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牙周炎临床表现

题目
慢性牙周炎临床表现


相似考题
更多“慢性牙周炎临床表现”相关问题
  • 第1题:


    该患者应诊断为

    A.慢性牙周炎(轻度)

    B.慢性牙周炎(中度)

    C.慢性牙周炎(重度)

    D.局部型侵袭性牙周炎

    E.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

    答案:D
    解析:
    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的特征是局限于第一恒磨牙或切牙的邻面有附着丧失,至少波及两个恒牙,其中一个为第一磨牙,其他患牙不超过两个。牙周炎和牙龈炎的区别在于牙槽骨吸收,因此诊断为牙周炎的最主要依据是牙槽骨吸收。本病单纯用刮治术不能消除入侵牙龈中的细菌,残存的细菌容易重新在牙根面定植,使病变复发。因此,主张全身服用抗生素作为洁治和刮治的辅助疗法。近年来主张在龈下刮治后口服甲硝唑和阿莫西林,二者合用效果优于单一用药。牙周组织再生是牙周手术治疗最理想的愈合方式。长结合上皮愈合:是牙周手术治疗最常见的愈合方式。

  • 第2题:

    简述侵袭性牙周炎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1.症状
    由于病变进展速度快,早期就会出现牙松动、移位,年轻时就会有牙齿脱落;有的还可出现全口牙龈多部位反复的肿胀、疼痛甚至溢脓。其他症状与慢性牙周炎相似。
    2.检查所见
    (1)牙龈炎症导致的色、形、质改变:牙龈鲜红或暗红;龈缘变厚,龈乳头变网钝肥大,甚至可与牙面剥离;牙龈表面光滑发亮;或者牙龈显著退缩。也有牙龈表面色、形、质没有明显改变者,特别多见于局限型患者。而一些广泛型者在疾病的活跃期牙龈普遍鲜红肿大,龈缘区可出现肉芽性增殖。
    (2)探诊出血和探诊疼痛,即使牙龈表面无明显炎症,也会有探诊出血、溢脓。
    (3)探诊深度和附着丧失:普遍有较深的牙周袋,中重度的附着丧失。突出表现是,牙周组织破坏程度重,但与年龄和局部刺激物的量不成比例。局限型患者:深牙周袋和附着丧失主要局限于第一恒磨牙或切牙,至少其中一个为第一磨牙,其他患牙(非第一磨牙和切牙)不超过2个。广泛型患者:除外第一恒磨牙和切牙,其他患牙必须超过2个。
    (4)X线片显示:牙槽骨中、重度吸收。其中,局限型的典型表现是牙槽骨吸收局限于第一恒磨牙和切牙。第一磨牙的近中多有垂直型骨吸收,严重时可在近、远中均有垂直型骨吸收,形成典型的"弧形吸收"。
    (5)年轻患者即有牙松动、移位,或有根分叉病变、甚至脓肿等晚期牙周炎的表现。

  • 第3题:

    单选题
    临床诊断是(  )。
    A

    慢性牙周炎

    B

    慢性龈缘炎

    C

    快速进展性牙周炎

    D

    青少年牙周炎

    E

    坏死溃疡性龈炎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4题:

    单选题
    慢性牙周炎的主要临床表现,除了()
    A

    牙龈炎症

    B

    牙周袋形成、附着丧失

    C

    牙齿刺激痛

    D

    牙槽骨吸收

    E

    牙齿松动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单选题
    临床诊断是(  )。
    A

    青少年牙周炎

    B

    慢性牙周炎

    C

    快速进展性牙周炎

    D

    慢性龈缘炎

    E

    坏死溃疡性牙周炎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简述慢性牙周炎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慢性牙周炎可以是全口牙、一组牙或少数牙发生,一般前牙区及后磨牙区较多见,主要看刺激因素分布情况。临床特征有牙龈炎症、牙周袋形成、附着丧失、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等。
    1.牙龈炎症比龈缘炎重,范围更广泛,可到附着龈。牙龈颜色暗红或鲜红,龈缘、龈乳头红肿、肥大,其范围比龈炎广泛并严重,探诊时易出血,质地松软,点彩消失。因长期处于慢性炎症状态,龈缘、龈乳头也可无明显的水肿、肥大,而牙龈出现部分纤维性增生、变厚。
    2.牙周袋形成是慢性牙周炎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进行性的牙周袋形成可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的不断破坏和牙齿的松动、脱落。牙周袋深且窄或复杂袋不易引流,袋内壁存在着易出血的炎性肉芽区,可表现为牙周脓肿。
    3.附着丧失牙龈长期的慢性炎症造成结合上皮向根方增殖、移位,逐渐出现附着丧失。
    4.牙槽骨的吸收破坏牙槽骨的变化在慢性牙周炎的变化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骨的破坏造成了牙齿的丧失。牙槽骨破坏的形式主要是:
    (1)水平型骨吸收:骨嵴的高度普遍降低,骨缘呈水平或微斜,即骨缘变厚,唇舌面及邻面牙槽骨均遭到破坏。
    (2)凹坑状骨吸收:发生率35.2%~62.0%,较多见,主要位于牙间的牙槽嵴顶。
    5.牙齿松动早期牙槽骨的吸收呈水平式且进展较缓慢,所以一般无松动,发展到一定时期才有牙齿松动。
    6.牙龈退缩炎症发生在牙周袋的表面,顶部龈上皮变性坏死,袋壁结缔组织的炎症浸润与变薄的牙龈表面上皮之间可以发生炎性吻合,引起病损区的龈坏死脱落使牙龈退缩,再加上牙槽骨水平吸收,最后导致组织全层萎缩即骨暴露。牙龈退缩易引起根面龋、食物嵌塞、敏感,逆行性牙髓炎等。患者口腔卫生差,牙周溢脓和食物嵌塞,可引起口臭。牙周炎按程度可划分:轻度:牙龈有炎症和探诊出血,牙周袋≤4mm,附着丧失1~2mm,X线片显示牙槽骨吸收不超过根长的1/3。可有口臭。中度:牙周袋≤6mm,附着丧失3~4mm,X线片显示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的1/3,但不超过根长的1/2。牙齿可有轻度松动,多根牙的根分叉区可有轻度病变,牙龈有炎症和探诊出血,也可有脓。重度:牙周袋>6mm,附着丧失≥5mm,X线片显示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的1/2,多根牙有根分叉区病变,牙多有松动。炎症明显或已发生牙周脓肿。

  • 第7题:

    以局限于第一磨牙牙槽骨垂直吸收和切牙水平吸收为特征的牙周炎是()

    • A、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
    • B、晚期慢性牙周炎
    • C、早期慢性牙周炎
    • D、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
    • E、牙周脓肿

    正确答案:A

  • 第8题:

    问答题
    慢性牙周炎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慢性牙周炎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慢性牙周炎可以是全口牙、一组牙或少数牙发生,一般前牙区及后磨牙区较多见,主要看刺激因素分布情况。临床特征有牙龈炎症、牙周袋形成、附着丧失、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等。
    1.牙龈炎症比龈缘炎重,范围更广泛,可到附着龈。牙龈颜色暗红或鲜红,龈缘、龈乳头红肿、肥大,其范围比龈炎广泛并严重,探诊时易出血,质地松软,点彩消失。因长期处于慢性炎症状态,龈缘、龈乳头也可无明显的水肿、肥大,而牙龈出现部分纤维性增生、变厚。
    2.牙周袋形成是慢性牙周炎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进行性的牙周袋形成可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的不断破坏和牙齿的松动、脱落。牙周袋深且窄或复杂袋不易引流,袋内壁存在着易出血的炎性肉芽区,可表现为牙周脓肿。
    3.附着丧失牙龈长期的慢性炎症造成结合上皮向根方增殖、移位,逐渐出现附着丧失。
    4.牙槽骨的吸收破坏牙槽骨的变化在慢性牙周炎的变化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骨的破坏造成了牙齿的丧失。牙槽骨破坏的形式主要是:
    (1)水平型骨吸收:骨嵴的高度普遍降低,骨缘呈水平或微斜,即骨缘变厚,唇舌面及邻面牙槽骨均遭到破坏。
    (2)凹坑状骨吸收:发生率35.2%~62.0%,较多见,主要位于牙间的牙槽嵴顶。
    5.牙齿松动早期牙槽骨的吸收呈水平式且进展较缓慢,所以一般无松动,发展到一定时期才有牙齿松动。
    6.牙龈退缩炎症发生在牙周袋的表面,顶部龈上皮变性坏死,袋壁结缔组织的炎症浸润与变薄的牙龈表面上皮之间可以发生炎性吻合,引起病损区的龈坏死脱落使牙龈退缩,再加上牙槽骨水平吸收,最后导致组织全层萎缩即骨暴露。牙龈退缩易引起根面龋、食物嵌塞、敏感,逆行性牙髓炎等。患者口腔卫生差,牙周溢脓和食物嵌塞,可引起口臭。牙周炎按程度可划分:轻度:牙龈有炎症和探诊出血,牙周袋≤4mm,附着丧失1~2mm,X线片显示牙槽骨吸收不超过根长的1/3。可有口臭。中度:牙周袋≤6mm,附着丧失3~4mm,X线片显示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的1/3,但不超过根长的1/2。牙齿可有轻度松动,多根牙的根分叉区可有轻度病变,牙龈有炎症和探诊出血,也可有脓。重度:牙周袋>6mm,附着丧失≥5mm,X线片显示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的1/2,多根牙有根分叉区病变,牙多有松动。炎症明显或已发生牙周脓肿。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