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关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学段教学目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问号、感叹号 B.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C.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D.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

题目
以下关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学段教学目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问号、感叹号
B.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C.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D.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

相似考题
更多“以下关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学段教学目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7-9年级指的是(  )。

    A.第1学段
    B.第2学段
    C.第3学段
    D.第4学段

    答案:D
    解析:
    【知识点】课程标准。 【答案】D。
    【解析】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美术课程将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分成四个学段(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

  • 第2题:

    某教师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写了一段学习体会,下列对语文课程评价根本目的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诊断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B.反映学生语文学习效果
    C.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D.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答案:D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题眼是“根本目的”。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建议,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相衔接,致力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评价要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全面考察。课程评价种类多样,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A、B、C三项均不是根本目的的体现。

  • 第3题:

    关于2011年新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各课程标准中,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共分为两个阶段
    B.义务教育课程中课程目标的描述以学生行为为主体
    C.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要求学生默读,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D.数学课程标准中规定,从第二学段(4-6年级)开始,学生开始认识几何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知识。
    第二步,根据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课程中课程目标的描述以学生行为为主体,都是描述学生通过课程能达到的行为能力。义务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都必须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B项正确。
    因此,选择B选项。

  • 第4题:

    以下关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学段教学目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问号、感叹号
    • B、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 C、与人交流能尊重与理解对方
    • D、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

    正确答案:C

  • 第5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第三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和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写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 第6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文性质的定义:语文是最重要的(),是()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正确答案:交际工具;人类文化;工具性与人文性

  • 第7题: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教学建议是什么?


    正确答案:(1)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观;
    (2)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
    (3)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
    (4)多给学生感悟美术作品的机会;
    (5)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
    (6)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
    (7)探索各种生动有趣、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教学手段;
    (8)培养学生健康乐观的心态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 第8题:

    某教师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写了一段关于语文教学资源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重视生活中课程资源的开发
    • B、方言俗语、自然风光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资源
    • C、教师应借助生活中的阅读资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 D、教师应指导学生自主发掘课程资源,自主学习

    正确答案:B

  • 第9题:

    某教师学习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对总目标中的重要知识进行了总结,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语文课程规定7~9年级学生要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
    • B、《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关总目标的规定前五条侧重宏观角度,后五条侧重具体描述
    • C、总目标强调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体地位
    • D、语文课程的本质是实践性,在语文课程总目标中得到了充分的凸显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单选题
    以下教师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中学写作、口语交际教学的说法有误的是()。
    A

    写作教学应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B

    课程标准淡化对写作形式的要求,第二学段除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以外,只要求运用平时积累的好材料

    C

    课程标准关于听的能力要求逐步提高,第一学段要求努力了解别人讲话的内容,第二学段要求把握别人讲话的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D

    为了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学活动中应首先教给学生口语交际的原则和要领


    正确答案: D
    解析: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不宜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故D项说法错误,当选。

  • 第11题:

    单选题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列关于写字教学阶段目标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二学段要求学生能用硬笔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B

    第二学段要求学生能用毛笔描红正楷字帖

    C

    第三学段要求学生能用硬笔书写行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

    D

    第三学段要求学生能用毛笔字书写行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正确答案: A
    解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学段对识字与写字的要求是:“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第三学段对识字与写字的要求是:“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据此可知答案为A。

  • 第12题:

    单选题
    教师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认识正确的一项是()。
    A

    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

    B

    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

    C

    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D

    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正确答案: C
    解析: 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 第13题:

    某教师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写了一段学习体会,下列对语文课程评价根本目的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诊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B、反映学生语文学习效果
    C、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D、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评价。课程评价种类多样,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故选择D选项。

  • 第14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怎样阐述“数学思考’’在第三学段(7。9年级)这一学段目标的?


    答案:
    解析:
    (1)通过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述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模型的思想,建立符号意识;在研究图形性质和运动、确定物体位置等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经历借助图形思考问题的过程,初步建立几何直观。 (2)了解利用数据可以进行统计推断,发展建立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的特点。
    (3)体会通过合情推理探索数学结论,运用演绎推理加以证明的过程,在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能力。
    (4)能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 第15题:

    首次将“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课程结构体系的文件是()。

    • A、1992年的《义务教育教学大纲》
    • B、2000年的《义务教育全日制语文教学大纲》
    • C、2001年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 D、2011年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以下关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学段(3-4年级)“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 B、讲述故事力求准确有创新
    • C、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 D、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列关于写字教学阶段目标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学段要求学生能用硬笔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 B、第二学段要求学生能用毛笔描红正楷字帖
    • C、第三学段要求学生能用硬笔书写行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
    • D、第三学段要求学生能用毛笔字书写行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关于识字写字教学提出了哪些具体的教学建议?


    正确答案:(1)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低年级阶段学生“会认”与“会写”的字量要求有所不同。在教学过程中要贯彻“多认少写”原则,减轻学生负担。
    (2)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3)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4)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 第19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 A、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 B、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 C、保证完成教学任务
    • D、采用合适方式,提高评价效率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某教师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写了一段学习体会,下列对初中阶段识字与写字教学目标的识记,错误的一项是()。

    • A、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
    • B、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 C、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 D、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问答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第三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和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写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以下关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学段教学目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问号、感叹号

    B

    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C

    与人交流能尊重与理解对方

    D

    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


    正确答案: C
    解析: C项是第三学段关于“口语交际”目标的要求。

  • 第23题:

    问答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关于识字写字教学提出了哪些具体的教学建议?

    正确答案: (1)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低年级阶段学生“会认”与“会写”的字量要求有所不同。在教学过程中要贯彻“多认少写”原则,减轻学生负担。
    (2)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3)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4)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解析: 暂无解析