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试述伤寒的极期临床表现特点。 ”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旋毛虫的生活史特点,试述旋毛虫病的临床过程及急性期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答:1、临床过程:①幼虫侵入期(肠道期)——感染后第1周。②幼虫移行期(急性期)——感染后第2—3周。③肌肉内幼虫成囊期(恢复期)——感染后第4—6周。

    2、急性期表现:①发热②肌痛③颜面部及全身水肿④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或皮疹)

  • 第2题:

    下列哪项是伤寒极期和缓解期的病理特点

    A.肠梗阻

    B.肠麻痹

    C.休克

    D.颈项强直

    E.肠出血和肠穿孔


    正确答案:E

  • 第3题:

    伤寒极期临床表现有()

    A发热和皮疹

    B消化道症状

    C神经系统症状

    D循环系统症状

    E肝、脾大


    A,B,C,D,E

  • 第4题:

    试述明清时期《伤寒论》研究的特点。


    参考答案:

    有错简重订说,首倡重编整理之风,和反对错简说,主张“悉依旧本“,分经审证。还有医家提出从方证角度研究运用《伤寒论》,以方类证。除此之外,还有按法类证。其他诸家,或偏于著,或偏于临床治疗阐述发挥,或偏于普及启蒙。


  • 第5题:

    试述伤寒极期临床表现特点。


    答案:
    解析:
    伤寒极期在病程的第2~3周,常有伤寒的典型表现,如①稽留高热,持续10~14天,少数可呈弛张热或不规则热。②腹胀、便秘、腹泻等消化道症状。③精神恍惚、表情淡漠、呆滞、反应迟钝、听力减退,重者有谵妄、昏迷。④相对缓脉、重脉。⑤肝、脾大,部分有黄疸、肝功能异常。⑥玫瑰疹等。此期极易发生肠穿孔、肠出血等并发症。血常规检查常有白细胞数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粒细胞减少或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