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1)试行夹“T”管后出现腹痛不能忍受是因为残余结石阻塞胆道或者胆总管下端不通畅,导致夹管后胆汁排入肠道受阻而使胆道压力升高所致。
(2)处理方法是:重新开放“T”管,再行“T”管造影,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更多“患者胆道术后试夹“T”管,5小时后出现腹痛不能忍受,这是为什么?如何处理? ”相关问题
  • 第1题:

    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50岁,因右上腹痛、发热、黄疸入院。患者就诊6小时后出现高热,体温39.5℃,腹痛加重为持续性剧痛,并出现神志淡漠,呼吸急促,全身发绀,血压80/50mmHg。

    患者术后第8天,24小时T管引流量为200ml,颜色透明金黄色,无脓无沉渣等,患者黄疸消退,无腹痛、发热,大便颜色正常,此时T管的处理为
    A:夹管试验
    B:拔管
    C:T管造影,检查T管通畅度
    D:T管抬高
    E:继续引流

    答案:E
    解析:
    胆囊结石往往由于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而诱发急性胆囊炎,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发展为坏疽穿孔,形成胆汁性腹膜炎,此时患者在某一时间点腹痛会突然加剧,而非持续性剧痛,而且穿孔后会出现弥漫性腹膜炎的体征,故排除B;根据题干所给资料,无法判断C、D、E项;而最常引起休克的胆道疾病是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此时胆道压力很高,化脓性胆汁中的细菌和毒素不断逆行经肝脏进入血液循环,导致休克及精神症状。故最有可能的选项为A。
    胆囊结石的治疗原则是手术切除病变的胆囊,清除胆总管结石,并放置T管进行引流,选项B与之吻合。
    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放置T管的目的有:①引流胆汁;②引流残余结石,尤其是使泥沙样结石排除体外;③支撑胆道。选项A、B、C、E描述不够确切。
    胆道疾病术后应保持低热量、低脂肪、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原则,无需限制钠盐摄入。
    胆瘘是指胆囊床以及胆管渗胆汁和肝外胆管或副肝管损伤所致的胆汁漏人腹腔,选项A、B、E是急腹症、急性腹膜炎的共性;选项C是胆道感染的症状;正常腹腔引流液不含胆红素,当腹腔引流液胆红素持续或明显增高时可明确诊断胆瘘,因此答案为E。

  • 第2题:

    患者,女性,40岁。胆道手术后,T管引流2周,拔管前先试行夹管1~2天,夹管期间应注意观察的内容是

    A:饮食、睡眠
    B:腹痛、发热、黄疸
    C:大便的颜色
    D:引流口有无渗液
    E:神志、血压和脉搏

    答案:B
    解析:
    拔管前先试行夹管试验,应着重观察有无胆管梗阻、胆汁排出受阻表现,若有梗阻,患者可出现腹痛、发热、黄疸。

  • 第3题:

    患者,男性,46岁。胆道手术后,T形管引流2周,拔管前先试夹管1~2天,应注意观察

    A、腹痛、血压、体温
    B、腹痛、呕吐、体温
    C、黄疸、血压、腹痛
    D、腹痛、体温、黄疸
    E、体温、血压、食欲

    答案:D
    解析:
    考察T形引流管的护理。拔管前1~2天全日夹管,如无腹胀、腹痛、发热及黄疸等症状,说明胆总管通畅,可予拔管。所以应注意观察有无腹痛、黄疸、发热。

  • 第4题:

    患者,女性,50岁。因右上腹痛、发热、黄疸入院。患者就诊6小时后出现高热,体温39.5℃,腹痛加重为持续性剧痛,并出现神志淡漠,呼吸急促,全身发绀,血压80/50mmHg。

    患者术后第8天,24小时T管引流量为200ml,颜色透明金黄色,无脓无沉渣等,患者黄疸消退,无腹痛、发热,大便颜色正常,此时T管的处理为
    A.夹管试验
    B.拔管
    C.T管造影,检查T管通畅度
    D.T管抬高
    E.继续引流

    答案:E
    解析:
    1.胆囊结石往往由于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而诱发急性胆囊炎,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发展为坏疽穿孔,形成胆汁性腹膜炎,此时患者在某一时间点腹痛会突然加剧,而非持续性剧痛,而且穿孔后会出现弥漫性腹膜炎的体征,故排除B;根据题干所给资料,无法判断C、D、E 项;而最常引起休克的胆道疾病是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此时胆道压力很高,化脓性胆汁中的细菌和毒素不断逆行经肝脏进入血液循环,导致休克及精神症状。故最有可能的选项为A。
    2.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放置T管的目的有:①引流胆汁;②引流残余结石,尤其是使泥沙样结石排除体外;③支撑胆道。选项A、B、C、E描述不够确切。
    4.胆道疾病术后应保持低热量、低脂肪、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原则,无需限制钠盐摄入。
    5.胆瘘是指胆囊床以及胆管渗胆汁和肝外胆管或副肝管损伤所致的胆汁漏入腹腔,选项A、B、E是急腹症、急性腹膜炎的共性;选项C是胆道感染的症状;正常腹腔引流液不含胆红素,当腹腔引流液胆红素持续或明显增高时可明确诊断胆瘘,因此答案为E。

  • 第5题:

    患者女,37岁,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术后15天,T管引流液清亮,约200mL/日,无腹痛腹胀,试夹管24~36小时后出现不适,皮肤及巩膜黄疸消退,T管造影示胆道通畅,针对患者目前状况可考虑的是()。

    A.带T管出院
    B.拔出T管
    C.继续保留T管
    D.继续保留T管两周
    E.继续保留T管一周

    答案:B
    解析:
    胆石症患者一般术后12~14天,无特殊情况,可以拔除T形管。拔管指征为:黄疸消退,无腹痛、发热,大便颜色正常;胆汁引流量逐渐减少,颜色呈透明金黄色,无脓液、结石,无沉渣及絮状物,就可以考虑拔管。拔管前1~2天全日夹管,如无腹胀、腹痛、发热及黄疸等症状,说明胆总管通畅,可予拔管。拔管前还要在X线下经T形管做胆道造影,造影后必须立即接好引流管继续引流,以引流造影剂,减少造影后反应和继发感染,如情况正常,造影后2~3日即可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