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商业银行如何改进合规工作。

题目

请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商业银行如何改进合规工作。


相似考题
更多“请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商业银行如何改进合规工作。 ”相关问题
  • 第1题:

    请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


    参考答案:

    (1)风险价值法,是一种市场风险测量的新方法。它表示在概率给定情况下,银行投资组合价值在下一阶段最多可能损失的大小,以此作为风险管理的核心。

    (2)信贷矩阵系统。该模型以信用评级为基础,计算某项贷款违约率,然后计算上述贷款同时转变为坏账(损失)的概率。

    (3)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法(RAROC)。RAROC是收益与潜在亏损(VaR)值之 比。决定RAROC的关键是潜在亏损即风险值的大小,该风险值或潜在亏损越大,投资报酬贴现就越多。

    (4)全面风险管理法。全面风险管理要求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及各种其他风险及包含这些风险的各种金融资产、承担这些风险的各个业务单位纳人统一的风险管理体系中,对各类风险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测量并加总,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

    (5)资产组合调整法。资产组合调整方法是银行吸取证券投资组合经验而建立的一系列方法,包括:贷款证券化、并购、信用衍生产品。

  • 第2题:

    请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商业银行衡量风险的主要方法。


    参考答案:

    (1)概率法。

    (2)统计估值法。统计估值法是利用统计得来的历史资料,确定在不同经济条件下,某种风险发生的概率;或是在不同风险损失程度下,某种风险发生的概率。

    (3)假设检验法。对未知参数的数值提出假设,然后利用样本提供的信息来检验所提出的假设是否合理,这种方法称为假设检验法。像统计估值法一样,假设检验法适用于统计规律稳定、历史资料齐全的风险概率估计。

    (4)回归分析法。回归分析法是通过找出间接风险因素与直接风险因素的函数关系来估计直接风险因素的方法。

    (5)在险价值法。在险价值(VaR)指在正常的市场条件和给定的置信水平下,金融参与者在给定的时间区间内的最大期望损失。

    (6)持续期法。持续期也称为久期,是固定收人金融工具的所有预期现金流量的加权平均时间,也可以理解为固定收益金融工具各期现金流量抵补最初投人的平均时间。商业银行通常使用经调整的有效持续期来度量利率风险。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有效持续期缺口的规模大小进行资产负债管理。

  • 第3题:

    请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基层商业银行如何改进操作风险管理。


    参考答案:

    (1)建立和规范操作流程。要逐步建立一套适应基层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有效的风险控制制度体系,如激励机制和风险控制奖惩制度,并定期考评。

    (2)避免政出多门或救火式制度。上级行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修改和完善要适合基层商业银行业务发展、风险控制的要求,避免不同制度间存在矛盾或重叠现象。增强内控制度的系统性、完整性和操作简洁化,发挥好制度在防范和控制风险中的根本作用。

    (3)加强人员考核管理。一是提高全员防范操作风险意识。二是落实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制度,并实行对关键部位和人员的突击性审计。三是要合理改革员工考核办法,把风险控制作为考核的重要标准之一。四是加大对新业务培训力度,防止员工因“无知”而造成业务风障。

    (4)建立健全监督体制。要努力提高检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选拔业务精、能力强的员工充实监督队伍;要提高监督检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加快运用现代信息 技术步伐,对风险隐患要监督整改过程并注重整改后的效果。

  • 第4题:

    请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如何营造以诚信审慎为核心的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文化。


    参考答案:

    (1)商业银行要倡导和强化全员风险意识,引导全体员工树立对风险管理的认同感,真正意识到风险管理绝不仅仅是风险部门和风险管理人员的事情,风险管理人人有责,形成防范风险的第一道屏障。

    (2)商业银行要确立鼓励主动发现和报告风险的基调,通过完善机制,建立风险管理职能部门间有效的分工和合作机制,以及信息交流和沟通机制,缩短风险的汇报 路径,提高风险管理效率。

    (3)商业银行要提高内部控制文化的科技含量。通过计算机程序编制、设定权限指令,控制超越授权的违规操作,避免因为个人疏忽而导致的业务失误,从而有效地 防范风险;通过计算机系统强化对业务操作运行的实时监控管理,构建全面覆盖内部控制关键环节的风险预警和监控系统;借助计算机系统收集、加工、反馈风险信息数据,为决策提供充分信息支持;同时,加强信息技术运用自身风险防范管理。

  • 第5题:

    请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商业银行如何加强信用风险管理。


    参考答案:

    (1)识别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普遍存在于银行的业务活动当中,不管是表内业务还是表外业务,包括资产组合和市场交易,许多金融工具都内含着一定的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管理还要考虑信用风险与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等其他风险的关系。

    (2)准确计量信用风险。准确量化信用风险是有效防范和控制信用风险的关键,也是贷款定价、业绩考核和资本配置的基础。

    (3)加强信用风险的监测和控制。严格信贷档案管理、实行审贷分离制度、确定科学的审批权限、完善贷款合同及相关法律文件、明确贷款发放流程。要重视内部稽 核有效性、合规检查能力,贷后检查人员应独立于审批人员。

    (4)在信用风险报告方面,对于逾期情况及贷款分类、大额关联贷款、行业分类、跨国债权等方面,银行能够及时准确向管理层报告,及时送达有关人员以及时采取必要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