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对病室环境要求正确的是A:通风时使病人直接感到风B:冬季室温16~22℃C:午休和睡眠时室内光线宜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为了使病人舒适、利于观察病情,应做到

    A.病室内光线充足

    B.病室内放花卉

    C.提高病室温度

    D.注意室内通风

    E.注意室内色调


    正确答案:A
    答案:A
    【解析】室内明暗度可影响病人的舒适度;充足的光线,可使病人愉悦,且有利于观察病情。而B、C、D、E虽亦可使病人舒适度增加,但并非有利于观察病情。故本题选项中使病人舒适、利于观察病情的是A。

  • 第2题:

    患者休养的适宜环境正确的是

    A.儿科病室冬季室温在22~24℃
    B.产妇病室应注意保暖,不能开窗通风,以免产妇着凉
    C.支气管扩张患者室内湿度在35%
    D.破伤风患者勿剧烈活动,室内应通风良好、光线充足
    E.哮喘患者房间可摆放鲜花和绿色植物

    答案:A
    解析:
    适宜患者休养的物理环境是:①温度,一般病室在18~22℃,新生儿、手术室、产房及老年人病室以22~24℃为宜;②相对湿度,以50%~60%为宜;③定时开窗通风,每次30分钟,是降低室内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④特殊患者,如破伤风患者居室应安静、光线宜暗;哮喘患者居室宜简洁,避免接触粉尘、花粉等过敏原。

  • 第3题:

    病人休养适宜的环境是

    A、气管切开病人,室内相对湿度为30%
    B、中暑病人,室温应保持在40℃左右
    C、普通病室,室温以18~22℃为宜
    D、产妇休养室,须保暖不宜开窗
    E、破伤风病人,室内应保持光线充足

    答案:C
    解析:
    温度和湿度:适宜的温度、湿度,可使病人感到舒适,利于病人的休息、治疗及护理工作的进行。病室应常备温度计、湿度计,以便随时评估并调节室内温、湿度。一般病室适宜的温度为18~22℃;婴儿室、手术室、产房等,室温调高至22~24℃为宜。室温过高时,机体散热受到影响,不利于体力的恢复,病人感到烦躁,呼吸、消化功能均受干扰。室温过低时,冷的刺激可使病人肌肉紧张,且易受凉。病室相对湿度以50%~60%为宜。湿度过高时,潮湿的空气利于细菌的繁殖,可增加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同时,机体蒸发作用减弱,出汗受到抑制,病人感觉闷热,尿液排出增多,加重了肾脏的负担。湿度过低时,空气干燥,水分大量蒸发,可致口干舌燥、咽痛、烦渴等,对气管切开、呼吸道感染、急性喉炎的病人尤为不利。产妇病室既应该保暖也需开窗通风。破伤风病人应置于光线暗些的病室。

  • 第4题:

    下列关于患者休养的环境,适宜的是

    A、儿科病室冬季室温在22~24℃

    B、产妇病室应注意保暖,不能开窗通风,以免产妇着凉

    C、支气管扩张患者室内湿度在35%

    D、破伤风患者勿剧烈活动,室内应通风良好、光线充足

    E、哮喘患者房间可摆放鲜花和绿色植物


    参考答案:A

  • 第5题:

    为了使病人舒适,利于观察病情应做到

    A、病室内光线充足
    B、病室内放花卉
    C、提高病室温度
    D、注意室内通风
    E、注意室内色调

    答案:A
    解析:
    光线:室内的光线可影响病人的舒适度。光线充足可使病人感到舒适、愉快,并利于病情的观察和诊疗、护理工作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