图提示
    1.保护建筑的耐火等级为三级,防火间距≥7m。
    2.根据日照间距系数算出9层住宅楼与已建商业建筑之间的最小距离L=5×1.5=7.5m,确定9层住宅位置。
    3.根据防火间距要求,确定会所与已建商业建筑防火间距≥6m。
    4.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确定11层住宅楼与会所的距离为9m。
    5.按照日照要求,11层住宅楼与北面9层住宅楼的日照间距≥49.5m。
    6.按照日照要求,9层住宅楼与北面原有11层住宅楼的日照间距≥40.5m。
    7.根据题目要求使拟建建筑物与城市道路的距离尽可能的大,根据作图,满足最小的日照间距与防火间距,得出与城市道路的最大距离为11.5m。
    8.A点与北向的最近拟建建筑物的距离为33m。

  • 第13题:

    设计条件
    1.某场地剖面如图所示,拟在场地内建一栋高层住宅和一栋餐厅,场地南面与北面均为坡地。


    2.在场地北面设有围墙,围墙高1.8m,墙宽0.3m,场地南面为绿化景区,其边缘有护坡,坡度为i=1:2。
    3.建筑单体尺寸和高度如图所示。 4.该场地日照间距系数为1.2。

    围墙到建筑外墙的距离为( )m。
    A.9.5
    B.10.15
    C.10.65
    D.10.5

    答案:
    解析:
    C

  • 第14题:

    设计条件
    1.某坡地已建有两栋建筑,南面建筑与北面建筑之间的间距是49m,其中坡地范围(宽40m×长100m)如剖面图所示。拟在两栋已有建筑之间加建一栋新建筑,三栋建筑均为6m高。场地之间采用挡土墙分成三级水平台地。
    2.要求确定新建建筑场地标高,达到土方平衡且土方工程量最小,并且离南面建筑的距离最小。
    3.日照间距系数为2.0。


    中间平台标高为( )。
    A.51.50
    B.52.00
    C.52.50
    D.53.00

    答案:
    解析:
    B

  • 第15题:

    设计条件
    1.某场地剖面如图所示,拟在场地内建一栋高层住宅和一栋餐厅,场地南面与北面均为坡地。


    2.在场地北面设有围墙,围墙高1.8m,墙宽0.3m,场地南面为绿化景区,其边缘有护坡,坡度为i=1:2。
    3.建筑单体尺寸和高度如图所示。 4.该场地日照间距系数为1.2。

    餐厅和住宅的距离为( )m。
    A.20
    B.19
    C.18
    D.17

    答案:
    解析:
    C
    参考评分标准

  • 第16题:

    设计条件
    1.某场地剖面如图所示,拟在场地内建一栋高层住宅和一栋餐厅,场地南面与北面均为坡地。


    2.在场地北面设有围墙,围墙高1.8m,墙宽0.3m,场地南面为绿化景区,其边缘有护坡,坡度为i=1:2。
    3.建筑单体尺寸和高度如图所示。 4.该场地日照间距系数为1.2。

    任务要求
    1.绘出拟建的高层住宅、餐厅、环形消防道路的正确位置。高层住宅要求布置在邻北面围墙最近的位置并与围墙之间设有消防通道。
    2.要求餐厅前后场地不小于14m。如果场地不够最多可新填7m并采用i=1:1的新护坡。
    3.完成场地竖向作图及标注相关尺寸。

    答案:
    解析:
    解题要点
    1.满足建筑退线和日照间距要求。
    2.满足围墙设置及护坡设置要求。
    作图提示
    1.根据围墙确定道路北侧边界位置,道路边缘距围墙中心线
    1.5m(《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道路为高层住宅消防通道,路宽4m(《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高层住宅布置在场地北侧并退道路红线5m(《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3.根据日照间距系数算出高层住宅与商场之间的最小距离L=15×1.2=18m,确定餐厅位置。
    4.围墙中心线到建筑的距离L=1.5+4+5=10.50m。
    5.原护坡坡度为i=1:2,设原坡高为a,则原坡长为2a。新护坡坡度为i=1:1,设新坡肩高度为x,则新护坡肩到新老护坡的交点的距离也为x。如图所示c/d=1/2,则可列方程(a-x)/(2a-7-x)=1/2,解方程得x=7m,则新坡肩到新老坡的交点的距离为7m。

  • 第17题:

    【设计条件】
    ·某场地剖面如图(a)所示。
    ·拟在保护建筑与古树之间建造一栋配套用房,要求配套用房与
    保护建筑的间距最小;拟在古树与城市道路之间建造会所、9 层住宅楼、11 层住宅楼各一栋,要求建筑布局紧凑,使拟建建
    筑物与古树及与城市道路的距离尽可能大。
    ·建筑物均为条形建筑,正南向布局。拟建建筑物的剖面及尺寸见示意图。
    ·保护建筑的耐火等级为三级,其他已建、拟建建筑耐火等级均为二级。
    ·当地居住建筑的日照间距系数为 1.5。
    ·应满足国家相关规范要求。


    A 点与北向的最近拟建建筑物的距离为:( )
    A.33m
    B.36m
    C.38m
    D.40m

    答案:
    解析:
    A

  • 第18题:

    设计条件
    1.某坡地已建有两栋建筑,南面建筑与北面建筑之间的间距是49m,其中坡地范围(宽40m×长100m)如剖面图所示。拟在两栋已有建筑之间加建一栋新建筑,三栋建筑均为6m高。场地之间采用挡土墙分成三级水平台地。
    2.要求确定新建建筑场地标高,达到土方平衡且土方工程量最小,并且离南面建筑的距离最小。
    3.日照间距系数为2.0。


    平整100m长的场地达到土方平衡,土方量最小为( )m
    A.1000
    B.1500
    C.1800
    D.2500

    答案:
    解析:
    A
    参考评分标准

  • 第19题:

    【设计条件】
    ·某场地剖面如图(a)所示。
    ·拟在保护建筑与古树之间建造一栋配套用房,要求配套用房与
    保护建筑的间距最小;拟在古树与城市道路之间建造会所、9 层住宅楼、11 层住宅楼各一栋,要求建筑布局紧凑,使拟建建
    筑物与古树及与城市道路的距离尽可能大。
    ·建筑物均为条形建筑,正南向布局。拟建建筑物的剖面及尺寸见示意图。
    ·保护建筑的耐火等级为三级,其他已建、拟建建筑耐火等级均为二级。
    ·当地居住建筑的日照间距系数为 1.5。
    ·应满足国家相关规范要求。


    已建商业建筑与拟建会所的间距为:( )
    A.6m
    B.9m
    C.10m
    D.13m

    答案:
    解析:
    A

  • 第20题:

    设计条件
    1.某坡地已建有两栋建筑,南面建筑与北面建筑之间的间距是49m,其中坡地范围(宽40m×长100m)如剖面图所示。拟在两栋已有建筑之间加建一栋新建筑,三栋建筑均为6m高。场地之间采用挡土墙分成三级水平台地。
    2.要求确定新建建筑场地标高,达到土方平衡且土方工程量最小,并且离南面建筑的距离最小。
    3.日照间距系数为2.0。


    任务要求 根据所提供的场地剖面图,合理确定新建建筑的室外场地标高与位置,绘制场地剖面图。

    答案:
    解析:
    解题要点
    1.填挖方平衡。
    2.土方量最小。
    3.距离南面建筑最近。
    4.满足日照间距要求。
    作图提示
    1.经分析新建建筑的场地平台在40m坡地中间开始前后平分各为20m。
    2.确定场地标高为52.00m,再在各自20m内分别进行填方和挖方平衡,保证最少土方量和运距最短。
    3.新建建筑距南面已有建筑的距离为4m(不进行土方平整范围)+10m(挡土墙位置)+4m(挡土墙遮挡距离)=18m。
    4.土方量计算
    前部土方挖(填)量1×10×100÷2=500m
    后部土方挖(填)量1×10×100÷2=500m
    合计土方挖(填)量为500+500=1000m

  • 第21题:

    设计条件
    1.场地剖面如下页图所示。
    2.拟在保护建筑与古树之间建一配套用房,要求配套用房与保护建筑的间距最小,拟在古树与城市道路之间建会所、9层住宅楼、11层住宅楼各一栋,要求建筑布局紧凑,使拟建建筑物与古树及与城市道路的距离尽可能的大。
    3.建筑物均为条形建筑,正南向布局,拟建建筑物的剖面及尺寸见示意图。
    4.保护建筑的耐火等级为三级,其他已建、拟建建筑物均为二级。
    5.当地居住建筑的日照间距系数为1.5。
    6.应满足国家有关规范要求。

    配套用房与保护建筑的间距为( )m。
    A.6
    B.7
    C.8
    D.9

    答案:
    解析:
    B

  • 第22题:

    设计条件
    1.某场地南侧有两栋保护建筑,北侧为教学楼,拟在保护建筑和教学楼之间建一栋综合楼,一层为商店,层高5.6m,二层以上均为住宅。保护建筑和教学楼位置、高度如图所示。
    2.在两栋保护建筑之间任何一点,视高在1.6m的情况下,拟建综合楼不能有视线遮挡。
    3.拟建综合楼距保护建筑不小于12m。
    4.拟建综合楼退道路红线8m。
    5.当地日照间距系数为1.5。


    任务要求
    1.分别绘出综合楼商店和住宅距南面保护建筑的最近距离,以及综合楼南面的最大檐高。 2.要求绘出综合楼距教学楼的最近距离,以及综合楼北面的最大檐高。

    答案:
    解析:
    解题要点
    1.掌握视线控制拟建建筑空间范围问题。
    2.满足建筑退线和日照间距要求。
    作图提示
    1.根据条件,确定拟建综合楼商店距保护建筑12m,并根据住宅日照间距确定住宅距保护建筑的距离(17.6-5.6)×1.5=18m。
    2.根据条件与要求,正确确定视高点1.6m的位置及视线控制拟建建筑
    空间范围,根据控制线的交叉点,确定拟建综合楼南面的最大檐高为31.6m。
    3.根据条件与要求,求出用地北面退道路红线8m后与教学楼的距离为66m,根据日照间距要求,确定拟建综合楼北面的最大檐高为44m。

  • 第23题:

    设计条件
    1.某坡地已建有两栋建筑,南面建筑与北面建筑之间的间距是49m,其中坡地剖面如图所示。
    拟在两栋已有建筑之间加建一栋新建筑,三栋建筑均为6m高。场地之间采用挡土墙分成三级水平台地。
    2.要求通过一次挖方和填方确定新建建筑场地标高,并达到土方平衡。


    3.要求新建建筑离南面建筑的距离最小。
    4.日照间距系数为2.0。

    土方平衡且土方量最小,并且离南面已有建筑距离最小为( )。
    A.16m
    B.17m
    C.18m
    D.20m

    答案:
    解析: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