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拟建工业项目建设投资3000万元,建设期2年,生产运营期8年。其他有关资料和基础数据如下: 1.建设投资预计全部形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8年,残值率为5%,采用直线折旧。 2.建设投资来源为资本金和贷款。其中贷款本金为1800万元,贷款年利率为6%,按年计息。贷款在两年内均衡投入。 3.在生产运营期前4年按照等额还本付息方式偿还贷款。 4.生产运营第一年由资本金投入300万元,作为生产运营期间的流动资金。 5.项目生产运营期正常年份营业收入为1500万元,经营成本为680万元,生产运营期第1年营

题目
某拟建工业项目建设投资3000万元,建设期2年,生产运营期8年。其他有关资料和基础数据如下:
1.建设投资预计全部形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8年,残值率为5%,采用直线折旧。
2.建设投资来源为资本金和贷款。其中贷款本金为1800万元,贷款年利率为6%,按年计息。贷款在两年内均衡投入。
3.在生产运营期前4年按照等额还本付息方式偿还贷款。
4.生产运营第一年由资本金投入300万元,作为生产运营期间的流动资金。
5.项目生产运营期正常年份营业收入为1500万元,经营成本为680万元,生产运营期第1年营业收入和经营成本均为正常年份的80%,第2年起各年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均达到正常年份水平。
6.项目所得税税率为25%,营业税金及附加税率为6%。
问题:
1.列式计算项目的年折旧额。
2.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第2年应偿还的本息额。
3.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第2年的总成本费用。
4.判断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末项目还款资金能否满足约定还款方式要求,并通过列式计算说明理由。
5.列式计算项目正常年份的总投资收益率。(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相似考题

3.背景资料: 某企业拟全部采用自有资金建设一个工业项目,该项目为当地政府重点扶持项目,政府承诺在项目投产的第1年给予项目启动经费200万元。其他基础数据如下: 1.建设投资3865万元,建设期2年,第1年完成投资1355万元,第2年完成投资2510万元,运营期10年。 2.建设投资中有300万元形成其他资产,其余部分构成固定资产;其他资产摊销年限为运营期前5年,固定资产折旧按直线法计算,折旧年限为12年,残值率为5%。 3.项目运营后第3年开始达到正常生产能力,销售收入为5000万元(含销项税850万元),运营前2年的销售收入分别为正常生产年份的60%及80%,该项目的增殖税附加税率6%。 4.正常生产年份经营成本为2400万元(含进项税300万元),运营期前2年的经营成本分别为正常生产年份的60%及80%。 5.运营3年后,预计需投入25万元更新设备配件,才能维持以后的正常运营需要,该维持运营投资按当期费用计入年度总成本。 6.流动资金总额为840万元,在运营期前3年分别投入504万元、168万元、168万元,运营期末全部收回。 7.其他有关资料如下:调整所得税税率25%,行业基准收益率10%,基准回收期6年。 、补充完成总成本费用表。 表1-4 某项目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单位:万元、补充完成拟建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拟建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5。 表1-5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计算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并分析拟建项目的可行性。 、计算项目的财务净现值并分析拟建项目的可行性。

更多“某拟建工业项目建设投资3000万元,建设期2年,生产运营期8年。其他有关资料和基础数据如下: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企业投资建设一个工业项目,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相关资料和基础数据如下:
    1.项目工程费用为20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500万元(其中无形资产费用为200万元),基本预备费费率为8%,预计未来3年的年均投资价格上涨率为5%。
    2.项目建设前期年限为1年,建设期为2年,生产运营期为8年。
    3.项目建设期第1年完成项目静态投资的40%,第2年完成静态投资的60%,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投入流动资金240万元。
    4.项目的建设投资、流动资金均由资本金投入。
    5.除了无形资产费用之外,项目建设投资全部形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按生产运营期平均摊销,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8年,残值率为5%,采用直线法折旧。
    6.项目正常年份的产品设计生产能力为10000件/年,正常年份年总成本费用为950万元,其中,项目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为550元,其余为固定成本。项目产品预计售价为1400元/件,营业税金及附加税税率为6%,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7.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的生产能力为正常年份设计生产能力的70%,第2年及以后各年的生产能力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100%。
    问题:
    (1)分别列式计算项目建设期第1年、第2年价差预备费和项目建设投资。
    (2)分别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的年固定资产折旧和正常年份的年可变成本、固定成本、经营成本。
    (3)分别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正常年份的所得税和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
    (4)分别列式计算项目正常年份的产量盈亏平衡点。


    答案:
    解析:
    问题(1):
    基本预备费=(2000+500)×8%=200(万元)
    静态投资额=2000+500+200=2700(万元)
    第1年价差预备费=2700×40%×[(1+5%)1.5-1]=82.00(万元)
    第2年价差预备费=2700×60%×[(1+5%)2.5-1]=210.16(万元)
    项目建设投资=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2700+82.00+210.16=2992.16(万元)
    问题(2):
    固定资产折旧=(2992.16-200)×(1-5%)/8=331.57(万元)
    正常年份的可变成本=10000×550/10000=550.00(万元)
    固定成本=950-550=400.O0(万元)
    经营成本=总成本-折旧-摊销
    摊销=200/8=25.00(万元)
    经营成本=950-331.57-25=593.43(万元)
    问题(3):
    所得税=利润总额×所得税税率
    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总成本费用=0.14×10000×(1-6%)-950=366(万元)
    正常年份的所得税=366×25%=91.50(万元)
    资本金净利润率=[1400×(1-6%)-950-91.5]/(2992.16+240)=8.49%
    问题(4):
    产量盈亏平衡点:Q=400/[0.14×(1-6%)-0.055]=5222(件)
    单价盈亏平衡点:P×1×(1-6%)=950
    P=1011(元)

  • 第2题:

    背景:
    某拟建年产30万吨铸钢铁厂。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的已建年产25万吨类似工程的主产房工艺设备投资的2400万元。已建类似项目资料:与设备投资有关的各专业工程投资系数,如表1-1所示。与主厂房投资有关的辅助工程及附属设施投资系数。见表1-2.

    问题:

    已知拟建项目建设期与类似项目建设期的综合价格差异系数为1.25,试用生产能 力指数估算法估算拟建工程的工艺设备投资额:用系数估算法估算该项目主厂房投资和项目建设的工程费与其他费投资

    答案:
    解析:
    拟建项目主厂房工艺设备投资
    式中:C2-拟建项目主厂房工艺设备投资
    C1—类似项目主厂房工艺设备投资
    Q2-拟建项目主厂房生产能力
    Q1-类似项目主厂房生产能力
    n-生产能力指数,由于<2,可取n=1 f-综合调整系数
    主厂房工艺设备投资=2400×(30/25)t×1.25=3600万元
    2。拟建项目主厂房投资=工艺设备投资×(1+∑Ki)
    式中:Ki—与设备投资有关的各专业工程的投资系数
    主厂房投资=3600×(1+12%+1%+4%+2%+9%+18%+40%)
    =3600×(1+0.86)=6696万元
    拟建项目工程费与工程建设其他费一拟建项目主厂房投资x(1+∑Ki)
    式中:Ki---与主厂房投资有关的辅助及附属设施投资系数
    工程费与工程建设其他费用=6696Ⅹ(1+30%+12%+20%+30%+20%)=6696Ⅹ(1+1.12)=14195.52万元

  • 第3题:

    某拟建项目建设期2年,运营期6年。建设投资总额3540万元,第一年投入1200万元为自有资金,第二年投入2340万元(其中贷款金额为2000万元)。建设投资预计形成无形资产540万元,其余形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使用年限10年,残值率为4%。固定资产余值在项目运营期末收回。无形资产在运营期6年中,均匀摊入成本。
    建设期投资借款合同规定的还款方式为:运营期的前4年等额还本,利息照付。借款利率为6%(按季度计息)。
    <1> 、计算该项目的建设期贷款利息。
    <2> 、计算该项目回收的固定资产余值。
    <3> 、分别计算运营期前4年的还款本金和利息。


    答案:
    解析:
    1.贷款实际利率=(1+6%/4)4-1=6.14%
    第一年建设期贷款利息=0
    第二年建设期贷款利息=2000/2×6.14%=61.40(万元)
    建设期贷款利息为61.40万元。
    2. 固定资产折旧额=(3540+61.40-540)×(1-4%)/10=293.89(万元)
    固定资产余值=(3540+61.40-540)×4%+293.89×(10-6)=1298.02(万元)
    3.运营期第1年期初借款余额=2061.40(万元)
    运营期前4年每年还本额=2061.40/4=515.35(万元)
    运营期第1年应付利息=2061.40×6.14%=126.57(万元)
    运营期第2年期初借款余额=2061.40-515.35=1546.05(万元)
    运营期第2年应付利息=1546.05×6.14%=94.93(万元)
    运营期第3年期初借款余额=1546.05-515.35=1030.70(万元)
    运营期第3年应付利息=1030.70×6.14%=63.28(万元)
    运营期第4年期初借款余额=1030.70-515.35=515.35(万元)
    运营期第4年应付利息=515.35×6.14%=31.64(万元)

  • 第4题:

    某新建引水项目,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相关资料和基础数据如下:
    1.项目工程费用为2000万元,独立费为500万元,基本预备费费率为8%,预计未来3年的年均投资价格上涨率为5%。
    2.项目建设期为2年,生产运营期为8年。
    3.项目建设期第1年完成项目静态投资的40%,第2年完成静态投资的60%,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投入流动资金240万元。
    4.项目的建设投资、流动资金均由资本金投入。
    5.项目建设投资全部形成固定资产(无可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8年,残值率为5%,采用直线法折旧。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 、分别列式计算项目建设期第1年、第2年价差预备费和项目建设投资。
    <2> 、分别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的年固定资产折旧和正常年份的年可变成本、固定成本、经营成本。


    答案:
    解析:
    1.基本预备费=(2000+500)×8%=200(万元)
    静态投资额=2000+500+200=2700(万元)
    第1年价差预备费=2700×40%×[(1+5%)1-1]=54.00(万元)
    第2年价差预备费=2700×60%×[(1+5%)2-1]=166.05(万元)
    项目建设投资=工程费+独立费+预备费=2700+54.00+166.05=2920.05(万元)
    2. 固定资产折旧=2920.05×(1-5%)/8=346.76(万元)
    正常年份的可变成本=10000×550/10000=550.00(万元)
    固定成本=950-550=400.00(万元)
    总成本=经营成本+折旧+摊销+利息
    经营成本=950-346.76=603.24(万元)

  • 第5题:

    某建设项目主要生产项目投资为3000万元,辅助生产项目投资为700万元,公用工程投资为4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400万元。基本预备费率为12%,建设期价格上涨指数为5%(基本预备费计入涨价预备费计算基数)。项目建设期2年,建设期第1年完成投资30%,第2年完成投资70%。建设期贷款2000万元,建设期第1年贷款600万元,第2年贷款1400万元,贷款年利率为8%。
    该建设项目涨价预备费为(??)万元。

    A.410
    B.437.22
    C.450
    D.500

    答案:B
    解析:
    此题考查涨价预备费。涨价预备费是指建设项目在建设期间内由于价格等变化引起工程造价变化的预测预留费用。费用内容包括:人工、设备、材料、施工机械的价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调整,利率、汇率调整等增加的费用。涨价预备费的测算方法一般是根据国家规定的投资综合价格指数,按估算年份价格水平的投资额,采用复利计算。故本题中,涨价预备费=(4500+540)×0.3×[(1+0.5)-1]+(4500+540)×0.7×[(1+0.05)2-1]=437.22(万元)。

  • 第6题:

    某建设项目主要生产项目投资为 2000 万元,辅助生产项目投资为 500 万元,公用工程投资为 200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 300 万元,基本预备费率为 12%,建设期价格上涨指数为 5%(基本预备费计入涨价预备费计算基数)。项目建设期 2 年,建设期第1 年完成投资 40%,第 2 年完成投资 60%。建设期贷款 1200 万元,建设期第 1 年贷款 480万元,第 2 年贷款 720 万元,贷款年利率为 8%。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项目的建设期利息为()。

    A.48.00
    B.68.74
    C.87.94
    D.97.54

    答案:C
    解析:

  • 第7题:

    某建设项目主要生产项目投资为3000万元,辅助生产项目投资为700万元,公用工程投资为4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400万元。基本预备费费率为12%,建设期价格上涨指数为5%(基本预备费计入涨价预备费计算基数)。项目建设前期年限为1年,项目建设期2年,建设期第1年完成投资30%,第2年完成投资70%。建设期贷款2000万元,建设期第1年贷款600万元,第2年贷款1400万元,贷款年利率为8%。
    该建设项目涨价预备费为()万元。

    A.543.39
    B.572.48
    C.457.67
    D.412.55

    答案:B
    解析:
    此题考查涨价预备费计算。涨价预备费是指工程项目在建设期间内由于价格等变化引起工程造价变化的预留费用。涨价预备费一般是根据国家规定的投资综合价格指数,按估算年份价格水平的投资额为基数,采用复利方式计算。计算公式为:

    本题中,第一年涨价预备费=(3000+700+400+400+540)×30%×[(1+5%)1(1+5%)0.5(1+5%)0-1]=114.81(万元);第二年涨价预备费=(3000+700+400+400+540)×70%×[(1+5%)1 (1+5%)0.5(1+5%)0-1]=457.67(万元)所以涨价预备费合计为114.81+457.67=752.48(万元)。

  • 第8题:

    某建设项目主要生产项目投资为2000万元,辅助生产项目投资为500万元,公用工程投资为2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300万元。基本预备费率为12%,建设期价格上涨指数为5%(基本预备费计入涨价预备费计算基数)。项目建设期2年,建设期第1年完成投资40%,第2年完成投资60%。建设期贷款1200万元,建设期第1年贷款480万元,第2年贷款720万元,贷款年利率为8%。

    某建设项目主要生产项目投资为2000万元,辅助生产项目投资为500万元,公用工程投资为2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300万元。基本预备费率为12%,建设期价格上涨指数为5%(基本预备费计入涨价预备费计算基数)。项目建设期2年,建设期第1年完成投资40%,第2年完成投资60%。建设期贷款1200万元,建设期第1年贷款480万元,第2年贷款720万元,贷款年利率为8%。

    该项目建设期利息约为(  )万元。查看材料

    A.48.00
    B.68.74
    C.87.94
    D.97.54

    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建设期利息的计算。建设期利息包括向同内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出口信贷、外国政府贷款、国际商业银行贷款以及在境内外发行的债券等在建没期内应偿还的贷款利息及其他融资费用。为了简化计算,通常假定借款均在每年的年中支用,借款当年按照半年汁息。计算公式为:




    式中,qj表示建设期第j年应计利息;Pj-1表示建设期第j-1年末贷款余额,它由第j-1年末贷款累计再加上此时贷款利息累计;Aj表示建设期第j年支用贷款。故本题中,q1=(0+0.5×480)×0.08=19.2(万元),q2=(480+19.2+720×0.5)×0.08=68.74(万元),所以,建设期利息为:19.2+68.74=87.94(万元)。

  • 第9题:

    项目建设投资3000万,建设期2年,运营期8年。建设贷款本金1800万,年利率6%,建设期均衡投入。则项目的建设期利息是多少。


    答案:
    解析:
    第一、二年贷款本金为:1800/2=900万元;
    第一年贷款利息:900/2×6%=27万元;
    第二年贷款利息:(900+27+900/2)×6%=82.62万元;
    建设期利息合计:82.62+27=109.62万元。

  • 第10题:

    某工厂拟建一新项目,建设期2年,运营期8年。工厂投资共5000万元,其中形成固定资产3000万元,无形资产2000万。其中2000万是工厂本金,3000万为贷款(建设期均匀投入),贷款年利率为8%。固定资产在计算期内按直线法折旧。则该项目的年固定资产折旧为多少?


    答案:
    解析:
    建设期第一年贷款利息=1500/2×8%=60万元;建设期第二年贷款利息=(1500+60+1500/2)×8%=184.8万元。年折旧=(3000+60+184.8)/10=324.48万元。

  • 第11题:

    某企业拟建一个市场急需产品的工业项目。建设期1年,运营期6年。项目建成当年投产。当地政府决定扶持该产品生产的启动经费100万元。其他基本数据如下:1.建设投资1000万元。预计全部形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使用年限10年,期末残值100万元。投产当年又投入资本金200万元作为运营期的流动资金。2.正常年份年营业收入为800万元,经营成本300万元产品营业税及附加税率为6%,所得税率为33%,行业基准收益率10%,基准投资回收期6年。3.投产第1年仅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80%,预计这一年的营业收入、经营成本和总成本均按正常年份的800名计算。以后各年均达到设计生产能力。4.运营的第3年预计需更新新型自动控制设备购置投资500万元才能维持以后的正常运营需要。从财务角度分析拟建项目的可行性。


    正确答案:本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分别为:5.99年未超过基准投资回收期和计算期;财务净现值为272.04万元>0;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7.1%>行业基准收益率10%,所以,从财务角度分析该项目投资可行。

  • 第12题:

    问答题
    某拟建工业生产项目的有关基础数据如下: 1.项目建设期2年,运营期6年。建设投资2000万元,预计全部形成固定资产。 2.项目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贷款。建设期内,每年均衡投入自有资金和贷款各500万元,贷款年利率为6%。流动资金全部用项目资本金支付,金额为300万元,于投产当年投入。 3.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8年,采用直线法折旧,残值为100万元。 4.项目贷款在运营期的6年间,按照等额还本、利息照付的方法偿还。 5.项目投产第1年的营业收入和经营成本分别为700万元和250万元,第2年的营业收入和经营成本分别为900万元和300万元,以后各年的营业收入和经营成本分别为1000万元和320万元。不考虑项目维持运营投资、补贴收入。 6.企业所得税率为25%,营业税及附加税率为6%。列式计算建设期贷款利息、固定资产年折旧费和计算期第8年的固定资产余值。

    正确答案: (1)建设期借款利息:第1年贷款利息=500/2×6%=15.00(万元)第2年贷款利息=[(500+15)+500/2]×6%=45.90(万元)建设期借款利息=15+45.90=60.90(万元)(2)固定资产年折旧费=(2000+60.90-100)/8=245.11(万元)(3)计算期第8年的固定资产余值=固定资产年折旧费×(8-6)+残值=245.11×2+100=590.22(万元)[或=2000+60.90-245.11×6=590.24(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拟建工业生产项目的有关基础数据如下:
    1.项目建设期2年,运营期6年,建设投资2000万元,预计全部形成固定资产。
    2.项目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贷款。建设期内,每年均衡投入自有资金和贷款各500万元,贷款年利率为6%。流动资金全部用项目资本金支付,金额为300万元,于投产当年投入。
    3.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8年,采用直线法折旧,残值为100万元。
    4.项目贷款在运营期的6年,按照等额还本、利息照付的方法偿还。
    5.项目投产第1年的营业收人和经营成本分别为700万元和250万元,第2年的营业收入和经营成本分别为900万元和300万元,以后各年的营业收入和经营成本分别为1000万元和320万元。不考虑项目维持运营投资、补贴收入。
    6.企业所得税率为25%,营业税及附加税率为6%。

    列式计算建设期贷款利息、固定资产年折旧费和计算期第8年的固定资产余值。


    答案:
    解析:
    本案例主要是考核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和资本金现金流量表的财务评价及相关知识要点,不但要求掌握上述财务报表的具体内容,还要熟悉以下知识要点。
    (1)建设期贷款利息计算
    当总贷款是分年均衡发放时,建设期利息的计算可按当年借款在年中支用考虑,即当年贷款按半年计算,上年贷款按全年计息。计息公式为:


    式中 q——建设期第j年利息;
    P/-1——“"建设期第j -1年末累计贷款本金与利息之和;
    A,——建设期第j年贷款金额;
    i——年利率。
    (2)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①年限平均法,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釆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的折旧额是相等的。
    ②工作量法,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③双倍余额递减法,一般应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④年数总和法,指将固走资产的原价減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逐年递 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本案例采用直线折旧法,即采用①的原理,将固定资产原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计算得出折旧额,平均分摊到预计使用寿命。
    此案例中项目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贷款,因此在确定固定资产原值时一定要考虑到利息部分。
    (3)生产期利息计算
    每年支付利息=年初借款累积余额X年利率
    需要注意的是,还款当年按年末偿还,全年计息。
    (4)总成本费用、所得税和营业税金及附加的计算
    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折旧费+摊销费+维简费+利息支出
    所得税=(营业收入一营业税金及附加一总成本费用—弥补以前年度亏损)X25%
    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收入X相应税率
    本案例中,总成本费用构成为经营成本、折旧费及利息支出,因此将第三年的收入及费用分别代入,计算求得第三年的所得税。


    第一年建设期贷款利息=1/2 X 500 X 6 % = 15 (万元)
    第二年建设期贷款利息= (500+15) X6% + 1/2X500X6% = 45.9(万元)
    合计:
    建设期贷款利息=15+45.9=60.9(万元)
    固定资产年折旧费=(2000+60.9 — 100)/8 = 245.11(万元)
    计算期第8年的固定资产余值=245.11X2+100=590.22(万元)

  • 第14题:

    某企业投资建设一个工业项目,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相关资料和基础数据如下:
    (1)项目工程费用为2000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500 万元(其中无形资产费用为200 万元),基本预备费率为8%,预计未来3 年的年均投资价格上涨率为5%。
    (2)项目建设前期年限为1 年,建设期为2 年,生产运营期为8 年。
    (3)项目建设期为1 年完成项目静态投资的40%,第2 年完成静态投资的60%,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 年投入流动资金240 万元。
    (4)项目的建设投资、流动资金均由资本金投入。
    (5)除了无形资产费用之外,项目建设投资全部形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按生产运营期平均摊销,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8 年,残值率为5%,采用直线法折旧。
    (6)项目正常年份的产品设计生产能力为10000 件/年,正常年份年总成本费用为950 万元,其中项目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为550 元,其余为固定成本。项目产品预计售价为1400 元/件,营业税金及附加税率为6%。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7)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 年的生产能力为正常年份设计生产能力的70%,第2 年及以后各年的生产能力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100%。
    【问题】
    1.分别列式计算项目建设期第1 年、第2 年价差预备费和项目建设投资。
    2.分别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的年固定资产折旧和正常年份的年可变成本、固定成本、经营成本。
    3.分别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正常年份的所得税和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
    4.分别列式计算项目正常年份的产量盈亏平衡点。


    答案:
    解析:
    1. 基本预备费=(2000+500)×8%=200(万元)
    静态投资额=2000+500+200=2700(万元)
    第1 年价差预备费=2700×40%×[(1+5%)15-1]=82.00(万元)
    第2 年价差预备费=2700×60%×[(1+5%)25-1]=210.16(万元)
    项目建设投资= 工程费用十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预备费
    =2700+82+210.16=2992.16(万元)。
    2. 固定资产折旧=(2992.16-200)×(1-5%)/8=331.57(万元)
    正常年份的可变成本=10000×550/10000=550.00(万元)
    固定成本=950-550=400.00(万元)
    经营成本=总成本一折旧一摊销
    摊销=200/8=25.00(万元)经营成本=950-331.57-25=593.43(万元)。
    3.所得税=利润总额×所得税税率
    利润总额=营业收入一营业税金及附加一总成本费用=0.14×10000×(1-6%)
    -950=366(万元)
    所得税=366×25%=91.50(万元)
    净利润=利润总额一所得税=366-91.5=274.50(万元)
    资本金净利润率:资本金净利润率=274.5/(2992.16+240)=8.49%。
    4.产量盈亏平衡点:
    Q=400/[0.14×(1-6%)-0.055]=5222(件)
    单价的盈亏平衡点:P×1×(1-6%)=950(元)
    P=1011(元)。

  • 第15题:

    一、背景
    拟建经营性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投资3000万元,建设期2年,根据合同协议约定,生产运营期取8年。其他有关资料和基础数据如下: 建设投资预计全部形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8年,残值率为5%,采用直线法折旧。 建设投资来源于资本金和贷款。
    其中贷款本金为1800万元,贷款年利率为6%,按年计息。贷款在两年内均衡投入。 在生产运营期前4年按照等额还本付息方式偿还贷款。 生产运营期第1年由资本金投入300万元,作为生产运营期间的流动资金。 项目生产运营期正常营业收入1500万元,经营成本680万元。生产运营期第1年营业收入和经营成本均为正常年份的80%,第2年起各年营业收入和经营成本均达到正常年份水平。
    项目所得税税率取25%,税金及附加税率取6%(假设情况)。
    二、问题
    1.列式计算项目的年折旧额。
    2.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第2年应偿还的本息额。
    3.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第2年总成本费用。
    4.判断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末项目还款资金能否满足约定的还款方式要求,并通过列式计算说明理由o
    5.列式计算项目正常年份的总投资收益率。 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
    解析:
    问题1:列式计算项目的年折旧额。
    项目借款金额为1800万元。
    首先计算建设期的利息:

    建设期利息总额27+82.62=109.62(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000+109.62=3109.62(万元)
    直线法折旧计算折旧额:

    项目的年折旧额为369.27万元。
    问题2:
    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第2年应偿还的本息额。
    生产运营期第1年: 期初贷款的总额为1800+27+82.62=1909.62(万元)
    因运营期前4年进行等额偿还,故第1,2年应偿还的本息额为:

    问题3: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第2年总成本费用。
    生产运营期第1年:
    利息1909.62×6%=114.58(万元)
    偿还本金551.12-114.58=436.54(万元)
    生产运营期第2年: 期初应偿还本利和1909.62-436.54=1473.08(万元)
    利息1473.08×6%=88.38(万元)
    偿还本金551.12-88.38=462.74(万元)
    生产运营期第1年,经营成本为正常年份的80%: 680×80%=544(万元)
    总成本费用544+114.58+369.27=1027.85(万元)
    生产运营期第2年,经营成本:680万元 总成本费用680+88.38+369.27=1137.65(万元)
    问题4:
    判断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末项目还款资金能否满足约定的还款方式要求。
    项目第1年运营期的利润总额为: 1500×80%×(1-6%)-1027.85=100.15(万元)
    所得税100.15×25%=25.04(万元)
    净利润100.15-25.04=75.11(万元)
    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末项目还款资金总额=净利润+年折旧额 75.11+369.27=444.38(万元)
    可用于偿还本金的金额大于运营期第1年需要偿还本金的金额436.54万元,故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末项目还款资金能满足约定的还款方式要求。
    问题5:
    列式计算项目正常年份的总投资收益率。
    项目正常年份的总投资收益率:

    EBIT为年息税前利润或经营期内年平均息税前利润;TI为技术方案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全部流动资金)。

  • 第16题:

    某建设项目主要生产项目投资为3000万元,辅助生产项目投资为700万元,公用工程投资为4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400万元。基本预备费率为12%,建设期价格上涨指数为5%(基本预备费计入涨价预备费计算基数)。项目建设期2年,建设期第1年完成投资30%,第2年完成投资70%。建设期贷款2000万元,建设期第1年贷款600万元,第2年贷款1400万元,贷款年利率为8%。
    该项目建设期利息约为(  )万元。

    A.110
    B.120
    C.129.92
    D.140

    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建设期利息的计算。对于贷款总额一次性贷出且利息固定的贷款,建设期贷款本息直接按复利公式计算。但当总贷款是分年分次发放时,复利利息的计算公式为。

    本题中,q1=(0+600÷2)×0.08=24(万元),q2=(600+24+1400÷2)×0.08=105.92(万元),q1+q2=129.92(万元)。

  • 第17题:

    某建设项目主要生产项目投资为2000万元,辅助生产项目投资为500万元,公用工程投资为2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300万元。基本预备费率为12%,建设期价格上涨指数为5%(基本预备费计入涨价预备费计算基数)。项目建设期2年,建设期第1年完成投资40%,第2年完成投资60%。建设期贷款1200万元,建设期第1年贷款480万元,第2年贷款720万元,贷款年利率为8%。

    某建设项目主要生产项目投资为2000万元,辅助生产项目投资为500万元,公用工程投资为2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300万元。基本预备费率为12%,建设期价格上涨指数为5%(基本预备费计入涨价预备费计算基数)。项目建设期2年,建设期第1年完成投资40%,第2年完成投资60%。建设期贷款1200万元,建设期第1年贷款480万元,第2年贷款720万元,贷款年利率为8%。

    关于该项目建设工程造价和建设投资的说法,正确的为(  )。查看材料

    A.该项目建设投资为3360万元
    B.该项目工程费用为2700万元
    C.该项目建设工程造价约为3721.78万元
    D.该项目建安工程造价为2000万元

    答案:B,C
    解析:
    此题考查建设工程造价构成。工程费用由设备工器具购置费、建筑与安装工程费构成。故本题中,工程费用=2000+500+200=2700(万元),建设工程造价为3721.78(万元)。

  • 第18题:

    某建设项目主要生产项目投资为3000万元,辅助生产项目投资为700万元,公用工程投资为4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400万元。基本预备费费率为12%,建设期价格上涨指数为5%(基本预备费计入涨价预备费计算基数)。项目建设前期年限为1年,项目建设期2年,建设期第1年完成投资30%,第2年完成投资70%。建设期贷款2000万元,建设期第1年贷款600万元,第2年贷款1400万元,贷款年利率为8%。
    在该项目的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中,包含10万元研究试验费。这笔费用属于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中的()。

    A.土地使用费
    B.其他补偿费
    C.与工程建设过程有关的费用
    D.与工程未来生产经营有关的费用

    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组成。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可分为三类,即土地使用费和其他补偿费、与工程建设过程有关的费用、与工程未来生产经营有关的费用。其中,与工程建设过程有关的费用包括建设管理费、可行性研究费、专项评价费、研究试验费、勘察设计费、场地准备费和临时设施费、引进技术和进口设备材料其他费、特殊设备安全监督检验费、市政公用配套设施费、工程保险费、专利及专有技术使用费。

  • 第19题:

    某建设项目主要生产项目投资为3000万元,辅助生产项目投资为700万元,公用工程投资为4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400万元。基本预备费费率为12%,建设期价格上涨指数为5%(基本预备费计入涨价预备费计算基数)。项目建设前期年限为1年,项目建设期2年,建设期第1年完成投资30%,第2年完成投资70%。建设期贷款2000万元,建设期第1年贷款600万元,第2年贷款1400万元,贷款年利率为8%。
    关于该项目建设工程造价和建设投资的说法,正确的为(  )。

    A.该项目建设投资为5612.48万元
    B.该项目工程费用为2700.00万元
    C.该项目建设工程造价为5742.40万元
    D.该项目建设投资为5742.40万元

    答案:A,C
    解析:
    此题考查建设工程造价总体构成相关计算。建设工程造价是建设项目总投资的主要组成部分。生产性建设项目的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三部分,而建设工程造价就是建设投资和建设期利息之和。其中,建设投资又由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三部分构成。工程费用是指建设期直接用于工程建造、设备购置及安装的费用,包括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和建筑安装工程费。预备费是指在建设期内因各种不可预见因素的变化而预留的可能增加的费用,包括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本题中,工程费用=3000+700+400=4100(万元),建设投资=4100+400+540+572.48=5612.48(万元),建设工程造价=5612.48+129.92=5742.40(万元)。

  • 第20题:

    某建设项目主要生产项目投资为3000万元,辅助生产项目投资为700万元,公用工程投资为4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400万元。基本预备费费率为12%,建设期价格上涨指数为5%(基本预备费计入涨价预备费计算基数)。项目建设前期年限为1年,项目建设期2年,建设期第1年完成投资30%,第2年完成投资70%。建设期贷款2000万元,建设期第1年贷款600万元,第2年贷款1400万元,贷款年利率为8%。
    该项目建设期利息约为(  )万元。

    A.101.33
    B.105.92
    C.129.92
    D.131.27

    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建设期利息计算。建设期利息包括向国内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出口信贷、外国政府贷款、国际商业银行贷款以及在境内外发行的债券等在建设期内应偿还的贷款利息及其他融资费用。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前提下,建设期利息实行复利计息。为了简化计算,通常假定借款均在每年的年中支用,借款当年按照半年计息,公式

    本题中,第一年利息=(600÷2)×8%=24(万元),第二年利息=(600+24+1400÷2)×8%=105.92(万元),故建设期利息=24+105.92=129.92(万元)。

  • 第21题:

    某拟建工业生产项目,基础数据如下。
    (1)建设投资5000万元(其中含无形资产600万元)。建设期2年,运营期8年。
    (2)资金来源为银行贷款和项目资本金。贷款总额为2000万元,在建设期内每年均匀投入贷款资金1 000万元。贷款年利率为10%。贷款按照等额还本、利息照付方式在项目投产后3年内还清(年末支付)。无形资产在运营期8年中,均匀摊入成本。固定资产残值为230 万元,按照直线法折旧,折旧年限为8年。
    (3)建设项目的资金投入、收入、成本相关数据见表3-1(流动资金全部由项目资本金解决)。
    (4)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盈余公积金和公益金按照税后利润的15%提取。

    编制本项目的借款还本付息计算表。


    答案:
    解析:
    编制项目借款还本付息计算表见表3-2。

    第 1 年应计利息= (0 + 1 000/2)×10% = 50(万元)
    第 2 年应计利息=[(1 000 + 50) + 1 000/2] × 10% = 155(万元);
    第 3 年应计利息=2 205×10%=220.5(万元),以此类推。

  • 第22题:

    有一工业项目原始投资800万元,建设期2年,建设期发生与购建固定资产有关的资本化利息200万元,项目运营期5年,项目投资产后每年获息税前利润分别为100万元、200万元、250万元、300万元、250万元。 要求:计算该项目的总投资收益率。


    正确答案:总投资收益率=[(100+200+250+300+250)÷5]÷(800+200)=22%。

  • 第23题:

    问答题
    某拟建工业项目建设投资3000万元,建设期2年,生产运营期8年。其他有关资料和基础数据如下: 1.建设投资预计全部形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8年,残值率5%,采用直线法折旧。 2.建设投资来源为资本金和贷款。其中贷款本金为l800万元,贷款年利率为6%,按年计息,贷款在2年内均衡投入。 3.在生产运营期前4年按照等额还本付息方式偿还贷款。 4.生产运营期第1年由资本金投入300万元,作为生产运营期间的流动资金。 5.项目生产运营期正常年份营业收入为1500万元,经营成本为680万元。生产运营期第1年营业收入和经营成本均为正常年份的80%,第2年起各年营业收入和经营成本均达到正常年份水平。 6.项目所得税税率为25%,营业税金及附加税率为6%。 【问题】 1.列式计算项目的年折旧额。 2.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第2年应偿还的本息额。 3.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笫1年、第2年的总成本费用。 4.判断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末项目还款资金能否满足约定还款方式要求,并通过列式计算说明理由。 5.列式计算项目正常年份的总投资收益率。 (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正确答案: 1.建设期第1年贷款利息为:900×6%×1/2=27(97元)(0.5分)建设期第2年贷款利息为:
    (900+27)×6%+900×6%×1/2÷=55.62+27=82.62(万元)(0.5分)
    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为:3000+27+82.62=3000+109.62=3109.62(万元)(1分)
    项目的年折旧额为:3109.62×(1-5%)/8=369.27(97元)(1分)
    2.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年初累计的贷款本息额为:
    1800+109.62=1909.62(97元)(1分)
    生产运营期第l年、第2年应还的本息额均为:
    1909.62×6%×(1+6%)4/(1+6%)4-1=551.10(万元)(2分)
    3.生产运营期第1年偿还的利息为:
    1909.62×6%=114.58(万元)(1分)
    第1年的总成本费用为:
    680×80%+369.27+114.58=1027.85(万元)(1分)
    生产运营期第2年偿还的利息为:
    [1909.62-(551.10-114.58)]×6%=88.39(万元)(2分)
    第2年的总成本费用为:
    680+369.27+88.39=1137.66(万元)(1分)
    (注:仅因问题1中的年折旧额计算错误导致年总成本费用计算结果错误的不扣分。)
    4.方法一:
    项目生产运营期第一年税后利润为:
    [1500×80%×(1-6%)-1027.85]×(1-25%)=75.11(万元)(2分)
    可用于偿还贷款本金(含建设期利息)的资金额为:
    税后利润+折旧=75.11+369.27=444.38(万元)(1分)
    第1年需要偿还的贷款本金(含建设期利息)为:
    (551.10-114.58)=436.52(万元)(或第一年需要偿还的贷款本息额为551.10万元)(1分)
    因为444.38(万元)>436.52(万元),所以满足还款要求。或因为444.38+114.58=558.96(万元)>551.10(万元),所以满足还款要求。(1分)
    方法二:
    项目生产运营期第一年息税前利润加折旧为:
    1500×80%×(1-6%)-680×80%=584(万元)(1分)
    项目生产运营期第一年所得税为:
    [1500×80%×(1-6%)-1027.85]×25%=25.04(万元)(1分)
    偿债备付率=息税前利润加折旧和摊销-企业所得税/当期应还本息金额=(584-2504)/551.10=1.01(2分)
    因为偿债备付率大于1,所以满足还款要求。(1分)
    5.正常年份的息税前利润EBIT为:
    EBIT=1500×(1-6%)-680-369.27=360.73(万元)(2分)
    (或EBIT=1500×(1-6%)-1137.66+88.39=360.73(万元))
    总投资收益率为:
    EBIT/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100%=(360.73/3000)+(109.62+300)×100%=10.58%(2分)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