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92题共用备选答案)A.第l周B.第3周C.第6周D.第9周E.第lo周91.为提高阳性检出率,伤寒患者应在发病第几周采集血液92.为提高阳性检出率,伤寒患者应在发病第几周采集尿液

题目

(91~92题共用备选答案)

A.第l周

B.第3周

C.第6周

D.第9周

E.第lo周

91.为提高阳性检出率,伤寒患者应在发病第几周采集血液

92.为提高阳性检出率,伤寒患者应在发病第几周采集尿液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B

91.A。典型伤寒病的病程较长。细菌经小肠侵入肠壁淋巴组织,经淋巴管至肠系膜淋巴结并在其中繁殖,进入血流,引起第1次菌血症,此时相当病程的第1周,细菌随血流至骨髓、肝、脾、肾、胆囊、皮肤等并在其中繁殖,被脏器中吞噬细胞吞噬的细菌再次进入血流,引起第2次菌血症,相当于病程的第2~3周。因此检查伤寒杆菌第1周应取血。

92.B。典型伤寒病的病程较长。细菌经小肠侵入肠壁淋巴组织,经淋巴管至肠系膜淋巴结并在其中繁殖,进入血流,引起第1次菌血症,此时相当病程的第1周,细菌随血流至骨髓、肝、脾、肾、胆囊、皮肤等并在其中繁殖,被脏器中吞噬细胞吞噬的细菌再次进入血流,引起第2次菌血症,相当于病程的第2~3周。因此检查伤寒杆菌第3周应取尿。

更多“(91~92题共用备选答案)A.第l周B.第3周C.第6周D.第9周E.第lo周91.为提高阳性检出率,伤寒患者应在发病第几周采集血液92.为提高阳性检出率,伤寒患者应在发病第几周采集尿液”相关问题
  • 第1题:

    伤寒病人肥达试验阳性率最高在发病的()。

    A.第1周

    B.第2周

    C.第3-4周

    D.第5周


    正确答案:C

  • 第2题:

    为提高阳性检出率,伤寒患者应在发病第几周采集尿液

    A.第一周

    B.第三周

    C.第六周

    D.第九周

    E.第十周


    参考答案:B

  • 第3题:

    伤寒发病第1周时阳性检出率最高的是( )

    A、粪便培养

    B、血液培养

    C、尿液培养

    D、肥达反应

    E、呕吐物培养


    参考答案:B

  • 第4题:

    伤寒患者肥达反应阳性出现在病程的A.第1周以后B.第2周以后C.第3周以后SXB

    伤寒患者肥达反应阳性出现在病程的

    A.第1周以后

    B.第2周以后

    C.第3周以后

    D.第4周以后

    E.第5周以后


    正确答案:C

  • 第5题:

    伤寒发病第l周时阳性检出率最高的是A.粪便培养B.尿液培养C.呕吐物培养SXB

    伤寒发病第l周时阳性检出率最高的是

    A.粪便培养

    B.尿液培养

    C.呕吐物培养

    D.血液培养

    E.肥达反应


    正确答案:D
    疑为伤寒沙门菌感染可于第1、2周取血,第2、3周取粪便,第3周取尿液,全病程取骨髓做培养。

  • 第6题:

    伤寒发病第1周时阳性检出率最高的是

    A.粪便培养
    B.尿液培养
    C.骨髓培养
    D.血液培养
    E.呕吐物培养

    答案:D
    解析:
    肠热症(伤寒、副伤寒)的第1、2周采血液,第2、3周采粪便与尿液。整个病程中骨髓分离细菌阳性率较高。

  • 第7题:

    伤寒菌血液培养,阳性率最高的时间是

    A.第1周
    B.第2周
    C.第3周
    D.第4周
    E.第5周

    答案:A
    解析:
    伤寒菌血培养中,病程第1周阳性率最高(可达80%),以后逐渐下降。病程的任何阶段都可以获得阳性结果。用玫瑰疹刮取物做培养也可获得阳性结果。对医用抗生素的患者,可取血凝块做培养。

  • 第8题:

    A.第1周
    B.第3周
    C.第6周
    D.第9周
    E.第10周

    为提高阳性检出率,伤寒患者应在发病第几周采集尿液

    答案:B
    解析:
    1.典型伤寒病的病程较长。细菌经小肠侵入肠壁淋巴组织,经淋巴管至肠系膜淋巴结并在其中繁殖,进入血流,引起第1次菌血症,此时相当病程的第1周,细菌随血流至骨髓、肝、脾、肾、胆囊、皮肤等并在其中繁殖,被脏器中吞噬细胞吞噬的细菌再次进入血流,引起第2次菌血症,相当于病程的第2~3周。因此检查伤寒杆菌第1周应取血。
    2.典型伤寒病的病程较长。细菌经小肠侵入肠壁淋巴组织,经淋巴管至肠系膜淋巴结并在其中繁殖,进入血流,引起第1次菌血症,此时相当病程的第1周,细菌随血流至骨髓、肝、脾、肾、胆囊、皮肤等并在其中繁殖,被脏器中吞噬细胞吞噬的细菌再次进入血流,引起第2次菌血症,相当于病程的第2~3周。因此检查伤寒杆菌第3周应取尿。

  • 第9题:

    伤寒发病第1周时阳性检出率最高的是

    A.粪便培养
    B.尿液培养
    C.血液培养
    D.肥达试验
    E.骨髓培养

    答案:C
    解析:
    伤寒发病的第1、2周采血液,第2、3周采粪便与尿液。整个病程中骨髓分离细菌阳性率较高。

  • 第10题:

    为提高阳性检出率,伤寒患者应在发病第几周采集血液()

    • A、第一周
    • B、第三周
    • C、第六周
    • D、第九周
    • E、第十周

    正确答案:A

  • 第11题:

    单选题
    伤寒发病第1周时阳性检出率最高的是()。
    A

    粪便培养

    B

    血液培养

    C

    尿液培养

    D

    肥达试验

    E

    骨髓培养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为提高阳性检出率,伤寒患者应在发病第几周采集尿液()
    A

    第一周

    B

    第三周

    C

    第六周

    D

    第九周

    E

    第十周


    正确答案: B
    解析: 肠热症的第一、二周采血液,第二、三周采粪便与尿液。整个病程中骨髓分离细菌阳性率较高。

  • 第13题:

    (共用备选答案)

    A.第l周

    B.第3周

    C.第6周

    D.第9周

    E.第10周

    1.为提高阳性检出率,伤寒患者应在发病第几周采集血液

    2.为提高阳性检出率,伤寒患者应在发病第几周采集尿液


    正确答案:A,B
    1.典型伤寒病的病程较长。细菌经小肠侵入肠壁淋巴组织,经淋巴管至肠系膜淋巴结并在其中繁殖,进入血流,引起第1次菌血症,此时相当病程的第1周,细菌随血流至骨髓、肝、脾、肾、胆囊、皮肤等并在其中繁殖,被脏器中吞噬细胞吞噬的细菌再次进入血流,引起第2次菌血症,相当于病程的第 2~3周。因此检查伤寒杆菌第1周应取血。
    2.典型伤寒病的病程较长。细菌经小肠侵入肠壁淋巴组织,经淋巴管至肠系膜淋巴结并在其中繁殖,进入血流,引起第1次菌血症,此时相当病程的第1周,细菌随血流至骨髓、肝、脾、肾、胆囊、皮肤等并在其中繁殖,被脏器中吞噬细胞吞噬的细菌再次进入血流,引起第2次菌血症,相当于病程的第 2~3周。因此检查伤寒杆菌第3周应取尿。

  • 第14题:

    为提高阳性检出率,伤寒患者应在发病第几周采集血液

    A.第一周

    B.第三周

    C.第六周

    D.第九周

    E.第十周


    参考答案:A

  • 第15题:

    伤寒菌血液培养,阳性率最高的到间是

    A.第l周

    B.第2周

    C.第3周

    D.第4周

    E.第5周


    正确答案:A
    伤寒菌血培养中,病程第l周阳性率最高(可达80%),以后逐渐下降。病程的任何阶段都可以获得阳性结果。用玫瑰疹刮取物做培养也可获得阳性结果。对医用抗生素的患者,可取血凝块做培养。考点:伤寒菌血培养。

  • 第16题:

    为提高阳性检出率,伤寒患者应在发病第几周采集血液A.第1周B.第3周C.第6周S

    为提高阳性检出率,伤寒患者应在发病第几周采集血液

    A.第1周

    B.第3周

    C.第6周

    D.第9周

    E.第10周


    正确答案:A
    典型伤寒病的病程较长。细菌经小肠侵入肠壁淋巴组织,经淋巴管至肠系膜淋巴结并在其中繁殖,进入血流,引起第1次菌血症,此时相当病程的第1周,细菌随血流至骨髓、肝、脾、肾、胆囊、皮肤等并在其中繁殖,被脏器中吞噬细胞吞噬的细菌再次进入血流,引起第2次菌血症,相当于病程的第2~3周。因此检查伤寒杆菌第1周应取血。

  • 第17题:

    为提高阳性检出率,伤寒患者应在发病第几周采集尿液A.第1周B.第3周C.第6周S

    为提高阳性检出率,伤寒患者应在发病第几周采集尿液

    A.第1周

    B.第3周

    C.第6周

    D.第9周

    E.第1O周


    正确答案:B
    典型伤寒病的病程较长。细菌经小肠侵入肠壁淋巴组织,经淋巴管至肠系膜淋巴结并在其中繁殖,进入血流,引起第1次菌血症,此时相当病程的第1周,细菌随血流至骨髓、肝、脾、肾、胆囊、皮肤等并在其中繁殖,被脏器中吞噬细胞吞噬的细菌再次进入血流,引起第2次菌血症,相当于病程的第2~3周。因此检查伤寒杆菌第3周应取尿。

  • 第18题:

    伤寒发病后几周可见肥达反应阳性()

    A.第1周
    B.第2周
    C.第3周
    D.第4周
    E.第5周

    答案:B
    解析:
    肥达反应阳性开始于伤寒发病后的第2周。

  • 第19题:

    A.第1周
    B.第3周
    C.第6周
    D.第9周
    E.第10周

    为提高阳性检出率,伤寒患者应在发病第几周采集血液

    答案:A
    解析:
    1.典型伤寒病的病程较长。细菌经小肠侵入肠壁淋巴组织,经淋巴管至肠系膜淋巴结并在其中繁殖,进入血流,引起第1次菌血症,此时相当病程的第1周,细菌随血流至骨髓、肝、脾、肾、胆囊、皮肤等并在其中繁殖,被脏器中吞噬细胞吞噬的细菌再次进入血流,引起第2次菌血症,相当于病程的第2~3周。因此检查伤寒杆菌第1周应取血。
    2.典型伤寒病的病程较长。细菌经小肠侵入肠壁淋巴组织,经淋巴管至肠系膜淋巴结并在其中繁殖,进入血流,引起第1次菌血症,此时相当病程的第1周,细菌随血流至骨髓、肝、脾、肾、胆囊、皮肤等并在其中繁殖,被脏器中吞噬细胞吞噬的细菌再次进入血流,引起第2次菌血症,相当于病程的第2~3周。因此检查伤寒杆菌第3周应取尿。

  • 第20题:

    伤寒发病第1周时阳性检出率最高的是( )

    A.粪便培养
    B.血液培养
    C.尿液培养
    D.肥达反应
    E.呕吐物培养

    答案:B
    解析:
    伤寒由沙门菌引起,伤寒随病程的进展,细菌出现的主要部位不同,因而应根据病程的不同时期采集不同的标本,第1周取外周血,第2周起取粪便,第3周起还可取尿液,从第1周到第3周均可取骨髓液。

  • 第21题:

    为提高阳性检出率,伤寒患者应在发病第几周采集尿液()

    • A、第一周
    • B、第三周
    • C、第六周
    • D、第九周
    • E、第十周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伤寒发病第1周时阳性检出率最高的是()。

    • A、粪便培养
    • B、血液培养
    • C、尿液培养
    • D、肥达试验
    • E、骨髓培养

    正确答案:B

  • 第23题:

    单选题
    为提高阳性检出率,伤寒患者应在发病第几周采集血液()
    A

    第一周

    B

    第三周

    C

    第六周

    D

    第九周

    E

    第十周


    正确答案: D
    解析: 肠热症的第一、二周采血液,第二、三周采粪便与尿液。整个病程中骨髓分离细菌阳性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