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浮游植物量适中的养殖池塘,水中溶解氧的24 h内的日变化规律A.溶氧量白天高于夜晚B.水体的溶氧表层高于底层C.溶氧量夜晚高于白天D.水体的溶氧底层高于表层

题目

室外浮游植物量适中的养殖池塘,水中溶解氧的24 h内的日变化规律

A.溶氧量白天高于夜晚

B.水体的溶氧表层高于底层

C.溶氧量夜晚高于白天

D.水体的溶氧底层高于表层


相似考题
更多“室外浮游植物量适中的养殖池塘,水中溶解氧的24 h内的日变化规律”相关问题
  • 第1题:

    提高池塘养殖水体中溶氧量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保持池面良好的日照和通风条件
    2)适当扩大池塘面积,以增大空气和水的接触面积
    3)施用无机肥料,特别是施用磷肥,以改善池水氮磷比,促进浮游植物生长
    4)及时加注新水,以增加池水透明度和补偿深度
    5)合理施用增氧机,特别是应抓住每一个晴天,在中午将上层过饱和氧气输送至下层,以保持绒氧平衡。减少耗养因子:
    1、减少池底淤泥厚度(过多的淤泥会增加氧债形成的可能)
    2、控制施肥量(少量多次)
    3、降低放氧密度
    4、使用腐熟有机肥(以减少中间产物的存积和氧债形成)

  • 第2题:

    在耗氧和复氧的双重作用下,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出现复杂的、且无规律的变化过程。


    正确答案:错误

  • 第3题:

    越冬池溶解氧量主要由浮游植物提供的。


    正确答案:正确

  • 第4题:

    溶解氧是指水中所溶解的分子状态氧的多少,常用()来表示,养殖鱼类的最适溶解氧为()。


    正确答案:毫克/升;5-7毫克/升

  • 第5题:

    简述池塘溶解氧的变化规律


    正确答案: 由于溶解氧补偿和消耗的特点,造成池塘溶解氧在分布上有其独特的变化规律:
    (1)水平变化。由于风力的作用,池塘下风处浮游生物和有机物比上风处多,因此,白天下风处浮游植物产生的氧气和大气溶入的氧气都比上风处高。但夜间由于集中在下风处的浮游生物和有机物在夜间的耗氧比上风处高,溶氧的水平分布与白天相反。
    (2)垂直变化。由于水中辐照度和浮游植物均有垂直梯度变化,使溶氧分布很不均匀,尤其是夏秋季节的晴天白昼,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白天,上层辐照度大,浮游植物数量多,光合作用产氧量多;下层正相反,产氧少而有机物耗氧量大。辐照度越强,水温越高,这种现象就越显著,造成上层氧盈越大,下层氧债越高,中层氧跃层越为明显的不合理现象。夜间,由于池水密度流,溶氧的垂直变化并不显著。
    (3)昼夜变化。白天与夜间的溶氧差异较大。白天辐照度强,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氧量高,往往在晴天下午溶氧超过饱和度;夜间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停止,池水中只进行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而大气溶入表层水的氧气又不多,致使池水溶氧明显下降,至黎明前下降到最低。
    (4)季节变化。夏秋季节水温高,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强,生物繁殖快,水质肥,耗氧因子多,溶氧的水平、垂直和昼夜变化十分显著。冬春季节,水温低,则产生相反的结果

  • 第6题:

    清塘后,池塘浮游生物的演替规律为()。

    • A、浮游植物→轮虫→桡足类→枝角类
    • B、浮游植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
    • C、浮游植物→枝角类→轮虫→桡足类
    • D、浮游植物→桡足类→轮虫→枝角类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养殖水体溶解氧有哪些变化特点?


    正确答案:①池水的溶解氧有垂直变化的特点,②池水的溶解氧有水平变化的特点,③池水的溶解氧有昼夜变化的规律,④池水溶解氧的变化幅度有季节性差异

  • 第8题:

    池塘施化肥可()。

    • A、增加浮游动物量
    • B、增加细菌量
    • C、增加浮游植物量
    • D、底栖动物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单选题
    池塘施化肥可()。
    A

    增加浮游动物量

    B

    增加细菌量

    C

    增加浮游植物量

    D

    底栖动物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关于溶氧量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
    A

    养殖池塘的溶氧量昼夜变化不如湖泊、水库的表层水变化明显

    B

    溶解氧日变化中,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称为日较差

    C

    日较差的大小可以反应水体产氧和耗氧的相对强度

    D

    夏季湖泊上层水温高,上层水体的氧气不能补充到下层水体中,导致下层水体严重缺氧


    正确答案: C
    解析:
    A项,养殖池塘的溶氧量昼夜变化比湖泊、水库的表层水变化更明显。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池塘溶解氧的变化规律

    正确答案: 由于溶解氧补偿和消耗的特点,造成池塘溶解氧在分布上有其独特的变化规律:
    (1)水平变化。由于风力的作用,池塘下风处浮游生物和有机物比上风处多,因此,白天下风处浮游植物产生的氧气和大气溶入的氧气都比上风处高。但夜间由于集中在下风处的浮游生物和有机物在夜间的耗氧比上风处高,溶氧的水平分布与白天相反。
    (2)垂直变化。由于水中辐照度和浮游植物均有垂直梯度变化,使溶氧分布很不均匀,尤其是夏秋季节的晴天白昼,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白天,上层辐照度大,浮游植物数量多,光合作用产氧量多;下层正相反,产氧少而有机物耗氧量大。辐照度越强,水温越高,这种现象就越显著,造成上层氧盈越大,下层氧债越高,中层氧跃层越为明显的不合理现象。夜间,由于池水密度流,溶氧的垂直变化并不显著。
    (3)昼夜变化。白天与夜间的溶氧差异较大。白天辐照度强,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氧量高,往往在晴天下午溶氧超过饱和度;夜间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停止,池水中只进行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而大气溶入表层水的氧气又不多,致使池水溶氧明显下降,至黎明前下降到最低。
    (4)季节变化。夏秋季节水温高,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强,生物繁殖快,水质肥,耗氧因子多,溶氧的水平、垂直和昼夜变化十分显著。冬春季节,水温低,则产生相反的结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为什么室外空气湿度的日变化规律与温度的日变化规律不同?

    正确答案: 由于空气相对湿度φ取决于室外干球温度t干和含湿量d。如果d不变,t干升高,则φ降低,反之则上升,所以φ和t干的变化规律相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天然水中的pH一般是多少?为什么池塘、湖泊的pH一般有明显的日变化?


    正确答案: 大多数天然水为中性到弱碱性,pH为6.0-9.0,淡水pH常在6.5-8.5,部分苏打型湖泊水的pH可达9.0-9.5,有的可能更高。水中生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引起水pH的变化。由于水中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在时间上与空间上有着显著差异,因此pH值也有明显的周日变化和垂直分层现象,并且与O2、CO2、HCO3-、CO32-以及水温等有着明显的相关性。动植物生物量大的水体,表层水pH有明显的日变化。早晨天刚亮时pH较低,中午、下午pH较高。

  • 第14题:

    在夜间池塘水体溶解氧降低的因素不包括()

    • A、鱼头的呼吸作用
    • B、浮游动物的呼吸作用
    • C、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
    • D、浮游植物的呼吸作用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北方地区冰下水中溶解氧的主要来源()。

    • A、打冰眼
    • B、注水
    • C、浮游植物光合作用
    • D、化学药品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池塘溶解氧的变化规律及其改良措施


    正确答案: 变化规律:
    ①昼夜变化:白天>夜间,14-16时最高,黎明前最低;夏季常在凌晨发生浮头
    ②垂直变化:在垂直方向分布不均,上下水层的D.O差可高达10mg/L,夏季更明显
    ③水平变化:水平方向不均匀。受风影响,浮植在下风口多,上风口少,白天下风处D.O>上风处,风越大差越大,凌晨则相反
    ④季节变化:因温度和光照差异,高温季节夜间易出现浮头;低温季节不会出现浮头

  • 第17题:

    为什么室外空气湿度的日变化规律与温度的日变化规律不同?


    正确答案: 由于空气相对湿度φ取决于室外干球温度t干和含湿量d。如果d不变,t干升高,则φ降低,反之则上升,所以φ和t干的变化规律相反。

  • 第18题:

    热力除氧主要是应用()的原理除氧。

    • A、水温越高,水中的溶解氧量就越高
    • B、水温越低,水中的溶解氧量就越高
    • C、水温越高,水中的溶解氧量就越低
    • D、水温越低,水中的溶解氧量就越低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池塘水体的溶氧主要来源于()

    • A、鱼类的呼吸
    • B、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
    • C、空气溶解氧
    • D、人工增氧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判断题
    越冬池溶解氧量主要由浮游植物提供的。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池塘水体的溶氧主要来源于()
    A

    鱼类的呼吸

    B

    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

    C

    空气溶解氧

    D

    人工增氧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在夜间池塘水体溶解氧降低的因素不包括()
    A

    鱼头的呼吸作用

    B

    浮游动物的呼吸作用

    C

    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

    D

    浮游植物的呼吸作用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溶解氧是指水中所溶解的分子状态氧的多少,常用()来表示,养殖鱼类的最适溶解氧为()。

    正确答案: 毫克/升,5-7毫克/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池塘溶解氧的变化规律及其改良措施

    正确答案: 变化规律:
    ①昼夜变化:白天>夜间,14-16时最高,黎明前最低;夏季常在凌晨发生浮头
    ②垂直变化:在垂直方向分布不均,上下水层的D.O差可高达10mg/L,夏季更明显
    ③水平变化:水平方向不均匀。受风影响,浮植在下风口多,上风口少,白天下风处D.O>上风处,风越大差越大,凌晨则相反
    ④季节变化:因温度和光照差异,高温季节夜间易出现浮头;低温季节不会出现浮头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