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23岁,二尖瓣脱垂伴关闭不全病史3年,一个月前因感冒后出现低热37.5~38℃,尤以下午为甚,无明显寒战,伴多汗,食欲不振,发热持续至今未退来诊入院。体查:血压120/80mmHg,心率100次/分,S1降低,肝肋下2cm,血常规WBC10×10/L,中性粒细胞8×10/L,RBC3×10/L,Hb95g/L,尿常规示RBC(+),尿蛋白(+),WBC(+),超声心动图二尖瓣未见赘生物。该例目前首先考虑是 A.二尖瓣脱垂并肺部感染 B.二尖瓣脱垂并风湿活动 C.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D.二尖瓣脱垂并

题目
女性,23岁,二尖瓣脱垂伴关闭不全病史3年,一个月前因感冒后出现低热37.5~38℃,尤以下午为甚,无明显寒战,伴多汗,食欲不振,发热持续至今未退来诊入院。体查:血压120/80mmHg,心率100次/分,S1降低,肝肋下2cm,血常规WBC10×10/L,中性粒细胞8×10/L,RBC3×10/L,Hb95g/L,尿常规示RBC(+),尿蛋白(+),WBC(+),超声心动图二尖瓣未见赘生物。

该例目前首先考虑是
A.二尖瓣脱垂并肺部感染
B.二尖瓣脱垂并风湿活动
C.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D.二尖瓣脱垂并泌尿道感染
E.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C
解析:
该例应首先考虑: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
更多“女性,23岁,二尖瓣脱垂伴关闭不全病史3年,一个月前因感冒后出现低热37.5~38℃,尤以下午为甚,无明显寒战,伴多汗,食欲不振,发热持续至今未退来诊入院。体查:血压120/80mmHg,心率100次/分,S1降低,肝肋下2cm,血常规WBC10×10/L,中性粒细胞8×10/L,RBC3×10/L,Hb95g/L,尿常规示RBC(+),尿蛋白(+),WBC(+),超声心动图二尖瓣未见赘生物。”相关问题
  • 第1题:

    男性,36岁,因反复低热,左上腹饱胀感2个月入院,体查:中度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有压痛,肝肋下3cm,脾肋下8cm,血象WBC120×10/L,分类可见中、晚幼中性粒细胞,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增多,RBC3.08×10/L,Hb85g/L,PLT58×10/L,原始淋巴细胞25%。

    该患者为明确诊断,最重要的检查是
    A.血沉
    B.网织红细胞计数
    C.肝脾B超
    D.骨髓检查
    E.淋巴结活检

    答案:D
    解析:
    从该患者临床表现、血象来看,支持慢粒急变的诊断,确诊需依靠骨髓检查。

  • 第2题:

    男性,36岁,因反复低热,左上腹饱胀感2个月入院,体查:中度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有压痛,肝肋下3cm,脾肋下8cm,血象WBC120×10/L,分类可见中、晚幼中性粒细胞,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增多,RBC3.08×10/L,Hb85g/L,PLT58×10/L,原始淋巴细胞25%。

    该患者首选的化疗方案是
    A.VLDP
    B.HAA
    C.干扰素
    D.DA
    E.CHOP

    答案:A
    解析:
    从该患者临床表现、血象来看,支持慢粒急变的诊断,确诊需依靠骨髓检查。

  • 第3题:

    男,46岁。典型发热2周,伴寒战、大汗,于9月10日就诊。发病前10天曾去泰国旅游,有蚊虫叮咬史。查体:T 40.5度,P 100次/分,R 23次/分,BP 125/80mmHg。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可触及。血常规:Hb 98g/l,RBC 2.4×1012/l,WBC 8.5×109/l。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疟疾
    B、斑疹伤寒
    C、钩端螺旋体病
    D、伤寒
    E、流行性感冒

    答案:A
    解析:
    患者发病前到过疟疾流行区泰国,有蚊虫叮咬史。2周来间断发热,大汗,贫血,脾肿大,应诊断为疟疾。

  • 第4题:

    女性,28岁,已婚,发热伴尿频、尿急、尿痛2天。2天前劳累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无肉眼血尿,后出现发热,体温37.8℃,无咳嗽、咳痰,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腰痛。1年前曾有类似症状发作1次,经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消失,无结核病史、药物过敏史。查体:T37.5℃,P93次/分,R18次/分,BP120/70mmHg。一般状况良好,自主体位,浅表淋巴结未及,扁桃体不大,无口唇疱疹,颈软无抵抗,心、肺无异常。腹软,下腹正中轻度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不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0×109/L,中性粒细胞80%;尿常规:蛋白阴性,WBC10~20/HP,RBC5~10/HP。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一、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
    (一)初步诊断下尿路感染(急性泌尿系感染)
    (二)诊断依据
    1.已婚女性,急性起病。
    2.发热伴尿频、尿急、尿痛。
    3.T37.5℃,除下腹部中部轻度压痛外无其他阳性体征。
    4.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均升高,尿中红细胞、白细胞均高,以白细胞为主,尿蛋白阴性,
    二、鉴别诊断
    1.急性肾盂肾炎
    2.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
    3.泌尿系结核
    4.尿道综合征
    三、进一步检查
    1.尿细菌培养+药敏、尿涂片找细菌。
    2.肾脏B超。
    3.必要时肾小管功能检查。
    4.妇科检查。
    四、治疗原则
    1.多饮水,注意个人卫生。
    2.抗生素治疗3天短期疗程,复查尿常规,若效果差可调整抗生素或根据尿培养结果选择抗生素。

  • 第5题:

    女性,23岁,二尖瓣脱垂伴关闭不全病史3年,一个月前因感冒后出现低热37.5~38℃,尤以下午为甚,无明显寒战,伴多汗,食欲不振,发热持续至今未退来诊入院。体查:血压120/80mmHg,心率100次/分,S1降低,肝肋下2cm,血常规WBC10×109/L,中性粒细胞8×109/L,RBC3×1010/L,Hb95g/L,尿常规示RBC(+),尿蛋白(+),WBC(+),超声心动图二尖瓣未见赘生物。 该例目前首先考虑是()

    • A、二尖瓣脱垂并肺部感染
    • B、二尖瓣脱垂并风湿活动
    • C、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 D、二尖瓣脱垂并泌尿道感染
    • E、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正确答案:C

  • 第6题:

    女性,23岁,二尖瓣脱垂伴关闭不全病史3年,一个月前因感冒后出现低热37.5~38℃,尤以下午为甚,无明显寒战,伴多汗,食欲不振,发热持续至今未退来诊入院。体查:血压120/80mmHg,心率100次/分,S1降低,肝肋下2cm,血常规WBC10×109/L,中性粒细胞8×109/L,RBC3×1010/L,Hb95g/L,尿常规示RBC(+),尿蛋白(+),WBC(+),超声心动图二尖瓣未见赘生物。 该例入院后常规抽血10-20ml.每隔1小时抽1次,连抽3次,第2天,重复抽血3次,再给抗生素治疗。根据经验,选用以下的哪组抗生素治疗()

    • A、青霉素1800万U/d+阿米卡星0.4/d静脉用药
    • B、氨苄青霉素12g/d+庆大霉素160rag/d静脉用药
    • C、哌拉西林12g/d+阿米卡星0.4/d静脉用药
    • D、万古霉素30mg/(kg·D.+阿米卡星0.4/d静脉用药
    • E、青霉素320万U/d+阿米卡星0.4/d静脉用药

    正确答案:A,E

  • 第7题:

    男性,25岁,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3周来低热、乏力、咳嗽、心慌,3周前曾拔牙治疗龋齿。检查:血压110/70mmHg;心界不大,心率100次/分,律齐;肺(-),肝未及,脾肋下2cm。化验:Hb90g/L,WBC12×10/L,血沉40mm/h,尿蛋白微量,RBC10~20个/HP。超声心动图检出赘生物的部位应在()

    • A、二尖瓣叶心房面
    • B、肺动脉内膜面
    • C、室间隔右室面
    • D、室间隔左室面
    • E、主动脉瓣叶左室面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单选题
    患女5岁,发热,头痛,恶心5天,伴抽搐,意识障碍2天入院。入院后查体发现:T40.5℃,皮肤无瘀点、瘀斑,意识呈浅昏迷状态,病理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阳性,血常规WBC10×10/L,中性86%,血小板180×10/L,尿常规未见异常。 该患儿的分型可能是( )
    A

    轻型

    B

    普通型

    C

    重型

    D

    极重型

    E

    未分型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病例摘要:女性,20岁,间断低热伴关节痛半年,1周来高热,关节痛加重,轻度头晕。查体:血压120/80mmHg,皮肤无出血点,肝肋下1cm,脾侧位可触及,化验血Hb95g/L,Ret0.065,WBC4.2×109/L,PLT76×109/L,尿蛋白(+++),RBC3~8/HP,偶见颗粒管型。 为明确诊断,下列血液学检查中最有意义的是()。
    A

    抗核抗体

    B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C

    抗磷脂抗体

    D

    抗组织细胞抗体

    E

    抗dsDNA抗体

    F

    抗ENA抗体


    正确答案: A,E,F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男,46岁。间断发热2周,伴寒战、大汗,来院就诊。发病前10天曾去泰国旅游,有蚊虫叮咬史。查体:T40.5℃,P100次/分,R23次/分,BP125/80mmHg,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可触及。血常规:Hb98g/L,RBC2.4×10/L,WBC8.5×10/L。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

    疟疾

    B

    斑疹伤寒

    C

    钩端螺旋体病

    D

    伤寒

    E

    流行性感冒


    正确答案: A
    解析: 疟疾是疟原虫经按蚊叮咬传播的传染病,临床特点为间歇性定时发作的寒战、高热、继以大汗而缓解,常有脾大与贫血。诊断:①流行病学资料:有在疟疾流行地区生活或旅游史,近年曾有疟疾发作史或近期(1周~1个月)曾接受过输血。②临床表现:典型的间歇性定时寒战、高热发作,间日或三日1次,发作时有明显的寒战、高热和大汗,继之缓解,有脾大与贫血。脑型疟疾可表现为高热、寒战、昏迷与抽搐。③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正常或减少,大单核细胞增多,贫血;血涂片找到疟原虫是确诊疟疾的主要依据;高度疑似疟疾,但多次血涂片检查阴性者,可做骨髓穿刺涂片检查。

  • 第11题:

    女性,23岁,二尖瓣脱垂伴关闭不全病史3年,一个月前因感冒后出现低热37.5~38℃,尤以下午为甚,无明显寒战,伴多汗,食欲不振,发热持续至今未退来诊入院。体查:血压120/80mmHg,心率100次/分,S1降低,肝肋下2cm,血常规WBC10×10/L,中性粒细胞8×10/L,RBC3×10/L,Hb95g/L,尿常规示RBC(+),尿蛋白(+),WBC(+),超声心动图二尖瓣未见赘生物。

    该例入院后常规抽血10-20ml.每隔1小时抽1次,连抽3次,第2天,重复抽血3次,再给抗生素治疗。根据经验,选用以下的哪组抗生素治疗
    A.青霉素1800万U/d+阿米卡星0.4/d静脉用药
    B.氨苄青霉素12g/d+庆大霉素160rag/d静脉用药
    C.哌拉西林12g/d+阿米卡星0.4/d静脉用药
    D.万古霉素30mg/(kg·d)+阿米卡星0.4/d静脉用药
    E.青霉素320万U/d+阿米卡星0.4/d静脉用药

    答案:A,E
    解析:
    该例应首先考虑: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

  • 第12题:

    女性,20岁,间断低热伴关节痛半年,1周来高热,关节痛加重,轻度头晕。查体:血压120/80mmHg,皮肤无出血点,肝肋下1cm,脾侧位可触及,化验血Hb 95g/L,Ret6.5%,WBC4.2×10 9/L,Plt76×10 9/L,尿蛋白(++),RBC3~8/HP,偶见颗粒管型。为明确诊断,下列血棱学检査中最有意义的是
    A.抗核抗体谱 B.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C.抗磷脂抗体 D.抗组织细胞抗体


    答案:A
    解析:

  • 第13题:

    患儿6岁,发热,头痛,恶心5天,伴抽搐,意识障碍2天,于2001年8月1日入院。入院后查体发现:T40.5℃,皮肤无瘀点、瘀斑,意识呈浅昏迷状态,病理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阳性,血常规WBC10×10/9L,中性86%,血小板180×109/L,尿常规未见异常。该患儿的分型可能是()

    • A、轻型
    • B、普通型
    • C、重型
    • D、极重型
    • E、未分型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8个月婴儿,混合喂养,未添加辅食,近2个月来面色苍白明显,厌食,精神萎靡。心、肺检查无异常,肝肋下2cm。Hb90g/L,RBC3×10/L,WBC7.5×10/L,中性粒细胞0.40,淋巴细胞0.58,单核细胞0.02。以下哪项化验结果提示其患缺铁性贫血()

    • A、总铁结合力降低
    • B、血清铁蛋白升高
    • C、红细胞游离原卟啉降低
    • D、血清铁正常
    • E、铁粒幼红细胞<0.15

    正确答案:E

  • 第15题:

    男性,25岁,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3周来低热、乏力、咳嗽、心慌,3周前曾拔牙治疗龋齿。检查:血压110/70mmHg;心界不大,心率100次/分,律齐;肺(-),肝未及,脾肋下2cm。化验:Hb90g/L,WBC12×109/L,血沉40mm/h,尿蛋白微量,RBC10~20个/HP。超声心动图检出赘生物的部位应在()

    • A、二尖瓣叶心房面
    • B、肺动脉内膜面
    • C、室间隔右室面
    • D、室间隔左室面
    • E、主动脉瓣叶左室面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女性,23岁,二尖瓣脱垂伴关闭不全病史3年,一个月前因感冒后出现低热37.5~38℃,尤以下午为甚,无明显寒战,伴多汗,食欲不振,发热持续至今未退来诊入院。体查:血压120/80mmHg,心率100次/分,S1降低,肝肋下2cm,血常规WBC10×109/L,中性粒细胞8×109/L,RBC3×1010/L,Hb95g/L,尿常规示RBC(+),尿蛋白(+),WBC(+),超声心动图二尖瓣未见赘生物。 该例入院后较有意义的检查项目是()

    • A、查风湿三项、抗DNA酶、血沉
    • B、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加X线胸部X线片
    • C、复查超声心动图+中段尿培养
    • D、常规抽血培养病原菌+食管超声心动图
    • E、X线胸部X线片+食管超声心动图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单选题
    女性,42岁。因油腻饮食后出现持续性右上腹痛伴阵发性加重8小时入院。查体:体温39℃,脉搏96次/分,血压120/80mmHg。皮肤巩膜中度黄染。WBC15×10/L,中性粒细胞80%,血小板及血红蛋白正常。物诊检查可出现的体征是()
    A

    肝浊音界消失

    B

    肝脾明显增大

    C

    移动性浊音阳性

    D

    肝区闻及吹风样杂音

    E

    Murphy征(+)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多选题
    女性,23岁,二尖瓣脱垂伴关闭不全病史3年,一个月前因感冒后出现低热37.5~38℃,尤以下午为甚,无明显寒战,伴多汗,食欲不振,发热持续至今未退来诊入院。体查:血压120/80mmHg,心率100次/分,S1降低,肝肋下2cm,血常规WBC10×109/L,中性粒细胞8×109/L,RBC3×1010/L,Hb95g/L,尿常规示RBC(+),尿蛋白(+),WBC(+),超声心动图二尖瓣未见赘生物。 该例入院后常规抽血10-20ml.每隔1小时抽1次,连抽3次,第2天,重复抽血3次,再给抗生素治疗。根据经验,选用以下的哪组抗生素治疗()
    A

    青霉素1800万U/d+阿米卡星0.4/d静脉用药

    B

    氨苄青霉素12g/d+庆大霉素160rag/d静脉用药

    C

    哌拉西林12g/d+阿米卡星0.4/d静脉用药

    D

    万古霉素30mg/(kg·D.+阿米卡星0.4/d静脉用药

    E

    青霉素320万U/d+阿米卡星0.4/d静脉用药


    正确答案: A,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男性,25岁,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3周来低热、乏力、咳嗽、心慌,3周前曾拔牙治疗龋齿。检查:血压110/70mmHg;心界不大,心率100次/分,律齐;肺(-),肝未及,脾肋下2cm。化验:Hb90g/L,WBC12×10/L,血沉40mm/h,尿蛋白微量,RBC10~20个/HP。超声心动图检出赘生物的部位应在()
    A

    二尖瓣叶心房面

    B

    肺动脉内膜面

    C

    室间隔右室面

    D

    室间隔左室面

    E

    主动脉瓣叶左室面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女性,20岁,间断低热伴关节痛半年,1周来高热,关节痛加重,轻度头晕。查体:血压120/80mmHg,皮肤无出血点,肝肋下1cm,脾侧位可触及,化验血Hb95g/L,Ret6.5%,WBC4.2×109/L,Plt76×10/L,尿蛋白(+++),RBC3~8/HP,偶见颗粒管型。为明确诊断,下列血液学检查中最有意义的()
    A

    抗核抗体谱

    B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C

    抗磷脂抗体

    D

    抗组织细胞抗体

    E

    抗Sm抗体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