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部位主要在血管内是A、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B、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C、不稳定血红蛋白病D、蚕豆病E、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贫血

题目

溶血部位主要在血管内是

A、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B、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C、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D、蚕豆病

E、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贫血


相似考题
更多“溶血部位主要在血管内是A、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B、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C、不稳定血红蛋白病D、蚕 ”相关问题
  • 第1题:

    蚕豆病本质是

    A、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B、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C、异常血红蛋白病

    D、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E、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参考答案:A

  • 第2题:

    男,33岁,有贫血临床表现,肝、脾肿大;血红蛋白74g/L,网织红细胞15%,白细胞、血小板正常,骨髓红细胞系统增生明显活跃,Coombs试验(-);Ham试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正常;自溶试验增强,加葡萄糖不纠正,加ATP纠正,诊断为遗传性溶血性贫血最可能的诊断是A、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B、G6PD缺乏症

    C、PK缺乏症

    D、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E、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Coombs试验对诊断何种病有意义A、PNH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G6PD缺乏症

    D、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该例中网织红细胞15%,可除外哪种贫血A、再生障碍性贫血

    B、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C、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D、G6PD缺乏症

    E、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C


    问题 2 答案:E


    问题 3 答案:A

  • 第3题:

    溶血部位主要在血管内是

    A.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B.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C.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D.蚕豆病
    E.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贫血

    答案:D
    解析: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某种原因使红细胞存活期缩短,破坏增加,超过了骨髓代偿能力所引起的一类贫血,溶血主要是在血管内和血管外,发生在血管内的主要是急性溶血,发生在血管外的是慢性溶血,蚕豆病是一种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导致的疾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的情况下,表现为食用新鲜蚕豆后突然发生的急性血管内溶血。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

  • 第4题:

    女性,32岁,肝、脾肿大,血红蛋白69g/L,网织红细胞15%,白细胞、血小板正常,骨髓红细胞系统增生明显活跃,Coombs试验阴性;Ham试验阴性,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正常;自溶试验增强,加葡萄糖不纠正,加ATP纠正,疑为遗传性溶血性贫血。最可能诊断为 ( )A、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B、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C、G-6-PD缺乏症

    D、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E、PK酶缺乏症

    Coombs试验对哪种病的诊断有意义 ( )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PNH

    E、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网织红细胞15%,可排除哪种贫血 ( )A、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B、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G-6-PD缺乏症

    E、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E


    问题 2 答案:A


    问题 3 答案:C

  • 第5题:

    血红蛋白酶异常导致的是

    A、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B、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C、异常血红蛋白病

    D、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E、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参考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